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校对)第2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7/577

  叶孤城冷声道:“我不是来帮忙,而是来还人情,我可不是他的朋友。”
  宋缺道:“真想知道是什么样的人情能请动你这样的人。”
  叶孤城冷笑道:“只因我欠了他一条命,这样的人情该不该还。”
  宋缺淡淡道:“可我并不会要他的命,不能以命还命,这人情如何还的清?”
  叶孤城没有回话了,不是他理屈词穷,而是若是还有没说出的话都在剑里面。
  宋缺此时的高度比叶孤城更高,但是叶孤城给人的感觉仿佛此刻足下不是院墙,而是九天上的云彩,是那般的孤傲绝世,是那样的高高在上。
  宋缺的嘴角泛起一种难言的笑意,缓缓握住了厚背大刀的刀柄,以一种恒定均匀的速度拔刀,却给人一种万法不定的味道。
  此刻的宋缺才是真正的完美无缺,无懈可击,亦只有李志常这种同一级数的高手才能明白,出刀的速度能够如宋缺这样统一均匀是何等的艰难。
  万物自有法则,从宏观上来开,日月星辰的运动都是恒定不变的,推及到大地的自转,子夜的交替,都是能够找到恒定不变的规律。
  但是到了入微之后,对世界的认知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于一个高手来说并非是有益无害的。
  只因为到了这时候,就会发现,万事万物无时无刻都不在运动,即便一块坚韧的山石,其内部亦有微不可查的石屑在做杂乱的运动,脱离山石本体。
  同理推及到人体也一样,无论进入多么深沉的禅定,即便是佛陀寂灭那种程度,其肉身和思维都会在做自由散乱的运动,只是常人瞧不见而已。
  静止是相对的,运动却是永恒的,可是无论多么有规律的运动,在更加细微的世界观下,都会被切割成无数细小又不同的运动,此是物理惯性。
  可是以李志常的目力,仍旧不足以发现宋缺拔刀的动作分成无数细节后,速度会发生什么变化,都是一模一样,绝无半分不同。
  李志常明白这并不代表宋缺就逆反了物理法则,只是他已经能掌控更加细微真实的世界,从而将天刀臻至一个时代的高峰。
  宇宙之大可是说是无限宽广,可是微尘之小亦难以穷尽,宋缺的刀意如天道一样苍茫浩瀚,出刀之细微比之庖丁解牛还要细致。
  当天刀完全露在空气中时,其实现实的时间连十分之一个弹指都没过去,天上飘来一片乌云,遮挡了明月,亦不知这是否便是巧合。
  当月光被乌云遮盖的同时,正是宋缺天刀朝叶孤城劈去的时刻。
  这一刀劈出,颇有些时来天地皆同力的法意,上合天心,下应身意,亦非刀道入了化境可以体现。
  目之所及已无宋缺的刀影和身影,心之所寄,周围三十丈虚空都充满宋缺的刀气,刀气如长江大河,连绵不贯,同时乌云飘开,月光洒出来,月光也仿佛化为了刀气,也成了宋缺这一刀的一部分。
  没有多余的动作,长剑就这样简单的出鞘,心与神都无分彼此,剑和身不是融成一个整体可以描述。
  月光洒在叶孤城身上,刀光却没有落在叶孤城身上,在刀剑未曾交击的那一刹那,亦是最为惊心动魄的时刻。
  天地间的画面似乎都要定格,比诸天地,人生百年不过忽然而已。因此对于悠长的天地岁月来讲,什么时刻或许都是一样的。
  但这一刻终究会显得不一样。
  刀是霸者,剑是王者。
  当今天下论剑之一道,叶孤城可以毫无疑问的称之为最强。
  而论刀法,恐怕古往今来也未必有人比宋缺更厉害。
  两人的相遇或是命中注定,或是因缘巧合,刀和剑终究要有刹那的相逢。
  偏向阴暗的夜色,蓦然间大放光明,遍及院内每一个角落,没有一丝一毫的遗漏。
  剑光,蛟龙般展动着,刀光却和月光混合在一块,包纳着剑光,却无法将剑光同化。
  宋缺和叶孤城的身影便在剑光、月光中,如珠玉落盘的交击声,响彻了整个襄阳城。剑光消失了,乌云再度遮掩了月光,漆黑静寂的夜晚,宋缺和叶孤城相对而立。
第八十五章
李孝恭
  宋缺道:“我知道叶孤城出手是从不容情的,为何这次你没有全力出手?”
