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校对)第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577

  阿紫抱住李志常手臂向木婉清吐了吐舌头道:“他自然是我丈夫了。”
  李木婉清只觉万念俱废,恨声道:“好。”随后拔剑想要自刎,李志常一指将她的剑弹飞。
  木婉清恨恨道:“你救我做什么。”
  李志常道:“阿紫我也是今天才认识的,你别误会。”
  那边阮星竹挑衅的看着段正淳道:“老子这么风流,这下报应到女儿身上了吧。”
  段正淳摸了摸鼻子,有些苦笑。李志常如今的状况,他是感同身受,只是一方又是自己的女儿,又不大是滋味,百味陈杂。
  那中年红衣女子道:“段正淳你要还是东西,就去把那小婊子宰了,给你女儿的男人抢回来。”
  段正淳陪笑道:“红棉你这是说什么话,年轻人的事还是让他们自己解决的好。”
  阿紫道:“李志常,我衣服都湿了,快给我找件干衣裳来。”
  李志常把握住这机会,向阮星竹道:“段夫人,不不,那个麻烦你给她造诣。”
  阮星竹听着他这一声段夫人,脸都笑花了,笑吟吟带着阿紫去换衣服。
  红衣女子正是秦红棉乃是木婉清的生母,她冷笑道:“小子,是你揭了我家婉儿面纱。”
  李志常道:“是。”
  秦红棉继续道:“那你讨厌她么?”
  李志常微笑道:“如木姑娘这般天姿国色,我想天下的男人除了瞎了眼,那绝不会讨厌她,在下一来没瞎眼,二来也是男人,怎么会讨厌她呢。”
  秦红棉道:“那你便该娶了她。”
  李志常道:“木姑娘,对不住你了,贫道不会娶你。”
  木婉清道:“为什么,难道你有心上人了?”
  李志常幽幽道:“没有,我一心求道,我们是不同的。”李志常其实内心深处何尝不是对木婉清有一缕情丝,但是他们根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所追求的东西也不一样,又何必强自在一起。
  木婉清道:“你走吧,我不想再见你了。”
  李志常默然无言,转身离去。他一个背影,消失在远处,颇有几分萧索孤寂,又和这天地格格不入。
  这边阮星竹带着阿紫出来,她眼眶红红的,像是刚哭过,但是脸上带着止不住的喜色。旁边阿紫却笑嘻嘻地,洋洋然若无其事。
  段正淳道:“星竹你是怎么了?”
  阮星竹道:“段郎你瞧这个金锁片。”手里拿着一块黄金锁片。
  段正淳向这块金锁片看了几眼,脸上露出惊喜之色,瞧着阿紫,摸不定道:“难道她是?”
  阮星竹喜不自禁道:“她自然是我们的女儿,阿紫。”
  然后又神情低落道:“就是不知道阿朱现在又在哪里了?”她当年未婚生子,她家又是武林望族,绝对不允许这丑闻发生,因此阮星竹虽然不舍还是把一对女儿送走。
  段正淳心里又喜又惊,喜的是找回了女儿,惊得是两个女儿都是李志常给他找回来的。他虽然不像其兄段正明一样崇信佛道,也不禁想到:难道那冥冥中真的自有天意。
  只不过此刻两个女儿都回来了,但她们母亲却是不同,关键是她们四个人都同时在场,一时间段正淳千头万绪,忽然好生羡慕李志常那份洒脱。
  阿紫可没他们那么多心思,开口问道:“李志常哪去了?”
