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校对)第4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5/577

  那就是李志常跟谢安同时出现在纪千千处,而且明显谈了一段时间,要说两人之间没有任何干系,绝不会有人相信。
  况且李志常的来历,以琅琊王府的势力,也探究不出,更显得李志常居心叵测。
  他要做的便是先一步将李志常抓在手中,如果此次苻坚胜了,自然无话可说,如果谢安胜了,那么李志常将会作为一个突破口,证实谢安早有不轨之心。
第十一章
杀伐
  以王国宝对谢安的了解,他绝非桓温那样的人物,正因如此,作为此战运筹策于帷幄,镇国家抚百姓的谢安,势必面对这外来的猜疑,开始避嫌。
  这是他夺回权柄的机会。
  其实李志常是谁根本不重要,他只是给王国宝提供了一个给谢安泼脏水的机会。
  当然前提是,先把这人掌握在手中。
  司马元显的事情,本就是绝好的借口。
  王国宝提出这一点,不无暗中提醒司马道子的意思。
  司马道子绝非一个蠢材,在治国上,他和晋帝都同样的腐败,但在阴谋诡计上,他自觉是一个高手。
  清晨之前,自秦淮楼至建康城门之间,司马道子派人布下了重重罗网,可是等王国宝带人赶去的时候,李志常已经破开这些重重罗网,悠然出了城。
  光看那些暗中埋伏的钉子,一个一个被拔出,便知道李志常是有非常手段的人。
  王国宝已经得到进一步准确的消息,李志常正在西城郊外和支道林道别。
  司马道子没能参与这场南北战役,但是建康城的城防依旧归他管辖。
  建康城城周二十里十九步,外围有东府城、石头城和丹徒郡城等一系列的城市群,成众星拱月的强大形势,是一个以建康都城为核心的城市组群。特别是城西上游的石头城,是坚强的军事堡垒,有若建康的守护神,若不能攻陷石头城,休想有损建康分毫。
  同样,李志常从西城出去,石头城也是绕不开的障碍。
  王国宝以快马不停蹄的到了石头城,持着司马道子的手谕,自然临时接管了城防。
  一路延阻下,李志常走得也不快,到石头城时,已经接近了黄昏。
  黄昏又是黄昏,在石头城外,王国宝身着武士服,神态阴鸷冷静,用的是一把长剑。身后跟着数百精锐的军士,以确保无虞。
  他仍是谨慎性子,李志常从建康城到这,体力必然消耗不少,而他已经恢复了半天,此可谓以逸待劳,而数百军士,也保证了李志常没有任何逃脱的可能,一旦他想逃脱,近处有军士的长枪,城上还有强弓硬弩。
  以这样的阵势,足以消灭上千的军队。
  当然若是李志常还敢回到建康城中,将让他插翅难飞。
  夕阳迎面落在李志常身上,没能让他增辉半点,若一对一而言,天下几乎没有他的对手,能接上他三招的也算得上大宗师级数的人物,所以他对任何挑战都不太有兴趣。
  所以他故意放慢脚步,等待司马道子的人在石头城这易守难攻的地方,准备得更充分,这样会让事情更有挑战性一点,权当他这些年许久没动手了,迎来的热身。
  王国宝眼神一缩,此刻他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李志常迎面便是阳光,即使他已经臻入超一流高手的境界,也有不大不小的影响,这一点正是王国宝现在仍旧丝毫惧意的缘由。
  他眼神一缩,开口道:“来者何人,本人王国宝不杀无名之辈。”
  他先一步点名自己的身份,乃是王国宝,若是李志常跟谢安有交情,当知道他是谢安的女婿,这一点将让李志常产生顾虑。
  同时王国宝此刻的身姿、按剑的手势、以及神光湛湛盯着李志常,都无一不表现出内九品高手的风范,假若李志常开口解释,或者顿步,都将引来王国宝出手。
  他现如今这铺天盖地的凌厉气势配上置生死于度外的神情,都是对自身优势的发挥,越是高手,越能看明白这一点。
  李志常一剑斩断司马元显的手臂,自然是非同一般的高手,正因如此,王国宝一番施为,绝不会没有价值。
  李志常没有开口,也没有停顿,步态悠然,一派强者气概,丝毫不在意王国宝的气势,以及对面众多的人马。
  他很自然而然的把握住了王国宝的虚实动静,甚至没有耗损半分心力,一切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一般,便知道了王国宝下一刻想做什么。
  这并非是独孤九剑式的料敌机先,而是他很自然地看到了王国宝的未来。
  当你能明白过去的时候,便能清晰现在,当你能把握现在时,便能洞悉未来。
  李志常只觉自身的心灵修养,愈发的灵妙,这一切没有任何刻意,在这些年炼丹,转换阴阳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将自己提升到这个境界。
  对于金丹大道、阴阳妙旨,他有了更深一层的领悟,甚至他可以感受到冥冥中真的有仙界的存在,而绝非虚妄。
  仙界究竟是什么样子,他无从预测,只能感受到那种渺茫、浩大,以他现在的实力,在那仙界面前,也没有任何值得夸耀的资本。
