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玄道主(校对)第5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9/644

  沈炼结了一个法印,那灰云就急速扩张,跟天河犬牙交错的结合,好似沙滩海岸一般,将仙界的扩张势头按住。做完这一切后,沈炼才满意一笑,摇身一晃就去了人间。
  他这一打坐,就足足用了一百天,人间已经掌握人道气运的圣后,亦加紧速度扩张,元洲大部分疆域都落在赵国的统治下。这有赖于修行者大量参与了凡间的事,以及瑶池本身就有深厚的底蕴,方才让她如此快的掌控疆域。
  随着她的动作,神都之上,修行者就可以看到一头金龙盘踞龙庭,隐隐然现出凝实的七只爪。若是龙爪生出九只之后,圣后的人道修行就可以极致圆满,与伏羲等人比肩,称为圣皇。
  那将是跟混元无极只有一线之隔,纵然面对沈炼这等人物,亦不会不能还手。
  瞧着人间万象森罗,沈炼心头好似有云烟冉冉,将那些世情笼罩胸中,剥离外在的红尘困苦,直视其中的因果业力纠缠,一幕幕悲欢离合的上演,究其本质不过是缘法所致。随缘而遇,随心而安。
  沈炼既觉得新奇,又觉得那种无往不在枷锁中的可怜可悲可叹。
  他现在能体会到佛陀所言的众生皆苦,亦能理解太上要世人忘情的深意,实是苦海之苦,纵然到了他这般境界,稍稍体会,都会有种“怜我世人,忧患实多”的感慨,并为之生出慈悲心,想要对其有所帮助。
  最高明的境界,非是定要无情,而是能够出情,亦能入情。
  但要做到这境界,却得有大定力、大机缘、大智力,方才有一定希望达到。
  如百家诸子,大约都是有近乎于此的境界,只是圣人看破说破,还得亲历其中,方才算是圆满。
  最后沈炼在神都城里走了一圈,才到天牢里。
  天牢将卢守义关进来后,就一直光明不断,而在牢狱里的皇太孙每日粗茶淡饭地喂着,且没有奶娘,居然也日渐强壮起来。
  红扑扑的脸蛋,厚实的身板,完全不是才生下来时那般瘦弱。而且皇太孙生下来就能行走,能跟人说话,过目不忘,那都是传说中圣皇出世的象征。朝里的臣子只是畏惧女皇帝的威势,不敢去提,也害怕提了,就将皇太孙置于险地。
  至于卢守义却在十日前,放出了天牢,担任国子监祭酒,但他每天还是要抽出一部分时间来教导皇太孙。
  卢守义对典藏的精义无一不窥,学识深厚,胜过当世所有的鸿学大儒,虽则短短十天,也把那些质疑他学问的人折服了。而他用的办法也很简单,每天都邀请名士大儒高僧辩难,往往一杯水喝干,就说的对方哑口无言。
  沈炼到天牢里,却无人察觉,只带来一场梦。
  白云深处,青山隐隐,一条幽暗的小河绕着青山流淌,河水哗哗,总是让人生出对生死的探索。
  山下,河边,小小的孩童正在追逐蝴蝶,最后跌了一跤,他倒是不哭不闹,慢慢爬起来,却看到眼前有个青年道人正含笑看着他。
  道人盘坐在虚空中,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凭虚无依。
  孩童道:“你是神仙么?”
  道人点头道:“是。”
  孩童又道:“我这是在梦里?”
  道人淡笑,说道:“确实如此。”
  孩童又咬着手指,问道:“在梦里不是可以飞,为什么你能,我却不能。”
  道人悠悠道:“你想飞?”他抬首指了指天。
  孩童顺着他手指,望着天空,突然问道:“鸟儿也能飞,蝴蝶也能飞,大树、河流、石头、小草都在地上,这是为什么?”
  道人一笑,道:“谁说这些都不能飞。”
  孩童顿时吃了一惊,他看到道人往地上一指,他刚才说的事物都飞了起来,唯独他还在地上。
  他道:“我明白了,这是你的梦里,所以你可以让这些飞,我却不能飞。”
  道人大笑,拍着孩童道:“好徒儿。”
  孩童心里奇怪,这梦中的神仙叫他徒儿干什么。
  很快他就从梦中醒来。
  说来也奇怪,孩童自从梦到道人后,总是会不经意想到他。尤其是每次很疲倦时想到了道人的形象,很快就会精神充沛。
  他变得越来越聪慧,卢守义每次来教他知识时,都越来越惊奇。
  卢守义在修行方面确实不是很擅长,但他能望气,能察神,可以体会到这孩子每次和他相见,精神都会茁壮一些,而且反哺肉身,愈发有圣贤相。
  他自问没有传授孩童修行法,更看不出他有修行的痕迹,实是想不出其中的诀窍,心里暗自寻思,莫非跟沈炼有关。
  但他没有去问,于他而言真正的修行在于入世,孩童作为陈金蝉的转生,其本性亦是如此,至于道法神通,都是细枝末节,有更好,没有亦算不得什么。
  青玄道统足有一百零八门大法,最终不也寥落,没有几人能继承其中一二。
  ……
  沈炼只入过徒儿的梦中一次,就往黄泉魔宗去了。
  他没有教给陈金蝉什么道法,只是用类似当初学上清灵宝自然锁心定神真解的方式传授给陈金蝉养神的法门。
  这是正法,神壮则肉身发育更加完满,而后肉身精气又反哺神魂,相辅相成。
  他去黄泉魔宗并不着急,入了元洲北境,当年的北境已经扩大了无数倍,就算长生的仙佛,亦要通过一些特殊手段,才能快速往返。
  沈炼到了太素道宗的地盘,那里还有一些当年的景物残迹,只是物是人非之情,亦是难以言表。
  他想到了若兮,亦瞬息间知道了她在何处,现在却不是相见之时。何况纵然相见,亦有别离。
  太素道宗的山门在空中,在天上。
  没有修行的人,自然是到不了,也是见不到的。
  沈炼能见到,他坐在一块正对着那山门的石头上。
第16章
福报
  沈炼在那块石头上坐了半个月,期间自然有人出入山门。山门非是人人可见,非是人人可进,但沈炼就在那里,人人都可以见到。
  终于他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这是个女道姑。
  道姑看样貌,应当是凡人女子二十出头的样子,清秀娟丽。她神态举止,没多少红尘气,想来是在山里呆得久的缘故。
  她飞到了沈炼面前,道了个万福,问;“十天前,我在前山采药时,看到了道友坐在这里,昨天在山脚下的瀑布修行道法,依旧看到道友还在这里,今天我想着道友是不是还在这里,出来一看,果然如此。却不知道友可清楚这里是太素的山门附近?”
