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玄道主(校对)第2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0/644

  因为那股力道的逸散,直接破坏了其本来坚固的结构。
  雄踞虚空的尸王面如金纸,神情无分毫波动。
  一剑所化的诸天星斗,所有的剑气都倾泻入巨掌之中,毫无保留的同如山似岳的巨掌接触,没有惊天动地的爆发,剑尖刺入巨掌,只有能量的湮灭和深沉幽邃的天地神威,震撼方雁影的心灵。
  无数尘沙从眼中如瀑布一样落下,在地上堆积。
  那僧人也就是尸王的一只手,血肉全部消失无踪,露出焦黑的骨头。
  就是星辰之力,也没法灼烧他的白骨。
  老僧露出了大梦方醒的架势,道:“你不是一个人。”
  他的眼睛如天上的繁星,纯粹、干净。
  方雁影身子有些摇摇晃晃,她已经被抽空了法力,而对面的老僧损失的不过是一条手臂而已,即便是凭着五行神剑以及这些时日培育的法意,都远不可能击败这名妖僧。
  方雁影默然,她知道面前这如妖似魔的僧人并没有说错,虽然是她在用剑,但出手之人,还得算上师叔,加上神剑亦是活物,说起来这也是一种另类以多胜少。
  老僧没有继续动手,更无谴责,澄净的目光透过方雁影,看到了远处的沈炼,淡淡一笑,如当初释迦牟尼的微笑传染给迦叶,沈炼也笑了,微微点头。
  那一剑本就不是为了杀他,而是刺破了僧人的恶念,引发出其内心深处作为高僧的慈悲一面。
  沈炼所选择的路线本就是有讲究的,他早就清楚了这里有一座胜观寺,里面居住着一位强横无比的尸王或者高僧,来到这里就是为了佛门的水行真法。
  ‘阿弥利都’是无数往生之力汇聚而成,作为‘甘露’,能让人不死,可谓佛家的水行精华,而形成‘甘露’需要一种手段,就是那‘往生咒’,也就是沈炼所求的那‘水行真法’。
  天地间便响起了往生咒,众多亡魂受到往生咒的力量,显得十分光洁,散着柔柔的光,渐渐汇聚到一起,氤氲蒸腾,似轻柔的晨雾,瞬息间布满虚空。
  随着‘往生咒’的咒力流动,水雾止不住的跃动,最后在中心形成一个漩涡,水雾状的亡魂都往漩涡飞去,漩涡中心似有一个通往轮回的黑洞,吸纳了一个又一个亡魂,同时剥离出往生之力,所有的水雾都汇聚成了一滴甘露,静静躺在半空中,悠悠的旋转。
  僧人悠悠道:“可惜见不到优昙花开了。”说完后,身上燃起了火焰,最后什么也没有留下,更无人知晓他的名号究竟是什么,来是空,去也空。
  方雁影有些怅然,又不禁有些羡慕,却不知道在羡慕什么。
  “他困在这里很久了,今日终于得到了解脱。”沈炼虚渺的声音飘荡在方雁影耳中,那一滴甘露不断旋转,落在了方雁影面前。
  方雁影才知道她在羡慕什么,因为僧人得到了另类的解脱,至少不用再拘束于此地。
  她看着那一滴‘甘露’,迟疑道:“师叔你不把它收起来么?”这既然是佛家的不死药,想必同道家的仙丹一样珍贵,即便不能食用后永生不死,也当能延寿许久。
  只要活得足够长,怕是一头猪都有机会斩破虚妄,毕竟它可以经历无数次失败,总能找到突破的办法。
  天地间的磨难有很多,但寿命终结绝对是所有未证长生的生灵最大的磨难,方雁影面对这佛家的‘不死药’竟能守住本心,足以说明她是有资格去晋升那天人之道的。
  沈炼浑不在意道:“我只是让你来去,并非是我要它,况且我已经得到了想要的。”
  到了他这一步,便是传说太上道祖炼制的九转金丹,吃了之后立即可以成就天仙境,遁破大千,也绝不可能动摇他的道心。
  他所需的只是那一段代表佛家水行真法的‘往生咒’。
