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校对)第1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8/577

  梁萧一时哑然无语。
  李志常继续道:“可是他最后却成了千古名臣,这就是懂得变通的缘故,有大成就者,心有宏愿,故而千难万险,却总有手段达成自己的心愿。魏征志愿匡扶天下,救济苍生,为万世开太平,而非效忠一家一姓,此可谓通透之人,胜过世上酸儒百倍。这公羊羽心高气傲,自认为自己便是对的,却不管做事方法,不仅连累自己,还连累家人。不过他终归是个奇才,他十七岁遭逢大变后,他一怒之下,又犯偏激,陡然从天南转到地北,在天地间削发明誓:今生今世,就算天崩地塌,也不理江山社稷之事。自此远离庙堂,弃文修武。忽忽六七年间,竟成一代高手。二十六七的时候他用的便是你父亲所学的‘三才归元掌’,横行天下,可是三十岁后领悟了无上剑理,创出一门剑法叫做‘归藏剑’和萧千绝的‘天物刃’势均力敌。”
  梁萧听到公羊羽自己都能创出武功和萧千绝势均力敌,心气陡壮,心道:“他能自己创出武学,练成和萧千绝一样的本事,难道我梁萧就不能创出比萧千绝更厉害的武功么。”不过公羊羽所作所为颇对梁萧脾性,而李志常所说道理梁萧不以为然。
  梁萧赞道:“好汉子,不过他武功大成后,把皇帝、权贵都杀了么。”
  李志常道:“没有。”
  梁萧道:“可惜。”
  李志常道:“说完这个人,我给你再说说这归藏剑。”
  梁萧听到‘归藏剑’三个字,心中一喜,忙打起精神。
  李志常道:“之前那个小道姑用来打你的便是归藏剑,所谓古之三易,夏有《连山》,商有《归藏》,周有《周易》。《连山》者,象山之出云,连连不绝。《归藏》者,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那人用《归藏》的法意,创出归藏剑,将天地万物化生其中,所以剑意无穷,剑招也无穷尽,使剑的武功智慧越高,见识越广博,用出来的剑招就越宽泛而精妙。”
  梁萧道:“万物归藏其中,好厉害,这剑法是天下第一么?”
  李志常对着梁萧一笑道:“小子你也别激我,《归藏》乃是化用天地万物,用来占卦也是占不变的东西,而《周易》却是推演世间万物的变化,从而找出应对方法。一者变,一者不变。若是有人能从《周易》领悟出无上剑法,也不会输于‘归藏剑’。”
  梁萧豁然有悟,脱口道:“道长大叔从周易里面领悟出剑法了?”
  李志常道:“我借鉴前人的剑意和易经的道理领悟出独孤九剑,此剑法的剑理破尽世间武功,但却不是我最厉害的本事。”
  梁萧愣道:“破尽世间武功这剑法还不够厉害么?”
  李志常道:“武功是死的,人是活的,你能破解别人的武功,可是临敌之际按,瞬息万变,若是遇到真正高手,对方出招了无痕迹,你要破招谈何容易,届时还是回到了比较自身修为高低的处境。不过这剑法最厉害的不是招式,而是其中的剑理,从天地万物的变化中寻找出不变的规律这才是这其中的厉害处。”
  梁萧道:“那大叔最厉害的本事是什么?”
  李志常道:“‘天地之理,性任自然’,这便是我的本事。”
  梁萧不解,这又是什么武功,他虽颖悟过人,可是终究才十来岁,没有经历世事变幻,阅历不足,体会不到这八字的真意。
  李志常继续道:“我如今的遗憾便是,少年时为求精进,走过太多前人的道路,其实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无可厚非,但我少年时虽有奇遇,可自身非玉,却被他山之石有些喧宾夺主的意思,如今虽然渐而精进,总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圈子束缚着我,所以我只传你神照功,却是为了播下了一颗道种,映照自心,此举虽然不伤害你,可也毕竟利用了你。”
  梁萧道:“大叔救我和我父亲,梁萧粉身碎骨也难以报的,不过道长播下一颗‘道种’是什么意思?”
