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校对)第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577

  乔峰母亲忽然听见外面有什么动静,惊讶道:“咦,老头子,外面是不是要下雨了?打这么大的雷。”
  乔三槐正在想事情,先前没注意,他说道:“是啊,这一两个月都没听到这么大的雷声了。”
  乔峰的母亲道:“对了,昨天那位道长还在坡上吧。”
  乔三槐道:“那马儿还在后圈,应该没走,我得赶快去叫他进来。不然这一场大雨,他未必遭受得住,你说这人怎么这么倔,叫他进来歇一会都不行。这一天下来估计也饿了,我等下叫他过来一起吃饭。”
  乔峰母亲道:“这小道长像是峰儿以前说的武林人士,峰儿说那些人都高来高去,行为怪癖。”
  乔三槐道:“好了,我出去悄悄。”
  乔三槐走到院子里,只看见外面虽称不上繁星如簇,但也没有大片的乌云。这时候他已经听到那雷声滚滚却是从山坡阴面传来,他就奇怪了,这么大声音不是雷声,也不是地震,李志常也不在坡上。
  乔三槐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回到屋子悄悄拿着锄头,爬到山坡上,露了个头。只见他看见了毕生难忘的一幕,山坡阴面本来一条平整的小路,这时候全都变得坑坑洼洼,星光下只见两个黑影就在远处,不住碰撞。那奇怪的雷声就是从那两个黑影那边传过来。
  而且他离得比在屋子里面近了许多,还不时的听见石头炸开的声音。他知道那两个黑影都是人,但是人怎么能做到那般地步。
  李志常此刻对着萧远山这可以进入生平所遇前五的武道高手,潜力被激发出来。简直有一种酣畅淋漓的快感,若论他生平最为凶险的一战还是和上官金虹交手那一次。可是这一次又不同,他毕竟没有之前那般入神坐照的内功,因此现在更能直观的体会,诸般武技的无上妙用。
  李志常越打越得心应手,萧远山却越打越心惊。萧远山本属契丹后族中人,自幼随汉人师父习武,是辽国萧皇后属珊大帐的亲军总教头,并且很得萧太后的赏识,受辽国太后信任,任属珊军总教头,不然也不会被慕容博陷害来挑起两国争端。
  三十年前他武功之高,已经令人骇怖万分,难以想像。当年中原二十一名武林高手埋伏与围杀他一家人,但萧远山以一己之力大败率领群雄的少林派掌门人‘伏虎罗汉’玄慈方丈与丐帮帮主‘剑髯’汪剑通,并杀死‘万胜刀’王维义,‘地绝剑’黄山鹤云道长、山西大同府‘铁塔’方大雄和江西‘杜氏三雄’等十七名武林高手。
  如今潜伏少林三十年,萧远山虽然因为年纪增大体力大不如前,但是因为偷学了多门少林绝技加上血海深仇,比盛年时又多了几分凶蛮狠辣。他自忖当今天下除了曾经与他三次交手不分上下的灰衣人,就只有他亲生儿子萧峰才能和他一较高低。
  这次乔峰身世暴露,其实他在其中也有几分推波助澜的意思。今日他前来就是要一一开始杀掉那些仇人,包括乔三槐夫妇。
  可惜他不幸遇见了李志常这等高手,他越是交手才发现对方不禁剑术通神,还有一身几乎登峰造极的硬气功傍身。对方越打越是气力悠长,而萧远山这些年来因为习练少林绝技,身上有几处暗伤,难以全力发挥。
  况且对方精妙的剑招仿佛层出不穷,无穷无尽,而萧远山能用的招数已经越来越少。萧远山知道百招之内如果不能击败李志常,他势必落入下风。
  突然间萧远山双掌上下翻动,掌力发生变化。李志常暗暗吃惊道:“没想到萧远山居然能把‘九天九地方便铲法’化作掌法来用,天龙四绝之名果然当之无愧。”
  这‘九天九地方便铲法’本是少林寺内门三十六兵器之一,也是七十二绝技中一门极厉害的武功。原本是要用一门奇门兵器‘方便铲’配合使用出来,当然以如今李志常的功力还用不了这等武功。‘方便铲’为达摩老祖所创,这种武器包含了五行八卦、天干地支。当年达摩老祖便是扛着方便铲一苇渡江,前代少林高僧依据这典故呕心沥血创出‘九天九地方便铲法’,共有九九八十一招,端得厉害异常。
