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校对)第2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0/577


第七十一章
心战
  婠婠并没有问李志常是否受伤,而是问李志常伤势是否痊愈,光这一点就让徐子陵差点击掌赞叹。只因婠婠判定李志常一定受伤,并没有疑问,这样一来李志常战胜四大圣僧的气势便被瓦解小半,毕竟李志常并非不可战胜。而问李志常伤势是否痊愈已经无足轻重了,因为无论伤势好得快亦或是好的慢都是受伤了。
  李志常微微一笑道:“我实在没想到第一个来的竟然会是婠婠,本来我料到来的第一个人应当是邪王,毕竟整座长安城,亦只有他的心灵修为最为接近我,而且拥有举世难寻的速度,无论如何也应当是第一个到来的人才对。”
  徐子陵现在简直对李志常佩服的五体投地,他不但避开了婠婠问他是否受伤这个问题,还以一种平淡的语气告知婠婠,她能寻到这里来,全是因为李志常释放了一种不知名的心灵讯息,静静等候对手寻来。同时徐子陵也洞悉了李志常此举深刻的含义,他既然击败四大圣僧,威势如渊似海,如果不闹出一番动静就离开长安,岂不是证明他李志常确实害怕有人乘此机会追击他。
  此来长安不但是明战佛门,更是心战各方欲要和李志常为敌的势力。如果李志常以雷霆之速离开,便是侧面证明李志常不是无所顾忌。而李志常不离开等人前来,正表明他天下无敌的气概。
  同时徐子陵也明白了什么是天下无敌,天下无敌便是即使以一人敌天下,他也无所畏惧,还能有必胜的信念。当然以一人敌天下是毫无可能的,但是这种信念只要李志常自己深信不疑,便会给敌人强大的压迫,从而在气势压倒任何对手,即便对方有千军万马也不会例外。
  徐子陵不得不感慨李志常惊天动地的手段,从他跟四大圣僧约战开始或许就想到了如今的局面,当然也有可能李志常根本没有算计什么,只是自然而然营造了这样的局势。先是公然挑战佛门的信仰四大圣僧,然后暗中搬运杨公宝藏,同时抛出邪帝舍利这个天大诱饵,让长安城中各家势力对杨公宝库的假库信以为真。
  而辟尘便在无意间落为李志常的棋子而不自知,甚至李志常一早就知道辟尘绝不可能屈服于他,正是因为这种情况,才让辟尘被李志常利用,从而造出这种真真假假的局面,谁也没料到,在这种错杂的局势下,李志常早已把真正的宝库搬空,偷偷运出关中。
  李志常轻轻一句,落在婠婠耳中,不亚于一道惊雷,她自然不知道李志常是借助了邪帝舍利才能发出一种奇特的心灵讯息,让一定层次的高手感应到,而赶过来。正因为不清楚李志常用了何种手段,刚才婠婠那种自以为凭着冥冥中灵觉寻过来的念头,便宣告破产,这并非她功力进步才能找到李志常,而是李志常故意让她们找上。
  虽然结果一样,但是含义已经大不相同,甚至可以说李志常已经跨入另外一个层次,跟她们有了不可逾越的差距,这事情带给婠婠的心灵震撼,让婠婠无暇去顾及李志常是否受伤。
  若非徐子陵知道李志常那种直透心灵的手段只是因为邪帝舍利的特异性,恐怕也会被李志常吓住。而现在作为知情人的他,心中除了对李志常赞叹之外,已经没有其他念头。
  这时候一道阴柔的声音在半空中悠然响起,轻轻叹息道:“之轩啊之轩,任凭你如何自负,现在你自问一句能够比得上李志常么。”婠婠身后被积雪覆盖的草地上缓缓现出一道曼妙的身影,徐子陵暗暗叫苦,没想到现在来的竟然是阴后,他刚才才从杨公宝库中的暗道脱离出来,没想到祝玉妍等人这么快就达成意见不去争夺宝库,而是出来寻找邪帝舍利,可见邪帝舍利在阴后等人眼中的重要性更胜过对争夺天下大有帮助的杨公宝藏。
