佛系科技(校对)第6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9/739

  他可从苹果CEO的位置离职没多久。
  作为一个曾经世界第一强的电子智能设备公司,自然也参与了6G技术的研究,作为苹果公司的CEO,他当然也知道现在美国6G技术的发展阶段。
  许多实验室问题都还没解决,就更别提商用了。
  但听王宇飞的意思,公司已经掌握了6G商用普及的技术。
  这一点他得检讨,最近这一个月他的确是太忙了,还没时间去一一了解公司科技库里那让人头昏眼花的目录以及各项技术的进展情况。
  当然,这也不能怪他。
  王宇飞找他来的时候就做好过详细的分工,他主要负责各项经营问题,技术跟产品这块由王宇飞负责。
  所以他主要精力放在了公司制度个革新,现有业务渠道的梳理这一块。
  对于技术方面的了解也主要集中在正在对外输出的各项技术方面。
  比如量子算力、比如馨系统、比如脑机芯片以及工程机甲这些东西。
  他还真没来得及从海量的如渺如烟海般的公司科技数据库目录里找到关于6G商用整套技术方案专利。
  更没想到王宇飞竟然涌出了如此异想天开的念头。
  更可怕的是这个想法也并不是完全就是痴心妄想,而是有可能实现的。当然这个可能性在目前的监管环境下,其实很小。
  这让蒂姆·库克下意识的咽了口口水,问道:“首先,这得好好研究一下华夏相关的法律规定,以及……”
  “不不不,您误解我的意思了,当然不可能在华夏。华夏的金融市场还在起步阶段,远没有美国那么成熟。如果要干,当然就应该在美国这么干,那里才是全球最成熟的市场,还有集中了全球最顶级的金融专家跟天才们。而且起码到目前为止,美国依然是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没有之一。”
  王宇飞打断了蒂姆·库克的话,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第663章
我有个朋友
  蒂姆·库克无语的看着王宇飞。
  他之前还真没从王宇飞口中听到过对美国的评价,今天有了,而且还颇为正面。
  但总感觉怪怪的。
  其实说白了,他总结的这套方法无非就是用现有的资本数倍的撬起杠杆。
  对于许多投行、基金跟金融公司而言,他们的确做的就是这种生意。
  技术本身能否作为资产进行债券包装?
  答案自然是肯定的。
  类似于6G的技术专利本就是极为优质的是资产,是能快速变现的。
  以宇馨科技的能力,王宇飞说的全套6G技术解决方案的说法,必然是包括了用于终端的6G芯片技术标准,用于基站的通讯芯片技术标准,信道传输接口协议等等完全的技术标准。
  换而言之,只要各国的电信企业参照这些标准,很快就能布局本国的6G商业网络。
  想想看这得是多大的市场。
  蒂姆·库克并不是外行,比如他知道这些年美国在6G技术方面的总投入大概是1300亿美元左右,这其中也包含了苹果投入的数十亿美元。
  按照当初的计划,美国跟欧美的企业希望能在十年内将6G商用化,这也意味着十年间美国将投入总计约1.3万亿美元在6G技术上。
  根据当时他还在苹果CEO位置上看到的报告,华夏以为华为代表的高科技企业,每年在6G商用化的投入大概也在千亿美元左右,虽然他并不知道华夏的商用6G技术发展到哪一步,但按照他当时所接触到的资料显示,起码也需要十年时间才能解决其中的技术难点,这也意味着万亿美元的投入。
  当然这些投入是绝对划算的。
  谁掌握了未来6G时代的话语权,将能获得十倍、甚至百倍千倍的收益。毕竟当6G时代真的来临,谁掌握了6G技术标准,也就代表着谁家掌握了整个物联网最底层的逻辑。
  好处是很多的。
  掌握了标准跟底层逻辑,自然可以首先给自己国家分配最符合本国利益的频谱配置。至于其他国家如果想要更好的配置,那就得想办法了。
  总得把标准掌控者哄高兴了才可能被分配到更好的频谱。
  通信技术是建立在物理学基础之上的,信息传播速率直接受到香农公式的制约。
  谁不想自家的通信技术更快更迅捷?