  萧远山这等武学高明之士即便用掌代铲,威力照样不可小觑。要知道少林寺七十二绝技一般最多五六招,而这门铲法,足足有九九八十一招,一旦施展出来,流转不息,劲力通透处,威力惊人。
  之前两人交手声势滔天,到了现在,居然没有发出丝毫声响。乔三槐虽然不懂武功,不过看见两人所处位置居然有了雾气,身影在雾气下越来越模糊,传出来的动静也越来越小,他猜测估计很快就要分出结果了。乔峰少年时候才学武功,经常不经意毁坏家里东西,因此他询问下,也有些明白什么是武功。他在一边看了一段时间,已经猜测到这两人恐怕就是峰儿口中的那种高手。
  乔峰这时来到嵩山脚下,径向少室山行去。这是他少年时所居之地,处处景物,皆是旧识。这时重临故土,想到自己身世大谜,一两个时辰之内便可揭开,饶是他镇静沉隐,心下也不禁惴惴。
  他轻功高明,此刻发力狂奔,不一会就远远看到自家的菜园子,再也抑制不住心中激动,运起内力大声叫道:“爹!娘!孩儿回来了。”
  然后乔峰突然听到一声惊天动地的炸响,正是从他家旁边山坡的背面传过来,乔峰来不及进家,往那山坡飞奔而去。他看见了他老父正趴在山坡上面,人事不知。他先是一惊,然后摸住乔三槐的手,发现只是受了刚才的惊吓,并无大碍。
  一道内力输入乔三槐体内,乔三槐马上醒转。他看见乔峰脸上露出惊喜神色,然后急切道:“峰儿你去看看那位小道长有事没有。”
  乔峰扶着乔三槐走了下去,这一路的场景简直让他触目惊心,不一会两人便来到那战场中间,乔峰惊讶道:“李兄弟?”
  他只见李志常一个人扶着剑柄,坐在地上喘息,他目力很强,借着星光看见李志常嘴角有一点血丝。不过看他神色,并无大碍,估计只是有一点内伤。
第三十八章
闲散
  李志常缓缓起身,将无常剑收回鞘中,幽幽道:“乔兄你终于来了。”
  乔峰有些吃惊,惊疑道:“你知道我要来?”
  李志常叹息道:“你的身世其实我早已知晓,当日在松鹤楼上便想和你说,不过现在你应该清楚了。这位乔老丈并不是你的生父,你的生父是契丹人萧远山,也就是刚才和我交手那位。”
  乔峰对着乔三槐道:“爹爹,这是当真的么?”
  乔三槐语声低落到道:“我早知道这一天迟早要到来的,峰儿你的确是我们夫妻收养的孩子,至于这位小道长说你的生父之事,我们就不知道了。”
  乔峰终归不是常人,对此他这几日来,心里早就有所准备,因此当真相出来时,反而没有了杏子林中的悲苦。瞧李志常刚才所说,他生父居然尚在人间,乔峰百感交集,仍旧沉声问道:“李兄弟我知道你并非常人,你救了我丐帮兄弟,我心中更是感激得紧不知你刚才说我……那个他为何要与你交手?”乔峰看着乔三槐终究一时间说不出‘爹爹’两个字。
  李志常道:“他自然是来杀乔老丈夫妇的,若非在下,乔峰今晚就要和两位老人家生死相隔了。”
  李志常目光悠远,定定望着少室山,叹息道:“乔兄,他现在只怕是去少林寺杀你师父玄苦去了,不过他尽管武功了得,让在下不太好过,但他也非全然毫发无伤。因此乔兄你现在上山,或许不仅能救你师父一命,也能护住他安然离开。”
  乔兄此次回来,本就是向二老和师父证实身世,既然乔三槐已经亲口承认他并非二人亲生骨肉,自然还要去向恩师问明当年缘由究竟是不是如杏子林所说那般。
  乔峰跪下来对着乔三槐道:“爹爹,无论孩儿是不是你们亲生骨肉,孩儿都将你们二老当亲生父母看待,待孩儿此间事了。若你们不嫌弃,孩儿愿便侍奉你们身边,再不过问江湖中事。”
  乔峰又起身对李志常拱了拱手,往少林寺去。
  李志常功行一夜,内伤已然不药而愈。萧远山功力之高可以说冠绝当世,出招时自然而然便带上自身真力,威力莫大。可是李志常身子骨之强健亦非寻常,很快就将经脉中萧远山留下的气劲化解,补益了北冥真气。
  从这萧远山残留的气劲,李志常已经可以知晓,对方戾气深重,几乎到了走火入魔的边缘。若非萧远山天资盖世,功力高绝,强行压制住戾气带来的暗伤,早就经脉寸断。
