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玄道主(校对)第4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0/644

  这些人现在都有些后悔了,一不小心居然发现了青玄的大秘密,难保沈真人不会起别的心思。
  沈炼虽有些意外,但还不吃惊,他早年就有过一些猜测,如今算是得到证实了,青玄跟黄泉魔宗果然有些渊源。
  只是此前他也探索过幽河,但绝无刚才他们经过的隧洞,想来必然是布置了别的法禁,导致他没有发现。
  今天的幽河异动,或许恰好破坏了法禁,才导致这直通黄泉魔宗的隧洞出现。
  对于此事,也许那叶流云最是清楚,可惜黄泉魔宗连同叶流云已经消失千年了。
第196章
牛头马面
  沈炼以山河社稷图为舟,漂浮茫茫无边黄泉上,不断往那处巨木的方向靠近,同时他也感受到今次这黄泉着实奇异。
  只看到无尽水面,出现一个个漩涡,他施展神通,便心知每个漩涡都勾连着一个时空,若是不小心坠入,未必还能轻松回来。
  毕竟时空茫茫,进入错乱之地,鬼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沈炼也将自己的发现告诉众人,免得有一不小心坠入那漩涡的。好在山河社稷图,实是玄妙绝伦,载着众人破开黄泉风浪,还能不断汲取黄泉精气,补益自身。
  要知道黄泉精气,十分阴晦,并不适合他们这等仙人吸纳。毕竟里面蕴含的怨气魔孽,都可以污染心中明镜,纵得了些元气,也得不偿失。
  山河社稷图却无此烦恼,毕竟本就是一个小天地,无物不融,吞噬黄泉精气,还可以为其补全轮回法则。
  沈炼突然心中一动,原来巨木那方向,魔气突然浩荡十倍不止,且在不断增加。
  沈炼全力催动山河社稷图,在黄泉上浮光掠影而去,不多时就看到了层层黑雾,里面有无数魔影,间或牛马的嘶叫声,每一声都蕴含勾魂夺魄的魔力。
  虽然仙佛中人不受影响,但还是心有所动。
  龙泉子得过上古仙人传承,见识不浅,他凛然道:“里面有许多阴司之神。”
  众人不禁望向他,等他解释更多。龙泉子道:“据传九幽黄泉之地,曾有十位阎魔天子,俱是恐怖至极的大能,他们部下便有无尽的阴司之神,其中以牛头马面这类阴司之神最多,都有接近鬼仙的实力,专门用于驱赶捉拿那些不肯坠入轮回的阴魂厉鬼。”
  鬼仙算是仙佛中的最下等,唯以阴神斩破虚妄,不得纯阳,但也比一般破妄境修士厉害些,三五个鬼仙,在场诸人自持都能轻易应付,如果多了就只能走为上了。
  瞧那重重魔影,至少不下数百之数。
  着实不好轻易打发。
  此时此刻,他们又是一惊,原来前方剑气萧萧,突然迸发,方雁影却是被迫进了里面。
  沈炼凝神道:“金蝉你且去帮雁影一把。”
  他并不急着出手,因为他感受到一股强烈的渴望在窥视他,如果他所料未错,正是那巨木。
  似乎他身上有什么东西在吸引那巨木,导致对方逐渐狂躁起来。
  这些阴司之神,应当跟巨木脱不开关系。
  陈金蝉领命,他一身法力之厚,当世不做第三人想。
  众人只看到陈金蝉捏出一个印诀,周身雷光爆闪,很快就把黑雾驱散大半,露出里面的真实情景。
  此时方雁影周围俱围着或是牛头,或是马面的怪物,个个气息磅礴,手持铁索、利钩,不断来回穿空,势必要把方雁影捉拿。
  不过方雁影当真不愧为太上杀剑之名,剑光乍起乍落,硬是迫得那些铁索银钩不得近身。
