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校对)第2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4/577

  独孤凤轻声道:“第一个原因便是因为宋缺实在是他的好对手,至于第二个原因我猜不到。”
  李志常道:“你猜的很对,第二个原因便是他欠了我一个人情,一条命的人情。”
  独孤凤惊讶道:“谁的命?”
  李志常平静的道:“叶孤城的命。”
  叶孤城到过许多地方,不过那都是他十几岁的时候,那时候他年轻气盛,对万事万物正是最好奇的时候,因此踏遍了千山万水。也曾到大漠之北亘古无人的冰川去寻找是否有隐士高人,也曾乘船出海,看是否有前代名侠所言的仙岛。
  当然叶孤城什么都没有遇到,可是这段经历却让他终于总结出了名传天下的天外飞仙。所有人都知道天外飞仙得了剑招的神,但是无人知晓为这一招,叶孤城付出了多少,当然这些在他看来并不是付出,是应当做的。
  有一段岁月是他无敌天下的岁月,一式天外飞仙败了多少高手,恐怕他自己都不记得了,一次次获胜只让他感到更加寂寞,每到夜里这种寂寞就深入骨髓。
  胜利并不是他想要的,但是失败是他绝不能接受的,没有可以懂得他。也许有人认为能和叶孤城作伴的只有白云大海,因为白云大海或许能够懂他。
  叶孤城知道并非如此,但这些事他从不愿意对旁人说。
  东海之滨,叶孤城依旧是万年不变的白衣,海水湛蓝,天上白云朵朵,他那一身白衣,在阳光下仍然白得耀眼;他披散着的黑发,也仍然黑得发光。
  叶孤城手持长剑站在那里,他背后是一望无尽的大海,他面对着的,正是一身黑衣的独孤凤。
  很少有人能够站在叶孤城面前和他对视,因为叶孤城实在是一个高傲冷漠的人,在他浑身散发的剑气下,很少有人能够撑过片刻。
  叶孤城淡淡开口道:“无论你想说什么话,我都不想知道。”
  独孤凤负手卓立,没有握剑,因为叶孤城实在太过可怕,他人站在这里,但是人和剑仿佛硬生生从天地中剥离出去,无情淡漠的目光仿佛在俯视这个世界,又仿佛这世上的一切都毫不在乎,这种目光实在不是人的目光。
  独孤凤缓缓道:“但我要说的话,不得不说。”
  叶孤城眉毛微皱,冷声道:“你一定要现在说。”
  独孤凤突然生出很久都没有过的害怕情绪,这种紧张又刺激的感觉让她全身真气高速运转,但她还是不敢去摸自己的剑,而是仰着头道:“是的。”
  叶孤城面无表情,没有表情岂非表明他现在可能心情很不好,也可能动了杀机。独孤凤知道叶孤城这种人动了杀机,即便她感觉再灵敏也是感受不到的。
  独孤凤的思感不住蔓延,精神也拔高到无限,甚至心跳加速,不自觉用手摸了摸自己的长剑。就在这时候,她看到了毕生难忘的景象,没有人形容叶孤城此刻的动作。
  他拔剑的姿态是那么优美,剑刃正以均匀的高速出现在空气中,在这一剑还未出鞘的时候,独孤凤就感受到了浩大苍茫的剑意,甚至她能够清楚的数出叶孤城单单拔剑就生出了三十六个变化,随便一个变化运用在剑法中都可以击败四大阀主这一级数的高手。
  独孤凤脚没有动,因为她只要一动,对方随便一个变化就会落在她身上,绝不会例外。她此刻愈发的冷静,忘却了自身的存在,紧紧握住她的剑,剑柄的清凉,让她头脑愈发的清醒。
  叶孤城的人与剑似已合二为一,剑光如匹练如飞虹,直刺了过去,剑光辉煌而迅急。
  没有人能形容这一剑的灿烂和辉煌,也没有人能形容这一剑的速度,那已不仅是一柄剑,而是雷神的震怒,闪电的一击。
  面对这一剑独孤凤什么都没有做,只是闭上了眼睛,她并非是一个甘于放弃的人,可是此刻居然冷静了下来,一弹指便是一刹那,在这一刹那间,独孤凤忘却了生死,似空似无,似乎进入无所有之乡,任由这一剑穿透她的胸膛,但是没有一滴鲜血渗透出来。
  独孤凤缓缓睁开眼睛,叶孤城仍旧一袭白衣,背后便是茫茫大海,偶尔几只海鸥在附近的海面盘旋飞舞。
  独孤凤此刻才惊出一身冷汗道:“叶城主的剑意居然能够幻假成真。”
  叶孤城当然没出剑,若是他出了剑,独孤凤未必能好生生站在这里,他仰视天上的悠悠白云道:“你能明白我发出的无上剑意,算得上步入超一流高手的境界了,要是五年前,现在的你遇见那时的我,一定会死。”
  独孤凤当然明白叶孤城的意思,那时的他还未到今天这层度,所以用的绝不会是剑意,而是真的剑,正因如此,独孤凤才必死无疑。如果她不死,那么死的必然是叶孤城,绝没有第三种可能。
