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魔哪里走(校对)第1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8/1344

  徐大终于开始精神恍惚,王七麟踢了他一脚,他赶紧拿出蒲剑珠塞进嘴里,但还是迟疑的问道:“七爷,你说咱为什么要活着?”
  王七麟道:“人想活着不需要理由,想死才需要。”
  谢蛤蟆倒吸一口凉气:“无量天尊!百鬼哭天!”
  “这是什么?”
  “百鬼哭天,难倒神仙!”谢蛤蟆凝重道,“我们先退出去,绝不能跟它们正面相争,这里的都是恶鬼啊!”
  他不敢转身,只是慢慢往后退。
  还好这些鬼并没有注意他们,只是举着头颅冲着月亮嚎啕大哭。
  他们到了衙门大门,有兽形黑影在门口游荡。
  貔貅之天禄!
  谢蛤蟆低声道:“算石周山运气好,误打误撞做对了一件事。他用来镇守刘二的天禄是行货,如果不是有它们把守,百鬼哭天的声音怕是已经传出去了,到时候死的可不只是几个和尚!”
  王七麟不说话,一个疑惑浮上心头:真的是误打误撞吗?
  这两个貔貅灵像,真的是用来堵住刘二的吗?
  衙门大门缓缓关上,像是地狱大门闭合了。
  三人不约而同松了口气。
  杨大嘴立马迎上来问道:“王大人……”
  王七麟伸手撕扯着他衣领拖到了面前,咬牙道:“你们衙门到底干过什么沸反盈天的恶事?怎么那么多怨气浓重的恶鬼!”
  杨大嘴慌忙摆手:“王大人,我们衙门不是黑牢啊,起码我来了这十一年,真没干过什么丧天良的坏事!”
  谢蛤蟆道:“能养出怨气如此可怕的恶鬼,怕不是衙门所为,这衙门以前是什么地方?得往前查。”
  杨大嘴道:“前朝时候这是县里一家大户的宅子,本朝大军与前朝在吉祥县曾经有过血战,战后县里百姓十不存一,会不会跟战争有关?”
  谢蛤蟆道:“这个得查,另外明天我们还得干一件事,挖地三尺找聚宅!”
  “什么?”
  谢蛤蟆解释道:“刚才我们碰到了恶鬼,可是这些鬼却没有攻击我们,你们知道原因吗?”
  王七麟不耐道:“什么时候了你还卖关子?直接说。”
  “恶鬼拥挤在了一起,四周有空地却不去,它们是被禁锢在一个地方了。我所料不错的话,那些倒霉和尚就是在它们被禁锢的地方超度刘大,结果放出恶鬼丢掉了性命。”
  “所以一定有什么东西能禁锢恶鬼,让它们平时不出现,也让它们出现后不能随意离开,我猜这东西是三尺聚宅!”
  “三尺聚宅你们或许不了解,但挖地三尺这句话知道吧?这话最早用于朝廷将一户人家满门抄斩!”
  “真正的大户人家会选吉地建宅,然后又在吉地找地穴所在埋上一个能庇佑家门的风水镇物,这就是三尺聚宅。”
  “只要三尺聚宅还在,那这家族就不算灭绝,所以以前朝廷要将大户人家满门抄斩,最后一步就是找到这三尺聚宅。”
  “我猜这户人家曾经在当年的血战中遭到波及,全家被斩首灭门,所以怨气沸反盈天,但聚宅护住了它们的冤魂,将它们全给收了起来,保住它们不被阴差拖走,却也不能肆意离开。”
  “只是不知道和尚们怎么会触动了这聚宅,竟然误打误撞将禁锢的冤魂全给放了出来!”
  “所以,要保住衙门,就得找到三尺聚宅!”
第119章.119.溺水之案
  第二天壮班和皂隶去小牢周边掘地三尺找聚宅,杨大嘴去查县志查衙门背景,徐大去倚翠楼打探消息,八喵去树荫下念佛。
  有一只小母猫羞羞答答的来到树荫下,八喵突然炸毛将它吓跑:滚蛋蛋,这是喵爷地盘,你想来抢地盘对不对?