  东方既白,忽听得屋外有人说道:“慧静师叔,应该是这里了。”李志常推开房门,见是四个中年僧人,服饰打扮是少林寺中的。
  乔三槐夫妇也出了房门,其中一个浓眉大眼的丑陋和尚道:“乔老施主,因为最近前丐帮帮主那个事情,方丈叫我们带你去寺中暂避一下。”
  乔三槐见来得是因为送柴火跟他有几番交集的一个少林僧人,因此并不怀疑对方身份。他看着李志常问道:“李道长,我们该怎么办。”
  李志常说道:“无妨,随他们去吧。”
  少林僧人此番是来保护乔三槐夫妇的,昨夜寺中发生不少事情,他们还急着回去,因此并没有多过问李志常的事。
  李志常来到荣阳一带,买了一处小院,独居而处。他和萧远山相斗一番后,对这世界最高层的武力有了一番自己的见解。以目前所见,天下最顶尖的高手除去那藏经阁中不知深浅的老和尚外,首推‘天山童姥’,稍稍次一点的应该是‘李秋水’。不过李秋水既然能和天山童姥相斗这么多年,即使有些差距也不会太大。
  比之逍遥二老还差一层次的应该是慕容博、萧远山、鸠摩智、乔峰等四人。李志常自忖如今斗上四个人任何一位都应该不落下风,但也没有击杀四人的实力。同时他也深深体会到之前世界和现在世界武学道路的根本不同。
  无论是上官金虹、还是郭嵩阳,所走的道路都是追求最大的杀伤力,可以说把武技中的‘技’发扬的淋漓尽致,因此和这等人一旦生死相搏,那就真的是不死不休。除非你高出对方两三个层次,方能游刃有余,不然若不能将生死置之度外,一不小心便会被对方重伤,或者击杀。而如今世界的武技的‘技’固然不差,但练到深处却是讲究固本培元,反哺自身,争斗中也没有那种一击必杀不死不休的气概。
  真要认真而论,两个世界的武道当真不好说谁高谁低,毕竟上官金虹已经足够厉害,还没到‘技进乎道’的层次。当然李志常如今介于两个世界的武学道路之间,这并不是说他身兼两大武学体系之长,其实这反而让他的武道不精纯。武道不精纯不是说他功力不精纯,而是他没有完完全全走出自己的道路。固然他如今见识越高,对武学体会越深,但要走出前人未走的道路还为时尚早。所谓武无止境,道无止尽。
  武学虽然是李志常的兴趣,不过李志常并没有那种‘舍武之外,再无其他’的天性。因此也不特意强行去想走出什么道路,每日在这小院中该吃就吃,该睡就睡,安然练功,如此过了半年。
  这半年江湖中发生许多大事,乔峰契丹人身份早就轰传江湖,他生父萧远山没有死的事情也传散开来。乔峰恩师当日被萧远山击杀在少林寺中,大概是因为受了伤的缘故,萧远山并没有做到一击必杀,反而多费了点功夫,被少林僧发现。
  萧远山即使有点小伤,也不是少林寺说拿下就拿下的。玄字辈高手尽出,才把萧远山围住,不过后来萧峰赶到,几番争斗下,还是就救出了萧远山。
  其后少林寺发出公告,邀请天下人士共同擒拿萧氏父子,江湖中有小道消息传出,萧远山从少林寺藏经阁偷出不少武功,因此少林寺才这么激烈。但是奇怪的是少林寺同时慕容家也交恶了,外面的俗家弟子几番和慕容家四大家将发生了冲突。
  至于李志常怎么知道这些事的,只因为他闲来无事,机缘巧合下认识了附近聚贤庄少庄主游坦之。
第三十九章
高人
  离李志常居处西南方向十余里地,便是聚贤庄,庄主为“游氏双雄”游骥和游驹两兄弟。兄弟二人各使一面百炼钢盾,攻守兼备,二人联手威力更是大增。游氏兄弟为人好客大方,过往的江湖中人无不倾力结交,凡有所求皆尽心尽力,极有孟尝之风,所以二人虽不算武艺绝顶,但聚贤庄在武林之中却是极有声望。
  庄内游坦之伯父游骥正和游坦之拆招,游骥身材高大,体格健壮,相反游坦之体格相对瘦小,这自是他年岁较轻还未成长发育完全的缘故。
  不过两人在院中交起手来,却是你来我往。庄中下人均在想:往前少爷和大庄主过招往往支撑不了片刻,这半年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居然武功突飞猛进,这下子跟大庄主打得有来有往平分秋色。
