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校对)第1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8/577

  赵德言身为魔门中人,本来就不看重胜败,所以认为可达志不能冒这个风险。只是身为突厥人,可达志看似平静温和的性情下,其实仍旧是狂热的好战分子,对于李志常的提议绝不可能会拒绝。这也是草原民族在恶劣的环境下,养成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情,以及勇于和任何强权周旋到底的决心,所造成的结果。
  对于处于可达志这样层次的年轻高手,修炼已经没有了太大的意义,只有不断的向强者挑战才能最大的发挥出自身的潜力,不然跋锋寒何苦千里跋涉来到中原不停地挑战强者,唯一可憾的是跋锋寒不幸遇见了李志常,同样可达志也不幸遇见了李志常。
  可达志一旦决定向李志常出手,便丝毫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干扰,手中只有刀,眼中也只有坐着不动的李志常。没有任何气机的交锋,可达志如平静的湖水,不曾出现任何波澜,平静的外表下,给人一种胜券在握的感觉,亦可以让人感受到他的刀法修为臻至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随着可达志大半生的狂沙刀在不经意间出鞘,没有带出半分烟火气息,更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气势,可达志只是平平淡淡拔出这把从不离身的宝刀。刀已经成为他身体的一部分,所有的劲气都藏身在刀身中,且没有发出任何奇特的场景。
  无声无息的一刀,远比任何惊天动地的刀招还要可怕,从可达志拔刀的那一刻开始,战斗便已经开始。可达志并非不重视李志常,正因为他重视到了极点,才用出了这一刀。
  什么气机感应、先行试探,对于李志常这一级数已经毫无用处,唯有将自己臻至大成的刀法施展出来,将自身的精气神打出来,才能取得胜机。
  若是另外其他的高手应了这个赌约只怕只会从将李志常逼离座椅下手,可是可达志不会这么想,一旦开始出刀,他心中只有击败李志常的念头,即便是十刀之约也尽数被可达志忘却。
  李志常面对可达志这一刀,终于露出了赞叹的笑容,他果然没估计错,可达志已经逐渐走上毕玄那一级数高手曾走过的道路,假以时日,可达志的刀法未必就会逊色天刀。
  只是现在可达志才初见雏形,离入微之境还有一点微乎其微的差距。可是李志常此时也处于不利的形势,毕竟他是坐着的,而可达志能够借由步伐,调整自己的力量、速度、出招时机,可谓占尽了便宜。
  当刀锋离李志常只有三尺距离时,突然放出如龙卷风般的刀气,朝李志常绞杀过去,这一动一静毫无滞碍,更显得可达志深和动静之妙。这一变招,如同在沙漠里,前一刻还是万里无云,下一刻马上就有龙卷风爆发,摧毁一切。
  这突如其来的变招,并没有超出李志常意料之外,再平静的一刀,其中蕴藏的气机在李志常眼中也一览无余。
  无数刀影出现在李志常的眼眸中,他并没有丝毫畏惧,时光仿佛变慢了许多,或者李志常已经快的不可思议。食指虚弹,看破万千幻影,找到了狂沙刀的刀身。
  纵然可达志刀势如狂暴的龙卷风,但是李志常这一指恰恰定在龙卷风暴的中心处,任由你千变万化,我自看破你的虚实。
