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校对)第4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4/577

  若是让慕容垂知道之前在他眼中秘不可测的秘族圣女,居然在背后是这个样子,估计会觉得跟她共谋大事,是否靠谱。
  两人默然无语,过了片刻,万俟明瑶才柔声细语道:“真不明白,我们才认识不到一年,可是却好似认识了很久一般,我会对你无比信任,你能告诉我为什么,这次不要说我到时就会知道。”
  迎来的是沉默,久久的沉默。
第二十五章
仙尘劫
  万俟明瑶轻言细语道:“每次都这样,没意思。”
  比常人更高挑的身形,配着此刻俏鼻一皱,显得既俏皮,又妩媚。
  玄衣人摇头一笑,踏出一步,和万俟明瑶并立在崖边,目光往着边荒集内而去。
  漫天阳光笼罩着边荒集,从这个距离望过去,边荒集变得很小,天地特别辽阔。
  当他注目到边荒集内,李志常和阿难尊者的时候,双眉之间的距离,不由缩短了一些。
  玄衣人轻声道:“太乙道尊恐怕将会是我一生中遇到最可怕的对手,我本来以为他没有任何办法毫发无伤解决掉阿难,却没有想到终究低估了他。”
  万俟明瑶听到‘太乙道尊’四个字,清眸明亮了数分,好奇道:“他用了什么招数,竟然让你这么惊讶?”
  玄衣人呵然道:“以阿难尊者的不动禅心,即使太乙道尊在精神修为上比他更加高明,也不可能完全压制住他,从而毫发无损的将之击败,而他此刻所用招数却偏偏跟精神有关。”
  万俟明瑶似懂非懂,柔声道:“那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哩。”
  “我只能大概猜到这并非一种精神上的比拼,而是一种轮回,似乎李志常正在唤起阿难尊者最悠远的回忆让他重新经历一段他未能忘却的时光,这段时光可能是今生也可能是前世,也可能从未发生过,但一定印在了阿难尊者的生命印记之中。”玄衣人几乎是用咏叹的语气,将这段话说出来。
  如果李志常听到玄衣人的话,定然更加重视玄衣人。
  因为隔着如此远,还能对两位仙级人物的交锋,一目了然,实是对天道人道洞悉无比,才能有此神通。
  一般的破碎虚空,可没这么厉害。
  万俟明瑶清眸露出不解的神色,道:“从没有发生过的事?这是何意。”
  玄衣人慨然道:“生也如梦,死也如梦,有些事你当有便有,当他没有就没有,发生还是没发生,只有自己明白,亦只有自己清楚。”
  当李志常精神力笼罩住阿难尊者的时候,阿难尊者也以为李志常要跟他进行最险恶的精神比拼。
  可是李志常的精神力如烟如雾,没有丝毫恶意,而且在他全心防备中,依旧潜进了他的心灵。
  在刹那间,阿难便发现自己倒了一处寺院大殿的上空,飘飘荡荡,轻若无物。
  大殿里响起诵经声,梵音如唱: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
  诵经的是一个和尚,一个俊秀的小和尚,纵然一身不显眼的僧衣,亦不能掩盖小和尚的英气。
  只是眉目沉凝,刻意将这份风采掩盖,却又让人安心。
  在大殿中央,阿难陀侍立在佛祖身边,是为佛祖的协持。
  相如秋满月,眼似青莲华。
  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难心。
  诵经的和尚面目居然和阿难尊者自己有几分神似。
  寺庙叫无量寺,和尚乃是寺内记忆最强的僧人,他的仪容俊秀庄严,令见者心生欢喜。
  在无量寺中,和尚的年纪最小,却又聪明而多闻。
  不但方丈喜欢他,更有大众缘,尤其深得女众的尊敬。
  外面响起了一个轻轻的女子声音,十分娇脆,令人一听之下,就心生好感。
  姑娘柔声细语道:“小和尚,小和尚,小和尚。”
  娇柔软糯且又绵绵的语声,透过殿外的窗户纸,透了进来。
  即使小和尚刻意敲击木鱼,力道也大了几分,可是依旧掩盖不住这位姑娘软语。
  因为这姑娘的声音虽细,却束音成线,凝而不散,直接传入小和尚的耳朵内。
  诵经声终于被打乱,木鱼声也轻了数分。
  和尚露出有些无奈的神情,推开殿门,清秀的玉容,亭亭玉立的少女身体,直入小和尚的眼中,一览无遗。
  尽管已经见过无数次,每次见到这位姑娘,他的心跳依旧会加速几分,只好靠手指拨动佛珠来掩盖。
  姑娘乌溜溜的眼珠注目和尚,大胆而又热情,足以融化任何男子的内心。
  和尚因为女人对他特别有缘,而且为人善良、细心、智慧,所以他是无量寺里里外外最受女人尊敬的人。
  有一次,小和尚和方丈同在行化途中,遇到这位姑娘向他们求问佛法。
  而且这位姑娘总是先请小和尚讲解佛旨,然后再请方丈释疑解惑。
  到后来这位姑娘根本不找老方丈,只是每天变着花样来找小和尚说故事。
  由于小和尚的慈心、善良,从不拒绝,因此这位姑娘常常给他的修道带来许多的麻烦和障碍。
  以致方丈常单独对年轻的小和尚说教,要他避开这位姑娘,远离凡情,日后必是绍隆佛种的传人。
  一刹那恍惚,阿难尊者好似便是小和尚,小和尚便是阿难尊者,两人不分彼此,阿难尊者来到了小和尚的生命。
  一切都是如此真实、动人。
  今夕何夕,见此玉人。
  今是何时,得此良辰。
  少女的芬芳传来,清香悠远。
  不掺杂任何杂质,纯净如莲华。
  流入阿难不动的禅心,使其也荡起了涟漪。
  年轻的生命,年轻的身体,少年的一切记忆他都承载。
  少年的喜怒哀乐,主导着他的心灵。
  小和尚见到少女的心情是欣然、愉悦而又忐忑的,一如阿难的佛心,亦复如是。
  姑娘眨了眨眼睛,笑嘻嘻道:“我又来听你讲故事啦,小——和——尚。”
  拖得又长又软的三个字‘小和尚’,带着少女的天真与活泼,纵使佛祖听到,也会动心,更何况一个小姑娘。
  仿佛演练过无数次,小和尚自然而然道,用一种极为温和声音道:“秀姑娘今天想听什么故事?”
  秀姑娘美眸一眯,展颜道:“你说什么,我听什么。”
  似乎早有准备小和尚带着秀姑娘到了殿外一池清荷之旁,流水淙淙,旁边是一片小竹林,微风拂过,显得分外幽清。
第二十六章
皈依
  这是个不长不短的故事。
  小和尚轻轻开口,梵音娓娓而述。
  少女的眼睛深情的凝注着他,连清荷泄露的美景,也无暇欣赏。
  风景再美又怎么及得上人。
  如所有有关和尚的故事: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
  或许这不是庙,只是一个破落的门户,连给菩萨遮风挡雨都不够。
  庙里别无余物,只有一口破锅,几个破碗,一个铺盖卷。
  有一段时间老和尚经常出去化缘,出去一趟,回来一瞧:碗没有了。
  老和尚心里有些嗔怒,不过很快息了无名怒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4/5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