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校对)第3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9/577

  反而李志常却因缘际会,比他们多走一步,成就天人之道。
  九幽之下,只怕九如和尚,也会有些愤愤不平。
  李志常心里想着其他事情,口里却回道:“原来如此,我问你织田家的人马有多少?”
  宁不空是织田信长的谋主,陆渐身为宁不空的劫奴,也听说过织田家固然近来声势大振,可东部却遭遇海啸,人手捉襟见肘。他回道:“应当只有两三千。”
  李志常闻言一笑。
  陆渐心中奇怪,他心知口直,不擅作伪,因此脱口问道:“李真人笑什么?”
  李志常道:“兵法云,十则围之,倍者攻之,这时才黎明,那今川义元就带着几万人马行军,可见想是毕其功于一役。他拥十倍之军,不思稳扎稳打,反而急于求成,必露破绽。只怕这数万大军,到时被人有机可乘,落得个风流云散。”
  陆渐似懂非懂,只是明白一点,好像李志常说这今川义元几万大军攻来,反而要输给尾张。那织田信长正是阿市之兄,平素待他也不差,虽然倭人一样讨厌,总之织田信长还是要比其他倭人更不讨厌一点。
  兵法之道和武学之道本就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情,李志常只是随口而言,便切中要害,如果给织田信长这等人听到,定然引以为知己。
  陆渐迟疑道:“既然几万大军要走这条道,我们要不避一避。”
  李志常又是一笑。
  陆渐摸摸脑袋,道:“李真人我又说错了么。”
  李志常傲然道:“你小子要是见到几万大军避开那是应当的,可你忘了我在这里,从来只有别人给我让路的份,想让我给他们让路,只怕他们受不起。”
  这寥寥数十字,却又不知是何等豪气,陆渐突然想起以前偷听别人讲三国,说那猛将张飞,一人独挡曹公百万之师,大概也是这种胆气。
  他虽然不是好勇斗狠之人,听见李志常的话,也忍不住心中激荡,悠然为之神往。
  三人一猫,依旧往前不疾不徐走着,没有半分让路的架势。
  不一会,一阵人马逐渐靠近,有人用倭语嚷嚷,大意是让他们让路。
  后面更是蹄声如雷,共有百骑,这队人马多穿盔甲,后背插满小旗。
  这正是东营扶桑之地,护卫国主的旗本。
  可见若来的真是今川义元的人马,那么今川义元也在些人马之中。
  只见这些骑兵护卫之中,果有一位戴着牛角头盔的武将,从容踩着身边的随从下马。
  手持折扇,出声问道:“前面怎么回事。”
  有人回道:“好像前面有几个人拦了路,不肯让开。”
  牛角将军笑道:“许是尾张国的子民,马上我们就要灭了织田信长,尾张国的子民,也是我的子民,驱走他们便是,现在天气这么炎热,我们就在这里的大树下休息一会。”
  众人皆道:“主公仁慈。”
  一名高瘦武将道:“只怕这几个人去通报织田信长,那就不好了。”
  今川义元大笑道:“正要织田信长知道我带了数万人马来,让这几个人回去宣扬一下我军的雄壮,届时织田家说不定不战自溃,用大明国的话来讲,这叫不战而屈人之兵。”
  众人纷纷称赞今川义元的高明将略。
  这时候突然前面一阵喧哗,今川义元带着人往前看去,只见到一个少年用扑击之术,竟然将那些前面的军士,一个个击倒,数十人不能逼退。
  今川义元拍扇叹息道:“好壮士,大丈夫英雄一世,正要这样的人为爪牙,才是乐趣,谁能将这少年捉回来,赏百金。”
  重伤之下必有勇夫,就连今川义元的卫士都出去几人,不过全都铩羽而归。
  李志常看陆渐玩得高兴,说道:“好小子,他们的头来了,你对他们说让他们改别的道走。”
  陆渐听话,吐气开声道:“此路不通,你们走别的路过去。”
  黑天劫的劫力乃是介于真气和神识之间,最是奇妙不过。他一开口,劫力激荡,不吝于内功高明之人用内力传递声音,登时盖过数万人杂音,让今川义元三万大军,尽皆听见。
  这些人听到,几乎惊疑陆渐为鬼神。
第十八章
今川丧胆
  今川义元叹道:“好壮士,少年时曾听三国张翼德一人喝退曹公百万之师,我恨不能亲见,如今这少年之胆不下于张翼德,我军容之壮勉强比诸曹公,必可流传出一段佳话。”
  众军士不由面面相觑,这今川义元最爱三国人物,没想到这时候还在牵强附会到三国演义上面去。
  若是李志常听到,只会叹一句,落在前世这不是Cosplay么。
  忽听今川义元又道:“只可惜我既然读过三国,还害怕他虚张声势不成,众军士听令,鸟铳伺候。”他前一刻还称赞少年,后一刻就翻脸无情,实在是喜怒无常的枭雄姿态。
  只听得‘哗啦’一声,众旗本解下鸟铳,点燃火绳,都不用瞄准,百弹齐发,蔚然壮观。
  铅丸破空之声不绝于耳,突然之间只见到前面出现一个足有三尺的太极,黑白泾渭分明,阴阳气机流转,缓缓转动。