第四十五章
我是来杀你的
  李志常洒然而来,洒然而去,他的心境已然到了世间万事万物不留痕迹的境界,儿女情长他能感受,却不能动摇他的内心。
  离开小镜湖,他便准备回居处,静等明年擂鼓山之事,取了无崖子一身内力。一夜赶路后,走过前面的山头,他看到一处短亭。
  便准备在那里休息休息,他漫看天外云卷云舒,静听风起风落,心中十分宁定。这时候短亭里面又走进一个人,那人道:“这位公子,在下可否在这里打搅一会。”来人声音甚是谦和有礼,叫人心中不自禁会生出亲切之感。
  李志常睁开眼睛见到一个穿黄色僧袍的僧人,年纪五十岁不到,布衣芒鞋,绝无半分与众不同之处,但脸上神采飞扬,隐隐似有宝光流动。他见这僧人深有气度,却没有丝毫露出有武功的样子。同时李志常察觉到远处有数人担着行礼,想必是这僧人的随从,心想这又是天下间哪一处宝刹的高僧出游,气派不小。
  他轻声道:“这亭立在天地之间,更不是无主之物,大师要来就来,又何必问我。”
  僧人微笑道:“小僧见公子正在闭目冥坐,悠然之态,超凡脱俗,怕坐在一旁打搅了你。”
  李志常听者僧人语出不凡,大感兴趣,悠悠道:“虽然风动,不曾心动。”
  僧人博学非凡知道李志常这是化用禅宗一处有名的典故,那是六祖慧能从五祖弘忍处继承衣钵,来到广州法性寺弘法,法性寺的主持方丈引宗法师正在讲经,风吹幡动,于是他问:“是风动还是幡动?”弟子中有说风动,也有说幡动的。慧能上前,合掌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李志常此语‘不曾心动’,却是指自己已然达到禅宗寂灭之境,心不动,万物皆空。
  僧人合掌道:“公子心未动,可小僧心中已然有了尘埃,如之奈何?”
  僧人所说又是六祖慧能的一处典故,那自是广为人知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了。李志常知道僧人意思是李志常心中无碍,可却成了他心中的尘埃,意思让李志常帮他。
  这一句话十分巧妙,若是李志常离开,和尚又会说,李志常的离开让他心中不安。若是李志常不离开,和尚又会说他可能感到不自在。
  李志常微笑道:“好个大和尚,我听闻,佛家讲究出世度人,你不来度我,却要我度你么?”
  僧人道:“达摩东游,度得几人;玄奘西行,求什么经。和尚此身不愿度人,但求世人先来度我,待我成就果位,再来度世人,岂不是更好。”他意思是自己能力不够,希望世人帮助他成佛,他再来帮助世人。
  李志常轻轻敲击亭柱,发出动听悦耳的声音,开口道:“你意思是今日我来度你,他日你来度我么。”
  僧人道:“正是如此,不过和尚是度不了公子今生了,但愿能度公子来生。”
  李志常眼睛眯了起来,开口道:“你是谁?”
  僧人微笑道:“贫僧鸠摩智。”然后又说了一句:“是来杀你的。”他这句来杀你的,不带丝毫烟火气息,可又杀机凛冽。
  李志常心里吃惊到:难怪看不出这人有丝毫武功,原来是鸠摩智。李志常轻轻笑道:“原来是吐蕃国师大轮明王,你身负我道门‘小无相功’,难怪贫道一开始会把你当做普通人。”
  鸠摩智心中震惊,他身负‘小无相功’乃是平生最大的秘密,没想到居然被李志常一眼看穿。好在他早有准备,说道:“在下身负小无相功之事,连博知天下武学的慕容先生都没看出来,居然公子能发现,难怪慕容先生对公子你推崇备至,叫我非要务必小心。”
  李志常道:“原来如此,我和慕容家确实有些恩怨,没想到慕容博这么看得起我,请大师来杀我。”
  鸠摩智神色有些惋惜,轻轻道:“我也没想到公子是这般妙人,杀了你倒是可惜了。若不是贫僧欠了慕容先生天大的人情,当和公子结为忘年交才是。”在他眼中李志常已经成必死之人,这般口气确实狂妄无比。
  李志常微微笑道:“慕容博武功不在大师之下,要是大师能杀我,他何不如亲自动手过来,何必浪费这么个天大的人情,用在我身上。”
  鸠摩智道:“若是两年前慕容先生自然远胜于我,不过贫僧最近新练成一门武功。小有所得,料来对付公子,应该是足够了。”
  鸠摩智双手一击,远处走来一名高大汉子。鸠摩智说了几句番话,那汉子点头答应,从行礼中取过一束藏香,交了给鸠摩智,倒退着离开,十分恭敬。
  李志常心里一突,难道鸠摩智去天龙寺取得了六脉神剑。天龙寺高手众多,鸠摩智一个人绝无可能取得六脉神剑,李志常心下思索,很快就知道了缘由。他估摸着那段时日慕容博也在大理,他既然暴露了身份,也许机缘巧合下遇到了鸠摩智。两人联手,进而从天龙寺取得了六脉神剑,难怪鸠摩智这般有恃无恐。
