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玄道主(校对)第3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3/644

  李元亮惭愧垂首道:“确然如此,弟子不知为何,见她就蓦然生出亲切,可实际上她又仿佛水中的白云,圣洁、美好,但终归可望不可及。”
  沈炼淡淡道:“这并非你定力不够的缘故,那正是她修行的特质,亦是夏国大祭司对她十年如一日的培养,将天道的气息,深入她表里,这才有了南方诸蛮对她死心塌地的膜拜,你虽然是修罗身,可修行实质依旧是我道家正宗玄法,对于她身上那种涉及天人化生、万物滋长妙道的玄妙,根本没法拒绝。可以说任何修行不够的练气士,面对她时,修为总要大打折扣。”
  沈炼心里一叹,大祭司果然是死心塌地为夏王的,培养芸不但是用来对付他沈炼,亦是殷商广大练气士的克星,只是如此的培养,也绝了芸大道之途,可惜了她那身好资质。
  李元亮听了沈炼解释,才明白自己那些情绪的由来,饶是如此,他依旧没法对于心中那个美好形象生出恶感。
  接下来沈炼便吩咐李元亮他们四人去了西梁国,暂时听从陈菁的差遣,以他们四人联手,加上沈炼传授的四象杀阵,便是地仙级数的人物,也可以稍作抵抗了。
  至于沈炼还不打算回归西梁,他还有一件事要做,那就是将自家徒儿雷婧的那个厨子招揽。
  这个人是他自立国度的一个关键,更是对殷商气运的打击,如果他归附了殷商,对于沈炼来说,逆袭天命的难度将更大了。
  ……
  夏王很早就回到了蒙山,只是不见他带着沈炼的人头,所以大部分人都明白了,那个胆大包天的青玄道人,果真逃出了夏王的追杀,况且他此前还重伤了关龙子,毁了两仪生死灯。
  虽然之前夏军大胜东夷,实是值得庆贺,但青玄道人的事,还是为这场胜利蒙上一层阴影。
  可是夏王似是毫无所觉,他下了诏令,将有施氏的妹喜纳入宫中,同时加重了对于东夷诸部的盘剥。
  东夷诸部的人是敢怒不敢言,毕竟即便夏王非是天下无敌手,但能和他作对的依旧是少数。
  至于云阳,在夏王纳妹喜为妃时,都没有出现,声望更跌落了不少,哪怕他是白帝子,接二连三的受挫,依旧让东夷人免不了失望,况且妹喜跟他有婚约在身,如今却入了夏王的后宫。
  夏王为了迎娶妹喜,在蒙山建立起一座行宫,耗费了不少资源,宫在蒙山顶,周围的云端,栽种着云松,还有许多奇花异草,每日太阳升起,便可见万千云霞变幻,美不胜收。
  而夏国的高层,更清楚一点,那就是妹喜确实得了夏王真实的宠爱,没有别的原因,就凭她容貌和大祭司一般无二,就注定了她必然后宫独宠。
  关龙子被关进了行宫地牢里,仅有雷婧能出入地牢来看他,而关龙子在此期间毫无保留的将连山易尽数交给了雷婧。
  他如今白发苍苍,血肉干枯,那次沈炼对他的伤害,着实不轻,只不过关龙子并无什么颓丧,看起来怡然自足,雷婧不堪其忧,每日让那厨子阿衡变着法做食物,只是关龙子不知为何,虽然神态怡然,但进食却愈发少了,那并不是他在学练气士餐风饮露,断绝五谷,而是真的没法吃下东西。
  这一次关龙子讲完连山易,没有留给雷婧沉思的时间,他说道:“连山者,象山之出云,连连不绝。究其之用,乃是以四季六气为旺衰指引,以六甲值符为吉凶判辨之参照,以三元九运为时空转换。
  在这一点上,跟金木水火土五行生克有本质的区别,这也是我和你师父易道不同之处。谈不上谁更高明,不过他所学太多,欲要包揽天地万物,最后推演宇宙万物的一切发展,使过去、现在、未来一应在心,最后超脱时光长河而出,故而现在于易道上一定是没我纯粹的。
  这也是他至今没能真正一只脚踏入太乙的原因所在,不过他迟早会明白这一点,关龙子的一点私心就是,请你不要将连山易的精髓告诉他,让他的进步慢一点。”
  雷婧道:“如果先生要问我,我没法拒绝,不过他只要不问,我就不会主动告诉他,只是你此前既然已经将连山易给了他,为何现在又不想他得悉精髓。”