  无论那铅丸多块,尽皆被那太极气劲吸引住,呼呼异响。
  那太极突然反转,只见射出去的铅丸,居然反射回来,打得这些人呼天叫地,头破血流。
  跟着今川义元面容止不住惊骇,只见不远处,那少年身后一个青年道士,居然走到道旁一颗大树之旁,枝叶繁密,树干粗壮。
  那道人居然双手一合,硬生生将那大树连根拔起,往他们这里投掷过来。
  那大树年深日久,也不知多重,根子盘结,怕不是这道人带有数以万斤的力道,不然何以能够连根抓起这棵大树。
  此等巨力,当真是天神下凡,比之刚才那太极气劲,将铅弹反射,还要来的震撼可怖。
  李志常一声长啸,那道旁的大树,枝叶簌簌而落,今川义元旁边一个旗本,居然被吓得肝胆俱裂。
  正是声若龙吟,龙吟阵阵惊天地。
  今川义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上马就走,也不知那棵大树砸死了多少人马。
  一时间,丢刀的丢刀,弃甲的弃甲,人如潮水般散去,风声鹤唳,胆颤心惊。
  那今川义元逃了足有一里的路,才被手下大将足利河内拉住马头,道:“主公此时不宜惊慌,那人我看并无赶尽杀绝的意思,再说他若是织田信长的人,此刻主公焉有命在。”
  今川义元这才回过神来,他露出镇定的神情道:“若非足利君一语惊醒梦中人,险些误了大事,天下奇人异士何其多也,就如那千神宗不照样成杀得比睿山的僧众血流成河,可统治日本的还不是我们这些大名。”
  今川义元道:“众军士听令,乱动者斩。”
  这话一传十十传百,过了一阵,全军总算安定下来。
  他终究是不一般的人物,知道这时候什么命令都没用,只有镇之以静,让军队不要乱动,才能收束出军马。
  今川义元终究不欲节外生枝,便先整顿人马。
  他大军三万,如云如雨,后面的军队,也不知前面发生了何事,只是见前面的军队慌忙撤退,从众之下,跟着散乱。
  光这收束逃兵,今川义元都花一日之功,而且出师不捷,士气颇为低落,今川义元只有下达了三光禁令,才重整军心。何为三光,自然是杀光、烧光、抢光,只是这样一来,纵然赢了,好处也不多。
  但他也顾不得这些,因为信长统一尾张,降服道三,正积蓄大势。这样的人就如卧榻旁的老虎,不先除掉,必受其害。
  且不说今川义元如何思量,那李志常带着阿市和陆渐,施施然就到了清州城,打听到织田信长和宁不空正在善照寺内。
  阿市是织田信长的嫡亲妹妹,有阿市带路,自然很快就见到了织田信长和宁不空。
  那织田信长不过二十多岁,细长眉毛,丹凤眼飘逸有神,体格高过寻常倭人。
  信长不关心妹妹平安归来,见了陆渐微微颔首,然后朝李志常拍了拍手上的折扇,道:“足下入我腹心之地,旁若无人,有视我等如草芥的气概,不知是何方豪杰驾临,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李志常神色淡定,悠悠道:“织田信长果不一般,不过我不是来找你的。”
  织田信长又洒然一笑道:“不知阁下是来找谁,我都可以给你引见。”
  这次却用上了华语。
  织田家的人不由大惊,因为即使对宁不空尊敬不已,织田信长大都是和他以倭语讨论,这来的道人,究竟如何厉害,居然令织田信长肯用华语迁就对方。
  却不知织田信长为人行为怪诞,此刻今川义元大军压进,李志常有奇人姿态,他故而顺势礼贤下士,让众人潜意识下,逐渐安心。
  若今后他大胜今川,还可以宣扬下,他天命在身,未战之前,便有高人来投,一如那官渡之战投奔曹公的许攸。
  李志常打个哈哈,道:“我找你身边这位宁不空,你没有意见吧。”
  织田信长忽地笑道:“宁先生我看这位道长善者不来来者不善,你好生应对。”
  既然李志常是来找宁不空的,又是华人,织田信长也没有阻拦的道理,只是可惜李志常不能陪他做这场戏,颇有些寂兮寥兮。
  宁不空起身道:“尊驾声音我从未听过,料想不是故人,自你开口说话之前,我居然不能察觉半点。”
  说完他叹口气道:“陆渐又是跟你一起回来,那阿市公主乃是被千神宗抓去,千神宗又是日本第一剑客,绝不是陆渐能够对付的,想来千神宗已经败在阁下手上,这么说阻止掉我劫奴召唤的人便是阁下不成?”
  他此番话,丝丝入扣,虽不亲眼目睹,却十中八九,不愧为织田信长的谋主,也不愧为火部的奇才。
  李志常听到宁不空这话,便知此人武功人品且不论,至少还是个智者,随意开口道:“这西城八部果然人才辈出,那左飞卿已经是一流人物,你武功虽不及他,可是智慧却胜过他许多,观一叶而知秋,恰好你又瞎了,若是潜心武学,将来只怕炼神还虚有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9/5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