  当6G技术正式商用,牌照、频谱、6G平台、芯片内部的调制解调器、射频系统……
  只要掌握了技术标准,谁想要都得交钱,全世界的通信商、设备商,高通、苹果、英特尔等等,等等,都得继续老老实实为了合法使用这些技术标准而掏钱……
  这尼玛……
  这一刻,蒂姆·库克的脑子有些混乱了。
  似乎是个好事,但王宇飞明显是奔着赚钱去的。
  ……
  “这的确是可以操作的对吧?其实我的要求并不高,只要能让宇馨科技在短期内获得抵押估值十倍的所得就够了。相信在华尔街那些金融天才的运作之下,这应该完全没有问题。毕竟6G一旦进入商业应用阶段,能够取得的收益是有目共睹的。”
  “接下来您可以开始准备以宇馨科技的名义召开全球6G大会,我们将提出并公布一部分6标准跟技术解决方案。当然,比如太赫兹到光波段的信号转换技术标准这些。甚至我们还可以提供亚毫米波基站布局解决方案,毕竟相对于5G而言,6G网络的致密性会进一步提高,毕竟太赫兹级的频率已经接近分子转动能级的光谱,甚至会被空气中的水分吸收掉,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的基站接力……”
  “你的意思之前在明珠那场会议上提出的天眼补充系统?”蒂姆·库克问了一句。
  “当然,其实这项技术输出本就为了未来6G布局提前做好准备。毕竟6G从提出技术标准,到最后确定以我们的标准商业化运营起码还要一年的时间。这一年我们在华夏将无人机补充式网络布局完成,未来只需要将这些已规划好的无人机网络添加6G基站芯片,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最基础的6G网络布局。”
  “根据我的预估,一个月的时间就能完成全国所有无人机布局的可拆卸式6G芯片添加工作,这些无人机网络已经足够满足那个用户们的6G所需,然后在开始建设固定的6G基站点,华夏将能在一年内完成6G全覆盖。那个时候即便是华夏最偏远的乡村也能使用6G设备以极高的速度访问互联网。”
  “当然最重要的是,当华夏只用一年完成布局,必然能让全世界看到我们的优势,加快引入我们的技术进行本国布局。除此之外,6G网络可以接入的设备将成百倍的增加,也正好能配合我们的万物互联战略。现在公司发展的瓶颈已经不是算力不够用的问题,而是现有通讯技术无法满足现在的算力要求。”
  “您知道的,我们的智脑未来光是控制华夏全国的无人车系统,每天就大概要产生12PB的数据,目前来说算力是足够的,5G的传输也能够支持。但是您想想,未来成百上千亿的设备加入之后,每天会产生多少数据流量?不说别的,光是在华夏部署了无人机补充天网系统之后,预计每秒就有2PB的数据流量。光靠5G就勉强了。所以这些本就是早已经规划好的。只是当初没想过用来补充天网而已。”
  蒂姆·库克默然。
  他有些后悔来跟王宇飞讲关于美国金融发展史这些问题。
  当然,即便他不讲王宇飞自然也有足够的渠道来了解这些。
  站在宇馨科技的角度,等等……
  “为什么突然这么缺钱?难道……”
  “没错,前期的计算准备工作已经完成了。我们的量子智脑已经做好了地月通道地球段的几乎全部准备工作,包括选址、施工方案等等每一个细节,都已经经过反复的计算。现在就等开工了。接下来我会派余兴伟去负责基地的建设,这个工程一旦开工之后就没有回头箭了,还会挤压占用大笔的资金。”
  “所以我希望能在这个工程正式动工之前,完成一笔足够我们这个项目支撑两到三年的融资。这是一大笔钱,尤其是同步轨道上太空中转站的建设,没有足够的现金储备,光靠公司流水支撑,就算我们现在开始上市融资,也会被活活拖死。”王宇飞很诚恳的答道。
  “这其实应该是个国家项目。”蒂姆·库克微怔,喃喃自语道。
  他当然知道现阶段想要在地球同步轨道上建设一个可以跟地面直接对接的中转站需要花费多少钱,对于一个国家而言,那绝对都是天文数字。
  所以王宇飞的想法没错。
  如果为了抢时间的话,那就必须得短期内拥有一大笔可随时抽调的资金储备。
  当然这绝对会带来巨大的问题。
  但如果按照王宇飞的玩法,这个巨大的工程如果做到一半真的烂尾了,全世界大概都要为这次失败的尝试买单。
  整套6G的技术估值本就能运作成一个天价,如果宇馨科技想要从中获得十倍于估值的资金,意味着起码要撬动十五到二十倍的杠杆,毕竟这个过程中不可能不让其他资本喝汤,想吃独食的话这个游戏根本玩不下去。
  当这二十倍的杠杆发生整体性违约风险,那就真的全世界都来买单。
  当然华夏或者可以独善其身。
  原因很简单,真到了那个时候,以现在宇馨科技的体量,肯定不会去承担这些风险。
  更别提到了那个时候,只要宇馨科技跟这些金融公司做了切割也没人敢怪到宇馨科技头上。毕竟全世界的量子算力还掌握在这家公司手上,还有未来世界互联网基础的各种协议。
  即便这个庞大的项目烂尾了,但这家公司手上还有无数领先于世界的技术可以等待着世界经济复苏,然后在割一波韭菜,比如机甲技术、比如那些适用于太空的涂层技术等等。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地月通道工程真的成功了。
  那就不用说了,泡沫大概率不会立刻刺破,还会因为这项技术的实现,而变得更为庞大。当地月工程成为现实,6G技术将更为重要,因为基站将不止是在地球上工作,还要到太空中到月球上去。
  想想吧,未来的月球基地概念一旦被大众所接受,这个气泡会被吹得有多大?
  未来的月球基地怎么个分配法?
  地月物流谁来掌控?
  月球基地、月球太空港口甚至月球重工厂这些工程建设带来的海量GDP加成算到谁头上?
  这特么才是真正的独角兽!
  之前所谓的那些独角兽公司真的弱爆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9/7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