  只见他左手拈了一枝藏香,右手从亭柱上削下一些木屑。鸠摩智取过地下的一些木屑,轻轻捏紧,将藏香插在木屑之中。鸠摩智盘膝坐在香后,隔着五尺左右,突击双掌搓板了几搓,向外挥出,香头一亮,居给他用掌力点燃了。
  李志常赞叹道:“这火焰刀不愧是吐蕃国密教的不世神功,国师修为深厚,用出来恐怕当年宁玛派的上师也远不及你。”
  鸠摩智道:“公子连火焰刀也认得,果然见识非凡。”
  李志常幽幽叹息道:“若是只有火焰刀,国师也不敢夸下海口,那六脉神剑国师也学会了吧。”
  鸠摩智鼓掌而笑道:“公子不但见识非凡,智慧也非同小可。可惜那六脉神剑小僧只得了其中一门少泽剑,诚为憾事。”当日就算合他与带伤的慕容博两人之力,也不过强行从天龙寺中抢出一门少泽剑而已。六脉神剑只得一门威力自然折扣不少,慕容博自然不愿居功,将它让给鸠摩智,加上以前的七十二绝技,换了鸠摩智两件人情。
  慕容博对李志常这坏他几十年筹谋的人,自然恨极,他知道自从复国阴谋暴露后,此生复国无望。因此第一件人情便是用来对付李志常,报仇雪恨。
第四十六章
山水有相逢
  藏香所生烟气作碧绿之色,一道笔直的绿线袅袅升起。李志常知道火焰刀名为刀法,其实只是为无形掌力,而六脉神剑为无形剑气,两者都虚无缥缈,不可捉摸,却能杀人于无形,实是厉害不过。火焰刀和六脉神剑都能外放,不过火焰刀由掌缘而发,内力不集中,威力却是不及六脉神剑。
  鸠摩智此刻神功初成,第一次出手,故而想用线香,以展示掌力和剑气的去向形迹,一来显得有恃无恐,二来意思是让李志常死个明明白白。他练此神功自然要人前显圣,李志常又是武学见识不凡,正好成了他炫耀的对象。
  双手合十,朝着虚空一砍,一道烟柱成刀状向李志常射了过来。及到李志常身前两尺处,这刀状烟柱又停了下来。他这一道无形掌力能及到丈外已经分属难得,居然还能控制住停了下来,又教人难以置信了。
  李志常面露赞叹之色,感慨道:“我只知道逍遥派有一门功夫叫做白虹掌力,练成之后,发出掌力曲直如意,可变化方向,厉害之极。没想到明王将火焰刀和控鹤功结合起来,也能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真佩服。”李志常猜想鸠摩智应该还没能做到白虹掌力那一步,而且就算他练成六脉神剑估计也不能随意改变方向。不然他真能做到那一步,几乎已经是剑仙的手段,除非真有人能把金钟罩练到最高层,不然谁能够挡得住。
  鸠摩智本以为他能控制外放的火焰刀凝而不散,已经算是十分了得了。没想到世上还有人能将发出的掌力随意变幻方向,如此神功又高出他一头。武学之道,便和琴棋书画,以及佛学、易理等等繁难奥妙的功夫学问无异,愈是钻研,愈是兴味盎然,只要得悉世上另有比自己所学更高一层的功夫学问,千方百计的也要观摩一番。
  因此鸠摩智散了火焰刀,随即好奇地问道:“不知道逍遥派是武林中哪一个门派,贫僧可是从来没有听过。”
  李志常惊讶道:“明王身负逍遥派三大神功之一‘小无相功’,居然从没听说过逍遥派么?”
  鸠摩智此刻脑海中闪过一道白色的人影,这段往事已经有三十年了还是四十年了,他已经记不清楚。如今他武功大成之后,本以为已经把这件事淡忘,没想要李志常一句话又勾起了他的心事。
  他固然是吐蕃数百年来不世出的武学奇材,但是若没有年少那一番经历,他的武功决然到不了今日的地步。鸠摩智本来为还慕容博的人情已经决定杀死这令他颇有好感的年轻道士,不过看来这人知道许多事情,鸠摩智杀心便淡了下来。
  就在这一刻,就在这一瞬间,李志常突然拔剑了。他一剑划破烟雾,仿佛自天外飞来,犹若飞仙,杀机凛冽,目标正是鸠摩智的咽喉。
  独孤九剑本来讲究‘料敌机先,后发制人’,不过面对鸠摩智这有火焰刀、六脉神剑这等能神功绝技的高手,若是还等着后发制人,那也只能呵呵了。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若是一味守着‘料敌机先’四个字,那用剑跟只会死读书的书呆还有什么差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5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