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校对)第4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8/577

  此夜刘裕带了数千步兵,分三路渡河,每组一千人,每次偷袭便把河床填高,数次之后,自然可以让谢玄的骑军可以迅速渡河。
  而刘裕手下的军队,故意会曲膝弯腰调较露出了水面的高度,在黑夜里没让符秦军队察觉。同时刘裕的人在碎石包上洒上一层泥沙和枯枝枯叶,若从岸旁看进河水去,决不会发觉异常处。
  李志常将这一切看在眼里,若是这些行动都是刘裕一个人相出,并完成,那么他见识绝不逊色于寇仲天才统领。
  说起来,李志常见过无数天才,最中意的仍旧是寇仲,此子天赋奇才,一身道骨,李志常毫不怀疑的相信寇仲将能在刀法上超过宋缺,成为地仙级人物。
  而他看见刘裕,就仿佛看见了寇仲一般,两人在神气上,居然有不少相合之处。
  奉善摇头道:“这人我倒是不认识,不过他的武功似乎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之前他的武功似乎还有没这么高明,要知道我上次见他,还没有过足一月。”
  李志常道:“有点意思,你说他跟在阿难尊者身边,我只怕阿难尊者也可能在附近。”
  奉善沉默良久,再次问道:“道尊可知阿难尊者是何来历,他的武功实在高的离谱,我怕当今世上,除了道尊之外,无人可以说,能够稳胜阿难尊者。”
  李志常沉吟道:“阿难刀有别于人世任何武技,而是属于另一种力量,那是超越人世的力量,所以当他最终催动起来,威力甚至劈开江河,如果不是因为某些缘故,我迟早要和他一较高下。”
  奉善不由心里一惊,道尊的评价实在太过骇人听闻。
  况且阿难尊者出身佛门,若是在北方和弥勒教勾结起来,他们太乙教恐怕将会被排斥得更加彻底。
  虽然因为阿难尊者抢得了太平玉佩,成为三帮四教眼中钉肉中刺,可是不担保其他教派和帮派去跟阿难尊者合作。
  奉善心中之事,李志常一清二楚,他察众生于玄微,除非仙级人物或者天赋异禀,不然别人的心思很难瞒过他。
  这并不是他有意为之,而是境界到了,自然而然的神通。
  如那道祖,甚至据传,只要凡人只要心中想到了他,皆会有所感应。不过2生灵何止亿兆,如果道祖都要感应,岂不会被弄得道心浮躁,若真有此事,其中定然还有别的玄妙。
  李志常也是随意一想而已,淝水之上,战云密布,百万人的气息交杂,汇成一道道凡眼看不见的红尘万象。
  李志常也不敢随意出动自身的精神,去干跟百万军队血气抗衡的傻事。
  李志常翻阅道经,知道大贤良师张角当初就曾经面对十数万大汉最精锐的军士,出动阳神,驱使天地力量,几度击败汉军。
  这等神通,在李志常眼中都有些不可思议,张角的境界绝不会只有地仙级那么简单。
  不过如此滔天威势的张角都死了,实在让李志常有些触动,不知当时东汉末年那些道门人物,究竟到了何等境界,居然能击杀张角。
  左慈、于吉都是传闻中的地仙级人物,可是没有半分道统留下,李志常也觉得有些奇怪。
  谢玄一身素白色武士服,淡蓝色长披风,背挂他名震江左的“九韶定音剑”,策骑纯白骏马,英俊无匹的脸容冷如铁铸,没有透露丝毫内心的情绪。纵是高踞马上,他挺拔的体型在显示出非凡的气魄,充满力量和信心,像一把出鞘的宝刀。他今年刚好四十岁,但外貌只像未过三十的人,神采飞扬。
第十六章
呼风唤雨
  此刻在谢玄身边的正是北府兵第一猛将刘牢之。
  后面是十多个亲随,人人体型彪悍,无不是久经战阵的精锐战士。
  谢玄自从被任命为衮州刺史,出镇广陵,他便在亲叔谢安全力支持下招募淮南江北之民为兵。江北一带民风强悍,武技高强者大不乏人,谢玄锐意训练下,不数年已成劲旅,号“北府兵”。苻秦屡次南犯,北府兵御之,战无不捷,令北府兵声名大噪,故而这次苻坚百万大军南来,谢玄率军抵抗也是众望所归。
  一行人饮马峡石,谢玄勒马注目着淝水,悄然无言。
  后面一行人,包括刘牢之在内都不由对谢玄的战略,佩服的五体投地。
  谢玄主动放弃寿阳,看似示弱,其实暗藏玄机。
  当苻坚的军队渡过淝水占据寿阳之后,他们的行动便变得一目了然,再也无法隐藏。而北府兵只需分出五千精兵,便可战住八公山,倚仗地势,趁着符秦军队立足未稳的时候,几次夜袭。取得了不小的战果,同时又叫苻坚不得不掉头先行歼灭谢玄的主力。
  而刘牢之今日之前又同时攻破淮水北岸,苻坚驻扎在洛口的营地,这跟当初曹孟德派徐晃渡河奇袭韩遂马超联军的另一方大营有异曲同工之妙。
  等苻坚怒不可遏的时候,谢玄又派人找苻坚明日决一死战,已经被几次挫伤锐气的苻坚,自是一口答应。
  决战时期就在明日,胜负之机就在刹那间。
  谢玄越是此时,越觉得心中宁静。
  ——
  李志常和奉善再次登临八公山一处高崖之上,望着下面淝水,两军交击。
  李志常瞧着战云密布,悠悠道:“奉善要起风了。”
