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校对)第1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4/577

  殷梨亭冷声道:“李道长是定要袒护这三个妖道了?”
  李志常淡淡道:“殷六侠你武功虽高,似乎比贫道还远远不足,何况你已经先斗了一场,你若是硬要和贫道作对,可谓是自取其辱。”
  殷梨亭想到:这道人不知是敌是友,可是武功奇高,我若是一味要杀这三个妖道,难免恶了这道人,也罢,魔教妖孽一时间也杀之不尽,不若先和青书侄儿他们汇合。
  殷梨亭往前一步,掌风一震,插在黄沙中的长剑跃起落在他手上,他收剑回鞘,说道:“好,在下告辞了。”说罢,拔足往西南方向而去。
  这时候李志常才转身对三名道人道:“不知道三位道长乃是明教何人部下?”说话间,李志常伸指数弹,打在手上道人的伤口附近,替他伤口止住了血。
  其余两名道人躬身道:“我们都是光明右使的属下,多谢道长搭救。”
  李志常沉吟道:“冒昧问一句,你们明教是何时创立,又有何人所创?”
  两名道人面面相觑,实是不明白李志常问这个人干什么,江湖中人少有人和明教来往,虽然和明教打打杀杀,也不知道明教具体来历,只知道明教中人,任性邪异,高手如云。
  终归是李志常对他们有救命之恩,明教中人恩怨分明,何况李志常问的又不是什么大事情,因此两人中一人仔细斟酌开口道:“本教建立时间悠远,我等身份低微,对于这些并不十分了解,若不是此刻六大派围剿我教总坛,平日里我等还可以带道长上光明顶,教中定有学识渊博的兄弟能够回答道长的问题,不过现在非常时期,我等便不敢擅自做主带道长上光明顶了。”
  李志常瞧他们神色也确实不知道明教由来,此刻六大派围攻光明顶,通往光明顶的要道定然戒备重重,他对明教所知甚少,要上光明顶,查清楚明教来龙去脉并非易事,不过对于他来说,这顶多也只是多费一些手脚而已。
  全真教如今已然风流云散,若明教真是他一手建立那个明教,六大派实力不小,明教定然死伤惨重,他升起了反元的念头,不论中土武林还是明教中人,都是他可以图纳的势力,两方若是真的死伤惨重,岂不是正中了元蒙的下怀。想到这里,他不禁想到六大派莫非也是元蒙朝廷有意为之。侠以武犯禁,元蒙又是胡虏朝廷统治中原,天下百姓有血性之人尚要揭竿而起,何况习武之人多有血性,江湖和朝廷的冲突必所难免。
  到了他这一步,本来家国大义,万事万物早就不该萦怀,不过元蒙既然灭了全真教,此便和他结了因果。他知晓是因为自己杀了拖雷,才有全真教覆灭之灾,他既种因,却让全真教得了恶果。天道之下,若不结了这恶业,于他证道势必大有阻碍。他如今接触到了神秘幽邃的精神境界,自然体会到了神圣仙佛,一举一动,皆有因果。他没有传说中神仙可知过去未来、算计诸天的能力,随手一步,便可巧妙化解世上的牵扯。也只能用快刀斩乱麻的方式,化解他和元蒙结下的恶因,方能让自身念头通达。
  同时他也想到了一点,叶孤城明明剑法超然,还要去助南王世子造反,难道也是因为有跟他类似的缘故,此等精神境界不可测知,李志常也难以理清。
  神圣仙佛之事,离李志常还太过遥远,终究他是活在当下时空的人,李志常道:“既然如此,那三位便走吧。”他知晓若是执意让三人带自己上光明顶,肯定不现实,不如放三人离去,结个善缘,至少证明他对明教殊无恶意。
