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校对)第1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2/577

  李志常带着似笑非笑的神情,一步从师妃暄身旁走过,师妃暄竟然拦不住他。只因为这时候徐子陵无奈下,双手结印,击出无比玄妙的劲气,朝师妃暄攻去。他远不及师妃暄,可是这个得传李志常的天罡北斗印非同寻常,纵然师妃暄自从上次遇到李志常之后,精进不少,面对徐子陵的大印,也不觉露出了一丝惊异。凡人受胎,皆从南斗过北斗;所有祈求,皆向北斗。也就是说,人从投胎之日起,性命就捏在了北斗的手里。天罡北斗印源自北斗,一出手便带有死气,师妃暄也不得不慎重应对。
  在徐子陵挡住师妃暄的同时,李志常微微一笑,拔出了名震天下的无常剑,李世民有一种天地之间孤立无援的感觉。他新招募的年轻高手尉迟敬德挥出归藏鞭,鞭尖如毒龙一样向李志常攻去。
  李志常轻轻吹了一口气,归藏鞭便东倒西歪。纵然李志常比尉迟敬德高明不可以道里计,可是谁也没有想到李志常凭借一口气就吹散了尉迟敬德的招式。李志常一步一步朝李世民走过去,每一步都仿佛带动着曼清院,落在李世民眼中李志常和曼清院已经成了一个整体,仿佛在大厅的每一个角落,而他变成多余的物体,从这方天地剥离出去。
  任是他想破头,也不明白李志常为何要来杀他,为何要在这里众目睽睽之下杀他。师妃暄被徐子陵缠住,就这片刻,师妃暄很难救援他,他已经处于了孤立无援的状况,即便他的手下仍旧有些斤两。
  李志常并非害怕师妃暄阻拦他,如今师妃暄已经几乎达到剑心通明的境界,是大厅中唯一有资格向他挑战的对手。即便李志常若不是今天是杀李世民千载难逢的良机,也会忍不住和师妃暄交手,再试一试慈航剑典的滋味。徐子陵虽强,却也只能抵住师妃暄片刻,李志常就要在这片刻间击杀李世民带着两人远去。李志常要统一天下,只一个人可不成,徐子陵和寇仲自然是他要收服的对象,将来遇到三大宗师之下的高手,也不必亲力亲为。其实李志常主要想收服的却是寇仲。无论心性、悟性还是手段,寇仲都是他的大助力,只是寇仲和徐子陵两人关系太好,李志常也不能厚此薄彼,今天就让徐子陵先和慈航静斋作对,以防万一。
  心中的念头转过千百回,但是李志常手中的长剑似远似近,仿佛九天寒月,又如长河泄落。既有浩大苍茫的气势,又有千波百折的变化。李世民也不知道这一剑将要落在何处,又要从何而发,其间露出的压力,已经让他难以承受。
第三十三章
身退
  一把刀,一把带着血色的刀。这是自沙场百战间,悟出的杀人刀法。每一个人一生都能用出让宗师级高手惊叹的招式,只要他的精气神全神贯注,总会有神来之笔。
  就像普通的诗人一旦灵感来了,也能做出让大诗人惊叹的字句。便如后世的李白见到了崔颢的《黄鹤楼》,只能突然感叹一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不过这一刀虽然是攻敌之要害的神来之笔,乃是集兵法韬略、眼光、腕力于大成的百战精炼之刀,但刀的主人也没祈祷这一刀能伤到李志常。
  同时一支玉箫自李志常右后方攻来,‘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玉笛划破空间,劲气凝聚,带着一股惆怅又难以琢磨的情绪,朝李志常身上大穴点杀过去。
  用刀的高手乃是大隋开过重臣韩擒虎的外甥李靖,用玉笛的高手来头更不小,乃是当年长孙晟的儿子长孙无忌,都是李世民新招募的年轻高手。
  等到两件武器要临身的时候,李志常才悠然一笑,整座大厅的人都仿佛感到异常烦闷,心底里面生出燥热之感。
  所有人都知道用剑的高手都是将劲力集中到一点,然后一点破面,杀人不着痕迹,十分潇洒。可是李志常的一剑威势迫人,居然犹如煌煌烈日,发出令人难以直面的剑气,豁然间剑气贯穿身周。李靖和长孙无忌口喷鲜血,各自飞出数丈之遥,到最后纷纷瘫倒在地上。
  这一切都不过发生在转瞬之间,李世民叹道:“佩服佩服,可是要杀世民还不够。”
  群雄见到李志常顷刻间就击败两个年轻高手,李世民仍旧能够怡然无惧,这份气度和胆量,叫人敬佩不已。难怪乎李世民能够攻城略地,无往不胜,光这份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的气度,就令人心折啊!