  李志常胸中光风霁月,淡淡道:“我近年来,参悟到精神妙境,可以分出一缕本性精神,道家称之为‘元神’,其实元神也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不过是精神力更高的体现罢了。有人双目一瞪,百十个大汉不敢近身,其实也是精神外放的表现。你真气和我同出一源,我便借此,将这一缕精神道种潜进你心灵深处,历经种种变异,感悟你修炼变化,若是最后你能走出和我完全不同的路子,到时对我帮助极大,定能帮我突破如今桎梏。因为我精神道种潜入你心灵深处后,虽不能尽数知晓你所思所感,但是的你的情绪起伏、修炼状况,只要一靠近我,便再也瞒不了我,若是你不愿意的话,我也不强求。”原来李志常虽然借着梁萧修炼神照功来返照自身,不过从外面观察终归所得有限,他前世里读过一本武侠小说,里面有一门道心种魔大法,可以将精神潜进对方心灵深处,历经种种变异,播下魔种,由无至有,大法始成。
  他已经触及了精神之秘,在华山脚下这数月参悟出类似的法门,虽然不如‘道心种魔大法’那样威力巨大,有种种奇异,修炼至最后甚至能超越练虚的境界,成就破碎虚空,但也能结出类似魔种的东西,潜伏进人心灵深处。虽没有魔种那般神通莫测,但也能仿佛身临其境般感悟被他种下道种之人的种种大的变化。而且这个法子,非得找一个至情至性、天资横溢同时又和他真气同出一源的人,作为道种载体。
  如果梁萧不答应,李志常也难以再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不过他也不强求,所谓顺乎自然,本我之道。
  李志常说罢,静静站在山道上,梁萧脸色一时阴晴不定,难以回话。
第七章
南行
  梁萧忽然道:“大叔你如果不给我说,你也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把那道种打进我身体吧。”
  李志常点了点头。
  梁萧微微一笑道:“大叔胸中光风霁月,难道我梁萧便是畏首畏尾的懦夫么,就算这劳子道种对我有什么伤害,也当报答大叔的恩情了。”他这数月来,受到李志常的气质感染,性格中偏激的部分其实改变不少,也算是读了一些书,不想过去那般胸无点墨。
  李志常道:“你既然决定了,就在这里,我将道种度入你体内吧。”他当年就能凝结真气种子,打入龙小云体内,如今比之当年更胜数筹,凝结真气种子自非难事,数月来他参悟精神奥秘,已经有了收获,将精神力渗透进真气种子,便如吃饭喝水一般容易。
  梁萧只察觉一滴如水珠般凝若实质的真气潜入他的经脉之中,带着他算得上入门的神照经真气,从手阳明胃经顺着经脉游走一遍,最后消失得无影无终。便在这时候他生出一股难以言喻的感觉,仿佛他和李志常建立起了一种,不可言说的神秘关系。
  梁萧心中升起一股似欣喜、似畏惧,又似乎带着一种不可莫名的依靠感觉。这种感觉在他再度运起神照经真气的时候消失不见,却又似有似无,当真玄妙不可测度。
  李志常细细品味这种奇妙的联系,他种了一棵道种,可是梁萧本性偏激,他身上有蒙古人征伐的血脉,李志常犹然能够能够感受到那种自战斗民族血脉传承下来的斗志,冲击着他那个波澜不惊的无常道心。原来人心居然这般奇妙,不光有自身的记忆,还有传承自祖先的浩大苍茫。
  这种超越武学范畴的奇妙感受,仿佛已经成为一种神通。神通在李志常看来本就是炼神高手的一种表现,只是李志常借用奇妙的法门,做到了这一点。
  李志常突然想到,在传说中有大神通者,能有身外化身,如以前读过的西游记一样,猴子一吹毫毛,便有千百万个化身。只是这种神通多半是夸大,如同佛经中说,证得如来便有自然化出千百亿化身。
  虽然夸大,但是若是有一天李志常勘破天人之秘,或许能够借假修真,将精神种子潜入别人体内,化出自我,精神不朽,便可活过千百世,成就另类的长生。
  若是寻常练气士想到这个方法,或许会欣喜若狂,古来练气士大都寂寞无情,正如前人《临济录》所言:阻我道者,逢佛杀佛,逢祖杀祖,逢罗汉杀罗汉,逢父母杀父母,逢亲眷杀亲眷,始得解脱,不与物拘,透脱自在。
  若是这能够与世长存,没有任何事物可以阻挡他们。
  李志常却不一样,他生性无情,可却有人性,此种举措大为他本心,他随即就把这念头抛之脑后,甚至李志常还决定这个法门一定不能外传,不然遗祸无穷。
  李志常道:“梁萧有一件事你须得依我。”
  梁萧惊讶道:“大叔什么事?”