  可达志身子一震,刀身的劲气如长江大河朝李志常泄去,他暗叫不好。他本来将刀势变得如龙卷风一般的风暴,就是不愿意李志常从他这借到半分力气,没想到李志常仍旧能够找到那遁去的一,看破他狂暴攻势下唯一的切入点,一指点在刀刃上,不由自主下,可达志的劲气便给李志常截取小半。
  可达志身子旋转,将李志常还过来的劲气不住泄去,同时也将自身的力量不住加强,在离心的作用下,变幻莫测,终于由实招变成了虚招。
  李志常一拍手,似乎轻轻一带,便将可达志的力量带偏,可是旋即可达志又从另外一侧攻过来,仿佛是李志常助了他一臂之力一般。他这狂沙刀法乃是自大漠中和天地搏斗领悟出来的无上刀法,虽然不能称上毫无破绽,但是师法天地自然,故而有无坚不摧的力量,隐然间与道相合。
  李志常心知如此下去,十刀之内即便他不离开椅子,也会被可达志的刀气将椅子摧毁。可达志不愧是突厥人中最为超卓的高手,即便是当初的跋锋寒比起如今的可达志也有很长一段不可逾越的距离。
  更难得的是可达志专心武道,只怕不出二十年便能成为另外一个毕玄。突然之间李志常身形暴涨,坐下的椅子发出咯吱之声,而李志常也全身筋肉虬结,仿佛一个巨灵神。他一贯如谪仙临尘一般出手不带丝毫烟火气息,此刻却突然变成一条恶汉,其间反差即便是赵德言也惊了个呆。白衣已经被李志常的肌肉撑破,他骨骼也仿佛暴涨,一双手掌大如蒲扇,而且在肉眼难见的高速下朝可达志攻去。
  李志常叹息道:“若是你能接下我这记翻天印,还毫发无损,便算你厉害。”
  赵德言见到李志常这般变化,不由自主吐出一句“法相天地”。传说当肉身和内功都到了一个极点,便能用出法相天地的神通,将自身力量暴涨一倍。李志常本身便是举世难寻的高手,力量暴涨一倍后,根本不是可达志可以承受的。当然他一眼可以看出李志常这一招的缺点,那就是现在看似出掌挺快,其实根本不可能发挥出李志常的最大速度,身法的灵活性也会降低,只能在这等情况下出其不意,起到奇兵作用。
  若是平地用这招数和赵德言还有可达志交手,两人只怕不一会便能熟悉李志常的力量和速度,从而用其他办法周旋。只是在可达志主动进攻的情况下,谁也料不到李志常有此奇招,赵德言一时间也来不及阻止李志常这一招翻天印。看着李志常将狂沙刀拍成碎片,同时把可达志活生生拍下楼去,发出一声惨叫,从而人事不知。
  李志常复又恢复原来的身形,同时站起身来,座椅立刻碎裂,原来当他用出这很久没使用过的法相天地时,这椅子已经承受不住他逸散的力量,全靠李志常的真气将其强行粘合住,才没有散架。
  既然李志常击败可达志,这椅子也没有了丝毫用处。
  不过李志常胜得也不光彩,浑身衣服变得破破烂烂,好在他气度洒然,纵然衣衫破烂,依旧风度不减,负手卓立道:“言帅在下不小心胜了这一局,看来圣舍利是无法告诉你了。”
  赵德言脸色煞白,冷哼一声道:“这一阵算你厉害。”随即拂袖而去,他一个人没有可达志的帮助,要想给李志常和四大圣僧交手制造难度简直不可能。同时也不爽可达志太过好战,若是不接受李志常的挑战,两人联手,即便李志常有法相天地,终有缺陷,最多也不过一时占据上风,终究两人有把握让李志常损耗不少功力。不过他可不知道李志常明玉功大成,功力可以永远保持在巅峰,其实他一开始就打错了算盘,当然李志常也无意让更多人知道他这秘密。
  赵德言离去,李志常不自禁想到他的明玉功和邪王的不死印法都可以借助对手的劲力,弥补自身真气的损耗,两人交手起来,不知道会是什么场景,李志常想到这也不由有些好奇。
  赵德言离去聚福楼,不过一条长街的距离,永安渠上一人划舟悠然靠近岸边。赵德言生出一种从天地剥离出来的感觉,感官中只看到了这一人一舟,再无他物。天下间能将幻术用到如此地步的除了石之轩,再不会有第二个人。