  十三个手持铁棍的僧人自李世民身后出来,那边寇仲已经到了和曲傲交战最关键的时刻,徐子陵脸色苍白无比,也许三招、也许一招师妃暄马上就要过来。更为可怖的是,还有寻多不知名的高手正迅速赶来,都是佛门的高手。
  时间仿佛冻结,李志常再次一剑,一剑剑气东来,似乎划破万古,又似乎破开虚无。没人说得清这一剑的灿烂,也没有人看得清这一剑的速度。所有参加此次聚会的人,事后回想起,都只说过,仿佛听到了一声惊雷。
  剑气雷音,那一剑的速度已经超过了声音,自此之后,若是赞叹一个人出剑之快,往往都以‘剑气雷音’相称。可是他们都知道,除了那个人,还有谁能够真正达到‘剑气雷音’。
  思世居便是虚行之在洛阳的别居,他今晚并没有去参加王薄的群雄会,而是摆好美酒等待李志常的归来。李志常不但如约归来,还带着两个连虚行之也看之不透的年轻高手。
  虚行之起身迎接道:“两位可便是近年来新崛起的年轻高手寇仲和徐子陵。”
  寇仲放声笑道:“李道爷说你一定能在第一时间认出我和小陵的来历,我还不信,没想到果如他所言。”
  虚行之道:“像两位这样具有超卓的气质的年轻高手本就不多,要想认出来,也不是什么难事,看来今夜事情一定很顺利。”
  寇仲微笑道:“我敢保证,今夜没有任何人做的事情,可以比我们更加令人震动。”
  李志常点了点头,叹息道:“我已经在众目睽睽下杀了李世民,现在无论是谁想要算计我们,都得掂量掂量。”李志常杀死李世民是谁都想不到的事情,师妃暄在李志常杀死李世民那一刻,也不确定是不是该继续阻拦李志常。
  同时曲傲也在寇仲井中月下受了伤,虽然寇仲和徐子陵也同样受了伤,但是两人一个挑战曲傲占了上风,一人能和师妃暄在短时间内交手,今后谁也不敢小看二人。
  徐子陵悠然道:“虽然这样,其实今夜我们又获得了什么,李小子虽是争天下最大的劲敌,可是如今李阀在西边虎视眈眈,王世充和李密将要决战,可绝不会两面树敌,同样我们惹怒了慈航静斋,洛阳乃是佛门势力最广大的地方之一,恐怕接下来我们的情况仍旧不乐观。”
  李志常道:“居安思危,子陵所言不无道理,可别忘了如今阴葵派也在洛阳城中,我料定今夜便是阴后祝玉妍出手,夺取和氏璧的时候。”
  寇仲悚然一惊道:“什么?”
  没有人比他更明白和氏璧一旦落在魔门手中的含义,第一是在和慈航静斋的交锋中,以祝玉妍为首的魔门势力在于白道武林的较量上占据了上风,这对长期被正道打压的魔门,是一种极大的鼓舞。由此一来,魔门可能会从此,由暗转明。
  第二便是和氏璧的号召力十分惊人,群雄虽然不会听从和氏璧的号令,可是千百年来和氏璧的威权已经深入人心,寻常百姓对于真命天子之言,自然深信不疑。自来杨公宝藏和和氏璧都有传言,得之便是真龙天子,人心得陇望蜀,魔门的下一步定会盯上知晓杨公宝藏消息的两人,这对寇仲和徐子陵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李志常微微一笑道:“仲小子若是害怕接下来的麻烦,大可以投效于我。”
  寇仲道:“李道爷说笑了,寇仲生来就不是久居人下之辈。”对于李志常的招揽寇仲其实颇为动心,不过他自有一股傲气,想凭借自己的本事做成一番基业。
  李志常不置可否,若是寇仲有这么好招揽,也不会被李志常这么看得起。
  徐子陵道:“仲少爷我们便投效在李道长麾下罢,其实你想要做皇帝也不过是把他当做一场游戏,以你和李道长的才智,一旦联手,自然能迅速推进统一天下的过程,到时候百姓也可少受些罪。”
  李志常和寇仲两人相视,实在没想到最不可能投效李志常的徐子陵,居然肯最先说出这种话。
第三十四章
禅院
  李志常悠然长叹道:“我实在想不到陵小子你还有这等胸襟,其实我和仲小子都只是将夺取天下看做一场游戏,唯一不同的是,大概我确信我会比他做得更出色。”
  寇仲道:“既然子陵这么说了,李道爷我们便定下约定,我会留在洛阳,帮王世充击败李密,同时想办法夺下王世充的势力,而李道爷便以竟陵为中心由南发展,你我一南一北,以一年为期限,若是谁的势力更加大,到时便归入那边,总之我们绝不兵戎相见,这也是我能做到的最大让步。”
  李志常道:“那就一言为定。”
  寇仲道:“子陵我一个人可搞不定这些事,还需要你来帮我。”
  徐子陵无奈道:“我即便是想置身事外,也毫无办法。”
  他们四个对着天下形势讨论了一会,随后寇仲和徐子陵便开口告辞。见得他们飘然远去,李志常对着虚行之神秘一笑道:“虚兄猜一下他们究竟去了哪里?”
