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校对)第2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8/577

  这一晃身,足有百步。出了这距离,飞剑威力必然大减。
  王禅随之上前,力图不让飞剑离他到百步之外。
  不过李志常的轨迹并不是直线,而是沿着神秘的方位,曲折迂回,不但没离王禅更远,反而原来越近。
  王禅暗自惊骇,李志常居然躲避飞剑的同时,脚步才出奇门阵法,改变他对空间和时间的把握,惑乱他的感知。
  偏偏对此,他又无能为力。
  他自诩通略古今,诸般绝艺,无所不窥,但所学未必有李志常这般驳杂,不禁有些丧气。
  这一次比斗,再下去,也没什么益处,飞剑倏地一下收回,王禅人剑合一,化作一道剑光,速度之快,令人膛目结舌,片刻之间,就出了姑苏城。
  墨子叹道:“当机立断,说走就走,王禅将来成就不可估量。”
  李志常心道:毕竟是鬼谷子,哪怕是少年时候的鬼谷子。王禅可不只有飞剑那么简单,身上有一件东西的气息极为恐怖,李志常也不会将其逼得狗急跳墙。
  他也看出来,这方世界中,王禅深受眷顾,若无完全的把握,和王禅交手,只会让他跟以前看的小说主角一样,越战越强。
第二十八章
白云深处有人家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李志常如今居所在寒山深处,白云浮绕,只有一根铁索桥,可以通渡。对面便是一片枫林,等到深秋时,枫叶染红,必然美不胜收,只不过李志常还没见过这里的秋天。
  杨朱望着这长达百米的铁索,不由心寒。
  有些发抖道:“你不要告诉我,我们要从这里过去。”
  远处西施提着一篮野果,婷婷袅袅的走来,好似风中拂柳,姿态曼妙。
  她见到李志常,惊讶道:“今天你怎么回来的这么早?”
  李志常笑道:“我看你山居寂寞,找了个小孩来给你作伴。”
  杨朱暗骂一句:好不要脸。不过他也惊异于西施的美丽,他敢发誓,和村里面那些女人相比,眼前这女子,就像是从天界走下凡尘的仙女一般,或者说,仙女也不及西施美丽。
  他甚至不相信,人可以美到这种程度。
  西施对着杨朱柔声道:“小朋友你是失去父母了么,才被李师捡回来?”她还以为杨朱是无父无母的孤儿,李志常善心大发,将他带了回来。
  杨朱讷讷道:“没有,我这是跟李先生来求学。”他倒是不敢说是李志常把他强行带来的。
  西施道:“这很好啊,李志常本事很大,脾气也不错。”李志常虽说对她别有用心,不过这段时间却也守之有礼,没有什么恶相,至于不让她下山,自是为了她好,如果她入了姑苏,又不知会引起多大风波。
  李志常道:“好了,我们先回去。”
  西施微微颔首,提着菜篮子,如乌云一般的秀发,随风飘舞,曼妙的身姿,在铁索上一起一伏,凌波微步,罗袜生尘,仙姿妙态,让人难以挪开眼睛。
  杨朱当然没挪开眼睛,只不过还没等他欣赏完前方的美丽,眼中景色一变,风声在耳边响起,他低头一看,足下是万丈深渊,没有半分凭借。
  原来他整个人的身子就被李志常轻轻一挑,飞跃数十丈,到了对面,而仿佛弱不禁风的西施,不知何时抽出一根丝带,缠住了他,丝带质弱,却将他紧紧缠住,在空中将他裹成一个大粽子,顺势就卸去了他下坠的力道。
  如此精微巧妙的手法,实在让杨朱大开眼界。
  李志常缓缓点头,西施得他传了部分功力,加上纯心一意,虽然比他二十岁的武功还远远不及,但是放在之前的射雕世界,也比江南七怪中的韩小莹要高明不少。
  以他如今的能力,虽不能立刻到达当年五绝的程度,一步登天,也可以让人短短时间,有他师父丘处机壮年时的武功。
  武学之道,其精妙要旨,他已经没什么可领悟的了,要想更进一步,无非是经历人间世,悟岁月之沧桑,将一颗道心,泯然虚空,以有化无。
  若是到最后,他整个人都不再可见,归于道生一的一,斩去自身,忘忧断尘,就是那大罗道果了。
  当然那种境界,他还隔着千山万水,连想象都想象不出来。甚至他觉得只要能够长生久视,无灾无劫,求不求那虚无缥缈的大罗道果,也毫无所谓。
  杨朱得西施解开丝带,随着西施和李志常两人,步入前面石径,左绕右绕,豁然开朗,只见的竹篱茅舍,清幽淡雅,山高风寒,更无蚊虫叮咬。
  正是枯藤缠老树,古渡界幽程。奇花瑞草,修竹乔松。荡人心思,堪称妙绝。
  杨朱羡慕道:“此处倒是一个安逸处。”
  李志常道:“你若是他年有成,寻个名山福地,比这好上千百倍又有和难哉。”他武功大成,现如今又成了天人之道,就算久处红尘,肉身衰朽,也可换一具躯体。
  杨朱道:“那你赶快传我道德经吧。”