  独孤凤道:“越是到现在,我才明白城主的深不可测,可惜傅采林死了,这世上少了一位能够和城主论道的人。”
  叶孤城对于傅采林之死似乎没有丝毫惊讶,因为傅采林死了就不再是他渴望的对手,无论他是死在谁手上。
  叶孤城淡淡道:“李志常是否受了重伤,我等这一天等了很久了。”独孤凤从叶孤城淡漠的语气中听出了一分欣喜,因为这样一来叶孤城就可以还去李志常的人情。欠了李志常这种人的人情是很难还上的,只因为很少有事情能难倒李志常。
  天下能杀傅采林的人几乎可以说没有,如果傅采林死了,那么杀他的人只有五个人最有可能。而独孤凤是李志常的人,因此叶孤城不难从她说傅采林死了的消息来判断傅采林是死在李志常手上,若是李志常杀了傅采林而不受重伤,这种事绝无可能。
  寇仲带回了宋缺所刻的石碑,回到了襄阳,直到这时他才知道李志常受了重伤。在李志常建造的听雨轩中,李志常一字不漏的听着寇仲的描述,淡淡的叹了一口气道:“宋缺的确是宋缺。”
  寇仲有些担忧道:“李师如今的状态怎么面对宋缺的挑战,早知如此我应当将智叔请来。”
  李志常道:“没有用的,宋缺要做什么事绝不会为任何事动摇,你也不必忧心,我已经请了一个人来帮我暂时应付一下天刀,但愿他来得够快。”
  李志常目光凝聚在那雕刻他形容的石刻上,上面的线条粗糙无比,画工简陋,无一可称道的,但是李志常的目光却被深深吸引住,仿佛上面潜藏着什么了不起的东西在里面。
  寇仲见到李志常的神情,有些奇怪,这玩意他看了多久都没看明白,李志常到底看出了什么。
  寇仲好奇道:“难道这石刻真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李志常目光流露在远方,低声道:“你知道这石刻是怎么做出来的么?”
  寇仲道:“看不出来?”
  李志常道:“是刀背。”
  寇仲终于有些惊讶,刀背钝而无锋,要想用它来这种青石上做刻很是不容易,难怪这画工这么粗浅。
  李志常似乎知道寇仲的想法,慢慢道:“你以为是因为用刀背,宋缺才雕了这么一个简陋的石刻么?”
  寇仲问道:“难道不是,要知道用刀背刻出这样的石刻,对功力要求很高,力道的把握更要微乎其微,心力用在这些地方,忽略了其他也很正常。”
第八十一章
分庭抗礼
  李志常叹息道:“小仲你看不出来,这也怪不得你,若非到了精妙入神的入微阶段,是看不出来的。”
  寇仲仿佛灵光一闪,再次注视这道石刻突然这上面的线条豁然分开,形成了一道道形状一致,深浅一致,长短一致,完全一模一样的小段线条。每一段石刻连接起来就拼成了李志常的形象,但是蕴含的本体,却是一段段石刻,每一段都没有完全连接,才造成了那种没有丝毫美感的画工,因为其本身的不流畅,所以每一段刀刻的刀意都完全不同,每一道刀刻都是一招精妙的刀法,顷刻之间寇仲便算出这上面共有九百九十九段刀刻。
  李志常道:“宋缺用刀背,便是为了隐藏其中的刀意啊,不然以小仲的本事,第一眼就看出来了。嘿嘿,虽然还没见到宋缺,就向我出了九百九十九招。”
  寇仲脸上犹自带着震惊的神色,终于忍不住说道:“刀法用到这种地步,我真不知道该用什么形容,虽然只有九百九十九招,但是其中又何止九百九十九招,到如今我才明白天刀为何在江湖中有那样崇高的地位。”
  李志常淡然道:“小仲你可知道宋缺为何让你带这个时刻回来。”
  不等寇仲回答,李志常接着道:“当然是因为你便是宋缺预定好的传人,他是在借我的手向你展示他的刀,宋缺啊宋缺,难道在你心中李志常便是一个小气的人么。”
  漫空风雨之中,宋缺和宋智立在江水左岸,悠长的河水自两人面前流过,宋缺神情闲适,意态悠然,丝毫看不出一个绝世刀手的形象。
  宋缺道:“长江就像一条大龙,从远酉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峰倾泻而来,横过中土,自西而东的奔流出大洋,孕育成南方的文明繁华之境。与黄河相比,大江多出几分俏秀温柔。江、淮、河、济谓之‘四比’,大江多出几分俏秀温柔。江、淮、河、济谓之‘四渎’,都是流入大海的河道。天下第一大河称语的得主虽是黄河,但我独钟情大江,在很多方面是大河无法比拟的。”
  宋智微笑道:“还记得大兄少年时亦曾去探索过大江的源头,一晃都多少年过去了。”
  宋缺道:“前尘往事如云烟,的确过去很多年了。”他忽然道:“阿智,我有多少年没离开岭南了?”
