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校对)第5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1/577

  李志常眯着眼睛,轻声道:“你是谁?”
  以他的修为和见识,当然看得出冷琴居士被人强占了肉身,只是冷琴居士也非泛泛之辈,居然就这样轻易被人夺去肉身控制权,来人的手段,当真非同小可,即使如九尾妖圣,要做到如此地步,恐怕也不容易,除非另有缘故。
  “你可以称呼我巫尊,青龙会的事我都能做主,现在我可以无偿告诉你东极乙木的下落,就怕你不敢去。”
  “看来这事情对你也有好处。”
  不多时,李志常信步出了冷琴阁。
  刚才那位神秘的巫尊告诉他,当今大夏皇帝随身所带的私玺就是东极乙木雕成。
  这话难辨真假,就算是真的,难道他还得去从皇帝身上把这私玺取来。
  而且这个神秘的巫尊,未尝没有抱着利用他的心思在里面。
  看得出来,冷琴居士不过是那神秘巫尊推到前台的人物,其本身或许有见不得人的地方。
  照目前的形势看来,凝结妙道真身,对他而言非常有必要。
  或许九尾妖圣未必能置他于死地,但黑山老妖应当有完全令他道陨的手段,就算黑山老妖不会找他麻烦,可将自身命运寄托在运气上面,不是一个真正强者该做的事情。
  无论那巫尊所言,是真是假,他都必要去京城一趟,判别一下真假。
  同时身处那天下的中心,即使过段时间九尾妖圣找来,恐怕也不能全力施为,有所顾忌,增添了李志常和九尾妖圣抗衡的把握。
  而且与九尾妖圣的斗争,对他心境的磨炼,的确有不小的作用,李志常即使明知道交出青凤,就可以化解两者的误会,也不愿意这样做。
  毕竟九尾妖圣这么合适的磨刀石,可难找到下一个。
  自来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
  蜀中山水清奇,不但常有剑仙出没,那绵延不止多少里的青城山脉之中,亦不知暗藏了多少厉害的龙蛇草莽。
  此类妖物,钟天地之灵气,受日月之精华,不荼毒生灵,只需偶得前代修行士的道统,便可借此鱼跃化龙,迈入修行大道,比那千年树妖要强上许多。
  而在青城山深处,云雾渺茫之中,数山环抱下,有一处云烟笼罩的湖泊。
  云烟之下,湖波静谧,一条白蟒,倏地将蛇头露出水面,吐出一颗白光湛然的内丹,光溜溜圆坨坨,内丹足有成人拳头大小。
  天上一道闪电劈下来,落在内丹上,丝毫无损。
  这是天上无雨,云气翻翻滚滚,闪电一道一道劈下来,足足有九道,一次不落全打在内丹上。
  那内丹越来越小,却越来越凝实,到最后一道闪电落下之后,那白蟒蛇信一吐,将内丹卷回口中。
  随后蓦然间,清澈的湖水中,那白蟒的蛇皮一下子褪去,露出一个美妙绝伦的胴体。
  蛇皮落在玉人手上,化作金边的白色绸衣。
  精致的足踝露出水面,只见到一个白衣大士,悄然立在湖畔。容貌俊美无双,清丽高雅,一身金光闪闪白衣绸缎,艳美绝伦的面容,明眸善睐,肌肤皓如凝脂,滑腻似酥。清纯可人,清丽出尘,美若天仙,出水芙蓉,螓首蛾眉,貌美如花,俊美异常,双目之间自有一份俏、美、柔,比那名花倾国又倾城。
  她自顾一番,颇为满意,脸上晕红流霞,顾盼生姿,露出欣然喜色,有如鲜花初绽,娇美无限,好似天人。举止间那份俏丽之韵,当真是个天上人间少有的极其美貌之女子。
  就连天地也为之屏息,也为之惊叹,堪叹造化如此,令人难以置信。
  她便是那白蟒所化,千年前偶然得了黎山老母的遗泽,迈入修行之途,修道千年,终于度过三次天劫,只欠缺一点机缘,便可圆满修行。
  黎山老母乃是前古仙人,所留遗泽,非同小可,她不但法力精深,即使道行天下间也少有人能及。
  心血来潮感应,知道不久后观音大士会在普陀山灵应寺中显圣。
  此去普陀山虽有无穷山水之隔,但是于她而言,亦不算得遥不可及。
  成道圆满的机缘,到时便可去问观音大士。
  她虽然是妖族,却是正宗的黎山老母门下,论起正统,即使当今之世,佛道两门的练气士,也少有比得上她的出身,观音大士看在黎山老母的面子,自然不会为难她。
  出于对自身术数的自信,她当然知道今次不会一无所获。
  一条匹练划破长空而去,转瞬消失。
  惊起东华尘土梦,沧州到处即为家。
  山人自种三珠树,天使长乘八月槎。
  梅福留丹赤如桔,安期送枣大于瓜。
  金仙对面无言说,春满幽岩小白花。
  一首七言律诗,随着李志常信口而吟。在这人山人海的信众中,格外突出。
  这时一个士子道:“普陀山乃是佛门圣地,兄台何故兴起道家的幽思?”