  当然徐子陵转念便明白这一点,无论杨公宝库是多么诱人,但是闹出这么大动静之后,杨公宝库已经成为了长安之主李渊的囊中之物,其他人休想从中将里面的东西运出长安城,更遑论能否运出关中了。
  石之轩阴冷的声音道:“小妍你是最明白我的,难道你不知道我一定知晓他弄的什么把戏,何必来激我。”
  而徐子陵往前面的石桥望去,只见到石之轩从桥上俯视过来,负手卓然而立,眼神冰冷的没有丝毫情感,此时此刻石之轩已经被另外一种情感主宰,理智而又可怕。从他的话语中不难猜出石之轩已经知晓李志常是借由邪帝舍利才散发出这种心灵讯息,呼唤一定层次的高手赶过来。
  一个阴后便足以让长安城天翻地覆,加上更加深不可测的石之轩局面将会更加复杂。而且直到现在徐子陵也不能肯定李志常究竟受伤没有,亦或者痊愈没有。如今徐子陵只能希望李志常真的举世无敌,在此战中立下不世威风,从此扫南荡北,统一天下,不然明年的今天便是他徐子陵和李志常的祭日。
  阴后轻轻笑道:“听之轩这么一说,我更加肯定这舍利是真的了,李志常你我联手如何,你帮我杀了石之轩,我只要三成舍利元精,同时阴葵派也会全力助你夺取天下。”祝玉妍开出的条件不可谓不丰厚,而且世人都知道祝玉妍和石之轩之间不可化解的仇恨,即便徐子陵也不曾怀疑她的诚意,可以说祝玉妍这个请求,李志常实在找不到任何借口拒绝。
  石之轩没有说话,他说任何一句话都是示弱,服软。他石之轩一生绝不服软,没有人能够明白他石之轩是如何的自傲,除了死去的碧秀心,纵然如今的李志常已经到了他壮年不死印法浑无破绽的层次,比现在还精神分裂的石之轩还要高明,石之轩也不会有丝毫示弱。
  毛毛细雪已经停止,整个天地都安静下来,似乎在等待李志常作出决定。
第七十二章
乱战
  李志常没有答话,平静的目光朝着另外一侧望去。破空声响起,一道人影横空出世,令人畏惧的地方在于,这人在空中几乎御风飞行,在五丈的高空中,横跨永安渠,最后落足于一棵杨柳之上。
  徐子陵收起惊骇,以他的眼力自然看出来人手上有一把形如弯月,金光灿烂,似刀非刀,似剑非剑的奇异兵器,在空中以高速旋转弯刀,带出一股升腾之力,才能造出这般几乎御气飞行的效果。
  即便如此,也看得出来人轻功是何等的超凡绝世,甚至徐子陵都不相信有人类能够施展出这样的轻功。
  李志常仰头看向对方,只见对方身形并不魁梧,却高挺潇洒,浑身含蕴非凡的力量,气质高贵,而且外貌不过二十来岁。
  但他真正吸引人处,是那对深且温柔而微微发篮的眼睛,与其高耸的鹰鼻与坚毅的嘴角形成鲜明的对照,使人感到他兼具铁血的手段和多情的内在。
  祝玉妍轻柔的声音又复响起,缓缓道:“云帅也来了,你的速度不在之轩之下,今天留下他的把握更大了。”
  来人正是西突厥国师云帅,他本身乃是波斯人,流落到西突厥成了西突厥的国师,一身武学集波斯和西突厥两家之长,轻功盖世,刀法惊绝,一把圆月弯刀,在草原上令人闻风丧胆,而他真实年龄其实已经逼近五十。
  云帅悠悠道:“这位便是如今名震天下的‘道君’李志常么?”
  李志常道:“原来我不知何时多了一个道君的外号,这个外号倒是不错,不过席应号称天君,天道天道,天在道之前,看来改天我得去劝他改个名字。”
  石之轩身旁不知何时多出一个高挺欣瘦的身影,正是魔帅赵德言,赵德言冷笑道:“天刀也有一个天字,李兄也要去找宋缺麻烦么?”