  甚至不时有牛头或者马面被她斩落,随即生机灭绝,显然是杀剑道意侵袭下,就算是阴司之神,也得魂飞魄散。
  陈金蝉洒然一笑,道:“师姐,小弟来助你一臂之力。”
  那神雷迸发,颜色不一,有的雷落到牛头马面身上,就马上让其身子不断膨胀,最终爆炸,还伤到它们身旁的同伴。
  有的雷落在阴司之神上面,立时让其着火,被烧得点滴不剩,还有的雷使其全身冻住,随后被方雁影剑气沾染,就化为齑粉。
  这些人都忍不住震惊,都说陈真人道行深厚,战力一般,谁知他在‘五雷正法’的造诣,竟然高到这地步。
  虽说阴司之神天生被雷法克制,但造成如此强烈的效果,亦显示出陈金蝉的战力,着实超出他们此前的预计。
  有陈金蝉加入,方雁影压力就轻了许多,她太上杀剑,火候不浅,更因陈剑眉的逝去,渐渐无情,每斩落一只阴司之神,杀气便盛一分,对于阴司之神的弱点就更洞悉一分。
  从一开始的决死求生,到现在已经有些从容不迫的架势。
  诸人也不好干看着,便道:“陈道友、方仙子,我等也来助你们。”
  法海此时也不讲究了,直接摇身一变,登时就化身一条通天彻地的玄蛇,蛇口大张,直接吞了一只阴司之神入口。
  众人不禁暗自摇头,要是给金光寺那周遭的信徒知道素日里宝相庄严的法海禅主竟是一条大蛇,估计也不敢去金光寺求神拜佛了。
  法海也是自入了佛门后,就很少争斗,如今正好借此机会,杀个痛快。
  那些阴司之神,虽然实力不低,到底不及这些人神思通明,转眼间就被一众仙佛冲散阵仗,变得七零八落,不禁茫然起来。
  方雁影登时只觉压力全无,周围只有十数头牛头马面,虽然个个看着凶狠,实则已经不足为惧了。
  她剑光纵起,随即消隐。此前被一大群牛头马面围攻,无形剑的妙处自是难以施展。这时她压力全无,施展无形剑起来,这些阴司之神哪里能判断出她的剑光在何处。
  随即一个个牛头马面开始无端裂开创口,黑气直冒,偏偏找不到敌人。不禁开始慌乱,铁索银钩杂乱无章的使出,固然声势浩大,实际上还不小心伤到了自己人。
  只过了片刻光景,这数百牛头马面,就杀得大败,侥幸存活的,也钻入黄泉中,不敢露面。
  这些仙佛却一个损伤也无,只有法海一不小心多吞了几头阴司之神,既是变成人身,也可以看见他肚子鼓胀,胖了一圈,像是个弥勒佛。
  禅宗的宏远,看出法海是贪多,法力略显不足,导致没法将吞噬的阴司之神完全消化,他掏出一颗灵丹,递给法海,说道:“师兄,这是小雷音寺的大还丹,你可以服用,帮你迅速补充精气灵机。”
  法海大笑道:“谢过了,不过你得叫我师叔祖才对。”
  宏远嘴角一抽,金光寺的宝月尊者跟慧可是同辈论教,后来法海将宝月尊者的转世身找回来,硬是趁着宝月尊者未觉忆前生时,将其收为徒弟,偏偏慧可祖师依旧和宝月尊者同辈论教,所以法海才有此话。
  沈炼不理会法海和宏远的打趣,却是对方雁影问道:“雁影,这些阴司之神从哪里出来的。”
第197章
幽冥老树
  方雁影道:“回禀师叔,我适才飞掠茫茫黄泉之上时,突然便有一道极快的虚影,抽打在我身上,然后就陷入那牛头马面的围攻中了。”
  众人不由吃惊,剑仙中人灵觉最是机敏,居然还能被那虚影抽中。想来也就是方雁影,战力冠绝世间,换做他们说不准就直接重伤,根本无力抵抗那些阴司之神第一时间的扑杀。
  黄泉异变,即使沈炼也没法体察周遭一切,因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阻绝他的感知。