  奉善惊骇的看着李志常,只觉得方圆十丈只能云雾,尽数围绕着李志常身边打转,一道刚猛绝伦的狂飙,以不可思议的架势,不断卷起云海,李志常托着这狂飙,赫然朝着虚空推去。
  奉善不知道李志常究竟是何用意,但是狂飙卷走云雾,下方淝水东流之中,谢玄率领着北府军踏马跨过淝水。
  刘裕派人夜袭时,暗中投石包将河床抬高,终于在此时生出了作用。
  苻坚的船只渡过淝水时,因为太浅,反而无法行动,由于后方军队冲了上来,形成了一种杂乱。
  而谢玄的骑兵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势头,冲击苻坚前方的军队,让苻坚的阵势更加散乱,而此刻早就潜藏在军中准备叛变的汉族将领朱序却在中军率着手下的军队,大喊‘苻坚败了’。
  由于各族军队人心不齐,加上前面军队被谢玄的军队冲击得往后退去,谢玄又在千军万马之中,射杀了苻坚的先锋大帅符融,后面的军队看见敌人又已杀至近前,登时抛弓弃刃,往西四散奔逃,把要回头还击的骑兵冲个分崩离散,支离破碎,溃不成军。
  只见人踏马、马踏人,马翻人堕,呼喊震天,谢玄方面的骑军已破入阵内,战争再不成战争,而是一场一面倒的大屠杀。
  北府兵的步军在孙无终等诸将指挥下,尾随骑兵渡河,当他们登上彼岸,大局已定,整个西岸河原尽是四散奔逃的大秦步骑兵。
  此刻突然狂风骤起,逃跑的秦军无暇细细分辨,又因为之前还是万里无云,此刻也是万里无云,突然风声大起,只当是北府军的骑兵杀了过来,带起的风声。
  而此刻奉善望着李志常露出骇然的表情,激动道:“道尊这行大风是你招来的?”
  李志常微笑着点了点头。
  奉善不可思议的道:“道尊已经到了能够呼风唤雨的程度?”
  奉善尽管已经预料到了李志常的厉害,仍旧不肯相信李志常可以如大贤良师一样呼风唤。
  李志常淡然道:“当你对着世界了解到一定程度之后,哪怕是只是吹一口气,也可以在某个地方引起狂风暴雨。”
  正如李志常在现代社会见过的一句话,一只蝴蝶扇动了小小的翅膀,便很有可能在大洋彼岸引起一场风暴。
  并不是因为蝴蝶的力量有多强,而是这一下只是一个引子。
  李志常近来观察百万军队的血气,将天子望气术登上一个新的台阶,刚才那场波及数十里的狂风,不过是他顺带的试验招数。
  他看破了这天地流转的气机,以自身的力量,跳动了空气之间的流动,便在这万里无云的天气,形成了如此不可思议的效果。
  李志常悠然自得,几日来冒着巨大的危险,来以天子望气术观摩百万军队的气机,终于在此刻有了收获。
  他得意的不是可以呼风唤雨,可是他对天地入微的观察又更深了一层。
  入微的境界是永远没有极限的,正如佛陀观一碗水,有四万八千条小虫,也是入微的体现。
  李志常还远远没有到这地步,但不妨碍,他对天地气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天子望气术是永远没有尽头的武学,他有别于人世的武功,李志常有信心只要他境界足够,将来能凭借天子望气术,看破虚空万界、过去未来。
  他此刻心情极为愉悦,现出天子法相。
  整个人好似成了八公山的主宰,八公山的草木成了他最忠实的军队。
  这种感觉很玄妙,也很具体。
  奉善有种感觉整个八公山都仿佛活过来一般,一草一木都充满杀气。
  他当然知道这是错觉,可是逃亡的前秦军队,回首望到八公山的草木,加上心情恐惧之下,只以为八公山的草木全是军队,脚下跑的愈加的快、愈加的急。
  到后来那些败逃的秦兵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以为是东晋的追兵即将赶到,白天黑夜不敢歇息,在草野中行军,露水中睡觉,加上挨饿受冻,苦不堪言,浑没料到,这些担惊受怕的缘由,都是李志常一个人搞出来的。
  李志常浑不在意自己这一番作为,给前秦的军队造成多大困扰。
  而且这些人都是胡人,李志常就算知道,也没什么不安。
  谢玄此刻朝着八公山回首望去,以他的功力自然清楚明白的看清楚了李志常存在。
  甚至他还发现李志常对他笑了笑。
  随即带着身后的一个道人,消失不见。
第十七章
北霸慕容垂
  今夜的明月格外分明,越过前面的树林,边荒集就在眼前。
  李志常倏地止住脚步,眼神一缩,对着树林缓缓开口道:“是慕容垂么?”
  铁骑踏土的声音蓦然升起,在银白色月光下,无数身披铁甲的精锐铁骑从树林里面突然冒出,由两边慢慢合围。
  当先一骑,从正中跃马而出,马上之人身形雄壮,比李志常还要高出小半个头,容颜俊伟,深黑的长发披散两肩,钢箍环额,双目深邃、神光内蕴、不可测度,腰板挺直,整个人自有一股威慑众生、难以言述的逼人气势,活像冥府内的魔神来到人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8/5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