  叶孤城冷然道:“有李志常在,我若全力出手便是对你不公平,无论和谁交手,我都要给他一个公平的机会。”
  即便李志常如今不是全盛状态,但是任何人也不能忽视他,尤其是在两大宗师级高手交战之时,李志常即使一言不发,一剑不出,却能成为左右战局的重要因素。
  宋缺轻笑道:“你这是指我不肯给李志常公平对决的机会么?”
  叶孤城道:“我从来不要求别人,你的战心已消,我走了。”
  茫茫夜色再也瞧不见叶孤城的白衣,仿佛他从未来过。
  宋缺叹道:“不知道你怎么能认识他这样的人。”
  李志常微笑道:“就这么认识了。”
  宋缺正色道:“他这种人绝不会有朋友,你也不是他的朋友,你若是,他一定会杀你。”
  李志常负手悠然道:“唯能无情方知深情,唯能深情方能忘情,叶孤城并非真正无情,这亦是他此时唯一的破绽,但是无论谁要杀他,都必须付出生命的代价,你我也不例外。”
  这并不矛盾,因为叶孤城的天外飞仙已经更深一层,是世上无双无对的剑中之神,而今夜叶孤城并没有动用天外飞仙,只因为这一招已经超然入神,一旦用出宋缺必死,他也必死,绝没有第二种可能。而叶孤城没有动用这一招不是他怕死,而是这也是还李志常人情的一部分。
  他不说,李志常也明白,再见面两人便是对手。
  宋缺轻声道:“确实如此,他的人若与剑一般无情,他就不会来,因为这世上绝没有任何人任何事可以打动他。”
  李志常叹息道:“到那时还有谁可以做他的对手,一个最大的悲哀便是没有对手,他已经够寂寞了。”
  叶孤城寻遍天下都没有找到一个能够破解天外飞仙的对手,李志常当然明白他有多么痛苦。纵然有人能击败他的人,却无人能击败他的剑,这是荣耀也是束缚。
  宋缺道:“你我这样的人对这总归要懂一点的,但是却没有他那么纯粹。”
  李志常仰望明月,淡淡道:“趁着此时月色还未消失,宋兄可有兴趣喝一杯。”
  宋缺道:“自然愿意。”
  两人没有谈联手之后,谁来主导的事情,但是两人都很清楚,自从叶孤城到了之后,宋缺也不得不在这场交锋中承认失败。
  因为只要李志常和叶孤城联手,宋缺绝无活命的可能,这一点的缘故全在于叶孤城的天外飞仙一旦施展出来,绝对有和宋缺同归于尽的能力。
  宋缺也没料到叶孤城会来,这是他最大的失策,因为他并不了解叶孤城和李志常之间特殊的关系。
  当寇仲回来时,李志常和宋缺已经把酒言欢,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谁也不知道。因为当宋缺到来时,李志常已经清场,问剑阁周围百丈之内绝无第四个人。
  一月后宋阀旗帜鲜明的支持李志常,而出道以来从无一败的宋缺也亲口透露李志常击败了他,但让李志常真正走上神坛的便是李志常截了叶孤城的胡,亲手杀了傅采林。
  虽然隋亡有许多原因,但是三征高丽的失利,绝对在其中占据举足轻重的要素,而傅采林便是杨广征伐高丽失败的最大因素。
  李志常一步一步走上神坛,每一次举措都让武林的局势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南方的佛门势力几乎荡然无存,道门的崛起已成必然,而北方此时的形势也到了最关键的时候。
  唐军攻伐洛阳的主帅正是李孝恭,这个当今世上最为出色的统帅之一,李世民之死,彻底解放了他,让他成为李渊不得不倚重的重臣。
  郑军在李孝恭的攻势下已经岌岌可危,郑军虽然是前隋留守洛阳的正规军,但在李孝恭眼中一样是土鸡瓦狗。王世充被李孝恭吓得心惊胆战,据守在慈涧城中不敢出兵。
