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做那只迷途的候鸟(校对)第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44

我个人觉得对我最有帮助的地方就是,我在看他们的故事时,我会看自己喜欢的这个人在面对某一件具体事情、具体危机的时候,他是选择怎么做的。如果是我,我又会怎么做。我很少看一个人人生的起因和结果,我更在意的是一个人在处理问题时的思考方式。毕竟,思考方式才是能让一个人变得比以往更不一样的方法吧。
工作这些年,“沟通”似乎成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词。所有合得来的伙伴都是能沟通的,所有自己干得来的事,也都是自己能表达出来的。在工作中,最怕沟通失效。那到底是别人的表述有问题,还是我的理解有问题?到底是我表述不到点上,还是别人理解有问题?能读出每个人语言背后真正的意图,就是最有效的沟通能力。
面对沟通失效,我该如何应对
有一次,我在某节目的录制现场问一名选手:“你到底了解不了解这个节目,有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相信自己能够在这个舞台上出彩?”
他有些烦躁地回答:“那你们为什么要让我来?!”
我只能笑,苦笑。
很多问题就出自这种沟通失效上面。我想问的其实是他对于节目的理解,他觉得到这儿来,应该做些什么,有什么样的目的。而他理解为一种苛责。
这是职场上会出现的一种常见的问题。在沟通失效的时候,你会选择怎么做?是反问、倾听,搞清楚别人问什么再回答,还是脱口而出自己理解后的不满?
在提问和面对提问时,一定要很清楚对方的目的是什么。老板问你一个问题,你要想他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目的是什么?结果是什么?思考你如何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
在工作中,也许面对你的不理解,有些时候对方不会解释,但是他一定会通过闲谈或者是某些举动,传递给身边的人。
老板说:“你很努力。”
可信吗?未必。老板也许会跟别人说你工作很努力,就是有时候对工作的领悟有问题。这才是他要表示的全部。
老板说:“合同你拿回去再看看。”
你却一头雾水。可能喝咖啡坚持一夜不睡地看合同,最后还是摸不到头脑的丈二和尚。但是,同事可能会告诉你,老板就是这样,合同习惯性地要留下一些无关紧要的小瑕疵,供对方挑剔和谈判,掩饰住更大的、更重要的条款争议,你也许会豁然开朗。善于借用身边人来了解对方的意图,而不是开口抱怨和指责,是一个稳妥而富有智慧的解决方法。
如果你没有完全明白HR的真正意思,不要以为自己理解了,用自己的话组织一下,再问一次。听不懂就是听不懂,不要乱回答。
你看访谈类的节目会发现,很多优秀的主持人都懂得反问。这个反问可能技巧性很强,是巧妙地对访谈人提出问题的总结,也可以是简单地复述:“你是说……对吗?”
在这个时间内,你完全可以再组织一次自己的思维,对方也会给你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和解释。这没什么丢人的,起码比你直接反应过激,在稀里糊涂的情况下,说得驴唇不对马嘴要好得多。
上面说的是软性的问题,还有一些硬性的方面,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理解。比如说,一些口头禅式的词,像“死去”“不会吧”,或者一些强硬而死板的回答,比如“怎么可能,我认为这不可以”“你要的这些我没有,我做不到”!
比较麻烦一些的“硬性场面”,是那种不能确定交谈中自己位置的回答和交流。我见过不少人犯这方面的错误。一场面试,原本还算圆满,彼此了解情况后,求职人员对HR说:“那行,我再考虑考虑!”
秒杀,绝对的秒杀。
“我再如何如何”是一个赤裸裸的甲方词。在这个交流语境里,求职者处于“求”的地位,你想要的是得到一份工作,是一次别人给予的机会。你站在主体地位,强势地说要再考虑考虑,这会顿时拉低你的分数,抹杀之前你费尽心机给人留下的良好印象。
用词造句一定要看场合、看语境,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错用换位词语,不然肯定会造成无谓的损失。
除了语言,交流的动作、姿态、神情也不可轻视。在光线招聘的过程中,我曾格外看好一个求职的女学生。她个人简历丰富,积累了不少求职岗位的工作经验,说话、语气及性格等方面都比较适合公司的要求。可是,面试之后她却被HR放弃了。很简单,在回答问题时,她的眼神没有放在HR身上,总是飘忽不定。HR说:“一个在对话时不和你对视的人,很容易让你觉得她是在自言自语,根本没有尊重你的意思。将来面对同事和客户,这几乎是一个天大的问题。”
“尊重”这个词,看上去有些正式,可它是必需的,也是每个人都渴望得到的,请永远把它记在心里。一个懂得尊重的人,无论是尊重机会、尊重自己的职业,还是尊重他人,都不会做得出格。
有人说,不是每个人都能打鸡血变得正能量的,偶尔丧一丧也挺好的。没错,这个我绝对支持,但是一个人不能一直丧,更不能不知道自己很丧。很丧且不自知的人,总是过得很辛苦。
什么样的人享受不了过程,也得不到一个好结果
出版社举办征文大赛,收到很多稿件。有已经工作的文字爱好者,有正在读大学的文艺青年,也有还在读高中的热情文科生。编辑说很多作者特别认真,文章可能一般,但看得出来很尽力。
当然,编辑也转了几封邮件问我:“是不是很多年轻人都这样?”
我看了,这几封邮件的正文大概意思一致:“编辑老师你好!我很热爱写作,也很珍惜这个机会,这几篇文章是我的投稿,希望你能认真对待。如果这一次失败的话,可能我就会放弃写作了。希望能够有好的消息。”像是苦情牌,也像是真心话。
编辑很担心,害怕自己的判断会断送一个年轻人的文学之路,所以问我的意见。
我想起自己曾经和年轻同事的一次聊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4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