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校对)第2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0/577


第一章
松江四鳃鲈
  吴国没有胜,越国也没有败,李志常和墨子的赌约自然分不出输赢。
  李志常传了杨朱五千道德之言,就将他赶了下山去。
  墨子没有再亲自出手对付杨朱,不过墨家的高手,几次和杨朱有了冲突。杨朱天赋奇才,凭着一篇道德经,居然悟出修性命的法门,并从道德经中,逐渐领悟出自己的道理,这又是后话了。
  因前面和墨家的龌龊,数十年间,杨朱和墨家都势同水火,两家争论越激烈,影响越大,反而盛极一时的儒家逐渐没落,直到儒家又一位不世出奇才孟轲的出世,才改变了这一局面。
  李志常做下这等轰动的大事后,没等到有人来找他麻烦,不过他知道他的确有麻烦。那就是天人之道,鬼神难容,尽管他现如今身体已经百病不生,驻颜长寿,终究不是长生自在。
  但凡天人之境,便有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的能耐。当初他和庞斑决战紫禁之时,引动北斗精华,正是有此缘故。
  只不过即便如此,大道之途,并非毫无坎坷,仍有‘三灾利害’。
  ‘三灾利害’在李志常的以前读过的道经都有记载,甚至那据传蕴含‘金丹大道’的西游记曾经详细说过,那原文李志常依稀记得:
  到了五百年后,天降雷灾打你,须要见性明心,预先躲避。躲得过,寿与天齐,躲不过,就此绝命。再五百年后,天降火灾烧你。这火不是天火,亦不是凡火,唤做‘阴火’。自本身涌泉穴下烧起,直透泥垣宫,五脏成灰,四肢皆朽,把千年苦行,俱为虚幻。再五百年,又降风灾吹你。这风不是东南西北风,不是和薰金朔风,亦不是花柳松竹风,唤做‘赑(bi)风’。自囟门中吹入六腑,过丹田,穿九窍,骨肉消疏,其身自解。
  李志常可没猴子那么大的机缘,有菩提祖师这般大神通者教导天罡地煞的变化,以他如今的实力,想要创出这天罡地煞的变化,或许也得花上千载时光,届时那灾劫早就来了。
  后面的火灾和风灾时日尚远,而雷灾却是最先到来。
  好在那文中说得明明白白,这精要在于“见性明心,预先躲避”。此为‘至诚之道,可以前知’的高妙境界,才可以躲得过。
  李志常却还差这层度有一段距离,但未必不能在五百年内达到。
  好比有些天生圣人,如孔丘一般,短短数十年间就到了如此程度。
  只不过这般境界非是力量就可以达到,正如禅宗所言‘见性成佛’,在于顿悟。
  顿悟其实就是一种打破目前的思维障碍,跃迁到另外一种层次,这就需要人世的积累和契机了。
  不过李志常也有办法寻求这顿悟,那就是以破碎虚空的境界,元神出体,神游其余世界,好比带着记忆托生轮回一样,经历一番世间劫。
  自凡人的生老病死中,以期窥视到那‘至诚之道’。
  三灾的五百年,是以灵魂的经历时间为准,因此李志常也不会由于时空的变幻无限延长或者缩短这五百年时光。
  李志常带着西施到了华山一处绝境,因为元神出窍,肉身需要看护,所以西施就是他的守护肉身之人。
  而现在正是李志常元神出游异世的第一个故事。
  这里是‘掷杯山庄’。
  ‘掷杯山庄’在武林中不是第一流的山庄,论高贵它远远不及关中‘原氏’的居所‘无争山庄’,论渊源也不及‘神剑山庄’那么悠长,论震慑力更不及坐拥天下第一剑客薛衣人的‘薛家庄’。
  但是有一点好处,其余三大武林中第一流的山庄都不比上它。
  那就是‘掷杯山庄’,在松江府城外,距离名闻天下的秀野桥还不到三里。
  秀野桥或许听过的人不多,但是秀野桥下的松江四鳃鲈,那可是天下皆知的美味,只此一家,别无分号。张季鹰因思吴中鲈鱼脍,辞官归故里的事迹,更为松江四鳃鲈添加了不少浪漫的情怀。
  若只有四鳃鲈‘掷杯山庄’也未必能因此独步天下,但是要想把松江四鳃鲈做得最好吃,非‘掷杯山庄’的左二爷亲自下厨不可。
  只不过当今天下能尝到左二爷所做鱼羹的人,仅仅二人。一人便是他的掌上明珠,而另外一位正坐在左二爷身旁。
  他是一个道士。
  左二爷本来也有名字,不过他家财万贯,乐得逍遥,便是王侯也不羡慕。
  常常吟一首打油诗:
  燕雀往后无尊卑,王侯将相酒一杯。
  我是云中大鹏鸟,只因天低不肯飞。
  故而自号左轻侯,久而久之,就成了他的姓名,反而不再用本来的名字。
  当然这首打油诗却是左轻侯身边的道士送给他的,左轻侯也因为这首诗,大生知己之感,从此结识了这位世外之交。
  左轻侯道:“道长虽然一向云游四海,居无定所,但我一见秋风起,便知道你定会犯上鲈鱼之思,故而早早派人准备好材料,等候道长到来。”
  道士面容红润,看不出多大年纪,不过他举止有度,云淡风轻的姿态,便让人不可小瞧于他。不得不暗赞一句,此人是得道全真。
  他道:“还是左兄知我心意,只是我这次来,可不单单是这一碗鱼羹。”
  左轻侯笑道:“道长若是想要我府中什么东西,都可随意拿去。或者是你想要我帮什么忙,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道士轻轻道:“左兄是否不拿我当朋友,到现在还要瞒我这件事么?如果我说我要左兄那颗随侯珠,左兄也愿意割爱?”
