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校对)第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77


第十四章
遗刻
  李志常前世是孤儿,这一世仍旧是孤儿,前一世是道士,这一世仍然是道士。无论是老道士还是全真七子都教了他很多,唯独没有教给李志常的就是活着的责任,尽管李志常不想死。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不一定伟大,但一个伟大的人必定有担当。
  李志常看着终南山,默然无言,李志常不看终南山、不在终南山,终南山还是终南山,变的是人和事,不变的是山和水。尽管李志常在这里生活了十几年,这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树,李志常都很熟悉,但李志常这次还是选择一步一步走上终南山,走回重阳宫。慢慢走!自从李志常心里产生了要参加华山论剑的念头,争夺天下第一的名头就仿佛成了他的宿命。
  当一个人想要全心全意去做一件事的时候,任何人都不再是他的对手,或者说他不再是任何人的对手。尽管李志常很清楚熬个二三十年天下间也没人再是他的对手,但是他不相等,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无常剑在轻颤,似乎感受到了主人的心意。作为一把绝世之剑他已经藏住剑锋太久。李志常按住无常剑柄,缓缓呼吸。
  “师傅,我回来了。”李志常平静的站在丘处机面前。
  丘处机发现徒弟这次回来有些变化,变得有些凌厉眼神也变得更加清澈。丘处机知道徒弟的功力又精进了,王重阳未曾出家前丘处机已经认识他了,此时此刻李志常按住长剑,隐隐有宗师气度,不禁和三十年前那个身影重合起来。天下人都道王重阳是得道高人,冲虚淡泊,只有丘处机明白王重阳其实心比天高,他不是不争,只是天下间能让他争的东西太少。只有骄傲的骨子里的人才会对什么都不在乎,所以王重阳即使获得了九阴真经也不让门下修习,因为他的武学之道不比九阴真经差。
  李志常没有王重阳那般才情横溢、也没有王重阳那般到骨子里的骄傲,但有一点他们很像,在这个年纪、在这个世上论武功他们不应该输给任何人。李志常想要看重阳遗刻是为了借鉴而不是去学,他山之玉可以攻石,王重阳虽然没练九阴真经,却也看了,使用来启发自己做得更好。骄傲不是自负,是深信自己能做的更好,至少李志常如今是这么想的。“你的功夫又精进了,师傅老了。”丘处机叹道。“师傅不是你老了,而是我进步的更快。”李志常安慰道。丘处机一敲李志常脑门道:“小兔崽子,为师需要你来安慰么。要不是我当年从雪地里把你抱回来,你早被狼叼走了。”说到这丘处机又谈到:“真不知天下哪来那么多狠心的父母,年前那个被遗弃的小女孩你也知道,就这么被丢在重阳宫外,要不是被活死人墓那位收养,也不知到时该怎么办。”
  李志常道:“正有件事要给你说,重阳祖师曾经留下了部分九阴真经内容在活死人墓里面,我想去那边看能不能讨要回来。”
  丘处机道:“祖师有严令,全真弟子不得学九阴真经上面的武功。”丘处机也不问李志常怎么知道的,反正李志常把全真教所有资料都读完了,说不定是在哪个角落翻到了重阳祖师的手札。
  李志常道:“我就是看看,又不是真要练,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九阴真经上面的武学道理就足够我受用了。何况重阳祖师不是也看了九阴真经。”
