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玄道主(校对)第5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2/644

  沈炼已经站在修行的顶端,俯视世间一切修行者。
  而陈北斗的剑道,决不允许有人能高于他的道,如果有,那就毁灭他,如果不能,那就毁灭自己,没有第三个选择。
  正是这样的决绝,才成就了陈北斗,正是这样的陈北斗,才能以和陈剑眉不同的方式,踏入至高的剑道境界。
  这与修行无关,与人有关。
  陈北斗提着陷仙剑,用着倾尽五湖四海水都没法形容的决绝,刺向了沈炼。那些随之滋生的剑气,亦是五湖四海没法穷尽,在一刹那间合为一体,即将灭绝沈炼的神形。
  如果有人不知道迫在眉睫该是怎样一种情景,那么瞧此时的沈炼就知道了。
  陷仙剑的剑芒刺在沈炼的睫毛上,正因超越电光的速度爆发。
  沈炼在后退,他的速度比剑芒爆发的速度还要快。
  沈炼眼睛睫毛的长度,就是陷仙剑的剑芒永远没法逾越的距离。这像是一种羞辱,却没法动摇陈北斗的心。
  现在任何事物,任何声色,都没法动摇陈北斗的意念。
  突然间,陷仙剑的剑芒爆发成无数精妙绝伦的剑气,沿着天道的轨迹,不断刺向沈炼的金身,哪怕是连一根毫毛都沾不到,也不会使陈北斗有丝毫颓丧。
  而且至少从局面上来看,沈炼还没能开始反击。
  根本没有人能捕捉到他们交手的具体情况。他们的动作,早已超越了思维的极限,每一次变化,都用不着思考,全然凭借自己的本能。
第177章
错认
  在外人看来,这像是一场极为凶险的生死搏杀,还有点势均力敌的味道。实际上身处其中的陈北斗,清晰无漏的察知到,自己败局已定,没有任何翻盘的机会。
  事实上当他一出现,没能将沈炼迫人下风时,就已经注定了败亡的结局。
  残酷的事实,没有影响到他。亿万道剑气,化成蚕丝一般,往沈炼的金身钻过去,尽管沈炼的金身无缺无漏,陈北斗也要尽最后的努力。
  剑术到了高明境界,本就有炼剑成丝的说法,而陈北斗化出的剑丝,就如世间自然生出的风雨一般,乃是天地宇宙的一部分,融入了煌煌天道中。
  况且陈北斗的剑还是陷仙剑,更何况诛仙剑早已化为绝世杀机,侵入沈炼体内,给他以强大的牵制,十成的神通,或许只能发挥出一半来,或者更好。
  呦呦的剑鸣,上穷碧落,下至黄泉,无不彰显这位绝世剑者的风采。
  天空上冒出很多霞光,那是神佛在观战。
  沈炼终于开始反击,那是他在这场交锋中,第一次反击。没有什么惊天法印,更无任何绝世灵宝。只是伸出指头,带着淡淡血色的指甲轻轻撞击在陷仙剑的本体上。那间不容发,电光石火之间,沈炼彻底把握住陈北斗的剑势。
  而且更没有人可以想象,沈炼既然敢以一根手指,去阻击陷仙剑。那可是曾伴随上清道主悠长岁月的先天杀剑,古往今来所有的杀剑中,都排在前列的绝世凶器。
  陷仙剑被沈炼指甲弹中的一瞬间,颤栗了亿万次,那根本不是任何人可以想象的数字,甚至超越了陈北斗本身能承受的极限。
  杀剑脱手而出,陈北斗全身浴血。沈炼以最盛气凌人的姿态,粉碎了他作为剑者的骄傲,且让他无可辩驳。
  无数神佛都从心底震颤,饶是他们已经超越凡尘,可沈炼展现出来的,对他们而言,依旧是一场神迹,甚至颠倒了他们的认知。
