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玄道主(校对)第2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2/644

  他认得这和尚,师承宝月尊者的师弟宝光禅师,叫做‘晦明’,本来是月轮国中的将士,练得一身极好的拳脚功夫。
  那宝光和尚又曾做了月轮国的国师,晦明在那时派给宝光做护法,随在宝光身边多年。
  十多年前,宝光同陈剑眉斗法,意图借此得证罗汉金身,最后终不能功成,还丧尽一身神通,沦为凡人。
  宝光因此辞了月轮国国师之位,安心在金光寺诵经念佛。晦明跟在宝光身边多年,也自此剃发出家,做了宝光弟子。
  五年前宝光静极思动,云游四方。他神通丧尽,行走天下多有不便,因此晦明也跟在身边,早晚侍候。
  法海来到晦明身边,没有用什么隐身法,晦明当即发现。
  见得是法海,连忙敬礼道:“主持你怎么在这里。”
  他归山途中已经知晓宝月圆寂,法海做了金光寺的主持。虽然法海是妖族出身,可是一身本领,堪比仙佛,又是宝月尊者传法之人,故而金光寺一系弟子,无有不从。
  法海道:“你不跟在你师父身边照料起居,怎么回山了,还跑到这里挖坑做什么。”
  原来他神念散开,就知道山中并无宝光和尚。
  晦明神色闪过一丝哀伤,然后道:“家师已经在金刚寺圆寂了,他圆寂之前,让我把这匣子连同他的骨灰带回来,同时将这匣子埋在这里,也让我就此在寺里参悟佛法,不再外出了。”
  他解开包裹,正有一个骨灰盒以及一个匣子。
  那匣子呈现青玉之色,略有些透明,可是看不出里面究竟。法海的神念也不能透过。
  他道:“这里是一山灵机所在,你师父好端端,埋个东西在这里干什么,拿给我瞧瞧。”
  晦明迟疑道:“主持,师父说过,这匣子不能打开,否则将大祸临头。”
  法海哈哈大笑道:“宝光能唬住你,可吓不住我,贫僧一生中什么没遇到过,我更要看看究竟是个什么东西,还能让我大祸临头。”
  晦明还要再劝,却发现自己口不能言,足不能动。
  心中不禁气道:师伯也不知道为什么,非要收这妖王进佛门,只看这脾性,哪里有半点高僧大德的样子。
  尽管他心里气愤不已,但并不能奈何法海。
  法海将青玉匣子摄到手中,随即就有无数‘卍’字符文飘飞,似一条条带子,纵横交错,缠绕匣子,阻止法海开启它。
  可是小小禁制,怎能阻止法海。
  他张口一吸,口如面盆之大,那些‘卍’字符文就如流水一样,往他口中。不一会就将上面的符文吞得干干净净。
  开启匣子,只看到里面躺着一本书册,十分古朴,上面用云篆写着——‘天魔经’三字。
  法海有些奇怪,宝光和尚,修的是金光寺一脉的佛法,传承自遁破大千的大能月光菩萨,一身正法,怎么还有天魔经这种玩意。
  要知道沾上天魔二字,自是魔法无疑。
  虽说是大道三千,殊途同归,正法邪法都可以最终脱离此天地的枷锁,但是道佛两家被称之正,并非毫无缘由。
  而且只看无数年以来,无论是长生真人还是金身罗汉都是道佛两家强势压制其余的修行流派。尤其是天仙境和菩萨果位这等遁破大千的高人,更是层出不穷。
  故而世间修士一旦得了真传,都是千金不易。
  所谓身兼正邪之长的修士,未必没有,但如凤毛麟角,千年都未必能见到一个。
  法海兴致缺缺,道:“还以为是什么东西,不过是一本邪法而已,瞧你紧张的。”
  他将《天魔经》拿出来,顺手往晦明身上一拍,登时解开了他的禁制。
第167章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晦明一得自由,急忙道:“主持你还是将这经书给我吧。”
  他看法海似乎并不太在意经书,便说出此话。
  法海道:“这《天魔经》就留在我这里,你随我回去吧。”他将晦明一抓,晦明只眨了眨眼皮,就到了寺院内。
  法海将这经书揣进袈裟里,懒得去管晦明如何,金光寺自有戒律堂,他要是闹事,自有僧人惩戒。
  他并不在意寺院的权利,于他眼中金光寺的一切,并不值得他多费心思,只要在他出去寻宝月时,别弄出什么乱子就成。
  此夜法海静室安坐,身上有金光湛然,他正修行自月光菩萨传下来的佛法。
  只是月光菩萨是人身,他是妖身,虽然高深佛法都被宝月尊者对他详细讲解过,其中一些关隘,仍旧闯不过去,令他还有些心浮气躁。