  李志常淡然道:“言帅是否想讥嘲我欺软怕硬,如果是这样,我可以给你们一个联手对付我的机会,也绝不会逃,看看邪道前三的高手加上云帅和婠婠是否能留下我李志常。”
  婠婠咯咯娇笑道:“李兄我是断然不会对付你的,如果有不长眼的人向来找你麻烦,婠婠定会帮你到底。”
  祝玉妍柔声道:“婠儿的意思,便是奴家的意思。”
  云帅冷笑道:“西突厥和东突厥势不两立,赵德言我们交手无数次,今天也可以做一个了断。”当他说出做一个了断的时候,石之轩突然动了。
  李志常本来处于合乎自然的境地,但是石之轩一动,仿佛打破了某种规则,逆反了天地间的道理,将李志常从天地中剥离出来。
  李志常心中知道这是不死印法中高明的幻术,几可以假乱真,甚至连他的灵觉也被这种幻术影响,很难辨清真假。这还不是最可怕的地方,最可怕的是石之轩那种高速行动,用电光石火也不足以形容,而且人未到,一刚一柔两种气劲,同时轰然而至,给人一种撕裂感,若非李志常也是运劲的大行家,光这一下便要吃个大亏。
  李志常这是第一次和石之轩这种几乎和他同一层次的高手交手,即便因为心灵破绽,石之轩的幻魔身法和不死印法不能合而为一,但是只这样表现出来的威力已经足够让李志常动容。
  因为不死印法的特性,李志常的借劲吸劲以及明玉功全力运转吸人内劲的法门全都用不上,只能实打实的和石之轩交锋。
  李志常一挥袍袖,无形气刃高速运转,仿佛有数十道飞刀朝石之轩迎面过来。石之轩从未见过如此怪异的劲气,凝练的有如实质,威力不下于真正的飞刀,而且无形有质,劲气内敛,让他丝毫都借不到力。
  不死印法尚是首次遇到这种情景,石之轩的掌风随即刚劲转换为柔劲,柔劲变为刚劲,将无形气刃尽数包裹。无形炸裂声吱吱不绝,石之轩不退反进,虚空横跨一步,攻到船上,要和李志常贴身搏斗。
  李志常毫不经意一脚斜地里向石之轩的小腿攻去,无论他身法如何玄奇,双腿必是发动身法的根基。
  石之轩冷哼一声,身子发生想象不到的折转,上变成了下,下变成了上,一指点向李志常的足尖,同时钩脚击向李志常面门。任何有身份的武学高手都不会做出这种有失身份的举措,可是石之轩却不顾形象,颠倒常理,做出这怪异的招式。
  雪花又复飘落,一点一点分明的落在船舷上,徐子陵犹如一只大鸟,拔身而起,向岸边落去,同时一只飘带朝着徐子陵半空的身子卷起,出手之人正是臻至天魔大法第十八重的婠婠。徐子陵还是第一次和婠婠交手,却仍旧能感到这个年轻女子的混不可测,心中想起李志常和他说过,这世上年轻一辈论天资之高,有四人能让李志常惊叹,其中一人毫无疑问便是婠婠。
  当徐子陵离开船舷时,小舟豁然间便仿佛利箭,离开岸边十丈之远,停在永安渠正中,此刻也正是李志常和石之轩贴身肉搏的时候,亦只有石之轩才能有这资格,和李志常在方寸间分出胜负。石之轩面无表情,眼神冰冷的如万古不化的冰川,不死印法生气与死气的转换,以及违背武学常理的出招,都让人叹为观止。这位邪王即便不是最完满的状态,以他此时和李志常的交手,也足以表明他是当之无愧的魔门第一人。
  赵德言站在石桥上深沉如故,不发一言间亦迅速往渠心而去,人未至,袖袍中百变菱枪突然射出,往李志常的脖颈缠去,亦只有他这等高手,才能在李志常和邪王的交手中插手,时机、角度妙到毫巅。
  祝玉妍轻轻一笑,天魔功全力勃发,周遭半丈内,凝聚一个无形气场,将雪花阻隔在外,凌波踏水也上了小舟,她同时朝石之轩和李志常分别用出天魔刃。
  祝玉妍这一出手,自然让这里的局势更乱,至于之前说要帮李志常的话,当然不是真的。
第七十三章
暗战
  无论李志常一生经历过多少险境,都未有今日之险,而这一切都是他自己造成。在他刚战胜四大圣僧的情况下,李志常并没有觅地潜息,而是挑战长安城中最强的那批人,如果不是事实摆在眼前,恐怕祝玉妍等人根本想都想不到这种事情发生。
  李志常心意难测,对佛魔两门都无好感,若是让李志常继续发展下去,可能让魔门遭受有史以来最大的危机,这一点是祝玉妍不能容忍的。她从婠婠处知晓李志常明玉功的根底,所以对李志常比其他人还要了解。
  如果任由李志常发展下去,等李志常破空之后,谁得了李志常的明玉诀将能借此重新立下一处武学圣地,丝毫也不逊色于慈航静斋和魔门三道六派,这比李志常统一天下还要来得可怕。
  四大奇书中天魔策、慈航剑典分别造就了魔门和慈航静斋两个武林中最神秘的武学圣地,而明玉诀将极有可能和四大奇书相提并论,长生诀、战神图录因为特殊缘故,根本没有流传后世,出一脉道统的可能,魔门根本不可能容忍有人能在佛道魔三家之外,另外出现一个超然的武学圣地。