  游骥不想侄儿进步这么快,他练了几十年武功,在江湖上虽称不了罕逢敌手,但和十六七岁的侄儿居然还纠缠这么久,脸上有些挂不住。
  因此心急之下,不及思索,一招‘奔雷转身’用出来。一出手他便心道:“哎哟,我怎么犯糊涂了,跟小孩子斗什么气。”
  便想勉力收住力道,哪里知道马上他这一掌就遇上侄儿的拳头。游骥知道自己力气大,心里一突。哪知道拳掌相接,游坦之手臂没事,游骥却被震退了三步。这的确是他没用尽全力的缘故,但也有八成力气在里面,居然被游坦之击退。
  游坦之也十分诧异,这半年他认识一个年轻道士,对方几乎无所不知。他见这道士亲切,便和他聊得十分开心,把自己在庄中听到的趣事都将给对方听,对方对这些事似乎也颇有兴趣。半年前他随口说道自己练武天赋太差,十分懊恼。那人就传了他一套呼吸口诀,让他睡觉的时候按照口诀的呼吸节奏入睡。还讲了四句话:思定则情忘,体虚则气运,心死则神活,阳盛则阴消。
  游坦之读书不多,但也听得明白这话的意思。他倒也老实,对这新交朋友的话听了进去。照着练了半年,说也奇怪,那道士并未教他一手半脚武功,然而他日间练武之时,竟尔渐渐身轻足健。半年之后,本来劲力使不到的地方,现下一伸手就自然而然的用上了巧劲:原来拼了命也来不及做的招术,忽然做得又快又准。
  游家这一代就他一个独子,他伯父游骥膝下也没子嗣,见侄儿仿佛开了窍一般,喜不自禁。这几月来隔不了多久就陪他练武,对他十分督促。
  游骥和游坦之对招,自然不会用上内功。他所学内功十分粗浅,当年恩师传他两兄弟时他们也只能听个稀里糊涂,人到中年也没练出多少内力。加上游坦之天资愚钝,因此他们也不敢轻易交给游坦之,怕他连练错。
  游坦之刚才和游骥拳掌相交,丹田里自然而然冒出一口热气出来,这口热气游走极快,转瞬间就来到他手部,一时间他力道大增,进而击退了游骥。
  游坦之惊慌道:“大伯我不是有意的。”
  游骥仔细回味,刚才游坦之那一下分明是含有上乘内功。游骥神色奇异道:“坦儿你这是跟谁学的上乘内功?”
  游坦之惊讶道:“啊,什么内功?我不会。”
  游骥忽地伸手往游坦之肩头拍去,游坦之以为刚才惹恼了伯父,不敢闪避。可是这半年来他已经学到了天下间最正宗的道门心法,虽然不会使用,可是周身百骸已经初步具备了内劲。游骥这一拍,也不是全力施为,拍到他肩膀上,他肌肉自然而然的生出化劲,收紧反弹,将来掌卸在一边。
  游骥心道:果然。沉声问道:“坦儿你这不正是内功么,老实交代最近是不是新拜了师父?”他游家在武林中声名不小,游氏兄弟又为人慷慨,若是对方有意收游坦之为徒,自不会这般偷偷摸摸。何况从刚才看来游坦之所学内功非同小可,远比他自身所学要厉害许多,他怕对方另有所图,因此须得问个明白。
  游坦之回道:“这就是内功么,半年前我认识了个新朋友,他教了我一套睡觉时呼吸的口诀,第二天起来精神比往常好了许多,孩儿便一直依着做。”
  游骥自小看着游坦之长大,自不信他敢欺瞒自己,却也还是问道:“你真的不知道这是内功?”
  游坦之道:“孩儿确实不清楚这就内功,最先孩儿只是肚子里有一口热气,但是老也指挥不动。这几天的时候,这股热气突然就能动了,在我身子里钻来钻去,十分舒服。”
  游骥惊喜道:“当真。”他没想到游坦之只练了半年内功,内气已经可以行走诸脉。即使他认识那些少林高僧,也是在进寺二十年后,才有此修为的。当然少林寺学武较慢,不能一概而论,有些僧众入寺七八年才得到真传,那也是算快的了。
  游坦之正值青春年少,气血旺盛,加上他心思沉静没那么多杂念,练这玄门内功自然比寻常人快了许多。李志常自己练武时比游坦之还要快,倒也没觉得游坦之进境有多厉害。他传游坦之内功也是看他顺眼,随手为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5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