  丘处机正色道:“我也不管你能不能从活死人墓那里能不能要到九阴真经的武功,反正你不许练。”丘处机也知道徒弟要做的事他很难阻止,不过师傅的威严总是要维护的。拿门规来约束他,别开玩笑了,李志常玩门规比他这个几十年的老全真还精熟,真要从门规上较劲,他丘处机犯的门规海了去。李志常哪还不清楚丘处机的脾气,记得小时候,丘处机因为常年在江湖上和人厮混,不知道犯了多少教条,惹得马钰大动肝火,全靠他背书一般从教条里面抠字眼,一一反驳才保全丘处机的面子。李志常那时就在想,以前看书马钰为什么千里迢迢跑去蒙古教郭靖武功,估计也是为了恶心丘处机一把。不过似乎现在掌教师伯已经去蒙古了,李志常想到。
  李志常回到自己的静室,好好睡了一觉。起来洗个澡,换身干净的衣服,施施然来到活死人墓。“前辈,在下全真教李志常有事相商。”李志常的声音穿过层层石板,进入古墓里面。过了一会,古墓中大门打开,李莫愁依旧穿着杏黄色衣衫蹦蹦跳跳走在最前面,然后后面跟着个丑妇抱着个小孩,最后古墓中那个林朝英的丫鬟。
  “谁是你的前辈,我叫林环,你要喊直接喊我名字。有话快说。”中年妇女不耐烦道,要不是李志常武功也不错,她都干脆直接动手,把这小子扔出去了。“那个林什么,”“我叫林环,你还需要我说第二遍么。”林环狠狠道。噗呲一声,李莫愁忍不住笑了起来。就连那丑妇也忍不住笑意。
  李志常尴尬道:“你们古墓派的武功是为了专门克制我们全真教而创出来的是不。”
  林环冷冷道:“自然是,你们全真教每一个好东西。我不知道你是不是从上次交手看出来些什么,你也别得意,别看你年纪轻轻武功已经这么好,不比当年王重阳那个负心贼稍差,那是因为小姐教我的武功还没练成,不然我练成后就连周伯通那混账东西也别想是我对手。”她恨恨道,然后又接了一句:“古墓派这名字,很不错,想来小姐也会很喜欢这个名字。莫愁、孙婆婆还有龙儿我们以后就是古墓派的人。”
  李志常额头冒起冷汗,心道:难道我又无意中创造了历史。李志常接着道:“想来前辈想练成这门功夫需要我们全真心法吧。”林环惊讶道:“你怎么知道?”
  李志常负手道:“我全真教的功夫乃是天下正宗,万法源流,你若不知道我门中心法便想破尽我教功夫,那才是天荒夜谈。”
  林环默然,知道李志常说的很有道理,然后她冷笑道:“就算是这样又怎么样,难道你还会把全真心法告诉我?”
  李志常笑道:“你说的正是,我正要把全真心法告诉你,我也想看看林朝英前辈创造出来对付重阳祖师的武功到底是何等的惊艳绝伦。”
  林环狐疑道:“你有这么大方,莫不是打了什么鬼主意?还是你看上了莫愁,拿这个当聘礼?”说着还看了看李莫愁,又看了看李志常,想从两人身上发现什么。李莫愁玉面绯红,“师傅,你在胡说什么。”眼神却偷偷落在李志常身上。
第十五章
赌斗
  李志常道:“前辈可别误会,在下愿意奉上全真心法却是有一个条件。”
  林环松了口气,要是李志常没有要求那反倒奇怪了。她也懒得去纠正李志常对她的称呼问题,问道:“什么条件?”
  “前辈有所不知,你们古墓派的玉女心经确实破解了我教中诸般武功,可是重阳祖师早已经在活死人墓留下了克制玉女心经的法门。”李志常叹了口气继续道:“其实祖师在林女侠去世后,还进过一次活死人墓,嘿嘿‘玉、女、心经,技压全真;重阳一生,不弱于人’。”
  “这负心贼也不是完全没有良心,也不枉小姐死之前还念着他,其实小姐又何尝想压他一头,哎,不说也罢。”林环眼睛有些湿润,王重阳毕竟不是绝情绝性,在林朝英死后进入古墓,足以说明很多。
  李志常悠悠道:“人生于世,总不免许多无可奈何,林女侠苦心孤诣创出玉、女、心经,如果前辈没有练成,岂不是太可惜了。在下想只愿入古墓一观祖师遗刻,别无他求,如果前辈不信我自愿将全真心法先行奉上。”练成玉、女、心经确实是她的心愿,倒不是为了提升武功,而是单纯的想藉此祭奠林朝英。不过就如此便宜这小子,她也委实不甘。一时间踌躇不决,不知如何是好。李志常似乎看出他的犹豫:“不如这样,前辈我们各自出招让对方破解,如果在下侥幸赢了就允许我入古墓观摩祖师留下的武功,同时在下愿意将全真心法双手奉上;如果我输了进入活死人墓之事自然不敢再提,全真心法自然双手奉上,祖师留下的功夫我也会告知地点,绝无怨言。”