  “你采药时,遇到了那已经能化成人形的芝马,本来可以捉住它的,为何你将其放走?”沈炼不答反问。
  道姑虽然猜中了沈炼是修行人,还是想不到他将那天的情景都知道了,看来他至少是有些修为的。这里是太素附近,她自然不怕沈炼有歹意,故而礼貌回道:“那芝马已经有灵智,且化成人形,虽然用以炼制仙药,功效极佳,但我于心何忍,将其抓住。”
  沈炼道:“你倒也慈悲,岂不知你虽然放走了它,可它还是难逃一劫。”
  只见沈炼挥手成圆,随即水光莹莹,里面现出音像来,那是一条头上长着红色三角凸起的蛇,眼神阴冷可怕,蛇身上布满暗红色的鳞片,挺起的前身下有两个凸起,像是要生出爪子来。
  这显然是一条即将化龙的蛇,而它面前正有一只瑟瑟发抖,不敢动弹的芝马。
  道姑一惊,她道:“附近的山脉里怎么还藏着这样一条妖蛇,还请道友告诉我那是何处,我去将那条蛇收走。”
  沈炼淡然道:“你现在去救芝马,已经来不及了。”
  道姑沉声道:“那妖蛇看起来十分凶残,等它吞了芝马,必然修为更增,后面也不知道还会残害多少生灵,所以即便救不到,也得将那妖蛇收走。”
  沈炼缓缓点头,吹了口气,登时一阵仙风将道姑裹住,等她立住脚,正看到妖蛇将芝马吞进肚子。她毕竟是太素的人,连忙从身上掏出一条红色丝带,一瞬间漫天红影,风声湛湛,跟妖蛇恶斗一番。
  大约一盏茶,就将妖蛇制住,并逼得妖蛇吐出芝马。但此时芝马身上湿淋淋的,身上全是绿色的妖蛇胃液,显然是死去了。
  她轻叹一声,找了处灵气十足的地方,将芝马安葬,便带着妖蛇到了沈炼盘坐的地方。沈炼自然还是没走,道姑对他作揖道:“果然如道友说的那样,还是没能救到那芝马。”
  沈炼笑了笑,问道:“你要如何处置这妖蛇?”
  道姑沉吟片刻,说道:“天生万物,必然有用处,我带回去查查典籍,看它能做些什么有益的事。”
  沈炼道:“善。”
  道姑继续问:“道友来这里,究竟有何用意呢?”
  沈炼道:“你既然还要问,那我就告诉你,我是来见太素元君的。”
  道姑心想:这人好大口气,居然敢说来见元君。论出身,太素元君是跟天皇一个时代的,后来转世为人,跟姮娥、女娲坐下的金羽仙子交情匪浅,故而虽及不上镇元子那般地仙之祖,身份尊贵也在一众太乙真仙之上,就算是成就长生道果,若非玄门道宗的出身,或是极高的修为,那也是没资格见太素元君的。
  但她为人素来亲善,故而不会说什么轻贱沈炼的话,而是道:“祖师并不在道宫里,道友要见,当去天外太虚的洞天寻她。”
  这是实话,亦是让沈炼知难而退。
  沈炼道:“平常她肯定在天外,但我来了,她必然也会到你们的道宫里,当然我来这里,另外一个目的,就是你?”
  道姑愕然,说道:“我跟道友,应该并无交集才是。”
  沈炼一笑,道:“那匹芝马虽然死了,却也是件好事,过不久它的真灵就会转世为人,将来会拜在你的门下。”
  “我修行低浅,如何能收徒弟,何况芝马若是转世为人,必然身具仙根,还轮不到我来收他为徒。”她回道。自古以来,凡人寻修行人拜师固然极难,修行人择徒亦是不容易。
  只因修行终究干造化之忌,不是易事,故而修行之路,劫难重重,能得善终的并不多,能在今生道成的更少。故而越是厉害的修行人收徒越是严谨,其中资质根性就是第一要看的,至于之后考察的品行心性,那就得看各家之法,才做定夺。
  如那芝马若是有缘投生人道,必然身具仙根道骨,就算一些成就长生的仙家,都大有可能收他为徒。毕竟修行既然劫难重重,故而帮手就显得十分必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9/64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