  宋智低头道:“大兄你有十五年没离开岭南了。”
  宋缺目送长江之水,露出如夫子在江边叹惋‘逝者如斯夫’的神情,儒雅的面庞映在江水中,有一种江水流动,人影却恒定不变的味道。
  他淡然道:“自十五年前我追杀石之轩不成,就再也没有离开岭南了,你可知道为什么?”
  宋智道:“大兄一向雄才大略,只因十五年前隋室如日中天,因此大兄不得不在岭南静待时机,此是天力,所以人力不及。”
  宋缺道:“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罢了,阿智还有没说出来的话。”
  宋智道:“大兄当年也未全力追杀石之轩,应当是因为看穿了石之轩的另外一面,让他去祸乱天下,以待时机,收拾残局。”
  宋缺叹息道:“这话应当不是你想出来的,是李志常跟你谈起的吧。不过阿智世人都说天刀地剑,我知道你一向是不服的,父亲给你取了一个‘智’字,早就说明一切,你是个聪明人。”
  宋智抬起了头,他和宋缺几十年兄弟,却很少正视宋缺,不是不敢,是怕自己不自觉露出对宋缺的不满。
  宋智终于苦笑道:“我的确一直不服大兄,不是不服‘地剑’在‘天刀’之下,不是不服宋缺在‘岭南’苦守几十年,毫无作为,而是不服大兄对我的不认可。”
  宋缺淡淡道:“我知道。”
  宋智道:“我当然知道大兄知道,宋智终归是凡人,而大兄已经近乎天人,若非大兄的威势,宋智恐怕连地剑这个名声也没有。”
  宋缺感慨道:“是我一向显得完美无缺,所以害了玉华、害了师道,也害了你,任谁有我这样的兄长、这样的父亲,都会不好过,这一切都怨我。”
  宋智道:“我实不敢相信这种话会出自大兄的口中。”
  宋缺道:“因为天下一统的希望就在不久后,所以宋缺也不必再继续做宋缺了,你明白么?”
  宋智道:“难道大兄其实已经决意和李志常联手了。”
  宋缺微笑道:“李志常确实有厉害的手段,割据荆襄,斗四大圣僧,再有寇仲、虚行之为臂助,一战而下巴陵,其势已成,便是宋缺也不得不承认虽万乘之主,千乘之君,但能和宋缺分庭伉礼的人也只有李志常一个。”
  宋智当然明白万乘之主指的兵精粮足的窦建德,千乘之君自然是李渊,这两人隐然间已经是北方霸主,王世充击败李密后便骄奢淫逸,大封亲族,露出了衰败迹象,比不上李渊和窦建德。
  他说道:“那大兄此去既然是联合,还会动手么?”
  宋缺道:“当然要动手。”
  宋智道:“我还是希望大兄不要出手。”
  宋缺道:“你是怕我们会两败俱伤罢。”
  宋智点了点头道:“大兄没有见过李志常,所以很难明白他给人的一种感觉。”
  宋缺道:“我怎么不知道,李志常定然是一个‘绝云气、负苍天,如逍遥游中鲲鹏神鸟那样的人物’,无拘无束,悠游自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4/5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