  李志常微笑道:“我答应了墨子,自然要守信,等吴越之战结束之后,我必然会传你,决不食言。”
  杨朱道:“两国交兵,迁延日久,也不知道何时才能结束,我听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现在年纪小,正是学东西的好时候,若是吴越打个三五年,那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西施柔声道:“你也不必着急,李师有一门武功,唤作易经锻骨篇,倒是你就算年纪大些,学了这篇心法后,也足以弥补根基。”
  李志常道:“我只传一篇道德经,其他的东西可不会教他。”
  杨朱颇有些丧气,见识到王禅、墨子和李志常的能耐后,他自然更渴望成为他们这样的人,况且他仿佛天生就该是墨子那般的人物。
  出游各国,人君待之以礼,一言一行,天下人无不争相传诵。
  而这一切都建立在强大的武力和高明的见识上。
  西施有些奇怪,和李志常相处这段时间,她看得出李志常似乎不在意那些让人学了,可以超凡脱俗的武功,不然也不会教她凌波微步,这样蕴含高深易理的奇妙身法。
  她学了这步法后,仿佛为她量身定做,每天用这步法行走,便有一股热气,自涌泉冒出,让身子暖烘烘的,不似过去那般冰凉。
  当年比起李志常传她那一篇无名心法,因凌波微步生出的热气,便又微不足道了。
  只不过那无名心法,生出的不是热气,而是冷流,让她习练之后,体质偏向阴寒。若不是行走凌波微步,她都会觉得本来一向冰凉的身体,最终会不会冻成寒冰。
  不过学了李志常的心法后,她似乎越来越清高淡远,对于范蠡那刻骨铭心的爱恋,也自然而然消失了不少。
  她内心深处既觉得开心,又觉得难过,这又不足为歪人道了。
  况且她本来就不是一个贪慕红尘的女子,更喜欢在五湖撑船采莲,远胜过在红尘跟人相处。
  吴越交战当然也没等多久,李志常和杨朱也不是一直在山上,白天依旧会下山入城,倒是西施就在山中采摘野菜、野果,每天给两人吃食。
  西施没什么厨艺,每天也不过给两人做些莼菜羹,若不是中午杨朱还能跟着李志常去酒肆喝酒吃肉,差点就想偷偷跑了。
第二十九章
道人
  不久后,勾践兴兵伐吴,战于五湖之畔。
  吴国太子友,亲率五千吴兵迎战越军,两国军士的长剑皆锋锐无匹,难分上下,不过越国的剑士的剑法,迅疾凶历,挡者披靡,将太子友的五千人马杀得岌岌可危。
  不过这时候本该长驱吴军主力,北上黄池奔赴的吴王夫差,带着三万吴军从越军旁侧杀出。
  夫差志得意满,本以为此次出其不意,越人定然不会防备,哪知道越军冷然相对,毫不惊奇。
  越国的战船从五湖开来,数以百计的飞石,从船上发射,方向正是吴军主力。
  这些精巧的投石车,皆是墨家的机关术所造,威力强大。
  到东汉末年时,曹军曾经还原出其一二成的威力,号为霹雳车,给袁绍的军队,吃了大苦头,此是后话,暂且不提。
  夫差被范蠡识破计谋,反而遭了暗算,只得和太子友合军一处,退到余杭山。
  夫差在王帐中,坐拥美姬,借酒消愁,他已经五十多岁,再也没有力气,学习勾践卧薪尝胆十年,因此打定主意,若是手上这点兵马消耗殆尽之后,宁愿自杀,也不向勾践称臣。
  正是:将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夫差正欣赏郑旦的歌舞的时候,心中不免想到西施。
  西施纵不唱歌跳舞,一举一动,却比任何舞蹈还要迷人。她轻快的步子,比任何琴瑟都要动听,只可惜死了。
  凶历的胜邪剑,这些时日,饱饮不少鲜血,挂在王帐之中,色泽细密,纹理更加清晰,仿佛一头凶兽,随时要择人而噬。只不过即便如此,面对越军精锐之师,胜邪也翻不起浪花来。
  只不过夫差仗着胜邪,在越军几次进出,勇力骇人,倒是给吴军提了几分士气,却又被夫差这醉生梦死的态度,消耗殆尽。
  此刻吴军军心涣散,纵然吴太子友每日安抚,也毫无起色。
  这时候胜邪突然发出呜呜鸣叫之声,夫差奇异,见得胜邪剑剑鞘颤抖,似乎极为恐惧。
  只听得清朗的声音透入王帐道:“吴王,故人来访,别来无恙。”
  夫差神色一动,道:“原来是你,要看我笑话就进来罢。”同时示意郑旦停下歌舞,到内帐去。
  不过一会,王帐开启,月光洒了进来,跟着请出一位道人,好道人,真个丰姿英伟,像貌清奇,比寻常俗子不同。但见他:
  长发双肩散,宽袍两袖风。貌和身自别,心与相俱空。
  物外长年客,山中永寿仙。一尘全不染,甲子任翻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8/5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