  虚行之道:“定是去偷窃和氏璧去了,我这才知道为什么短短数年两个在扬州城一文不名的偷儿能够成为令四方枭雄动容的人物,这份对时机的洞察以及胆量,简直是我生平罕见,恐怕主公动了收其中一个为衣钵传人的心思了罢。”
  李志常负手悠然道:“你说的不错,寇小子深和我的脾气,而且资质之高绝对不下于我,将来能有望破碎虚空,我也不望他肯拜我为师,可是遇到这般良才美质,总不免想要栽培一下他,陵小子的资质绝不逊色仲小子,可惜心肠不够硬,容易为人所趁,这也是我唯一一点对他的不满之处。漫漫道途,唯有无情之人才能走到最后啊。”这种无情不是冷酷无情,而是对世事冷静的客观看待,不为物所迷。
  今天晚上李志常和寇仲、徐子陵才在曼清院中大打出手,而且刺杀了李世民,谁也不会想到三人会参与到夺取和氏璧之中,这才是最好夺取和氏璧的机会。
  “当!”
  悠扬的钟声,从山顶的寺院内传开来。
  寇仲和徐子陵人藏身寺门外的一棵大树上,都在心中叫苦。
  谁想得到寺院的规模如此宏大。他们可不知道和氏璧究竟在哪里。
  寇仲道:“我确实相差了,这么大的寺庙,我们要去找小小的和氏璧无异于大海捞针。”同时对于静念禅院作为一个佛寺居然占这么大的地方,也不知道侵占了多少民田,对于慈航静斋和佛门,寇仲自然更加好感欠奉。
  徐子陵沉声道:“今夜阴后都要动手,难道阴后她们也事先知道和氏璧藏在何处,所以和氏璧定然有迹可循。”
  李志常的声音悠悠道:“当然有迹可循,那和氏璧就藏在寺庙中那座铜殿里面。”李志常的声音从两人耳边响起,差点将两人吓得从树上栽倒下去。
  两人回头一望,远处的山坡上,李志常居高而下将寺中情景一览无遗。寇仲苦笑道:“我看他刚才没跟来,以为他对和氏璧不感兴趣,没想到还是来了。”
  此时明月中天,月华洒洒,流银遍地,但显然离子时还有一段时间。只见到李志常突然面容变得有些苍老,鬓角多了些华发,无常剑也不知道被藏到哪里去了,活脱脱有点中年大儒的样子。寇仲和徐子陵不知道李志常变作这番模样感受,不过也佩服他这乔装打扮易容的本事,以两人的眼光自然看得出出来,李志常是通过控制面部肌肉把自己变成另外一个人,而且这种变化实在是天衣无缝,若不是两人亲眼目睹了这一过程,几乎难以相信这人便是李志常。
  同时两人也对李志常这控制肌肉的方法十分好奇,若是两人得到这法门,简直太有用处了,不过鲁妙子的人皮面具也不差,而且在武林中大有身份,行动起来也多几分便宜。
  李志常继续隔空传音道:“当阴后她们要到来时,我会主动进入静念禅院,和里面的高手交锋,你们相信我一定能凭借现在的身份拖住里面大部分高手,到时里面会发生动乱,你们借机浑水摸鱼,去把和氏璧抢到,和氏璧的异能你们可以吸收,不过不要吸完,我留着大有用处。”
  寇仲和徐子陵也不知道李志常如今扮演的什么身份,竟然可以拖住庙里面大多数和尚。李志常盘膝而坐,过了不知多久,突然起身,缓缓走向寺庙。
  李志常来到藏有和氏璧的铜殿之外,不发一言,一挥袖激荡在大门的铜环之上,当当当之声悠悠不绝。
  隐藏在一旁的寇仲心道:我滴娘,这样挑衅静念禅院的和尚,李道爷这份胆量,我仲少爷也佩服得五体投地。