  三名道人离去后,阿蛛才从远处过来,她低声道:“李志常我不能陪你去光明顶了。”说罢神情低落,转身往远处走去。只见到阿蛛去到一个拄着龙头拐杖的老婆婆身旁,李志常见到对方身形凝定,显然有武功在身,心知这莫非便是阿蛛所说的金花婆婆。
  那疑似金花婆婆的老妇人有意无意瞟了李志常一眼,在阿蛛的搀扶下,两人身影逐渐在天际淡去。
  李志常心想如今这片地方当真是龙蛇混杂,如今他已经遇到昆仑、峨眉、武当还有明教的四派人物,加上这有些诡异的金花婆婆,这里的事情越来越繁杂了。他之前所遇世界皆能知晓来龙去脉,万事万物皆逃不出掌握,这个世界却是只知晓一部分,还被他改变了不少,行事却没了以往那种称心如意的感觉。
  正在此时李志常看到天际有一个黑点,往东南方向而去,他目力所及,见到居然是一个和尚,对方轻功之高当真世所罕见,在黄沙之上疾若闪电,还能不卷起任何尘土。不过李志常神息内敛,对方并没有刻意朝他方向看过来,倒是没有发现李志常,兀自往东南方向急速而去。
第十五章
有女心如铁
  李志常还在犹豫追不追那人,片刻间那人就又奔出里许。天下之大有这样轻功的高手并不多见,在这西域地方出现,多半是明教或者六大派中出类拔萃的人物,李志常心想:这人也不知要去往何处,不若跟上去看看。
  等他决意追上前去,那人已经在他数里开外。李志常腿伤未愈,居然不能拉近,只能远远吊着。他虽然以杖代足,但是轻功也不会太弱,居然还不能追上前面那和尚,李志常自是高看他一眼。
  李志常屏息敛气,又隔得甚远,那和尚并没有发现他。不过那和尚似乎行为颇为鬼祟,左拐右拐,直待绕了好大一个圈子后,才真正往西南方向而去。
  这时候已经明月在天,繁星点缀夜幕,越过几个山包,黄沙慢慢减少,地上的土地渐渐凝实,前面隐隐升起篝火,篝火的火光,映着数十处营帐却是有人驻扎在那里。
  这里竟然是一处军营!
  李志常没有立即跟上前去,而是看到那和尚进入那处营地后,进入一个特别宽阔的大帐。李志常记住和尚进入的地方后,绕了一个大圈,来到另外一边。这处营地防备十分森严,一共建了八座哨楼,每座哨楼上都有一个弓箭手。借着月光,李志常犹能看见,哨楼上的弓箭手眼神明亮,在黑暗中犹如点点寒星。说明这弓箭手天生目力非凡,李志常要从地上靠近这里面实非易事。
  这些人皆穿着正规的兵甲,李志常耳力非凡,隔着好远还能听到有人用叽里咕噜的外族语言交谈。他一向自诩为中华正朔,分外看不起蛮夷,因此从不屑于学习异族语言。里面的人说什么,他自然不清楚。
  不过既然是正规军,自然是当今蒙元朝廷的军队,这些军士多半有不少异族人。李志常全盛时期也不敢说能强闯这样的军营,何况现在。不过他胸罗万象,当年他为明教教主的时候,手下桑土公都能用土行之术在地下挖出数百米的地道,这对于他来说更不是什么难事。李志常绕着大营转了一圈,把大营处处营帐地形牢记在心,便将双杖绑在身上,施展土行之术,往那处大帐潜行进去。
  大营外紧内松,李志常探听地上动静,找到僻静的地方,冒了出来。他循着记忆,来到和尚进入的大帐,他感应到帐内好几道呼吸,悠远深长,若非是他已然能做到在行动的时候将所有声音消弭,只怕就给里面的人察觉了。
  只听到一个中年男子的声音道:“郡主已经醒来了,成师傅请再等一会。”这处营帐不小,还有内帐和外帐之分。
  然后一个苍老的声音没有丝毫不耐烦,轻声道:“没事。”
