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科技(校对)第6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8/739

  仔细浏览完合同之后,他很自然的决定签署这份合同,按照提示在空处直接签好自己的名字。
  “请先将您的左眼对准摄像头,采集虹膜信息后建档。”
  当做好了决定,屋内再次响起了提示音。
  摄像头的支撑臂也开始伸长,延伸到了桌边,调整高度之后,格林·特鲁曼很轻松的就将眼珠对准了摄像头。
  片刻后设备完成了格林·特鲁曼的虹膜采集,一个特别的信息框凭空出现在了他刚刚签署名字的位置,信息框内是刚刚采集到的虹膜特征码。
  这个过程相当于格林·特鲁曼用印泥给这份文件按上了手印。
  “保密合同签署完成,请问是否立刻阅读2A级机密文档内容。”
  依然是两个选项。
  格林·特鲁曼再次点击了“YES”顺带着拿起桌上的威士忌,一口饮尽。
  此时他只感觉全身上下每一个细胞都在欢呼雀跃,他终于可以接触到王宇飞希望他未来做的事情。
  也算是正式接触到他人生中第二次机会。
  文档再次显现,但更刚才只有五页的文档不同,这次按照电子标签上的显示,这是一份才长达212页的文档。
  格林·特鲁曼深吸了一口气,整个人开始沉浸到这份文档中去。
  此时的他充满了好奇,这家华夏神一般的公司到底需要他做些什么?
第671章
考察基地
  时间就在格林·特鲁曼阅读中一分一秒的过去,这位华尔街的表情也开始不由自主的变幻莫测。
  从最初的疑惑,到震惊,从诸多不解,到茅塞顿开,再到情绪越来越兴奋,甚至不由自主的露出畅快的笑容。
  这多少让他看上去显得有些癫狂。
  但却是他此时心里的真实写照。
  不得不说这份文件中的玩法太丰富了。
  单从想象力的角度来说,绝对不必华尔街的前辈们逊色,区别只在于换了世界上任何一家公司都没法这么玩,因为文件中所有的金融玩法都是围绕着领先一个时代的科技所展开的。
  一定要归本溯源的话,这份文件给出的试探性操作方式其实都能在华尔街的真实案例中找到原型,只是换了身科技皮之后就变得不一样了。
  蒂姆·库克半点都没有夸张,甚至还趋向于保守。
  如果他真的能操作这些方案,撬动的何止是千亿美元的盘子?而是万亿甚至数万亿美元的大盘子!而且他并没有感觉到蒂姆·库克所抱有的道德困境。
  此时格林·特鲁曼只觉得兴奋,压根没有想过如果这样操作套现,最终出现问题该如何收场,甚至他根本就不觉得以这种逻辑来做新金融会出什么问题。
  这大概也跟格林·特鲁曼跟蒂姆·库克做的是两种事业,对于金融的看法不一决定的。
  在格林·特鲁曼看来,美国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一直存在,从来就没消失过,无非是什么时候爆发而已。
  作为一个曾经的华尔街金融天才,格林·特鲁曼曾花费了数个月潜心研究过美国新世纪以来的金融情况。以2000年为起点,当年当时的美国经济连续增长112个月,联邦政府每年收益2000亿美元,超发货币仅仅只有5.6万亿,失业率维持在4%的低位。
  不得不说,在格林·特鲁曼看来,新世纪的美国正处在一个国家最巅峰的时期,而那一年他刚刚高中毕业,才19岁。
  到了2001年,事情开始起了变化,当年9月,震惊全球的911直接让美国陷入了持续九年的反恐战争。
  也正是在这一年,美联储彻底废除了推行近七十年的“银行监管法案”。这一决定,直接开启了华尔街的金融创造力,彻底释放了美国的金融市场。
  到了2003年,让世人震惊的海湾战争爆发,美国再次陷入战争泥潭。
  从2001到2007这七年时间,在战争跟其他因素的影响下,政府财政入不敷出,政府开启了疯狂印钞的节奏,这几年下来美联储印了高达3.35万亿的美元,这一数字,是美国从2001年倒推40年的总和,此时美国的国债已经到了惊人的九万亿。
  然而这还没完,2008年,金融高度自由主义终于迎来恶果,次贷危机爆发,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这一年美国国债直接突破十万亿。
  接下来自己国家还要忙于维持自家的威严,只有从全世界掠夺才能保证美国不衰落,就这样等到他出狱后看到的数据便是现在美国国债规模已经达到了32万亿美元。
  32万亿美元是个什么概念?
