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玄道主(校对)第6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8/644

  就像原本宇宙是个迷宫,沈炼终于要走出去,结果太乙道主直接将迷宫重新布置,沈炼再想出去,又得停下来,重新做出判断。
  他既然能成功第一次,自然也能成功第二次,但需要时间。
  可是太乙道主,要困住他一些岁月,也确实能做到,至少现在是体现了这一点。
  沈炼也不觉得丧气,因为太乙道主只是比他高出一线。不过这差距,确实非是他现在可以逾越。故而从头到尾,都是太乙道主出招,他只能接招。
  哪怕沈炼确实可以化解太乙道主给出的所有难题,却也改变不了沈炼处于被动的事实。
  “玩笑就到此为止吧。”
  在太乙道主对宇宙的掌控中,又凭空多出另一股声音。
  就连元清等人也听到了,他们不自觉热泪盈眶,像是对造化无言的礼敬。
  虚空被撕开无数裂缝,每一个裂缝的背后都是一个宇宙。宇宙是多元的,在这一刻也得以证实。
  就像是原本跟其他水域不沟通的大湖,突然多了无数水道,跟其他水域联系起来,自然也干扰了太乙道主对宇宙的掌控。
  太乙道主洒然一笑道:“雨前不见花间叶,雨后浑无叶底花。胡蝶纷纷过墙去,不知春色落谁家。”
  说罢之后,原本覆盖一切的银辉彻底消失。
  沈炼一时怅然,太乙道主走了,所以这场斗争,没有胜败。
  没有胜败是好的结局,但沈炼却明白,他并没有占到便宜,还落在下风。正因如此,太乙道主一走,他便没有扳回一城的机会。
  如同一个人进了赌场,还没赢到钱,就被告知赌场歇业。就算知道继续赌下去,很大可能会输钱,但那种怅然若失,亦不能断绝。
  他收拾好心情,顺着太乙道主临走一偈回了一偈,“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此前他已经悟到十方无影,但从太乙道主那里,又见识到掌控十方的手段,隐隐有所悟。就像是原本被困在一个房子里,他使尽手段,终于逃出。可是又来了另外一个人,变出房屋的房产证,成了明明无主房子的新主人。
  故而这偈,正是沈炼对此前所悟的总结。
  偈语说出后,心头畅快许多,沈炼显化形神,落在原本太乙峰太乙道主讲道的地方,没有天花乱坠,没有地涌金莲。
  他朝着诸人看了一眼,并不解释,口里就讲起大道真言来。
  沈炼谈一会玄,说一会道,讲一会儒。三教九流,无一不囊括其中,又说出其中根底。比起此前的太乙道主,也是不分轩轾。
  至少这些人看不出两人所讲玄理的高低。
  都是修行人,有再多疑惑,都被沈炼的大道真言压过去。
  修行人最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些许八卦,比起大道,根本微不足道。
  如此过了三百年,沈炼讲道不坠。
  听道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当年的道人们,到如今只剩元清和黄泉子,其余的人要么修行再无寸进,只得下山寻找机缘,要么没得长生,化为黄土。
  而黄泉子和元清的修为越来越高,且又生出很大差别。
  原来元清深得道门冲虚恬淡的宗旨,现在举手抬足,可谓无垢无尘,立在山中,便是个遗世独立的仙人。
  反是黄泉子,回归本性,杀气不减,愈发凝练。不动时就像一座险峻如利剑的山峰,高不可攀,寒意逼人。
第87章
金蝉子
  由于元清和黄泉子各自特质不同,两人间话就逐渐少了。哪怕当年求道之人,只剩他们两个,也是能不说话就不说话。
  实则他们听的是一样的道,但为何外相截然相反,便是他们自己也不明白。可黄泉子不觉得自己悟错了道,元清的道自然也没错。
  另一方面,元清看起来确实要比黄泉子好接触一些,故而附着元清的道人要比附着黄泉子的要多。
  因此青玄山的道人渐渐分出两派,但有沈炼在,他们依旧不敢有冲突。
  另一边,在极西之地,有一座山,叫做灵山。
  灵山并非天地生成,而是佛陀道场。
  佛陀到了此间,灵山就随之显化。
  灵山出现的时间,跟太乙道主出现的时间是差不多的。现在太乙道主消失,灵山依旧存在,佛陀也在。
  佛陀讲法,言语朴实,声音宏伟,便是山下千里方圆,也能聆听佛音。
  他此时说得兴起,便指尖朝着莲台下一点,随即亮起一盏灯。
  灯火一起,光明滋生。
  伴随佛法,一众僧侣,顿时觉得心头无垢无尘。
  佛陀坐下,有一少年僧人。在一众僧侣中,唯独他身着白衣,也最干净。只见他眸似星辰,面相柔美,犹胜少女,更有一种天生的斯文,以及一丝含而不露的洒脱,使他整个人的风采,跃居灵山众僧之上。
  他见到灯火,居然笑出声来。
  向来佛陀说法,众僧都是聚精会神的听讲,哪里敢做如此轻浮的姿态。
  故而少年僧人的行为,顿时惹来无数目光。
  他自我行我素,浑然不惧,还开口笑问道:“世尊我听了你的佛法,心生欢喜,可不知这欢喜,究竟是好是坏。”
  佛陀道:“既有欢喜,便有烦恼。喜怒哀乐皆是一念之间,你若有念,那自是有好有坏。”
  少年僧人又问道:“那这么说来,倒是无念最好。”
  佛陀道:“无念便可悟空寂之法,虽不为最好,但也能无灾无劫。”
  少年僧人接着道:“敢问世尊,究竟如何无念?”