  李志常心中也是惊讶:这帐内高手不少,听这对话的意思,这苍老的声音多半便是刚才进去的那个和尚发出的。和尚轻功极为高明,自然武功也不会弱到哪去,这郡主来头不小。而且李志常猜测这名郡主就是那日在镇上客栈见到的那位女扮男装的女公子,因为最先开口的声音正是那日客栈里那个拿剑的老者。
  他那日震断对方长剑,可丝毫没有小看对手的意思,对方内力虽及不上他,可也十分深厚。若非他用上了乾坤大挪移的功夫牵引了另外那个秃顶老者的金刚掌力,要想一指之下,弹断对方长剑绝无可能。以李志常的经验判断,这个负剑老者论真实武功,恐怕还在灭绝师太之上。灭绝师太已经是六大派掌门之尊,这人武功居然可以和灭绝相提并论,还甘心为人奴仆,说明那个郡主来头当真不小,恐怕是元廷极为重要的人物。
  阵阵窸窸窣窣的声音过去,一个脚步声从内帐出来,女子的声音在大帐响起:“成师父你如今不在少林寺好好呆着,返回大营所为何事?”李志常心里吃惊,这人居然是少林寺的和尚。
  那老和尚的声音回道:“郡主,属下得知天鹰教已经到了光明顶下,只怕这次六大派会无功而返,心想我们得助他们一臂之力,方能剿灭魔教。”
  郡主道:“这事情我早就知道了,若是只为这事情,你先回去吧,等到魔教和六大派两败俱伤后,我自会安排收拾残局。”
  老和尚道:“天鹰教势力本就不在六大派任何一派之下,加上魔教五散人、五行旗,只怕合六大派之力,都伤不了魔教根本。”这次六大派围剿明教其实只是打算先除灭光明左使杨逍这一支,没想到向来与杨逍不睦的天鹰教还有五散人这次都回来相助,这是六大派都始料未及的。
  郡主道:“六大派和魔教都是反贼,两边无论谁损失惨重,朝廷都可以除掉一个心腹大患,成师父你就不要再说了。我有些倦了。”
  郡主分明才睡醒,又说倦了,送客之意很明显。老和尚再三苦劝,郡主仍旧冷淡,最后在其他人劝慰下,出了营帐。
  李志常隐在一旁,露出一丝缝隙,看到老和尚出得营帐,仰天长叹,自有人送老和尚出得大营,李志常却不急着走。他既然知道这郡主手下有黑玉断续膏,上次为救周芷若,加上敌我不明,便没有继续到底,这次又遇到了,倒要拿这黑玉断续膏试试,是否到底真的有那么神奇。他要完全治好自己的腿伤,最快也得有两月之功,如今情势恐怕等不到两个月,因此他把主意打到了黑玉断续膏上面。
  里面还是那负剑老者开口道:“郡主为何不答应他的请求?”
  郡主淡淡道:“他有私心,一心只图消灭明教,却不懂得大局为重。明教名声在江湖上早就败坏了,六大派乃是中原武林白道的领袖,个个家大业大,广有良田,手上势力财力皆不可小觑,那崆峒派的附属海沙帮都敢公然和朝廷作对,当真是无法无天,比魔教也好不了多少。”海沙帮是一个以贩卖私盐为生的大帮派,帮众有好几千人之多,因贩私盐而公然和朝廷作对。盐铁向来是朝廷掌握天下的利器,居然海沙帮都敢来染指,自然更犯朝廷忌讳。
  老者默然,他只是见老和尚武功高强,同在一个主子下效力,老和尚又会做人,固而看在平日的交情份上,帮上几句,既然郡主对他有成见,再劝也只是徒劳。
  这时候李志常突然破开大帐,吱的一声,声音未落,他已经到了大帐正中,此刻一只手正搭在一位妙龄佳人的肩膀上。这位佳人,自然是这位郡主娘娘。
  帐内正是那日所见的阿大、阿二、阿三,三人齐惊道:“是你。”
  李志常一只手搭在郡主香肩之上,微微一笑道:“诸位许久未见,正是在下。”
  郡主冷声道:“阿大阿二阿三你们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动手。”
  三人迟疑道:“放开郡主,你有什么要求我们都答应。”