  今天正好是二月十九,乃观自在菩萨降临人间的诞辰,故而为普陀山一年一度的盛事,所以今日浙州附近,但凡有条件的人,都来目睹这番热闹。
  普陀山极为广大,山上寺庙多不胜数。
  而在这名士子身边的另外一人却道:“龙潭有所不知,这普陀山亦是观音大士的道场,而观自在菩萨入佛之前,乃是道门神圣——慈航道人,故而普陀山又是佛道同流的地方,处处有菩萨当年所言佛本是道的玄机在里面。”
  李志常轻轻笑道:“这位兄台当真见识不俗。”
  江浙一带,人文翡翠,这里的文人,的确见识更开阔一些。
  那位被称作龙潭的士子道:“朱兄可是不到二十岁就中举了,自然厉害。”
  李志常听到这话,倒是多看了这位朱举人一眼,浙州之地,文风鼎盛,人才辈出,在这里中举可要比其他地方难上不少,几乎可以说是残酷无比,有人戏言,即使考中进士,也比在浙州考中举人要容易不少。
  今天恰逢佛事,人物气机纷杂,李志常没有望气,此时用神打量,这朱姓士人,果然文思泉涌,十分不凡。
  他本来打定主意要去京城,只是恰好遇到这一年一度的盛事,加上普陀山为佛门清净地,颇有玄妙,不免想趁此游览一番。
  没想到随意吟咏一首诗,也能遇到这样的人物。
  两边互通姓名,那朱举人叫做朱阳平,身边的朋友叫做孟龙潭,都是余杭人士。三人随意攀谈起来。
  李志常微笑闲扯,句句用典,因为浙州临海,三人说起海外风土人情,更是瑰丽奇幻,令两人叹服不已。
  不知不觉间,三人闲逛,就到了一处寺院。
  这寺院不太宽敞,似乎少有人来,里面只有一个白发垂眉的老僧守着。
  即使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盛事,这里也没有半分香火,可以想象平时,这里又是怎样一番冷清局面。
  那孟龙潭是个热心肠人物,因此劝说两人到庙里拜拜菩萨,同时送点香油钱,接济下这可怜的老僧。
  那老僧难得遇到香客,似乎因此十分热情,整理了一下衣服出来迎接,引导他们三个在寺内游览。
  最后到了大殿之中,里面却没有菩萨金身塑像,到时两边墙上的壁画非常精妙,上面的人物栩栩如生。
  只见殿堂楼阁重重迭迭,胜景绝伦。里面有一座空着的莲台,四周众多佛子围绕着,外面是许多散花的天女,个个美艳清丽。
  孟龙潭好奇道:“大师你这里的壁画当真精妙,即使吴道子重生也不过如此了,但是怎么没看见菩萨。”
  老僧呵呵笑道:“菩萨正是今天才降生,你再等一会就见到了。”
  孟龙潭哈哈大笑道:“大师糊涂了罢。”
  这时候外面款款进来一位白衣丽人,明眸皓齿,顾盼生辉。
  朱举人和孟龙潭只看了一下,不觉神摇意动,顿时沉浸在倾心爱慕的凝思之中,难以自持。
  这时候突然壁画中有金光蔓延大殿,一闪而逝。
  那白衣丽人随即消失不见,朱举人奇怪道:“李兄你看见刚才那位姑娘去哪了么?”
  李志常指着壁画,微微笑道:“去里面找菩萨了。”
  两人不由得朝壁画看去,不知何时,本来空着的莲台,不知何时多了一位菩萨坐在上面,两边童子随侍,分明就是观音菩萨以及随在身边的善财童子和龙女。
  只是那菩萨坐下,佛子密密麻麻,周围散花的天女无数,哪里分辨得出那位白衣丽人在何方。
  而此刻李志常凝目在画壁之上,脸上若有所思。
  在画壁之中,又是另外一番情景。
  白衣丽人一下子就进入了画壁之中,上面法坛之上,金光万道,菩萨高坐其间的莲台上,缓缓开口。
  她却混在法坛之下,佛子中间。
  那菩萨道:“下跪何人?”
  白衣丽人不卑不吭,端庄娴雅地见礼道:“青城山下白素贞,叩见大士。”此时她身周的佛子对她视而不见,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她的存在,都对着菩萨,脸上布满虔诚的神情。
  菩萨看不出其他的神色,面容慈祥,大慈大悲的意念充满整个空间,轻轻点头道:“你有何心愿,要求于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1/5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