  林环哼了一声,道:“反正活死人墓也原本是王重阳的,破例让你进去一次也无可厚非,如果我输了,让你进去也无妨,全真心法我更不会要。如果我赢了我愿意答应你的要求。”
  李志常深深施礼,那就请前辈指教吧。林环冷笑道:“你小子虽然武功不错,但我上次也没使出全力,小子且看招吧。”也不等李志常回答,挥掌便向他肩头拍去。李志常沉肩回臂,倒退数尺。林环对孙婆婆道:“孙婆婆你带莫愁和龙儿站到远处去。”
  继续喝道:“还招罢。”语音甫毕,双手已发了九招,端的是快速无伦、绵密无比。李志常左挡右闪,把这九招全都让了开去,右手将无常剑插入身后岩壁之上,在这一瞬之间,左手也已还了九招。
  两人交手越来越急,竟然是以快打快,不一会都纠缠到山坡上去,两人的拳势掌影在灌木丛之间飞舞来去,虽是试招,出手之中却尽是包藏了精深的武学。
  李志常却是畅快之极,只见林环或攻或守,无一招不是出人意表的极妙之作。而林环武功是林朝英所教,林朝英武功还不及王重阳,可想而知他离天下五绝确实有一段不短的距离。先前他和金国皇宫的无名老太监动手,那毕竟是生死相搏,两人动手时更是在夜晚,毕竟极难与心中所得印证,这是白天,两人又不是生死决斗,切磋之意明了,更加上他如今武学破而后立,已经走在突飞猛进的道路上,此刻却是大有所获。转眼之间,两人已拆了三百余招,李志常与林环都不觉心惊,钦服对方了得。
  若是此刻全真七子之辈在旁边观看,恐怕就要大惊失色,只因为两人武功已经快要脱离本身武学的束缚,快要走出自己的道路。当然这一步并不是那么容易跨过,林环限于资质,只是对更高层次的武功有所感触,终究不能登堂入室。
  而李志常所学武功也称不上天下间最为精深的上乘武学,不过都是前人千锤百炼的武学,实乃不破的武功,要想脱出其中藩篱、另开局面,那自然是难之又难。所以李志常才会想到利用九阴真经的武学道理来使自己突破。这也是欧阳锋为什么这么想得到九阴真经的缘故,到他这一步想要再进步点已经是千难万难,而他这把年纪再学九阴真经也没有多大用处,他是希望将九阴真经里面的武学化为己用,从而产生另一种突破。
  古墓派的轻功乃武林一绝,别派任何轻功均所不及。于平原旷野之间尚不易见其长处,此时在灌木丛中使将出来,确是飘逸无伦,变化万方。一开始李志常和她还能互有攻守,到后来对方出十招他只能还七招,到现在他十招之内倒只能偶尔还上一两招。好在他不动如山,意守于内、神散于外,护住全身、算得上水泼不进。只是久守必失,一旦他露出空门,对方立刻便是雷霆之势。他也想过卖个破绽,请君入瓮,只是对方出手太快,几乎可与皇宫那老太监比拟,到时只怕假破绽也成了真破绽。李志常想到难怪有人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他两次遇到身法灵活轻快的对手,心中也是十分郁闷。不对,如果大家比出手快那还要招式干什么,李志常想到。这其中必然有什么他想不透的道理,他隐约觉得一旦悟透此理,或许远远比他从九阴真经获得的东西更重要。林环见他心神不属,神游天外,心中大气道:“这小子分明不把我放在眼里。”
  于是出手又重了几分,可惜她加强攻势,李志常仍旧无动于衷,一套全真派的三化聚顶掌在他手中使出来灵动如飞,招式流转间毫无破绽可循。李志常这时候似有所悟,自己不能比她出手快,但是只要看破对手的行动路线,就算对手比他快,他也可以后发先至。要知道高手过招如同电光火石,哪有余暇去思考对手的出手路线。
  但是李志常天赋异禀,灵觉远甚于常人,他集中精神,对方的身体的每一个动作都在他脑海里清晰的反映出来,甚至他产生一种感觉在动手之间,能看破对方尚为萌发的心理动机。原来经过回山路上的心意坚定,李志常的心灵境界已然上了一个台阶,此刻他对敌之下,潜能勃发,神通自现,有了洞穿先机的异能。当然这不是无敌的能力,如果有人能够将武功练到‘有意无意之间’成为身体的一部分,他也就看不透了。
  李志常悟通此种关节,一声长笑,有不尽的欢喜。只见他化掌为劈朝身前右边空处劈去,对方马上脸色大变,因为不出意外,她马上就要挨对方一掌,她于这千钧一发之际强行转开,李志常乘胜追击,她已然无法抵挡,颓然道:“罢了,我认输。”