  关龙子苦笑道:“我一生都可谓光风霁月,但对于你师父我始终还是动了一次机心,连山易交给他,其实也是故意将他往易道上引,易道博大精深,即使以他之高明,也得费许多精力,令他难以纯心于一,进窥太乙境。”
  雷婧很是难过,她知道关龙子是真正的君子,所以做出这种机心,实是对舅舅的赤诚所致,才违背了向来的行事准则。
  以先生的智慧,怕是这一点迟早瞒不住他,所以两人的情谊,终归还是破灭了。
  而为了大夏做这么多的关龙子,现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舅舅仍旧没有赦免他。
  雷婧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请舅舅赦免关龙子。
  正在这时候,外面传来齐整的脚步声,一个宦官在一批侍卫簇拥下,抵达牢房,那宦官看到雷婧,便亲切道:“婧贵主,大王有诏令传达给你。”
  雷婧点头,便规矩地行礼。
  宦官神色肃穆,“有女雷婧,功在社稷,赐姓为姒,封国有莘。”
  自大夏建立以来,主动赐封土地的时候还是很少,即使王族中,也少有人能得到封地,雷婧被赐姓王族的姒姓,还封国有莘,可谓天大的恩赐了。而且她改姓姒之后,加上一半的王族血脉,将来甚至能有机会承继夏统。
  虽说自大夏建国以来,从未有女子当夏王的先例,不过从法统上,她确然具备了机会。
  更何况夏王仅有一个儿子,还常年驻守靠近北狄的边疆,显然不得夏王欢心。
第129章
阿衡
  雷婧对此早有预料,毕竟此前就传出这事的风声来了,但舅舅诏令在关龙子对她讲述完连山易之后,就立即抵达,这不禁有些耐人寻味。
  她恭恭敬敬接受了诏令,随即就感受到一股玄之又玄的气息降临自己身上,如非她从沈炼那里得到玄门真传以及开发了自身的血脉宝藏,就很难察觉到这股气。
  对于如今通晓一些连山易精髓的她,明白这股气便是龙气。龙气并非男子才能有,那是跟国家的气运有关,关龙子跟她说过,如果一国之君,龙气旺盛,练气士也不会轻易去杀他,否则必遭反噬。
  而且这种反噬,如果对练气士无损,就会降临到跟他因果牵连的人身上,对于寻仙问道、志在逍遥的练气士而言,自是不会轻易干这种事。
  不过练气士若能通晓天道变化,对付那些国君,倒也不必亲自动手了。毕竟修行越高的人,亲自动手杀人的时候越少,一来是不想招惹麻烦,二来一报还一报的手段,多不胜数,稍稍算计,自可以假他人之手。
  “大王现在有事么,我想去见他一面。”姒婧清澈的眸子注视宦官,令他没有来心里一颤,他不是第一次见婧贵主,但这次见到,总觉得她身上抛出过去那与生俱来的贵气后,多了些莫测,令他禁不住畏惧。
  宦官道:“回禀公主,大王说你接受诏令后,便得立即去封国。”
  姒婧眉毛一皱道:“那么大王可说关龙子当如何处置?”
  宦官道:“大王说过,关龙子先生可以从地牢出来,并决定恢复他太史令的官职。”
  姒婧舒了口气道:“那就好。”
  宦官接着道:“接应公主的仪仗就在地牢外面,还请公主速速就封。”
  姒婧点了点头,向关龙子看了一眼,对方微微一笑,对她拱手,姒婧这才在一众侍卫开道下,到了地牢之外。
  可她出去的路上,心头总是挂着一团疑云,仿佛这是她最后一次见到关龙子了。
  姒婧到了外面,早就准备好仪仗,她的仆人阿衡也候在仪仗队里面。有六匹骏马替雷婧拉车,通体雪白,唯有蹄子为玄色。
  这种马并非天马之属,可以御空飞行,但日行足有三万里之遥,又名‘蹄踏燕’。
  况且天子乘八骏,雷婧如今有六骏,尊位之高,着实让人能感受到夏王对她的厚爱,况且她如今被赐‘姒’姓,又有封国,无论是谁都可以顺理成章叫她一声‘公主’。
  夏王无女,所以她这位公主也是独一份。
  马车上,除开姒婧平日里用惯的侍女外,仅有一人可以呆着,那就是阿衡。阿衡看起来不到三十岁,相貌普通,但天生有一种亲和力,使人跟他谈话时,忽略身份的差距,而专注他说话的内容。
  阿衡没有师承,却天生知晓许多道理,他在帝丘亦有不小的名气,连雷诺那样的贵人,都愿意跟他平等结交。
  有莘国并不远,就在蒙山之北,亦算东夷的一部分。