  李志常道:“今日我对你下道种这件事,甚至关于道种的原理,你都不可泄露半句。”
  梁萧虽然不知道李志常为何这么说,却还是答应下来。他后来成就之大,远超他今日想象,细细算来李志常的道种让他受益良多。终于在晚年留下笔记,将这件事隐隐透露出去,在许多年后,引出好大一阵风波,这又是后话了。
  梁萧点头答应,回声道:“好的。”
  李志常面色变缓,想到自己透入道种在他体内,虽然他自忖没有什么后患,但是道种潜化下或许会改变梁萧的性情,终究会让他不是纯粹的自己,因此李志常道:“梁萧你若是学我的本事,最多二十年后便能达到跟萧千绝一战的水平,只是你要胜过他,却是毫无希望。”
  李志常又道:“这是因为学武功的人永远比不上创造武功的人,萧千绝和公羊羽,天资横溢能够打破前人束缚,自创功法,才能几乎无敌于天下。可以说如今世上所有的顶尖高手包括我在内,没一个不是因为自创武功而达成绝顶的。这世上也有两三个人跟我和萧千绝、公羊羽以及你那日见到的那个叫九如的大和尚功力差不多,但仍旧差我们一分,这便是其中缘故。你别小看这一分,这一分之差便如相隔千山万水,是两重天地。”
  梁萧道:“大叔是让我自创武功么?”
  李志常微笑道:“公羊羽能够自创武功,成为绝顶高手,是因为他学究天人,穷尽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胸中自有中华三千年文明之精粹。萧千绝本是契丹皇族,家国沦陷,正所谓国家不幸英雄幸,他年少时,转战南北,有一股子天不怕地不怕的桀骜,方能打破枷锁。九如和尚乃是禅林巨擘,一心要超佛做祖,天生一颗佛心,看透白云苍狗,本身无坚不摧、无惧无畏,方能创出‘大金刚神力’这一旷世奇功。而我若非自身经历奇诡,也难以达到今天境界。”
  梁萧道:“那我要怎么做才能达到和你们一样的层次?”
  李志常道:“术数。”
  梁萧道:“术数是什么?”
  李志常知道本来这方世界梁萧便因为在术数一道上达到前无古人的境界,才能在后来成为一代宗师。术数在他那个时代又叫数学,出了许多奇才,而且这些奇才无一不是在短短几年间便达成前无古人的成就,即便那位创出相对论的西方大学者,也是在少年时便参悟出这相对论的雏形。
  古今任何一门学问都不可能比术数这一道更要求天资,正如围棋界一句话,十八岁不成国手,终生无望。
  李志常道:“‘术数’者推演天地万物之不变规律,包括天文、历法、算学这些许许多多的学问。”
  梁萧道:“大叔能够教我么?”
  李志常道:“虽然我略懂一二,但仍旧不是最上乘的水平。”术数一道,他不怎么精通,这也是天地尚无完体,何况凡人。若他真能够十全十美,就不会卡在炼神这一步了。
  梁萧道:“连大叔都不能教我,我去哪里学?”
