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做那只迷途的候鸟(校对)第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4

“那你到底会不会给回扣呢?”依然有人问。
依然在问回扣的这些人,我觉得他们一辈子都做不好销售,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听出这位年轻金牌销售员的言下之意,他们都认为做销售就是搞关系。
在这个时间就是金钱的社会里,谁愿意花时间和你搞关系?关系怎么搞?你以为你请人吃个饭,你们的关系就好了?真正有价值的人时间值钱多了,他不会花时间让你来浪费,来搞关系的。最好的方式是在他每天感兴趣的话题上和他找到共鸣。这里说的共鸣不是谈爱好,不是攀亲戚,那些教你们用各种旁敲侧击的方法取胜的销售技巧都是骗人的,你们要谈的是专业。当你真的能够帮助到他的工作时,他自然会对你产生信任感。一个本身不专业、喜欢搞歪门邪道的合作者,自然会让你走上歧途,这样的甲方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内。
我有一个朋友被某饮料客户连续拒绝了10次见面,最后他做了一个该饮料在校园推广的方案,长达88页,发到了客户的邮箱里。第11次,他获得了见面的机会。现在,该饮料的客户已经和他合作了5年,无论他跳槽到哪儿。他的感触是:要做一个好销售员,在搞关系之前,必须要用专业的态度让客户信任你,否则一切免谈。
说到这儿,你应该明白了。我们常常道听途说、本末倒置,以为那些听到的就是我们唯一能做的。殊不知,这些障碍都是那些聪明人拿来陷害后来者的道具罢了。
所以,无论是工作还是考研,似乎都很难,没有任何一条路是你选择了就能驾轻就熟的。想要继续读书,首先你要了解自己真正的需求。想要工作,首先你要了解这份工作真正的需求。不要把别人的决定当作自己的选择,不然你就过了别人的生活,一生都难以找到自己。
对于成绩好的同学来说,考研很简单。对于准备好要工作的同学来说,找工作也不难。
我明年就毕业了,现在的工作很难找吗
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年年都在创历史新高,但大多数企业的工作岗位是固定的。上个星期,我问某个在播音主持系当老师的朋友:“你们的毕业生找工作的情况如何?”他一脸愁容,反问我:“那天,你的微博还写从小看着何老师的节目长大。那时我就在想,何老师已经立在那儿十几二十年了,也还将立在那儿十几二十年。即使他退下来,也只有一个岗位。我每年百来个学生,全国几万个学播音主持的学生怎么办?”把学生找不到工作归根到没有岗位似乎有点儿无理取闹,但这个市场确实又不需要太多的主持人,这么听起来似乎又有点儿道理。
这位朋友告诉我,他们班上有将近100个学生,70%的毕业生档案被打回原籍,也就意味着他们没有接收的单位。
“那不是还有30%的学生找到了匹配的工作吗?”我问。
“剩下30%的学生有的考研,有的进了传媒行业,也有的转行了。”
“转行?能做什么?做得好吗?”
跨专业找工作是很多毕业生的心理障碍,但有数据报告显示每年有超过四成的毕业生跨专业求职。自然,我对这个比较感兴趣。
说到这儿,朋友的心情好了点儿,说起他的一个毕业生。
这个女孩是学校活动的主持人,暑假时其他人都去电台、电视台实习,只有她选择去汽车4S店实习。当时,我朋友也觉得奇怪,不过觉得学主持的多看看各种行业也好,也许对未来的工作有帮助呢。隔三岔五,他也会打电话问问情况,毕竟一个女孩去4S店卖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刚开始的几天,她很困惑,在那样一个以销售业绩为导向的环境,每个销售员都为卖出更多的车而努力,谁都顾不上她。她去了三天,没人带她吃饭,没人告诉她规矩。即使给她分配了师父,师父也没空搭理她。即使这样,她那几天发的朋友圈也满是各种鼓励的正能量。看了几天后,她发现到店的顾客跟她没什么关系,她顶多倒倒水,带订车的顾客走走流程,然后就观察其他人在做什么。
慢慢地,她发现,大多数顾客不是主动上门的,而是电话预约好才来的,而电话预约的顾客都是在网上留言,或咨询过问题的。于是,她决定每天帮师父上网回答更多顾客的问题,尽可能回答得仔细、诚恳。等到顾客愿意留下自己的电话时,她就成功了一大半。给顾客打电话对于其他销售员来说,是件特别难的事,但对她来说却再简单不过了。她大二时就去电台做过主持人,也一直在学校广播站做主持,考市级广播台初试是第一名。一个这样的人给顾客打电话,基本上她联系的顾客都能确定看车的时间,甚至和她在电话里成了朋友。因为这个优势,她成为公司电话预约的保障。不到一个月,她和师父的销售成绩就成了门店第一。
“除此之外,4S店常常会做一些优惠活动,组织一些联谊活动。以前都是普通职工上去主持,现在自然而然就变成她主持,以至于在场的顾客更倾向于相信她。再加上她又好学努力,素质也不错,本来她只是那个汽车集团某个二线品牌汽车的销售员,现在被总部调去直接负责一线品牌汽车的销售了。我问她做销售员会不会觉得怪怪的,她说:‘我知道我能做什么,就有底气。我也知道未来我想做什么,就有方向。现在,这个职位不是我最想做的,但是我觉得这样做下去,就一定能做到那个位置。’我问她想做什么,她说想做一家4S店的店长。如果未来还有可能,做总经理也不是不可以。”朋友的话语中,都是对自己学生的褒奖。我戏谑地看着他,问:“所以,你觉得那么多学生找不到工作是因为岗位太少了吗?”