  李志常还欲开口,只见郡主神情冷淡道:“成吉思汗的子孙从不受人胁迫,你们若是不动手,就算他放了我,你们三人也是死罪。”
  三人知道这位郡主向来刚强,言出如山,比男子还要坚韧,他们若是不照着她的话办,恐怕还是死罪。
  伸头是一死,缩头也是一死,阿三为人最为憨傻,心想:郡主都让出手了,我干嘛不出手。他跨步上前,五指并爪,猛力向李志常戳来。李志常旨在黑玉断续膏,并不想多伤人命,何况他若是真杀了这郡主,先不说这里面的高手有多少,单这一营的带甲之士合围起来,他不死也要脱一层皮。
  这郡主的刚强也远远超出他的意外,便是他生平遇到不少厉害的人物,都没有这个郡主刚强果断。
  不过见到阿三的爪风,李志常冷冷一笑,真当少林龙爪手便是天下第一的爪功了么,他上次没有全力出手,这几人难道以为他的本事技仅于此。他把木杖插在地上,五指成爪却不再是龙爪功,而是道家的爪功,九阴神爪。
  阿三的龙爪手刚猛无俦,爪力破空,而李志常的爪功却是飘忽灵动,变幻无方。李志常知道若是只这阿三一人,他尽可以以强对强,不过他强行破开阿三爪功后,定然去势已尽,他只腾出一只手来,再要对付后面两人就又困难了一些。
  所以他用出九阴神爪,取其阴柔爪力,飘飘忽忽,以柔克刚。倚在郡主身上,李志常身子一转,同时左手一翻,顺手便抓住了阿三手臂,运起真力,喀喇一声,阿三的右臂上下臂骨齐断。李志常的神照经虽然不是至刚至猛的内功,可是他在天龙世界创出乾坤大挪移后,天下运劲法门俯仰即拾,不然就算他天资再高,也不可能用出这么多门绝学。因此凭借乾坤大挪移的特性,李志常也能顺手用出刚猛无俦的内劲出来。
  阿三硬功惊人,可是遇上李志常这等大宗师,运劲之下,便是钢铁之躯也给你搓扁揉圆,李志常一下子废了他一整条手臂,剧痛之下,居然让他晕了过去。
第十六章
素手试灵药
  电光火石间,李志常一爪之下便废了阿三一条手臂,即便是郡主也不免勃然变色。她手下这三个仆人武功非凡,可是这挟持她家伙,武功当真可畏可怖,转瞬间就把阿三废去。
  郡主转动心思,她只是口能言,身子被定住,刚想呼喝外面的军士进来护驾,没想到胸骨上方‘天突穴’一凉,一个字也吐露不出来。
  随后阿二见得师弟被李志常重伤,眼色更加血红。阿大长于用剑,可是又怕伤了郡主,身形不住移动,欲侵扰李志常的耳目,寻得可乘之机。
  阿二身体如炒竹豆一样爆响,全身发劲,整个人也仿佛拔高一节。阿二所属金刚门,本来外功厉害,内功就十分一般了。可是他天赋异禀,颇有奇遇,居然由外入内,练成了十分深厚的内功。他内劲由外而内,益寿延年当然不及正宗内功,可是出手爆炸力却十分惊人。
  一双金刚掌力已给他练到前无古人的境地,即便是少林寺历代高僧,在金刚掌的造诣上,也远远不及他。他双掌推出,压迫得周遭空气都仿佛凝结了一般,便是李志常也赞叹不已,这人是个奇才。如今李志常下盘不稳,以硬碰硬平白加剧双腿负担。不过终此一生,他也不弱与人。决意用出霹雳手段,定要让对方知难而退。
  李志常右手一拳大金刚拳击出,单着一只手,以拳对掌,拳掌交接,李志常纹丝不动,阿二却退了三步。阿二心中激起惊涛骇浪,他生平对敌,掌力之下也不知道击毙了多少敌手,过往无论多么厉害的对手,往往都接不住他三招。可是李志常刚才那一拳蕴含的力道泊泊然、绵绵然似无休无止,本来至刚至猛的大金刚拳居然给他用出来阴阳并济的味道。