  不过最大的异变就是那巨木,到了那里最有可能破悉黄泉秘密。
  山河社稷图迅速划破空间,以电光一般的速度不断靠近那巨木,数息之后,终于见到一颗通身幽绿色的巨木,扎根黄泉,不见尽头,一片片树叶,如同房屋一般巨大,一根根枝干,好似放大无数倍的刀枪剑戟组成的丛林。
  一只幽雀将两个爪子抓在一头如同太行山那般巨大的蛮牛头皮上,不断擦出火花,始终未能将其头盖掀开,同时蛮牛不断四处乱撞,激起黄泉之水,如层层海浪,巍峨高墙。
  倏忽间,又是一道快绝的虚影朝方雁影袭杀过去,方雁影还未来得及反应,沈炼便出现在她身旁,屈指一弹,正中那虚影。
  空间荡起涟漪,一个小小的黑洞出现,似贯穿了两个世界,透出沈炼熟悉的气息,正是九幽。
  沈炼神有所应,剑气如长虹一般冒出,紧追那虚影,终于虚空冒出一股猩红的鲜血,同时一根树枝凭空落下,坠入黄泉中,不断蠕动,顷刻间就长成一颗高大的树,如同那颗巨木的缩小版。
  树枝摇曳,树叶飘飘,煞气腾腾。
  沈炼能感受到对方那充满渴望的心念,像是要把他生吞了一样。
  因其两次袭杀方雁影,沈炼终于确定,对方被他和方雁影身上的杀剑气息吸引。
  果不其然,那通天彻地的巨木终于抖动起来,霎时间无数虚影破空而至,沈炼心念一动,将山河社稷图送出,仅把自己留下。
  他神形忽然一变,施展法相天地的大神通,绝不比牛天王的原身来得小,双足踏入黄泉中,侵袭自身的黄泉精气源源不绝冲入眉心的天地种子内。
  现在他也顾不得天地种子不喜欢这食物了,毕竟面对那神秘的巨木,他无暇炼化黄泉精气。
  只见沈炼法相庄严,有浩然天威,双手不断变化,抓住虚空中那些袭杀过来的枝条。此时此刻沈炼威猛张扬,以浩荡法力,似要清扫一切魔障。
  纵使登峰道人复生,瞧得沈炼雄浑的法力,也如萤火比诸皓月,太岳真形诀即使修炼到终极,都不可能有沈炼这般广大厚重之力。
  实则沈炼到了自演天地这步,从前所见一切法,都成了他的资粮,无论是巨灵玄功、太岳真形诀还是夏族人的血脉带来的无匹异力,都可以纳入他自身的体系中,他也逐渐朝着全知全能迈步。
  他一时间不知拍落多少粗壮的枝条,最后这些枝条跌入水中,化为缩小的巨木,意图纠缠他双足,只是他双足依旧发出强劲的太虚神气,将虚空搅动成一团浆糊,无论是黄泉水,还是那些小巨木,统统在这无匹巨力下,消失无踪。
  那方魁漓传递过一道神念,正是给沈炼点名巨木的来历。原来天皇曾种下建木,通天人之界,可渡人成仙,后来天地大劫,建木损毁,最核心的本源坠入黄泉中,长成了一棵幽冥老树,作为地藏王的载道法树,如菩提树之于佛陀,龙华树之于弥勒。
  只是黄泉有无穷秽气,随着年深日久,幽冥老树,终于成了一棵魔树,而且其残忍好杀,最喜吞噬纯粹的杀气,用以培育期自身的神性。
  地藏王终于不忍幽冥老树造下无边杀孽,将其封禁。无数年下来,禁制衰朽,魁漓和牛天王无意中践踏破碎了那禁制,终于将幽冥老树放了出来。
  此树固然未曾化形,可是法力之浩瀚,甚至妖圣都不及,如非被禁锢衰微,力量大减,纵使沈炼太乙中人,都绝无可能降服。
  不过魁漓的意思是这是一个机缘,让他好好把握住,将幽冥老树降服住,将获得难以想象的好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0/64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