  佛陀没有回答他这个问题,而是道:“金蝉子,你上山多少岁月了?”
  少年僧人道:“我上山以后,山门前那棵菩提树,已经换了七次叶子,算来已经有七年了。”
  佛陀道:“你听了我七年佛法,依旧这般轻浮,可见佛法并不适合你,你下山去吧。”
  少年僧人略有些茫然,他虽然举止有别于其他僧人,但佛陀倒也没责怪过他,因此他没有预料到,佛陀会在今日赶他下山。
  他肃容道:“小僧确实不该慢待佛法,还请世尊饶我这一回,今后我自当改正,绝不再犯。”
  佛陀道:“上我山的人,未必有大成就,下我山的人,未必没有成就,我的佛法人人都可以听到,人人都可以去思考,并不在意你们对他有什么态度。我只是告诉你,你求的东西不在此处。”
  少年僧人心中一动,道:“还请世尊指点迷津。”
  佛陀闭口不言,过了一会,法身就消失了。
  原本众僧以为佛陀只是暂时不见,但过了多日,佛陀也未如往常一样现身说法。故而山上的僧侣都怨责少年僧人,恨他不该慢待佛法,将世尊气走。
  少年僧人自是不接受这种指责,因为他觉得佛陀怎么会为他这样的小人物生气,若是如此,那佛陀的心胸也太狭窄了。
  可是他便如此辩解,众僧依旧不给他好脸色。
  如此一来,少年僧人就在灵山上待不下去,便负气下了山。还没等他离开灵山百里,山上的佛音又响起了。
  他学了七年佛法,不说有多大本事,但学会了佛门的天眼通,自然能看到灵山上的佛陀重新出现。
  随即那莲台下的灯火闪了闪,很快少年僧人就尖叫一声,他苦修的天眼通竟被灯火破去了。
  他好不甘心,却又无可奈何。
  少年僧人被破去天眼通后,就对佛陀生出怨气,渐渐佛力也消失掉,跟普通人区别也不大。
  浑浑噩噩,在大地上行走一段时间后,不知不觉到了东海,一日在茶肆中听到,有人说海外有仙山,山上有个神仙,乃是天地间法力最广大的一位,三山五岳的神圣妖魔,只要经过仙山附近,便得降下云头,不敢稍动神通。
  曾有妖族大圣不信邪,就被那老神仙一指头捏死。
  少年僧人听后,不觉精神一振,想道:“这天地间也不只有佛法,还有道法、魔法、妖法,若那仙山上的老神仙真如传闻所言,未必不能解开我心中疑惑。”
  他想到就做,很快就扬帆出海。
  说起来他一出海,就觉得自己冲动了。
  因为大海茫茫难测,他又没过去的佛力傍身,如今不比凡人强上多少,随便一场海难,都能让他葬身鱼腹。
  只是事已至此,那就没法回头,故而少年僧人只能硬着头皮,希望能安全抵达那座传说的仙山。
  如此朝着那仙山方向,漂流了三日。少年僧人竟十分幸运,一场海难都没碰见,真见到传闻描述的那座仙山。
  再次脚踏实地,远离海浪,他有种如获新生的感觉。
  顾不得怪罪自己莽撞,就朝着仙山而去。
  他本来又饥又渴,但看见仙山,动力大增,不觉得疲累,一鼓作气,行了数里地。但走过数里,依旧离仙山差出老远距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8/64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