  县志之前被人翻过了,弄的乱七八糟,还是王七麟去帮忙查找才找到一些信息。
  衙门前身是前朝一名郡候府邸,这郡候姓巴尔虎,乃是前朝贵族,吉祥县、高园县等地都是他家的分封地,所以宅邸修的这么威风大气。
  但杨大嘴查到的信息就这么多,郡候家族的情况、曾经发生过什么事、下场等等,县志没有记录,只是说几代郡候都是残暴冷酷,自称猛虎食人侯。
  看到这里王七麟大概有所猜测:本朝太祖皇帝起兵反元时对前朝贵族痛下杀手,食人侯凶残,皇朝大军自然不会放过他,肯定是攻下县城后满门抄斩了。
  当然这只是他的猜测,还需要文献记载来佐证,于是他们继续翻找起来。
  古怪的是,他们把县里的典籍库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有翻到相关记录。
  王七麟倒是从中挖出一本武学典籍:《铜人功》。
  典籍古旧,字写的歪歪斜斜,一看就有游戏风尘的高人风范。
  这让他大为惊喜!
  怀着激动与敬畏并存之心,他打开了小册子。
  第一页是空白。
  第二页也是空白。
  往后全是空白!
  王七麟纳闷了:难道这是无字天书?
  那得好好研究了,说不准自己机缘巧合得到了什么前朝遗留的神功秘籍!
  “七爷,走,咱该吃饭了,今天我请。”
  杨大嘴来找他,看到他手里的册子后笑了:“七爷翻看这东西干什么?看这狗爬一样的字就知道,这是库房看守家的娃娃写来过家家的东西。”
  王七麟抽了抽嘴角,很失望:“我还以为这是什么外家硬功夫的功法呢。”
  杨大嘴问道:“七爷你想要练外家硬功夫?”
  王七麟点头。
  杨大嘴斟酌了一下道:“在下倒是有一门外家硬功夫,不过很寻常,叫做十三太保横练,七爷要是有兴趣,我可以送给你,但只能给你手抄本的典籍,原本的我家里不让动,那是传家宝。”
  王七麟再次大为惊喜:“你家有十三太保横练典籍?对了,好像窦大人家也有?”
  杨大嘴笑道:“窦大人的十三太保横练就是我传授给他的,否则你当我为什么能做副捕头?哈哈,不过我家这十三太保横练可不是什么高深功法,是江湖上许多人都会的外家功夫,七爷能看上?”
  王七麟连连点头:“当然,多谢杨副、杨大哥,多谢杨大哥慷慨!”
  杨家是前些年才迁来吉祥县的外来户,起初他加入衙门后是壮班一个小壮士,干的是力气粗活。
  但他爷爷年轻时候跟着镖局跑过江湖,家传十三太保横练,于是他用十这门功法给窦大春走了后门,加上自己功夫强于其他衙役,从壮士升为副捕头。
  吃午饭的时候,他回家把功夫副本拿给了王七麟。
  王七麟打开一看,里面倒是有字有画,就是字写的跟狗爬似的,画也画的很抽象。
  杨大嘴讪笑:“这是我当初给窦大人传授功夫的时候自己描的,字不怎么样,不过七爷放心,这功夫是实打实的,里面一点错都没有。”
  说着他挽起袖子抽出腰刀,一刀砍在手臂上。
  黝黑粗壮的手臂上汗毛密集,刀子落下,只有一道小伤口。
  杨大嘴骄傲的说道:“我练的不到家,我爷爷说这十三太保横练练到炉火纯青那也是一门顶级的硬功夫,刀砍一道白印,枪刺一个白点!”
  王七麟眉开眼笑的贴身将秘籍收好,冲掌柜的喊道:“给我再来两道硬菜!”
  杨大嘴正要咧嘴笑,然后忽然陷入沉思:好像是自己结账啊。
  下午他们还要再查,皂隶班头侯矫健风风火火跑来:“老杨,有案子、有案子,你赶紧跟我走。”
  破案归捕快管,平常都是窦大春带队查案,但窦大春不在那三班班头都能管。
  所以杨大嘴纳闷:“有案子你去查就是,我这里忙呢。”
  侯矫健愁眉苦脸的说道:“是个不好办的案子,我办不了,得让你去看看。哦,王大人也在,也想请王大人去看看,窦大人曾经说过,王大人可是神捕。”
  “什么案子?”
  “有个妇女带着儿子在东塘洗衣裳,结果母子两人和一个青年一起落水,母子两人上了岸,青年死了。”
  “当时有行人路过,说是母子两人落水、青年去救,结果青年把她们母子二人送了上来,自己淹死了!”
  杨大嘴道:“这有什么不好办的?是不是青年家里人要母子两人赔偿?”
  侯矫健说道:“没有,但母子两人说他们不是被青年救上来的,而是青年逗她儿子下水,这事她家没有责任,是青年自找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8/134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