  这非但没有让他生出卑微的念头,反而让他更加愉悦、欣然。
  一切的一切都不可言说,却又自有玄妙。
  夕阳下,李志常的白衣更加刺眼,王国宝只觉得对方反射过来的阳光,给他一种不舒服的感觉。
  李志常轻悠悠的推出一掌,落在王国宝眼中,这一掌好似充塞在整个天地之间,沉甸甸的,压得人直喘不过气来。
  在夕阳下,李志常的手上好似都被染成了金色,金光万丈,掌影千重,带着一丝迷蒙,好似烟霞。
  一波波无形的气劲,好似飞瀑,又似浪卷,在十丈方圆内,李志常掌力自成一个天地。首先便是军士的长矛对李志常抛过来,却落入了一个奇妙的掌力漩涡。
  被上抛,又下坠,李志常又一挥手,数十长矛击打在城墙上,便是一阵晃动。
  这掌力好似大海的漩涡,又有一正一反、一阴一阳的力道,王国宝如此高手,在这无俦气劲下,也只能保持住下身不动摇。
  他的剑随后脱手而出,李志常缓步走来,剑落在手上。
  王国宝看到了不可思议的场景,他的看到了自己的身体,却又没有头。
  他为什么敢杀他,他为什么会死。
  这一切的一切,他永远得不到答案。
  他还有许多未竟的事业,他还没有建功立业,他还没有成为门阀的掌控者,却就这样死了,死在石头城外。
第十二章
孙恩
  王国宝的死讯传入了建康城内,司马道子犹自不相信王国宝会死,而问石头城的军士,得到的大案更让人不肯相信。
  李志常的妖法,足以和昔年黄巾贼的张角媲美。
  三国不远,黄巾的妖术,在世家中,也是口口相传,这也是门阀不待见孙恩的另外一个原因。
  当年那举世无敌的强者,大贤良师张角,也是如此,一人之力,打退大汉的精锐军队。
  若非左慈、于吉这些不世出的地仙级人物出手,张角只怕早就得了天下。
  可是如今哪还有什么地仙级人物,即使有,最有可能达到如此成就就是孙恩,可是孙恩几乎已经确定,将要造反,他干的事情,和太平道也没有什么区别。
  同时司马道子也查出了李志常的身份,最令人气愤的这个消息还是孙恩派人送过来的。
  这算什么,这是挑衅他们大晋皇室。
  中黄太乙是汉末时黄巾贼信奉的神,黄巾贼有两大系统,分别为张角创立的太平道和张陵的天师道。黄巾贼覆灭后,两系道门流传下来,分裂成多个派系,孙恩是道教在南方的宗师级人物,以太平道的继承者自居,号称集太平道和天师道两系之大成。
  在北方,则以供奉自称太清玄元天师道创道宗师张陵为始祖的太乙教最兴盛,其副教主江陵虚以太清元功名著黄河流域,与孙恩因争夺继承大统的名位而势如水火,互不相容。
  而江陵虚虽然是太乙教副教主,实际上太乙教的一切大小事务,均由他出面。至于太乙道尊,大多人都当是江陵虚自己道功不及孙恩,故意杜撰出来的人物。
  没想到这传说中的太乙道尊,居然确有其人。
  司马道子心中冷哼,谢安你结交妖道,看你还有什么脸独掌朝堂。同时王国宝死了,谢安如果不给个交代,他和王坦之数十年共进退的局面也会瓦解,司马道子想到这一点,忽然有些感谢这个太乙道尊,他这些年想都不敢想的大好局势,竟然因为王国宝的死,反而达成。
  王谢两家如果不能同气连枝,仅凭谢家在朝堂上的话语权,将会大幅度削弱,司马道子感觉到了机会,他可能会成为司马家族中兴的大功臣。
  “天师”孙恩傲立鸡笼山之上,远眺东面漫天云霞笼罩的九华山,从这个距离望过去,九华山比邻玄武湖的一面,陡峻如削,好似一艘倾覆的巨船,正如晋室,离翻覆之日也不远了。
  在这个战乱从不休止的时代,他孙恩便是最有资格影响天下大势的人物之一。他对这时代的影响,将会无比深刻,而他用的实力,也足以推翻偏安一隅的晋室。
  大贤良师没做到的功业,由他来完成也无不可。
  这种操纵天地,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感觉,在过去的确能令他振奋,不过现在的他对于这些只像了结一种旧时心愿一般,根本没有什么快感。
  即使如此,他孙恩的任何决定,也能影响天下大势的发展。他已经成了神仙一样的人物,无论从哪一方面而言。
  自十八年前,孙恩击败当时有汉族第二高手之称的“南霸”李穆名,他的威势攀上巅峰,直至今天,从没有人能动摇他“外九品”首席高手的地位。近十年来又精研道术,尽览古今道经,贯通天人之道,站到了武道顶峰的顶峰。
  此间人世的武道尽头他虽然为绝顶之峰,可是仙道之路,他也不过才起步而已。这是少有人走的路,也是除了老子佛陀之外,没有人走到终点的路。
  求仙求道的路上,因为李志常的出现,他将不愁寂寞。
  可事实上他最享受反是孤寂的感觉,每隔一段时间,他便要避入深山,一人独处。只有这样,他更能反省自己的存在,与天地之秘作最紧密的接触,他的武功道术,方可不断作出突破。
  强如内九品第一高手,以及几乎是天下第一剑手的谢玄,他亦有十足的把握击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5/5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