  他一路向北,重整五行,往生咒不过是第一个目标而已,等到剩下四个目标完成,差不多也该到钟山了。
  跟着天上飘出无数金光,大部分倾洒在方雁影身上。
  方雁影悚然动容,因为金光就是功德,她第一次接受到功德之力。
第213章
优昙钵树
  方雁影清晰感受到只要她心念一动,就可以将那些功德之力炼化,瞬息间法力臻至长生以下的绝顶,无限接近长生真人。
  可她放弃了这个念头,因为不是自己一点一滴修炼出来的法力,将来很难攀升至更高远的境界,尽管对许多人来说,破妄境极致的法力,已经是可望不可求了。
  她现在其实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局面,无形剑诀已然臻至第十层,且通过沈炼一路上的潜移默化影响,将因快速提升修为而动摇的根基重新牢固下来,但是实实在在没有还丹入道。
  或者说她此时已经不能简单用修行九境来划分出她本来的实力,又没有跳出这个修行体系,一样需要走到最后一步,去斩破虚妄,练成元神,成为长生真人。
  没有入道还丹,并非是她境界不够,而是因为无形剑诀已经有些不适合她。她需要如乃师一般跳出无形剑诀的局限,重新立下剑道,这个过程可能一蹴而就,也可能终生都没法做到。
  可纵然流尽血泪,她也会坚定不移的走下去,不但是为了承继师尊的荣耀,也是因为她真的愿意为剑道付出一切。
  方雁影心念千转百回,最后决定将自己的那部分功德之力渡入五行神剑中,算是报答师叔,可是五行神剑只吸纳了一小部分降下的功德之力,并不接受方雁影的功德。
  沈炼伸出手指,无穷道气从那晶莹如玉的手指发出,瞬息间就卷走方雁影的功德之力,在当空凝聚成一根暗金色的簪子,最后飘到方雁影手上。
  “这根金簪,在你遇到完全没法抵挡的危险时,可以救你一命,记住只能使用三次,切记慎用。”沈炼负手悠然道,目光穷极到无穷玄远处。
  方雁影没有拒绝,轻轻地将金簪插在发髻里,秀发如云如瀑,从外面是很难看清金簪全貌,也不起眼。
  不过方雁影却发觉戴上簪子后,心思清明了许多,这便是功德的另外一重作用吧。
  她恭恭敬敬向师叔拜了拜,问道:“师叔我们接着走么。”
  沈炼道:“走。”
  方雁影欲言又止,她想问师叔下一个去处是什么,因为她已经明了来到这里,并非偶然。
  沈炼看出了她的想法,笑着道:“你记得刚才那位高僧入灭前说的话么?”
  方雁影不假思索道:“他说‘可惜见不到优昙花开了’。”
  沈炼悠然神往道:“如世间有优昙钵树。但有实无有华。天下有佛。乃有华出耳。”顿了顿,他继续道:“这是佛陀对他弟子阿难说的话,亦是说这优昙钵树的奇异之处,我们要去的地方,就长着一株优昙钵树,那种树只有佛陀显化世间时,才会开花,平日里只是结着果实,没有花。”
  方雁影喃喃道:“世间竟有这么奇妙的树,那么优昙花确实很难得,我们去,能看见么。”
  沈炼淡声道:“当你看见时,这世间便有佛了。”
  其实他还有话没说完,除却佛陀之外,佛家还有传说中的原始六佛,其中拘那含佛便是在优昙钵树下悟道的,那时花开顷刻,遍洒十方世界,妙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原始六佛俱是不如佛陀的,但也相差不远,或许比诸元清祖师还犹有胜之。沈炼欲要到的那棵优昙钵树生长的地方,就是曾经拘那含佛于此方天地展现过法相之处,叫做金寂国。
  此时在金寂国的国都中,有一棵十分巨大的树,上面的叶子很大,像香梨一样,许许多多的果实直接聚生在树干上,大的如拳头,小的如拇指,正是优昙钵树。