  把目前美股市值最高的公司从高到低往下排,前五十名全部加起来,还不够补足这个缺口。
  这特么风险高吗?
  没人觉得!
  真要说高风险,格林·特鲁曼觉得美国目前奉行的产业空心化才是最大的问题。
  美国的精英们通过全球化布局产业分工,掠夺全球的廉价劳动力来创造最大价值,美国本土试题经济萎缩,中等收入群体萎缩,这才是真正的风险。
  如果美国能像五年前那样,保持科技领先优势,将自身掌握的科技以专利授权的方式租给全球,坐等收利,其实还是能继续坚持下去的。
  但问题在于现在世界科技中心明显已经开始了转移。
  量子智脑的出现已经让宇馨科技所在的华夏开始逐渐成为世界新的科技中心,虽然现在看起来还不明显,那是因为现在他手中的资料还没有曝光出去。
  所以在格林·特鲁曼看来,美国金融风险早已经大到突破边际了。
  就算他的操作最后真的暴雷,对于整体的风险并不算什么太大的影响。就算这些操作跟次贷危机一样,造成了大面积的影响,那也绝对不是他的问题。
  既然选择了自由金融主义,解放了金融的天性,当然就应该一直走下去。
  只要他在规则中来进行操作,就没有人有资格来指责他。
  就算要指责,应该来承受指责的应该是那些制定规则的人,而不是他这个冲浪者。
  当然最让格林·特鲁曼感兴趣的还是这份计划中那些让人脑洞大开的可操作方式。
  唯一让他不太理解的大概就是,其实凭借这些领先其他公司起码一个时代的技术,如果想要技术变现其实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只需要走美国的老路,慢慢的技术授权,十年、二十年下来,即便算上可能的通货膨胀,从B端赚取的利润也一定会超过这些计划。
  这多少让这些在金融市场搅风搅雨的计划显得有些多此一举。
  除非宇馨科技有近期需要用到大钱的项目。
  好吧,这其实并不是他需要关心的事情。
  所谓的疑惑只在他脑子里转了一圈就直接被格林·特鲁曼放下了。
  他才懒得节外生枝呢。
  宇馨科技近期是否需要钱跟他有什么关系呢?
  他要做的是赚钱,只要王宇飞真的把这件事交给他做,他有信心在回到华尔街之后,最多一年时间,就能让自家新成立或者收购的公司能跟摩根大通掰掰腕子。
  这特么才是最重要的。
  至于经济会不会崩?
  他又不是美联储主席?
  看过了这些信息之后,格林·特鲁曼并没有马上找他的管家给出自己的决定,而是狠狠的伸了个懒腰,决定先在这里好好的睡上一觉,然后起床继续工作。
  正如他在跟王宇飞面对面交流的那样,虽然这份计划书中有很多奇思妙想,但也仅止于此了。
  从许多想法并不具备操作性,虽然说美国是高度自由的金融主义,但也不能把美联储当成傻子。
  尤其是经过了次贷危机之后,监管方式本身就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按照现在的政策,不管次级债券的创设跟发行方,还是信用评级机构,都需要在信贷化产品中承担连带风险;尤其是对于金融衍生品的场外交易管理趋严,曾经很多的操作手段现在都已经不符合规定。
  这就需要一份更有执行力的具体方案,来弥补这份计划书的不同。
  没错,格林·特鲁曼准备在这里做出更为详尽的方案,算作自己的投名状。
  当然在正式开始之前,他需要先睡个好觉。
  ……
  格林·特鲁曼的选择其实挺对。
  就算他立刻同意王宇飞定出的方案,也没法立刻在见到这位宇馨科技的掌舵人。
  在跟蒂姆·库克对话之后,王宇飞便离开了公司前往京城国际机场坐上了前往南海省著名旅游城市瑞亚的航班。
  不过这次他可不是参加什么会议,而是亲自去看一眼第一个地月基地地球基地的选址。
  当然,地址并不是在华夏的著名旅游城市瑞亚。
  严格来说这个地址并不在陆地上,而是在华夏极南端的母沙岛,也是华夏最靠近赤道的可修建基站位置。
  实际上天空天梯地面部分的选址赤道最为合适,因为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在赤道建设太空电梯的基座结构是最为简单的,只需要四个部分就能完成。
  基座、结构柱、空间站以及超过空间站方向的配重锤。然后通过地球自身的万有引力跟惯性离心力相互抵消来设计出整个天梯结构。
  只要解决了结构柱的坚固性问题,不会被两种力撕裂,理论上来说就能将天梯建设出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8/73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