  到了有莘国的国境,马车的速度就慢了许多,这也是雷婧的意思,她要好好观察自己的封国。
  阿衡亦注目外面的景色,赞叹道:“国主,这里真是一个好地方,若将东夷比喻成一条大龙,有莘国正好处于龙头位置,有无数灵机蓬勃欲发,而且只要布置得宜,占据形胜之地,可以控制东夷许多部族跟其他地方的交易,带来数之不尽的财货。”旁人都称呼姒婧为贵主、公主,可阿衡却称姒婧为国主,这当然不是偶然为之,乱世将其,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在阿衡眼中,现阶段是没有比雷婧更适合他施展抱负的主君了。
  姒婧幽幽道:“纵然似我舅舅那样富有天下,其实也没多大意义,阿衡我知道你对于治国很感兴趣,今后一切政务都交给你吧。”
  阿衡正色道:“国主我知道你是修行中人,对于俗务并不热衷,甚至心底里还会认为这会耽搁修行吧。”
  姒婧道:“难道不是么,如果你感受到时时刻刻,生命的密匙都在向你招手,天地间那些种种玄妙正在无时无刻不召唤你,引诱你去探索,你就会觉得将时间浪费在俗务上,实是浪费生命。”说这些话时,她想起了先生。
  阿衡微微一笑道:“国主所言,其实言不由衷吧,如果你是真正致力于修行,便不会说这样的话,真正的修行,不能太过刻意,天地间的玄妙,往往就藏在小事之中,正如大风起于浮萍之末,若见一叶落而知秋,这些不起眼的小事,往往就是天地玄妙的表征。
  况且国主你是否清楚一点,你得到了一个天下修行人梦寐以求的机会,如果你专心于那些不屑一顾的俗务,将极有机会证得跟太祖文命一样的修行成就。”
  他侃侃而谈,放出这样一番话,换做谁都会认为他在胡言乱语,可雷婧明白阿衡的与众不同,连山易可谓艰深晦涩了,但是姒婧每有疑惑,找到阿衡解析时,他都能清晰透彻讲明白其中道理,更另出不同的见解,有别于关龙子,但自成一家之言,同样触及天人妙道。
  有时候她听阿衡解析妙理,都仿佛先生就在身边一样。
  姒婧道:“有什么,你就直说吧。”
  阿衡深深凝望了姒婧一下,眼神如星空一样幽秘深邃,悠然道:“国主想必听过近来的传言,殷商代夏,天命所归。”
  姒婧叹声道:“舅舅虽然击溃了东夷联军,但是大夏的处境依旧不乐观,可这并非我一个人的力量可以左右的,而且关龙子也曾对我说过,教我不要掺合那些是非中。”
  阿衡呵然笑道:“关龙子的用意我也知道,那是他以为殷商代夏的天命终归没法改变,才会有此劝诫,不过国主你不清楚,天下大势,你是可以改变的,殷商代夏的天命,非是完全不可动摇,因为这所谓天命,仅是大势造就,而所谓大势更多是来自天乙多年苦心孤诣的经营,尤其是连东夷的云阳都遭逢大败,舍大夏亡后,再无其他国家能够一统幽冥,才会如此深入人心。”
  他顿了顿,继续道:“可是夏王并不会让他称心如愿,而且当今之世,论英明决断,无人及得上夏王,故而国主你将会获得一个前所未有的好机会。”
第130章
洢水
  姒婧道:“什么好机会?”
  阿衡神色一亮道:“国主可知为何大王大破东夷之后,依旧没有班师回朝?”
  “大约是为了威慑东夷诸部。”姒婧缓缓道,她于军国大事自有见解,只是她追求的不是这些东西罢了。
  阿衡道:“国主确然没有说错,东夷诸部本来就和大夏关系密切,这番联军大败,自是丧其胆魄,若非国主之师的缘故,夏王的威严当能深入东夷人心。
  只需派大将稍作安抚即可,不过经过前次的闹剧,夏王只得多做停留,同时娶有施氏之女,安抚东夷各部,毕竟这样一来,有施氏也不可能被灭族,其他东夷各部看到连有施氏都可以脱难,自然会熄了拼死之心。
  不过到底夏王和东夷各部已经离心离德,我猜夏王接下来就会抽调东夷各部族的精锐,组成大军,采取以夷制夷的策略。”
  姒婧颇不以为然道:“这又如何?”
  阿衡微笑道:“如果我说夏王组建东夷大军,钟意的统帅正是国主你,不知国主是否相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3/64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