  那已经不是人能做到的事情,那是超脱一切的道主才能干下的壮举,而沈炼居然干了。
  沈炼步步莲花,满空都是清香。看不出他有一分杀意,可是陈北斗却看到自己被终结的命运,心头说不上苦涩,只是一片茫然。他是天之骄子,为剑道而生,甚至还得到了诛仙剑和陷仙剑,这是古今罕见的奇遇,也让他走向了宇宙之巅,但一切都是笑话了。
  千载万载,沈炼依旧会是传说,而陈北斗只会如尘埃一般,很难有人记起他。他不好这个虚名,只是从沈炼身上看到了更高不可攀的境界,但他永远没有机会去尝试。这让他想起过去死在自己手上的那人,无人归葬,这也将是他的结局。
  沈炼伸出手,自然就抓住了从陈北斗手上飞出的陷仙剑。陷仙剑挣扎了一番,就被沈炼折服,露出它的本质,泛出丝丝红光。
  非铜非铁亦非钢的长剑,轻易穿透了陈北斗的胸膛,一剑之下,灭绝了他所有的生机。大地震颤,十方轰鸣。
  陈北斗的尸体落在了地上,化成了一座形如长剑的山。有倚天绝壁,绝壁光滑,反射的光芒,如剑光凛凛。
  沈炼体内冉冉冒出一柄被灰蒙蒙光芒笼罩的长剑,这是诛仙剑。随后两把长剑划破长天,最后刺进陈北斗尸体所化山峰中,看不见最终去向。
  天外无数神佛都不知该怎么说话了,因为沈炼居然连诛仙剑和陷仙剑都不要,直接给扔了。
  踏着一朵朵莲花,落在仙城中。
  纵有无数清香和莲花围绕,落在旁人眼中,沈炼就是人世间最可怕的杀神。他风轻云淡地扫了天外一眼,那无数霞光就隐去了。所有的神佛都怕被这个杀神盯上,千载修行化为尘土。
  仙城安静下来,哪怕是一片落叶掉在地上,都会有清晰的响声。
  沈炼站在仙城的一条长街上,影子被月光拉得长长的,颇有些寂寞萧索。杀紫薇玉虚帝君是为了报之前苏先生传他剑法的恩情,杀清风是因为两人间有一种容不下彼此的牵连。可是杀陈北斗,并非他一开始就起意的,只是陈北斗非要来找他试剑,那自然就死有余辜了。
  沈炼很是寂寞,因为纵然他修成无上之法,亦不能改变已经发生过的事。这大概就是他跟太乙道主和佛陀在超脱前,存在的差距,亦是他接下来的目标。
  冷清的长街上,濛濛的月光里,显出一抹红色。
  红如烈火,红如晚霞。
  那是一个身着红衣的美妇人,眉心还有一团红色的火焰印记,那像是真的红色火焰在燃烧。而在沈炼的法眼中,她是一只浑身浴火的凤凰。身上流淌着古老又高贵的血液。
  见到她,沈炼微微躬身。
  远处观察到的太阴仙子和惠岸行者都很惊疑,这个红衣妇人究竟是什么来头,竟然让沈炼都要行礼。以今时今日沈炼的地位,天地间谁有资格让他一拜。
  红衣妇人确实没有受沈炼一拜,她侧身避开,幽幽地叹口气道:“多谢沈公子为先夫报仇。”
  沈炼道:“苏先生对我有恩情,这只是我应当做的,夫人不必谢我。”他顿了顿,继续道:“我还有一件事想问夫人你。”红衣妇人正是凤凰一族的人,亦是紫薇大帝转世身苏先生的夫人。
  苏夫人道:“沈公子想问先夫为何要来教你那有无相相生剑气?”
  沈炼轻轻颔首。
  苏夫人道:“先夫在决战紫微玉虚帝君之前,曾对我说过,若是他不幸身陨,且沈公子能为他复仇,那么就让我来告诉你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其实当初请先夫教你剑法的人正是敝派的元清道人。”
  沈炼点头,说道:“我大概猜到了一点,只是我跟元清祖师在那时,应当没有什么关系,他为什么要托付苏先生教我剑法?”