  石之轩依旧是中年儒生的打扮,赵德言见到石之轩暗中警惕,运足功力,冷然道:“石兄如今功力大减,教小弟看见只怕不太好吧,而且阴后也到了长安,石兄还敢优哉游哉出现在永安渠上,小弟不得不佩服石兄的气魄。”阴后祝玉妍可是石之轩的死敌,若是阴后横下心来施展玉石俱焚,赵德言可不信石之轩能够抗住。当然他对石之轩的忌惮也很深,不然也不会搬出阴后来。
  石之轩哂笑道:“人说江湖越老胆子越小,赵德言十几年没见,你还是这么怂包,难怪当初在中原混不下去。”
  赵德言道:“小弟混得再惨,也不至于被慈航静斋算计,好好一个绝代宗师给弄成精神病。”
  石之轩突然转变为冷酷的神情,如冰雪般淡漠的目光落在赵德言身上,仿佛看着一个将死之人一般,淡然道:“赵德言你如果只会放嘴皮子,看来我们就没什么话可谈了。”
第六十七章
冠盖满京华
  赵德言心中一凛,他感到石之轩突然之间仿佛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这也是他所熟悉的那个无法无天的石之轩,好在石之轩还没有生出杀机,不然赵德言已经要考虑该不该马上逃走了,没有人比他更了解石之轩的天纵之才,以及翻脸不认人的性情。无论是谁能将花间派和补天阁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法合二为一,创出不死印法这种超越天魔大法的盖世魔功,都足以傲立于当世,如非石之轩精神分裂,他便是当之无愧的当世第一人。
  赵德言目光寸毫不让的盯住石之轩,石之轩突然笑了起来,带着一股子寒意,他缓缓道:“这才像二十年前那个让我刮目相看的赵德言,几十年时光如流水一般,想着年少的时候,我们还曾共谋一醉,那时候玉妍也不是今天这样子,哎,这一切都变化得太快,要知道那时候大兴城里还没这永安渠。”石之轩又仿佛变成一个伤春悲秋的文人。
  赵德言道:“石兄有什么要小弟做的事就尽管说,如果没有我就告辞了。”
  石之轩道:“明日李志常斗四个老秃之时,便是杨公宝藏开启之日,魔帅要是有兴趣就跟我联手罢。”仿佛一场梦幻,小舟偏离岸边,悠悠荡荡,顺流而下,石之轩的身影逐渐消失在天际。
  石之轩只告诉了赵德言杨公宝藏开启的时间,并没有说在什么地方,赵德言知道石之轩这时告诉他这个消息自然是给他留下一段考虑的时间。
  聚福楼上李志常悠然自得,赵德言是个为达目的不折手段的人,这次虽然惊退赵德言,对方必不死心,不过赵德言固然是厉害之极的人物,但长安城内真正让他顾忌的唯有石之轩。不过李志常消失的几日并非在养精蓄锐,而是做了其他的事情,如今李志常才算是真正神气合一,将明玉诀推至顶峰,其实之前纵然赵德言和可达志联手,李志常也不会受到什么损伤,只因他和壮年的石之轩已经一般无二,明玉诀的特性将使他永远立足于不败之地,任何人动手时功力都会有所损耗,可是如今李志常运行明玉功是功力不是往外挥发而是向内收敛,能够最大程度避免真气损耗,同时还能形成一种漩涡将对手的功力吸取过来,这一点是从天魔大法领悟出来,天魔大法到了最高处便是以无形之力盗有形之质,能够将对方的功力收归己用,霸道之极。
  李志常出现在聚福楼上惊退赵德言的事情自然很快传散出去,其间自然免不了有些人的试探,可是李志常信意挥洒间,折服无数高手,冠盖满京华,教人叹服不已。
  李志常已然吸引住不少目光,只等第二日天明,便来到了论道灭神场所。
  大雪纷纷飘落,李志常穿过大雄宝殿,前面便是天王殿,大门中开,中间供奉弥勒佛,四大天王左右分列,各自护住一天。
  有未来佛坐镇,天王护法,李志常可谓给足了四大圣僧占据地利的便宜。四个年过百岁的老僧坐在佛前的四个蒲团之上,师妃暄守在门口,终于换上了女装。一身白色麻布长袍,更衬托得仙姿动人。