第十六章
两年
  李志常微笑道:“前辈,承让了。”
  “说吧,你是自己进去,还是让我们带你进去。”
  “在下对墓中确实不熟悉,还得前辈带路。祖师所留武功却是刻在。”李志常正欲说出重阳遗刻所在。
  “且慢,你只需告诉我就是了。传音入密你总会吧。”林环道。
  “好吧。”李志常点头。
  林环叹了口气,李莫愁不愿再活死人墓终老她也强求不得,只是这玉、女心经却是不能传她了,王重阳所留武功既然能克制玉、女心经那就更不能给她知晓。“也罢也罢,过两年等她长大,就放她下山吧,到时她爱去哪就去哪,也不枉这一番师徒之情。何况她既然没学到门内最高武功,纵然为恶也不会太过。”林环心道。只是她这些小心思又不足为外人道。李志常虽不理解,却也不反对,他的目的只是重阳遗刻,其它之事只是末节。
  李志常自那日得到允许进入墓中,遍览重阳遗刻已过去两年。重阳遗刻说到底不过是九阴真经的一小部分,比之黑风双煞所得九阴真经下半也是远远不及,不过其中记载的武功所引出来的思路却是发人之未想,别开生面。
  更让李志常高兴的是因为他将全真心法给了古墓派,林环不欲占他便宜又将玉、女、心经给他观看。玉、女、心经虽然是上乘武功,比之九阴真经还是不足,不过李志常从中所获远胜于重阳遗刻,真乃意外之喜。
  你道是为何,当年王重阳得知林朝英在活死人墓中逝世,想起她一生对自己情痴,这番恩情实是非同小可,此时人鬼殊途,心中伤痛实难自已,于是悄悄从密道进墓,避开她的丫鬟弟子,对这位江湖旧侣的遗容熟视良久,仰住声息痛哭了一场,这才巡视自己昔时所建的这座石墓,见到了林朝英所绘自己背立的画像,又见到两间石室顶上她的遗刻。但见玉女心经中所述武功精微奥妙,每一招都是全真武功的克星,不由得脸如死灰,当即退了出来。
  他独入深山,结了一间茅芦,一连三年足不出山,精研这玉女心经的破法,虽然小处也有成就,但始终组不成一套包蕴内外、融会贯串的武学。心灰之下,对林朝英的聪明才智更是佩服,甘拜下风,不再钻研。
  其实王重阳一生自负却是太过偏执,玉、女心经专为全真教武功破绽而创立,如果王重阳结合玉、女心经弥补全真教武功的不足,那他武学境界势必会再上一层,也不会英年而逝了。
  李志常没有王重阳的执念,却是看出心经价值所在。
  重阳遗刻一经过目,李志常思索上十余日,即已全盘豁然领悟,只是玉、女心经如何与全真心法结合,却是大为繁难,非得潜心参悟非是一日之功,重阳宫中却不清静,不是闭关的好居所。李志常便禀明丘处机,阐明情况,在后山一株大松树下搭了间小茅屋以蔽风雨。茅屋上扯满了紫藤。李志常素来淡雅,所住的茅屋前便一任自然,惟有野草。
  年余之间,内功外功俱皆精进。再一年将重阳遗刻、玉、女心经及全真心法熔于一炉,创出了属于自己的内功。他这一门新的武功注重人体自身潜力,大成之后,一切神通,悉皆自足,举手投足间便有莫大威力,故而取名‘神足经’。他此刻武功大臻圆熟,自信纵使五绝亲临,也要打过一场才知高下。
  李志常此刻神功大成,心中畅快,便拿起去年用掉落的松枝做成的长笛,吹奏起来。他此刻内功深厚,并世难寻匹敌者,笛声所及之远还到了重阳宫。
  尹志平此刻正与孙不二的俗家弟子程瑶迦讲解全真剑法,全真派威震南北自然开销甚大,所以在贫苦人家选择天资根骨上佳者如赵志敬之流之余,也多收豪门大族的子弟弥补开销。如尹志平和程瑶迦都是大族出身,家中富贵不逊于一般公侯。这也是赵志敬向来看尹志平不顺眼的缘故。
  尹志平正给程瑶迦讲到这一招“顺水推舟”的妙处,却发现程瑶迦神思不属,问道:“师妹,可是师兄讲的不好?”
  程瑶迦不禁俏脸微红,讷讷道:“尹师兄,似乎外边有人在吹笛子。”
  尹志平只见程瑶迦云鬓如雾,香腮胜雪,脸上羞涩之情,实是难描难言。一时间也是痴了,好半响没回过神来。程瑶迦禁不住尹志平这般直视,拉了拉他道袍,道:“师兄可听到了么?”