  李孝恭站在高地,身后便是瓦岗的降臣徐世绩。王世充击败了李密,但是李唐却收纳了李密大部分势力,让李唐的实力更上一层,和王世充拉开了距离。
  李孝恭是个很有领袖气质的统帅,纵然在军事上颇有天分的徐世绩也不得不对李孝恭佩服的五体投地。唐军的兵力约在五万人间,中央清一色是步兵,两翼和前后阵均是骑兵。中央步军又分九组,每组三千许人,由不同兵种的队伍合成,各备弩、弓、枪、刀、剑、盾、拒马等兵器。可以想像作战时在李孝恭的指挥下阵法变化无穷,随时针对敌人而作出种种最有效的应变。
  正因如此,才让郑军吃尽了苦头,王世充兵力在十万上下,却被五万唐军打得不敢出城,此等将略,古往今来李孝恭也是十分罕见。
  李孝恭露出讥嘲的笑容,对着身后的徐世绩说道:“若是慈涧是虎牢、洛阳这样的坚城,王世充坚守还有意义,可是慈涧城小,根本容纳不下十万大军,王世充果真是无胆鼠辈,若是他出城结寨我们要破去他还要花大把力气,现在就是菜板上的肉,任人宰割。”
  徐世绩感慨道:“若是当初不是寇仲帮王世充一把,洛阳城早就是李密的囊中之物。”徐世绩是翟让的嫡系,向来跟李密不是一条心,如今李密降唐,他自然可以直呼其名。
  李孝恭道:“没有做不成的事,只有做不成事的人,寇仲就是那种千古不遇的帅才,若是此生能和他交一次手,将是何等快事。”
  徐世绩笑道:“天下局势南北对峙之态已然形成,等大帅扫荡北方之后,终究会有这样的机会。”
  李孝恭叹息道:“你不知道圣上这人并非立志开拓之主,太子和齐王两人倒有些气魄,不过却不能左右圣上的决定,若是秦王还在,扫荡北方之后,定然会毫不犹豫的南征,但是现在就不一定了。”
  徐世绩不发一言,李孝恭如今军功盖世,分量越来越重,自然有置评朝野的权力,不过这确实有些冒失了,但徐世绩终归不敢提醒。
  李孝恭见到徐世绩哑然无声,暗暗叹了一口气,他也知道自己的性格如此,也懒得去改变,功劳越大,他越有可能步韩信的后尘,但他绝无谋反的念头,午夜梦回,有时也会被噩梦惊醒,到底还要不要这么功高震主下去。
  但是指挥千军万马实在是他难以割舍的兴趣,举十万之师,决机于两阵之中,这才是李孝恭的梦想。
  李孝恭说道:“破王世充就在眼前,但是我有一个极大的担忧。”
  徐世绩道:“大帅是怕建德出兵,不得不班师回朝?”
  李孝恭道:“世绩若没有你,这军中还有谁能和我谈论兵法呢?”
  徐世绩苦笑道:“秦王旧将李靖才能远胜在下,若是大帅肯重用他,其作用比我大十倍,大帅太抬举我了。”
  李孝恭道:“李靖确实是千古罕见的兵法家,若是用在统一天下上,对他都有些屈才,他当如卫霍那般,追亡逐北,封狼居胥才对。可惜正因为他才能太高,又是秦王的旧将,才不能用他,这是对他的保护。”
  徐世绩当然明白李孝恭的意思,若是李靖是一般的将才,李建成或者李元吉也就收纳了,但是正因为李靖才能太高,反而不能用他,甚至不知道该如何用他。
  当年李靖的舅舅韩擒虎都赞叹能和他谈论兵法的只有李靖,可见李靖才具之高。要知道当年一句‘城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让韩擒虎声名大振,亦让世人知晓,南陈到底灭在谁手上。
  正因如此,要想发挥李靖的才能,自然要给他一军统帅的位置,纵然李建成再怎么大度,也不可能给李靖这样的位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7/5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