  李志常轻声道:“还是第一次见到妃暄换上女装,比我想象中还要美上几分。”
  师妃暄别过俏脸凝望李志常,微微笑道:“每见一次李兄,妃暄都觉得李兄风采比前次更胜,到如今李兄神气如一,妃暄再也看不透李兄的深浅了。”
  李志常道:“若是不厉害点,我只怕妃暄进步太快迟早要赶上我。”
  师妃暄淡淡道:“妃暄所求无非是天道而已,对于及不及得上李兄,并不在意。”
  李志常笑道:“释迦摩尼说诸相非相,见空不空,妃暄说不在意,那一定是在意的。”说罢,李志常以师妃暄亦无法分清的速度赫然间进入天王殿,前面不远处便是当今佛门资历最老、名气最大的四大圣僧。
  首先开口便是禅宗四祖道信,他一派悠然自得的形象,见到李志常欣然道:“是造化之神奇才生出李道友这般人物,能在见如来老秃之前,能和李道友论道,当真不虚此生也。”
  李志常落目在道信身上,此僧百岁高龄过外,白眉长垂过耳,雪白的长须垂盖隆起的肚腹。但定睛细看,两目固是神光电射,脸肤却幼滑如婴儿,且白里透红,青春焕发,光秃的头顶,更反映明月的色光。虽肥胖却不臃肿,一派悠然自得,乐天安命的样子,予人和善可亲的感觉。
  道信虽然在四僧排名最末,但禅宗将会发扬光大,成为佛门一时领袖,而且禅宗超迈前人、兼收并蓄的思想,意味悠长,即便李志常对于禅宗的理论也十分重视。他终于见到这在后世都得享大名的高僧,心中无惊无喜,缓缓道:“道信大师言语一派天真情趣,足间禅心盎然,既然领悟了自然的妙旨,又何必来趟这浑水。”
  在一旁的智慧大师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如今世态浑浊,为不重演一次南北对峙的局面,今天也只得委屈李道友随我们回山修行一段时间。”
  李志常哂笑道:“既然为避免南北对峙,四位大师何不助我一臂之力统一天下。”
  帝心尊者木然道:“大道之争不在口舌,李道友最是明白这点,咱们言语交锋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嘉祥大师道:“善。”
  四人同喧佛号,亦将各自功力连成一个整体,每位老僧都有两个甲子的修为,四人联合起来,足足有八个甲子的功力,一旦这些功力往一个人身上招呼过去,即便是邪帝向雨田也得避其锋芒。
  即便李志常自负明玉功冠绝当世,也不会任由四个老秃凝聚功力,于是率先出手。他一步后退,如蓄满气势的大弓,无常剑脱鞘而出,不留半分余力,大殿之中仿佛有无形气浪,滔滔不绝。如长江大河一般的剑气,轰然间便向四僧攻去。
  首当其冲的便是三论宗嘉祥大师,他在四僧中年纪最小,可是功力却最高,亦是四大圣僧之首。以李志常如今功力,换作其他非宗师级高手,只怕面对这长江大河一般的剑气,早就心生绝望,连手都不敢动。不过嘉祥大师不愧为佛门领袖,等到剑气将要及体时,才伸出枯瘦的右手,大拇指轻轻朝着前面一按,仿佛截断长河,令李志常的剑气突然一顿。
  李志常当然知道若只是嘉祥一人,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单凭一指头禅便止住他的剑气。时至今日他对自身武功有深深自信,嘉祥等人纵然境界高远、功力深厚,终归百岁开外,战力有所下降,还比不得数十年前追杀石之轩的时候。
  这一指实是四大圣僧功力贯通,形同一体,才让他一指头截住李志常的滔滔剑气。当然受限于身体的衰老,这一指不过是合两人之力,若是合四人之力,即便李志常有明玉功能够吸取功力,这一下也超过了自身承受的极限。这也是为何佛道两门都认为肉身不过是皮囊的缘故,因为到了最后,相比于无穷天道,肉身再强大也会显得渺小而不值一提。