  李志常道:“这世上有一处地方,藏有自古以来的各种书籍,你要去学习‘术数’,只有那个地方最合适。”
  梁萧在道种感染之下,其实无论李志常说什么,他都会深信不疑,何况‘术数’两字总给他一种不一样的感受,仿佛有什么东西在血液中流淌,听到这两字便在欢呼。
  气机感应之下,李志常也发现了这一点,他冥冥中有一种感觉,仿佛梁萧便是天地的主角,而他仿佛是一个毫不相干的角色。他心中闪现两个字‘气运’,这是一种不可言喻不可诉说的感觉。若非他用道种将他和梁萧联系起来,也不会生出这种感觉。
  梁萧突然神情低落道:“要是我爹醒过来知道世上有这一处地方,非的高兴死不可。”他一说到‘死’字,想到梁文靖如今活死人的模样,眼珠儿差点打落下来。李志常随着他心情低落,突然心情也生出一股子烦闷。他尽力压制,原来他这道种不是真正的道心种魔大法那样,将梁萧这承受的道种的人当作炉鼎,虽然他功力更高,但是两人并无主次之分,梁萧心情低落,他感应之下,心情也会低落。
  李志常隔绝了这道联系,心里想到:精神奥妙果然不可测度。他心中更加有了一个念头,若是他能把精神力外放,来影响别人,那么无论地方有千军万马,只要离他很近,他都可以把这些敌人通过精神蛊惑分割开来,甚至运用在武学交手上,可蒙蔽敌人的感知。让对手觉得自己出手很慢,但是自己出手仍旧快的不可思议。
  他这样一想,许许多多的妙招,仿佛天马行空一般闪现出来。不过他如今的精神境界还远未曾到这样的层次。
  李志常道:“若是我将来有了突破,让你父亲醒转也并非无可能,那处地方叫做天机宫,过几天我就带你启程去那里。”
  李志常把梁文靖暂时托付给了情道长,他带梁萧去天机宫不仅仅是让梁萧学习术数,他自己对天机宫的历代藏书也很有兴趣,十几代人的收集,天机宫的藏书量之大自然令人难以想象,李志常也想从这海量的藏书中,找到一些收获。
  两人由北至南,一日来到姑苏地界,但见太湖烟波就在眼前。如今初冬时节,但见群山环绕,与太湖相互连绵,江南小桥,桥下流水,错落有致,两岸阁楼尽是些浓妆艳抹的女郎。
  李志常风流俊逸,梁萧也生得不凡。一大一小两人站在斜桥之上,看的阁楼的女子眼神发亮,虽是深秋,阁中红袖招展,仿佛春意无限。这时候对面岸边一个十七八岁的白衣女郎手边牵着一个小女孩,嘀咕了一句‘骚包’。
  李志常耳力通明,自然听得白衣女郎说的正是他。
第八章
白衣女郎
  李志常放眼望去,见那白衣女郎领如蝤蛴、肤若凝脂,一颦一笑,风情自然流露,将朱楼翠阁那些庸脂俗粉尽数比了下去。白衣女郎手边牵着那个小女孩,身形瘦弱,脸色苍白,李志常见到若有所思。
  白衣女郎身负上乘武学,目力所及,见得李志常神情,以为李志常听见了刚才骂他的话。她素爱以貌取人,李志常抬起头来,更显得剑眉星目,英挺不凡,心下恼怒去了几分。而且李志常三十岁许,站在桥上自有一股如山停岳峙的气势,教人心折。
  她一时间打量李志常良久,李志常瞧见她的注视,微微一笑,点头示意,眼神清润,自有风雅。白衣女郎这才知晓刚才李志常,非是在瞧她。
  白衣女郎心想她四周无人,李志常不是在瞧她,难道是在瞧她侄女。而且李志常身边梁萧也生的俊俏,和李志常无半分相似处,两人自然不是父子她心知江南文士大都狂狷,有些人喜欢猥亵女童,也有些人好娈童,而且自以为风雅。而且李志常站在斜桥之上,满楼红袖相招,更加显得浪荡。心中刚才对李志常升起的一股子好感,消失得无影无终。
  梁萧道:“大叔,那里面的女子怎么老是对我们招手?”
  李志常露出促狭的笑容,说道:“怎么你想进去试试么。”
  白衣女郎听到李志常的话,又骂了一句“无耻”。
  这时候一个轻佻的少年从她旁边经过,听到白衣女郎吐露‘无耻’两个字,这两个字内容对他来说倒没什么,只是白衣少女声音清脆动人,只这两个字,就把少年的魂都给听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8/5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