  一个接一个的和尚从铜殿后的大殿接着出来。同时纷纷四角站立,将李志常围住。
  李志常低沉沙哑的声音飘飘渺渺进入了大殿道:“了空我要来取和氏璧一用。”
  这时候铜殿大门无风自开,徐子陵和寇仲心惊,显然这座铜门乃是里面的人用劲风打开的,显得出手之人功力骇人至极,竟然可以用劲风推开不知多重的铜门。
  一个高挺俊秀的和尚,悠然由铜殿步出,立在登殿的白石阶之顶。众僧在四大金刚带领下,合什敬礼。寇仲和徐子陵心想这便是那静念禅院练闭口禅的禅主了空大师,不但非是愁眉苦脸的老和尚,还是如此年轻俊秀,横看竖看都不会超过四十岁。
  他的身材修长潇洒,鼻子平直,显得很有个性。上唇的弧形曲线和微作上翘的下唇,更拱托出某种难以言喻的魅力,嵌在他瘦长的脸上既是非常好看,又是一派悠然自得的样儿。下领宽厚,秀亮的脸有种超乎世俗的湛然神光,神态既不文弱,更不是高高在上的盛气凌人,而是教人看得舒服自然。
  最使人一见难忘是他那对深邃难测的眼睛,能令任何人生出既莫测其深浅,又不敢小觑的心。
  了空见到李志常,悠然叹息道:“一别经年,石施主又苍老许多。”他竟然为了李志常假扮的身份,破了多年修持的闭口禅。
第三十五章
嫁祸
  李志常如今假冒的身份自然是邪王石之轩,这也是他有意为之。石之轩跟佛门有不可调和的矛盾,李志常假冒他的身份来到净念禅院夺取和氏璧,了空等人自然是不得不信。而且他才众目睽睽下刺杀了李世民,正是慈航静斋如今焦头烂额的时候,如果邪王阴后同时来到净念禅院,足以挑动慈航静斋敏感的神经,让佛魔之争更加激烈,方便李志常的行事。
  其实击杀李世民的好处是将来才看得见的,李志常当初虽然和师妃暄交手但只是个人恩怨,无足轻重。杀了李世民这个慈航静斋多方考察出来的心中明君,却是对这白道武林至高无上的存在的挑衅,而且李建成兄弟虽然暗中高兴,可是李志常却也不得不提前和李阀为敌。好在有李密和王世充将李阀阻隔,此时李阀倒不是最担心的一股势力。
  不过就算没了李世民,李阀也不全是无能之辈,无论是李神通更或者李孝恭都是李阀出类拔萃的人才,在军事战略上的眼光皆不逊色李世民。唯一不如李世民的地方,这两人都不是李渊的儿子,无望继承李阀的势力。
  因此李阀失去李世民后,其实势力并未减弱,反而避免了一些内部的不安定因子,李元吉和李建成两人远没有和李世民那样势同水火,至少在天下局势未曾明朗之前,两人可不会公开决裂。
  李志常如今最想做的是,趁此回到竟陵城,收服飞马牧场,去襄阳,入巴蜀,此战略仿效当年诸葛亮隆中对,只要行动顺利,又足够快,便可立足荆襄北可威胁华夏,南可俯视江淮,再以巴蜀为根据地,顷刻间就能成为天下举足轻重的势力。
  李志常寒如冰雪的目光如刀锋一样割在净念禅院每一个和尚身上,让这些多年修行的高僧,也不由得心底发寒。往昔邪王的种种事迹也从他们心头想起,而且想到石之轩一身武功能够大成,跟佛门关系匪浅,不由得更动嗔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2/5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