  而且嘉祥的一指头禅确实十分玄妙,仿佛暗合冥冥中的道理,看着明明很慢,却能在间不容发时截住李志常的剑气,不给他抢攻的机会。
  李志常毫不气馁,若是四大圣僧如此好解决,便不值得他这一番约战。
  师妃暄悄立在门口,静静看着五人交手,心中无惊无喜,四大圣僧上百年交情,早就熟知彼此,因此才能浑然一体毫无破绽,她若是上去帮忙,反而碍手碍脚。
  而她在旁边观战亦能收获不浅,如若李志常战胜四僧,师妃暄也能从中对李志常了解更多。那日她被李志常几乎伤了根源,却也从生死之间获得更大感悟,同时也耗费了慈航静斋仅存的一件珍贵药物,才能复原,并借此更上一层,将剑心通明的境界感悟的愈发透彻,逐步逼近当年地尼的层次。
  本来如这般层次的交手应当是极快的,可是恰恰相反,他们出手都很慢。师妃暄同样明白,这样对四大圣僧是有利的,因为愈慢才能更好集聚功力,同时不露出任何不谐之处,避免被李志常抓住不谐,从而加以利用,将他们的联手之势解除。
  无论如何只要四大圣僧连成一个牢不可破的整体,即便再多一个李志常,他们也能立于不败之地。
  李志常纵声长啸,声势直入苍穹,即便大殿正中的弥勒佛也颤动了一下,可见李志常再度提升功力,亦将全力以赴。
  师妃暄作为唯一一位有幸在最好的角度观看此战的人,可谓受益良多,同时也深刻明白李志常的武功已经合乎自然,即便突然强提功力,也没有丝毫勉强之感,更让四大圣僧不能乘隙而击。
第六十八章
一日三入灭
  同一时间智慧大师高喧一句佛号道:“这是贫僧的心佛掌,李道友小心了。”
  李志常淡淡笑道:“同道者为友,智慧大师我们之间道不同不相为谋,还是叫我施主罢。”说罢李志常毫不留情,一挥衣袖,袖里乾坤的劲风,带着强绝无比劲力,豁然间便攻向智慧大师迎面而来的心佛掌掌力。
  禅宗四祖道信轻笑道:“智慧老秃人家可不领你情。”道信双手仿佛蝴蝶穿花,繁复无比,却又隐含天地至理,一步迈出,轻飘飘袭向李志常,只是神色怡然,不像是在做生死决斗,而是在出门赏花。
  当道信的达摩妙手悠然而至的时候,心佛掌已经突破李志常的袖劲将要印在李志常的胸口。李志常踏着奇奥的步伐,在方寸间不知道身子变幻了多少次,避开心佛掌力,左掌出招,封死了道信达摩妙手所有的后招变化,不经意间斜斜一剑刺向嘉祥大师。
  四人为了功力连贯,不可能同时出招。这也是四人气势连体,功力贯通留下的唯一不完满处。让李志常可以以天下少见的速度,打一个时间差,从而寻找机会做到各个击破。
  嘉祥大师缓缓道:“干如枯井,满似汪洋。”
  当李志常刺入嘉祥大师的双掌之间时,果然如陷入一道枯井之中。李志常轻轻笑道:“新月有圆夜,人心无满时,嘉祥你这一口枯井我看是满不了了。”但见嘉祥双掌间不住生出无穷劲气,将要用劲气将李志常这一剑夹住。没想到当他否极泰来,突然爆发无穷劲力时,仿佛前方出现一个混不可测的黑洞,将他的劲气尽数吞噬。
  嘉祥大师遇到的局面,其他三大圣僧感同身受,四人气机相连,功力浑然一体,但不知道李志常这口黑洞,是不是容量无穷无尽。四人不敢赌李志常是否能够承受四人合力,帝心尊者首先独立出来,大圆满杖法轰然使出,这化繁为简的一杖,合乎大道,顺应自然,在空中带着排山倒海的力量,无一分遗漏,尽数击在正和嘉祥大师相持的李志常身上。同时嘉祥大师又复变为枯井,劲力不再外吐,任由李志常攻进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8/5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