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校对)第5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4/577

  天涯不远,不过咫尺之间。
  咫尺之间,又在天涯海角。
  李志常的剑气仿佛很近,却又很远。
  短短的距离,恐怖的速度,都仿佛永不能到达魔主身上。
  李志常在断桥,魔主在桥下。
  却是永不可能逾越的距离。
  刀仿佛明珠,又似一轮明月。
  冉冉腾空。
  明月如刀,一刀之间,可分天地,可夺鬼神,可杀一切阻碍,可成魔。
  杀尽苍生便是魔。
  这一刀的杀意,空前灿烂。
  这一刀压迫万古,有着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霸气。
  既是霸刀,也是绝刀。
  一刀载着万古岁月,沉重却无可抵挡。
  幽幽沉沉,浑浑沌沌。
  李志常站在桥上,天空已经变得漆黑。
  唯一那一刀,仿佛月光,油然而来,不可躲避。
  他的心中生出许多从未察觉的情绪,澄净的心灵海洋,仿佛变成了黑色。
  始终被黑气笼罩。
  喜怒哀乐涌上心头,各种情绪撞击灵台清明。
  虽然自身已然太上无情,不可动摇。
  却不能赶走这片阴影,清除这片迷障。
  而此时魔主的肉身已经消失不见,仿佛月光下的影子,面孔再也看不清楚。
  冷然对着李志常,他已经将李志常的负面还给了他,此刻他便是那万古不灭的真正天魔主。
  只是再也不能跟李志常同步,即使吞噬对方血肉、灵魂后,也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
  这边等于投胎和夺舍的区别。
  只是不这样的话,他发现自己即使跟对方一般无二,李志常那诡异超然的心境,亦不能百分百复刻。
  这才是令他最为恼火的地方,他从没见过这么诡异的修行者。
  对于释迦、文殊那些家伙,他是摸不到他们的心境,而对于李志常是能完全感受到,偏偏复刻出来的时候,就完全不对味了。
  李志常此刻内心中现出各种各样的自己。
  忽而大悲,忽而大喜。
  忽而怒目圆睁,忽而眼神忧郁。
  忽而悲天悯人,忽而愤怒狂躁。
  这些都是自己,不可分割的一面。
  纵然太上忘情,太上无情,可是这些固有的东西,岂能说抛却就抛却。
  即便佛陀也有明王怒火的时刻,显然断情绝欲,并不是最合适的选择。
定风波
第一章
白龙马
  刀光如月光,丝毫不停留,倾斜而来。
  这一刀的风采,几乎凝练了过去,照亮了未来。
  俨然有将这静止的二次元世界,拉扯延伸,成为一个真实的三次元世界的神通。
  天魔的影子越来越淡,而刀光越来越亮。
  仿佛一抹淡月微光,成了皎洁月华,如天河水流,倾泻而来。
  此刻李志常固守灵台,心海之中,本我犹在,点尘不染,周围各自不同的自己上下纷飞,烦不胜烦。
  诸般魔头乱其心神,动摇其动心,外来绝强魔刀,毁灭其存在。
  内外交攻之下,若非有天崩地变色不改的定力,定然是难逃一劫。
  那一刀终于到来,从胸膛劈开,露出里面的心脏,还在蹦蹦直跳,最后毫不犹疑,连那心脏都剖成两半,露出里面黑红分明的不同血液。
  李志常终于睁开了眼,眉头舒展,没有痛苦。
  整个人消散,连同魔气也消散,唯有无常剑鸣,经久不绝。
  魔主淡淡的影子注视李志常身陨之处,没有欢喜,只有疑惑。
  因为他感应不到任何李志常残留的信息,仿佛他从没有出现过。
  一点火焰忽然凭空生起,一点火焰,一点星星之火,似一盏灯。
  自太古点燃,终古不绝。
  据传修行到了某种极限,便能点燃精神之火。
  这既是火,也是道。
  物质界的火可以湮灭,精神点燃的火焰,却可以亘古长存,如诸子留下的道理,是真理的火焰。
  这道火焰了断过去,却把李志常的精神融于了天地万物的某种不可言喻道理之中。
  仿佛诸子虽然消失,但其道理永恒存在,薪火相传,不可灭绝。
  这便是所有修行者追求的东西。
  有这火焰,便能开宗立派,有自己的道统,接引传人,到达不朽。
  李志常前面的道路再清晰不过,这一朵道火,便能在他黑暗朦胧的时候,点亮前方,不再迷惑。
  这整个静止的世界,似乎也被点燃。
  将这天地烧的干干净净。
  魔主的虚影,露出惊骇欲绝的表情,眼睁睁看着大火烧来,却半点还手之力都没有。
  虽然这里只是他一具化身,可是面对能够点亮修行道路的精神火焰,这不灭之火,只是一具化身,根本不可抵挡。
  天不生夫子,则万古如长夜。
  便是因为夫子点亮了那精神火焰,照耀了那崎岖难走、攀登大道巅峰的路途。
  李志常现在已经完全从一个修行者,转变成了一个领路人。
  虽然大道无穷,终点还远,他的责任已经不仅仅是兼顾自己了。
  佛门为何有大乘佛法、小乘佛法之别。
  便是因为大乘佛法渡众生,小乘佛法渡自己。
  立意有高下之别,故而有大乘小乘之分。
  李志常即便没有照亮别人的意愿,可点燃这精神火焰,到底能够惠及后人。
  若是虚空宇宙,阎浮世界,芸芸众生之中,有跟他走上类似道路的后来人,便能在冥冥中感受到李志常在这一步一步修行中,留下的道韵。
  这就好比一位数学家创下了一个公式定理,永远值得纪念。
  那无穷妙道永远存在,但是能将其精妙阐释,说给众生理解,方才称得上道德之士,群魔不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4/5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