  苏夫人露出一种古怪的神色,然后才道:“其实元清道人本意不是请先夫教你剑法,只是先夫认错了人。”
  她以手扶额,颇有些哭笑不得。
  沈炼愕然,似苏先生那等人物,怎么会认错人。
第178章
当时年少春衫薄
  苏夫人道:“我知道沈公子一定会好奇,先夫这一世的修行,虽称不上世间无敌,但也是仙佛两道的佼佼者,如何能认错人,可他的的确确认错了,而且是很多年以后才发觉。”
  她说的话,正是沈炼心里想的。于是沈炼更加好奇了,问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沈炼相信苏先生可能真的错认了人,也相信这绝对不会是巧合。到了他这一步,已经知道许多看似巧合的事,实际上都真的只是看似巧合。
  苏夫人道:“那是先夫见了元清道人之后,他才知道当初元清道人当初是有意让先夫传给另外一个人剑法的。你也应该知道,修行到我们这地步,认人早已不看皮相,只凭着一丝气息,哪怕他千变万化,都能在亿万众生中将他认出来。也正是因为元清道人给的那丝气息有误,先夫才会认错。”
  沈炼道:“莫非苏先生真要传法那人,跟我很是相似?”他想到了清风,两人的气息确实有点相似,不过还不至于会让苏先生这种人认错,其中必然还有别的缘故。
  苏夫人道:“不止这么简单,确切的说有人用瞒天过海的手段,在元清道人将那缕气息传给先夫时,将它换了,而且那一缕假的气息,着实跟之前的气息有些相似。而且那次之后,元清道人就闭关了一段时间,等他出关时,才发现先夫找错了人。那时候沈公子也成了气候,元清祖师索性就将错就错,直到他请先夫出山对付紫薇玉虚帝君时,才将此事说给先夫听。”
  沈炼道:“那夫人能告诉我本来苏先生要将剑法传给谁么?”沈炼没有问偷梁换柱的人是谁,因为那人既然有这样的手段,也自然不会被元清祖师知道他是谁。不过他心头隐隐觉得,这可能跟留下《上清灵宝自然锁心定神真解》给沈炼的人有关,确切的说,那是原本沈炼肉身的父亲,当然那也未必真的是父亲。
  苏夫人微笑道:“以沈公子的智慧,想必已经猜到。”
  沈炼笑了笑,说道:“原来是他。”他确实已经猜到苏先生原本该传剑法给谁。
  苏夫人道:“公子既然解了疑惑,那我也没什么遗憾了。”
  她眼中尽是盈盈笑意,只是眉心的火焰不住跃动,很快全身都起了红火。
  沈炼手指欲动,施展道法将火焰扑灭,可是最终作罢。一个人若是心死了,那怎么救她也是徒劳。
  这可真是: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他眼睁睁看着苏夫人用凤凰一族独有的道火将自己燃烧殆尽,最后长街上只留下一点小火苗。若干年后,这火苗里或许能再出一只凤凰,可是将不会再是苏夫人了。
  沈炼袖袍微动,将那点火苗收纳。
  他之前有些寂寞萧索,而现在心头满是沉重。
  从头到尾他只见过苏夫人一面,更想起当年苏先生畏惧苏夫人的模样,那已经是很久远的事了。
  渐行渐远的不止有那些人和物,还有过去的自己。
  太阴仙子和惠岸行者默默靠近,两人注意到沈炼的眼角似有一点泪光。太阴仙子甚至莫名跟着心酸起来,心里幽幽地想着,原来他也会流泪。
  沈炼真的落了一滴泪,留在白玉京,留在这座仙城里。
  太阴仙子问道:“你为什么会落泪。”
  沈炼没有回答,只是往城外走去。
  太阴仙子仿佛听到了一首词,似有似无地飘荡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2/64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