他立刻反应过来“掉进了坑里”,哈哈大笑起来。
从他那儿回来之后,我写了一条微博:“知道自己能做什么的人,只要愿意,一般都能找到工作。只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的人,想来想去,往往都很难找到工作。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又清楚地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的人,一般都能找到一份离理想不远的工作。一个人找不到自己,才显得找工作有点儿难。”这或许不是找不到工作的正确答案,但却是能给我一些启示的答案。
话说回来,找一份工作难吗?其实不难。各种快餐店的服务员、外卖员、快递员、手机软件维修人员,这些为生活提供便利的服务岗位,只要你愿意做、喜欢做,自然能养活自己,而且收入不错。但是,如果你想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除了要知道自己的特长、有拿得出手的专业,还得有一些“过人之处”。而所有的“过人之处”都是长时间积累下来的,就像那位去4S店工作的女同学,标准的普通话是她的专业,现场主持活动是她的胆量,在电话里约顾客上门看车靠的是她在日常生活中锻炼的交流能力,能帮新顾客将汽车从头到尾每一个部分都讲解清楚是她的学习能力……我学这个专业就只能做这个专业的工作吗?真的不一定,如果我们能尽量多地、尽量早地挖掘出自己身上的优点,会发现原来很多工作自己都是能去“够一够”的。
现在很多公司、单位对简历的要求都很严格,有些单位只招“985”或“211”毕业的学生,是不是对我们这些学校的同学很不公平?
非名校毕业的我,要如何逆袭
在微博上收到一个提问:“同哥,或许您会觉得我问的问题很狭隘,但还是想听听您的意见。来自小县城的非名校毕业生该如何逆袭?创业潮太‘汹涌’且时间成本太高,进名企又需要高学历,考研刷学校是最好的途径吗?难道真的一步错就步步艰难吗?该怎么努力才能有立足之地?”
在回答这几个问题之前,我首先要从个人的角度纠正一下问题当中的几个误区。
首先,创业的人太多,于是你觉得竞争太激烈,觉得自己不适合创业。请问现在什么事情做的人很少、竞争不激烈,等着你去做?现在,任何事一旦有了苗头,大家都会去做,而且不辞辛苦。什么样的人才能发现机会?就是那些每天和人竞争、在竞争中寻找机会的人,绝对不是坐在那儿等着发现机会的人。
其次,你认为创业的时间成本太高。请问为什么有人能考上名校,有人考不上?是靠运气吗?恐怕很少有人真的能靠运气考上名校吧,绝大多数人都是因为小学努力、初中努力、高中努力,在别人玩、放空、无聊、谈恋爱的时候努力,所以才能考上名校,他们的成本不高吗?相比之下,如果他们找工作更容易,或者获得机会更容易的话,最重要的原因不是社会的学历歧视,而是他们曾经付出了相比之下更多的努力(高考突然考砸的人不算啊,但如果是突然考砸的话,那么重新考肯定没问题)。
又次,考研到底是为了学习,还是为了文凭?这个值得商榷。我想分享我一个朋友的故事:90后,三线城市,高考650分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毕业时是全国优秀毕业生,拿着简历去了世界级公关公司实习,然后到世界级数据调研公司工作。工作一年之后,他觉得自己能力不够,决定去美国深造。回国后,进入某世界五百强做管培生,做了两年,现在重新调整定位在链家公关部。我觉得他实在是太折腾了,但是他觉得:既然知道自己不行,为什么不努力去多深造、学习一下呢?
我想说明的是,深造不是因为你现在走投无路了,只能去拿文凭,而是你想变得更好,必须找一个能真正提升自己的地方。总之,抱着刷文凭的心态考研的人,我非常狭隘且愚昧地觉得:他们就算找到了一份好工作,应该也做不长久——因为他们并没有找到深造的本质原因。
再次,你说的:“难道一步错,就步步艰难吗?”如果你真能有勇气迈开第一步,你能在行为中反思并立刻纠正错误,即使第一步错了,你也不会步步艰难。可是,你的提问让人感觉:“反正我以前成绩不好,没考上好大学,现在我进社会了,难道就不能给我一个重新来过的机会吗?”说实话,真的不能,人生是一个累积经验值的过程,你的经验值不够就没有办法升级。大学之前没有吃够的苦、学够的经验,必须弥补回来,没有办法假装一切能重来的。
最后,说个题外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