  本来李志常全力发挥,阿二别说只退三步,便是被李志常击飞也未曾不可。可是人在世间不可能凭空生力,李志常出拳力道越大,对大地的作用力也就越大,如此一来对双腿的负荷也会加剧。刚才那一拳虽没用上至刚至猛的拳劲,没有突然的爆发力,而是刚柔并济的出拳,让力道在身体多了一段时间缓冲,即便这样,他双腿已然有些微微酸涩的感觉。
  待得震退阿二后,阿大的长剑适时递过来,李志常以郡主身体为轴,身形不住变幻,这阿大剑术之精,果然不出忽李志常预料,剑法轻翔灵动,出剑之快之准更是令人惊骇欲绝。他这一刹那间,已然出了十七八剑,每一剑劲力都用到恰到好处,决然没有一招伤到赵敏的身体。可见他的剑法几十年下来,已然熟极而流,收发随心,俨然一派剑术宗师的架势。
  不过阿大剑法之利,却没一招落在李志常身上。李志常在这方寸之地,腾挪趋避,漫不经心,仿佛阿大剑法再快一倍,也伤不到对方汗毛。阿大乃是江湖中一位有名望的剑术宗匠,平生修为都在一口剑上,上次李志常用指力弹断他的佩剑,已然让他骇然欲绝,这次李志常只守不攻,让他没有一剑建功,比之上次交手更令他心下沮丧。
  李志常躲避剑招的同时,同时淡淡开了口道:“在下身患腿伤,只欲借黑玉断续膏一用,别无他念。”
  阿大见他在自己利剑逼迫下,犹能闲庭信步般吐气开声,心想:这人年纪轻轻,就算打娘胎开始修行,也万万练不出如此功力。
  躲避剑招还可以说是身法高明的缘故,可是李志常一拳击退阿二前次弹断他的长剑,都是实打实的功力,这份本事分外做不得假。
  只是先前郡主下令非要击杀这人不可,可是以这人本事恐怕若非估计外面这些兵甲,恐怕一人之力都能把他们三人放倒不可。
  李志常似乎知晓他的为难处,一股真力透入郡主体内,冲开她被封住的天突穴,郡主还要开口让他们把军队兵士叫出来,围住大帐,忽觉身上一股麻痒,透入骨髓,不自觉呻吟起来。她身娇体贵,这一辈子何曾受过苦,性子再是刚强,可身体却是诚实的,哪里挨得住李志常这折磨人的手法。
  李志常原来用神照功化出一阴一阳两道精纯的真气透入郡主体内,模拟生死符的法子,用来威逼这位郡主娘娘。其实他既然尽得灵鹫宫武学,就算用出生死符也不是什么难事,不过他性情还没到用这些手段来控制人的地步,故而不违本心,从没用生死符来控制别人的行动。
  这世上大有成就之人就算没有一流的资质,也得有一流的性情他若非性情无拘无束,也练不到今天的武功了。
  这郡主性子刚强,李志常十分看得起她,心想:若是这样这郡主都不求饶,他便挟持她离开军营后,便罢手而去。
  他既然和蒙古人敌对,却不在乎一城一地,一兵一马的杀伤,天下大势居高而下,全在一个‘势’字,“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一味杀敌,却不能破解敌人意图,不过是徒劳奔波。
  郡主想要伸手止痒,可是她身子早给李志常定住,半分都动弹不得。人若痒时,不得缓解,那份难受真比刀斧加身还要痛苦,何况李志常精纯的神照真气,最是刺激气血,比之寻常麻痒还要痛苦百倍、千倍。
  郡主只呻吟数下,便哭了出来,阿大阿二两人见到她哭,慌忙转过身子,他们知道这小主子向来好强,若给他们看到这囧样,非得把他们眼珠子给挖去不可。如果顾忌郡主还在李志常手上,他们恨不得马上逃离此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4/5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