  他本是妖族,即使有了些修身养性的功夫,此时也难以入定,便将那卷天魔经拿出来。
  法海不知,这卷天魔经正是宝光偶然所得。
  宝光佛法深厚,只是未得明心见性,故而那金身罗汉的功果总是成就不了,后来神通丧尽,反而因祸得福,佛心精进。
  得了天魔经后,便知此魔经虽以旁门入道,可是一些邪术,无不直指人心,即使于佛门了性以及道家斩破虚妄都大有启迪之处。
  但是正因为它涉及到心灵微妙之处,故而一旦有了差池,很容易就坠入魔道,迷失自性。
  非得是大智慧,以及破除‘贪嗔痴’三毒,心无杂念者,方能将其中邪术驾驭。
  宝光心知此经流传出去,必然为祸不浅,但又以为这是哪位前辈先贤心血之作,又不忍毁去,直到圆寂时,也纠结毁不毁去。
  最后时方才定念,请金刚寺的高僧于藏经玉匣中设下禁制,让晦明将经书带回金光寺,埋在灵机汇聚之地,日夜受佛法熏陶,将经文中的邪气驱除。
  将来纵有人再见到此经,也可以定住心神,不会沉迷其中。
  至于能否有所成就,只看机缘造化了。
  当时晦明曾问宝光为何不交给宝月主持,宝光笑而不答。
  直到晦明回山路上,方才知晓,宝月禅师也圆寂了,才明白当时宝光的意思。
  法海自持神通高明,修行千年,即使看到天魔经三字,也半分都不在意。
  以他的修行,虽然不如道佛两家的高人那般心性坚定,可是天魔也迷惑不了他。
  今夜左右心浮气躁,法海决意将天魔经瞧瞧,看看里面究竟是什么。
  一翻开经书,里面果然记载着许多绝妙的法术,但法海堪比地仙、罗汉之流,浑然没将这些法术放在眼中。
  那些涉及法术的他一概掠过,然后后面又是一段文字,讲述天魔之道。
  他本来自宝月尊者那里得悉高深佛法,早些年游历世间,对于道家也有所涉猎。对于其中记述的天魔之道,一下子就看入了迷。
  其缘故还是在于天魔之道,同道佛两家的高妙,很有些相同之处,其中涉及到精神的论述,和宝月所讲的月光菩萨经大有相合之处。
  比如佛以千万化身普渡众生,生生不灭,其实就是将自身佛法道理传播出去,只要能令人信仰,自然就等于千万化身了,此是众生即我,我即众生。
  落在天魔经中,就是凝聚自身心念种子,传播在众生中,只要其行与自身心念相合,潜移默化下,就能做那偷心之举,化他人为我。
  起初法海本以为自己见多识广,又有高深佛法,故而不大将此经放在眼中,读到后来,愈发觉得佛魔相通之处,可谓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佛魔之间,本无分别。
  他却不知当他心中有此念头时,魔障已然滋生。
  及到翻到最后,记载着一门天人化生之术,终于忍不住修炼起来。
  沈炼在杀生观中,缓缓睁开眼睛。他见了那般剑术以及血色长剑后,就知道他决然不是陈北斗的对手。
  虽然很不想承认这个事实。
  入定是为了忘记见到的画面,令心头重归澄净。
  只是无论如何,灵台间那一抹血色,终归不能消弭。
  方雁影在沈炼入定时,就在外面守着。因为关于师尊的事,她还有许多要问的,但沈炼从外面回来后,就一直入定,她没法去打扰。
  冷清的夜里,杀生观比从前更加幽静,甚至没有虫鸟在附近鸣叫,来营造蝉噪林静、鸟鸣山幽的静谧画面。
  即使沈炼涤荡走了杀生观里的杀机,可出于生灵的本能,外面的生灵,并不敢擅自进入杀生观的地界。
  整座观中,仅有方雁影和沈炼两个活物。
  因此方雁影总觉得观里,弥漫着淡淡的哀伤,她有些不敢闭眼,怕一闭眼就看到李元亮他们。她有些不敢面对这些同门,怕他们问,为什么他们都死了,唯独她能够独活下来。
  沈炼睁开眼后,并没有去唤方雁影进来,也许凄冷的风露,能让她清醒不少。
  况且沈炼心中记挂着陈剑眉究竟去了何处,这些弟子到底被什么夺取生命,实是令他费解。
  他知晓即使那陈北斗,都坐不下这事,并非因为其实力不够,而是差了那一丝圆融,就不可能做到在瞬息间将杀生观地界所有活物的神魂都灭掉。
  东方渐渐破晓,一丝丝晨曦进入,沈炼炼化了晨曦,面色清润,整个人如玉生烟,缓缓走出门。
  如有所应,方雁影也看向了沈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2/64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