  这是关乎魔门存亡的事情,甚至这一刻在祝玉妍心中还盖过了对石之轩的仇恨。无论和石之轩如何仇深似海,但是石之轩终归是魔门之人,身上肩负着祖师传下来的使命,相比李志常这个可以绝灭佛魔两家道统的人,自然危害要小得多。
  四人激斗,李志常当然处于劣势,即便祝玉妍摇摆不定,光凭魔帅赵德言和石之轩亦能教李志常身处艰难的环境。
  而高据在柳树上的云帅,手持弯刀,心意莫名,静静的看着场中形势,没有贸然加入其中。这边徐子陵面对婠婠也很难支撑,可以说李志常这一方都落入了下风。
  当徐子陵和婠婠苦战的时刻,李志常话音悠悠传到他耳中,“当我出剑之时,将邪帝舍利抛向永安渠。”
  李志常一句话差点让徐子陵分神,同时他对李志常能在激斗中,能够传音过来,可见李志常的奇功到了何等神妙莫测的地步。他可不知道若是单打独斗,无论是邪王、阴后还是赵德言都会让李志常心生顾忌,可是三大高手合攻他时,其行虽一,其心不一,更何况祝玉妍在李志常和石之轩只见取舍不定,让三人联手的威力还不及四大圣僧,还互相牵制。
  这一点他们何尝不清楚,但是明知如此,也不能放过这击杀李志常的机会,甚至暂时抛去了对邪帝舍利的觊觎。
  赵德言从李志常摧毁可达志心智那一刻便明白李志常到底是何等强大的对手,如果不解决掉李志常,去争夺邪帝舍利根本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李志常纵然受了伤,也是如今石之轩这一级数的高手,如果他们混乱的去争夺邪帝舍利,只会让李志常占尽便宜。
  之前徐子陵正因为相对他们还弱了一个层次,他们这些人才会混战,意图先夺走邪帝舍利,但是如今面对李志常,便不能如之前那么做。
  石之轩随意一晃,拨走祝玉妍的天魔刃,冷声道:“小妍不要再任性胡闹了,先解决掉李小子,再来谈我们的问题。”
  祝玉妍迎住石之轩冰冷的目光,终于一声叹惋,不再去对付石之轩,专心一致的用出天魔秘,高度凝聚的天魔力场死死向李志常缠绕过去。李志常在此时,突然拔身而起,晃开祝玉妍的天魔力场,身子在高空中,众人只觉眼前一亮,无常剑已经在高空中落在李志常手上,点点剑芒犹如天上星辰,粒粒可见,绝无半分虚假。
  直到现在祝玉妍才想起李志常的剑法决计不在南海飞仙岛白云城主叶孤城之下,甚至可以和叶孤城以及傅采林比一比谁才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剑手。
  当剑芒发出的光辉浸入小舟上每一寸空间,足以叫人胆战心寒。不过无论是祝玉妍、石之轩或者更弱点的赵德言都不是这些剑芒能够对付的超卓人物,当李志常携着剑芒居高而下时,赵德言第一个冲出,百变菱枪在他手中出神入化,仿佛一条毒龙闯入李志常的点点剑芒之中。
  半空中李志常突然停滞,仿佛定在空中,这种几乎违反武学常理的举措,让赵德言对时机。角度的把握全然落空,好在赵德言早就领悟到了出招之后留有余力的道理,菱枪回旋,护住自身,而且此时尚有祝玉妍和石之轩帮手,自不会落入下风。
  剑芒击打在菱枪之上,劲气破空之声滋滋不绝,让人赵德言难受的同时,亦没想到李志常难道已经内伤痊愈,怎么能够使出如此耗费功力的剑芒。在赵德言惊疑不定的同时,这时候盛放邪帝舍利的铜器飞向了永安渠上方,正是徐子陵拼着受了一记天魔大法,才能找到这个机会,将铜器扔了出来,而将要其下落的地点离小舟不远不近,十分尴尬。
  永安渠上无声无息间卷起一道水流,冲天而去,要卷住盛放邪帝舍利的铜器。这份化虚为实的手段,足以现出暗中之人究竟有多么厉害,竟然能够操控有质无形的水流。
  天下间能有此手段,操纵水流随心所欲的人,必定是练成了《御尽万法根源智经》的大明尊教的高层人物。
  而能够潜藏在永安渠底,瞒过祝玉妍和赵德言,说明此人藏身匿息的本事已经出神入化,能做到这地步的人极少。从石之轩嘴角的讥嘲,祝玉妍几乎可以确定,水底下的定然是石之轩的徒弟影子刺客杨虚彦。不过杨虚彦竟然能够练成《御尽万法根源智经》必然处于大明尊教的高层,不过祝玉妍对大明尊教的了解不深,其实并不知道如今能练这门武功的只有大明尊教的原子和大尊。
  大尊相当于大明尊教的教主,而原子是大尊的法定继承人。
第七十四章
紫血大法
  在这时候云帅横空移动,倏忽间便来到永安渠上,五指成爪,强绝的气劲几乎凝气成形向盛装邪帝舍利的铜器抓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0/5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