  左轻侯叹了一口气道:“原来道长早知道了,我费尽千辛万苦得到这颗随候珠,其实还是不是为了给明珠将来做嫁妆。”明珠便是左轻侯的爱女,左明珠既然取名明珠,将来嫁人的时候嫁妆是千古之宝‘随候珠’,说出去自然倍增面子。左轻侯对这个女儿,那是宠爱至极,这颗随侯珠断不会给除左明珠之外,任何一个人的道理。
  道士悠然说道:“可是现在却有人要来盗这一颗随侯珠。”
  左轻侯勉强笑道:“道长世外之人,这些凡尘俗事本就不该惊动你。”
第二章
随侯珠
  道士正是李志常,又不是李志常。
  如今的他,只有思想是李志常的,而肉身不过是暂时寄居的庐舍。
  因为经历完这肉身的天寿之后,他就会回转原来自幼打磨的躯体,所以这具肉身,他并没有怎么洗练,仍旧是凡人之躯,不算道体。
  李志常轻声道:“我知道这次来人,偷东西从未失过手,我也知道,他的名声并不差,我更知道左兄也没有丝毫把握可以保住这随侯珠,不过我还是愿意帮左兄这个忙。再说我吃了你这么多年鲈鱼,总该回报一二。”他的话语柔和有力,充满令人不可抗拒的力量。
  左轻侯道:“道兄你本不欠我什么,那年我去南海,和闽南七剑起了冲突,若不是你妙手回天,我也活不到现在了。”
  两人几番言语,最终左轻侯还是答应了李志常留下来帮他护卫随侯珠。
  李志常一来是想见一见偷盗之人,二来也算是觉得左轻侯的确是一个可以交往的朋友。左轻侯富比王侯,逍遥自在,每年仍旧肯为他亲手做一次鱼羹,虽则有救命之恩的缘故,但也说明他的确尊敬他。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这才是人世的生活,李志常既然要厉世间劫,自然不会不在意这些。
  左轻侯庄中不但有李志常在,还有几位有名的江湖人物。
  这些人一半是为了帮左轻侯的忙,另一半也是为了来盗随侯珠这个人。
  因为这个人太过了不起,近三十年来,没有任何一个人成名比这个人更快,也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如此令人心折。如果今夜他们能成功阻止来人的行动,那么势必将名声更上一层。
  人在江湖,不是求名,就是求利。所以这一趟就算左轻侯不请,他们也要来。
  “闻君有明珠一颗,纯白而夜光,可以烛室,不胜心向往之。中秋子夜,当踏月来取,君富比王侯,必不吝惜一珠也!”
  这张淡蓝的纸笺,散发出郁金香的香气。
  正是‘踏月留香’的盗帅,独有的标志。
  李志常看完之后,随即把纸笺给大厅的一众高手一一过目。
  他对面第一个人,也是个道士,黑面卷髯,一身绿袍,身形魁伟高大。他便是海南剑派之中,三剑之一的‘灵鹫子’,剑法狠辣,杀生不少。
  第二个人是头带方巾,作书生打扮,看起来斯文秀气,腰间一口读书人出游佩戴的那种长剑,此人正是崂山剑派的高手,外号‘杀手书生’的西门千。此人和灵鹫子却是至交,两派一南一北,多年来却一直守望相助。
  还有个枯瘦矮小,穿着朴素的秃顶老人,却只是远远坐在角落里闭目养神,他全身上下都瞧不出丝毫特别之处,只有一双耳朵,竟不知怎地不见了,却装着对灰白的假耳朵,也不知是什么铸成的。
  秃顶老人在武林中很是有名,乃是六扇门的神捕,外号‘秃鹰’。秃鹰最厉害的是他这一双耳朵,只要听见了一个人的声音,哪怕只是一点呼吸声,那一个便休想逃出他的追捕。
  有这个阵仗护卫,若是盗帅还能在众人眼中偷出随侯珠,只怕这些老江湖,也再无面目在江湖上厮混了。
  也难怪左轻侯不想麻烦李志常。
  首先说话的便是灵鹫子,他没有半分修道人沉凝的气度,看完纸笺后,冷笑道:“我倒要看看这位踏月留香的盗帅,今天怎么从我们手中夺走随侯珠。”今天正是中秋,现在是亥时,离子时已经不远了。
  这位盗帅,一出道便犯下无数大案,至今为止没有人知道他的来历,即便是深藏侯府,有大内高手看护的九龙杯,也被这位盗帅给用一只这样的纸笺,在说好的时间盗走。
  正因为这个盗帅,偷东西都如此风雅,被偷的也都是豪富的王侯或者江湖大佬,所以其实并没有跟这些人结下深仇,只不过让这些人有些面子上看不过去而已。
  ‘杀手书生’西门千笑道:“这次有名震天下的英老前辈在,我只怕这盗帅不敢来。”
  英老前辈就是秃顶老人,也就是六扇门的神捕‘秃鹰’。
  他沉声道:“西门兄何必恭维我,谁不知道你剑法之高明,早已超过崂山派许多的前辈了。不过这次我有一事不解?”西门千号称崂山以西,剑法第一,剑法当然不弱。
  左轻侯道:“英兄但说无妨?”
  秃鹰道:“我听说这位盗帅,一直号称盗亦有道,这随侯珠乃是左二爷给明珠姑娘的嫁妆,以其为人,按理说不会来觊觎这宝物。”
  灵鹫子冷笑道:“强盗还有什么道义可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0/5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