  尹志平这才回过神来,暗道忏愧,他内功已经深有根底,此刻集中精神自然笛声。大奇道:“咱们宫中无人会吹笛,此刻笛声从哪来的。”
  程瑶迦道:“师兄我们练半天剑也累了,不如去看看这笛声究竟来自何处?”
  尹志平禁不住她这般软语恳求,稀里糊涂便答应了。两人顺着笛声竟然慢慢来倒后山,这时候李志常微微一笑,“师妹不用猜了,看来是大师兄在后山吹笛呢。”他虽然这样说,心底却无比震惊,后山到重阳宫少说也有七八里,大师兄能将声音送到,其内功即使没到道家练气士所说‘天人化生’的境界,恐怕也不远了。这两年李志常在后山结庐而居,几乎不通音信,更没有显现身手,重阳宫中新进的弟子好多都不知晓有这么一号人存在。尹志平几次去见李志常要不是李志常对着松树发神、要么就是诵读道经,却没见他练过武。
  而他这两年来日夜苦练,内功外功已经大有增长,即使丘处机也不如他了,自忖即使不及李志常,也相去不远。哪知道如今看来差距反而更加大了,不由得熄了心中那点不足为外人道的小心思。
  尹志平收起心思,接着道:“程师妹你入门以来恐怕还没见过大师兄,大师兄俗名叫李志常,乃是家师自小收养。大师兄武学源深,乃是我全真教自王重阳祖师之后,天资最高者,你若是能得他指点加下,可抵过你三年苦修。何况论关系你与大师兄也是颇有渊源。”
  程瑶迦问到到底有什么渊源,尹志平只是笑而不语。这时候山上笛声收歇,“志平你和程师妹来得正好,我昨日刚刚炮制好一砖松茶,却是便宜你们了。”这道声音从山腰上传来,两人如同有人在耳边轻诉,尹志平不由得更加亲钦服。程瑶迦却是功夫尚浅不知刚才笛声传入重阳宫和这时李志常这手‘千里传音’的妙处,只是对李志常在半山腰上能听到他们说话,大为惊奇。心下道:“这位大师兄耳朵可真是比狗还灵。”又想到把师兄比作狗却是大为不敬,十分好笑。暗道一声:“大师兄千万不要怪罪我。”
第十七章
程瑶迦的心事
  两人转过山腰便看见一块空地,空地中间耸立着好大一棵松树远远望去华盖高耸入云,遗世独立。程瑶迦想到自己来终南山快两年了,居然没有发现这么个好去处。松树之下是个茅屋,屋前野草丛生却不杂乱。屋前是个石桌,坐着一人,月白色道袍有些破旧,但也干净。再看那人面目还算白净,总看不真切,一双眸子就像山边的清泉似的,清澈有神。
  山风徐来吹动他的衣袂,似是要乘风而去似的。这是程瑶迦对这个年轻道士的印象。尹志平和程瑶迦一会走到石桌前,李志常微笑道:“坐吧。”
  尹志平不用多礼,径自坐下,程瑶迦前旗裙摆,隐隐一拜,道:“清净散人门下程瑶迦见过师兄。”
  李志常道:“不必多礼,算来我也算孙师叔半个徒弟,你莫要拘束。”
  程瑶迦心中好奇,却又不便发问,尹志平似乎看出她的好奇,却憋着不说。
  李志常道:“为兄这里没什么好招待的,只能请你们喝茶。”尹志平笑道:“程师妹你今天却是好福气,平日里,师兄可不轻易请人吃茶。”
  李志常瞪了他一眼,对程瑶迦微笑道:“却不是师兄小气,我这茶与别处真有些不同,虽不耗时,却也颇费心力。我也是平日里闲暇时才慢慢酌饮。”只见李志常回屋里取出一块茶砖,漆如点墨,他如玉一般洁白的手往茶砖一拍,飞出道茶叶分别落入茶壶。壶中早已蓄满清泉,李志常将茶壶放在手掌之上,不一会程瑶迦便听到壶中沸腾的水声,只是不论如何沸腾,壶盖始终紧闭,无一分水汽冒出。她却不知,李志常掌心生出一股吸力,紧紧吸住茶壶。
  这却是李志常从九阴神爪悟出的道理,旁人也难以知晓。九阴神爪,爪力无比,鬼气回荡,不攻自惧。其爪可使头骨成孔而不碎,爪心有强大的吸力可隔空取物或吸取他人功力,爪指有强大的透劲可隔空伤人。一收一放,一开一合,合乎武学大道之理。李志常取其爪心吸力的道理,却是从中悟出武林中失传已久的擒龙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