  树下便是王宫,里面宫殿里住着金寂国的国主,叫做金轮王,有等同金身罗汉的佛法,连佛门八宗的禅主都对很客气。
  金寂国的国主来源本来有两个,这是因为当时拘那含佛显化的法相时,在这里收下了两名弟子,一名叫舒盘那,一名叫郁多楼。
  这两位艺出同门,曾经发誓,两人的后裔世世代代,永不背弃,金寂国由两家人共同执掌,轮流出一位当国主,每一个可坐上国主之位百年。
  但是这一代的舒盘那子孙违背了祖先的誓言,将郁多楼的子孙杀了干净,只有一位逃出来,便是沈炼他们所遇到的高僧。
  他们为了纪念祖先的功果,每一位有金身罗汉级数成就的后人都冠以祖先的姓名。
  所以现如今金寂国的国主金轮王叫做‘舒盘那’。
  或许是因为郁多楼家族因为被舒盘那屠杀,遗留了不可驱散的怨气,所以舒盘那家族的人,在这些岁月中,接二连三死去,除了不死的国主外,舒盘那家族再也没有后裔留下了。
  舒盘那在亲人离去后,愈发变得诡秘、深沉,对于金寂国的国民统治很是严苛,甚至发布了一条法令,如果要做金寂国的官员,必须断去子孙根,且是孤家寡人。
  因为金寂国的官员都成了不全之人,心性扭曲,对于国人的盘剥愈发严重,可是在北方到处都是苦寒之地,而金寂国因为曾有佛迹,造就了三千里的乐土。
  高深的佛法都掌握在国主手中,没有佛法的国民靠着意志是没法穿越茫茫的荒原,寻找新的乐土,只能默然忍受来自国主和官员的盘剥。
  可怜的百姓贡献了一切,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困苦日子,而王宫里的优昙钵树的果子宁可烂在地里,也绝不给国主和官员眼中的贱民食用。
  最初在金寂国也遇到了数年不云不雨干旱情况,那时候国主就会施舍优昙钵树的果实,因为每一粒果实,都可以让百姓三月不饿。
  金寂国中如今到处都是饿殍,现在一粒优昙钵树的果子都可以换一名鲜嫩的少女,穷人们为了能活下去,只能不断生孩子,如果生下的是儿子,就会遭到遗弃。
  鲜嫩的少女最是可口,金寂国的国主金轮王正同他的臣子们享用美味佳肴。他虽然有金身罗汉级数的佛法,却不能如道家长生真人一样永驻青春,所以认为服用少女,可以让他返老还童。
第214章
金寂国中
  国主金轮王同群臣宴饮,觥筹交错,丝竹管弦不绝于耳。宴席上山珍海味数不胜数,有四鳃的鲈鱼,北海的熊掌,钟山的苍耳,大雪山的雪莲等等,这些都是人间罕见的事物,在金轮王的国库中只是寻常。
  而如今金轮王最喜欢的还是少女鲜嫩的胸脯肉,事先以灵材饲养,饮琼露清体,练瑜伽轻身,灵气具足,经过九十九道工序,方有如此美味。
  金轮王常觉得,便是到了极乐世界,如摩诃萨之属,也未能有他今日的享受。
  所谓摩诃萨,就是大菩萨,近乎于佛。
  在金轮王心满意足食用佳肴时,外界的宫门起了大风,跟着一阵黑烟卷进来,直接冲撞到他身上,令其手足不稳,由此开始生病。
  王宫里有人说,那是郁多楼的诅咒,终于到了国主身上。
  自此金轮王舒盘那在寝宫里,很少出来见人,据说有臣子朝觐时,不小心看到他手臂上的猩红斑点,被拖出去活活杖毙。
  国主偶然小病一场,依旧没有改变金寂国的统治,百姓还得为国主祷祝,请求佛陀降下伟力,治好国主的伤势。
  自从国主染病开始,一连下了十日的大雪,整个国度都像是冰块堆积而成的城池,很多人没有御寒的衣服,更无食物,只能缩在角落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0/64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