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玄道主(校对)第6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0/644

  他绝不心服,才要一争。
  只是道主的话,他并不能故意篡改。因为三界六道之内,没什么事能瞒过道主。否则因此开罪太乙道主,只消对方动动手指头,他就得陷入万劫不复。
  黄泉子既然无话可说,便只能动手了。
  他认可顺心意之道,自己也身体力行,所以才会有这次的冲突。如今心意不顺,总要了解。
  在他欲要再度动手之时,元清的神念传音而来,“你我之争,不过意气,何必教人看热闹,今夜子时,我们自寻一个天高海阔处,做个了断,如何?”
  黄泉子本欲光明正大击败元清,但转念一想,对方说的也有一些道理,两人斗法,平白教这些人看戏,自是没有必要。
  他神念回道:“你若输了,永不要出现在青玄仙山。”
  元清听后,对他微笑颔首。
  黄泉子见他答应,便决定不在这里分胜负了。毕竟只要元清不再出现青玄仙山,而他又占据此处,开宗立派,谁更高明,自是不问而知。
  于是黄泉子道:“我们间没什么可说的,待到下个月圆夜,你我就在青玄仙山见个高下。”
  说完之后,黄泉子就带着追随他的一干人走了。
  唯独元清知道,他们的决战,不在月圆之夜,就在今夜子时。黄泉子如此说,仅是故布疑阵,不让人猜出他们的决战时间和地点。
  元清默默叹口气,从地上捡起断剑。他这才有空端详,寻到断剑的剑鄂上有元屠二字,看来这是它的名字了。
  他心道:道主让我将你炼成神剑,没想到我还没行动,便将你折损了。
  元清稍稍感慨,突然察觉手中异样,原来断剑居然自己缝合了。他再看这把元屠剑,竟看不出任何一丝裂痕。
  他见得其神异,对众人道:“诸位道友,我先回洞府一趟。”
  众人道:“元清师兄,那黄泉子太过霸道,我们都不服他,你若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我们自当尽力。”
  元清微笑道:“不过是我们两人的意气之争,如何能连累诸位,大家放心,此事我应付的来。”
  又有几人欲言又止,因为在他们看来,黄泉子虽然霸道,让他们看不惯,可是对方着实了得,元清恐非敌手。
  元清不欲说太多,对着众人拱手作揖,随即化风而走。
  太乙峰云雾缓缓垂落,掩映山间草木。
  一位道人说道:“下个月圆之夜,便是元清师兄和黄泉子决战之时,我等这段时间当好生修行,争取到时候能多出分力。”
  众人道:“然。”
  也有人道:“刚才我看见元清师兄那把断剑,居然自动缝合,那剑又是元清师兄口中的道主信物,说不定颇有神异,能助元清师兄破敌,我们也不要太过担忧了。”
  他们又讨论一会,虽说始终担忧元清,但都心里信了元清是道主认可承继法统的人,故而忧虑渐渐减少,看得云雾浓郁,寒意升起,便各自离开,归了洞府。
  元清早已到了洞府中,他再次折断元屠剑,过了一会,元屠剑依旧恢复如初。
  随后他贯注法力,生出剑芒,威力虽然不错,但是始终没有什么增幅。
  不过很快他就发现不对劲,等他贯注元屠剑的法力收回来后,居然少了接近三成。按理说,消耗绝不应该有这么大。
  可是很快他就发现,收回来的法力,竟然精纯很多,十分凝练,好似剑丝。
  他再一看元屠剑,居然比过去清湛了一些。
  元清见状,也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因为精纯法力,他所知的办法,只有靠水磨工夫,如今元屠剑区区片刻,就省却他数年之功。但是他和黄泉子交战在即,就算他将法力尽数提纯,也没时间修回原来那么深厚的法力,如此一来,虽然功力精纯了,可对即战力,没有多大帮助。
  当元清纠结时,沈炼却出现在灵山脚下。
  见太乙之后,沈炼又要见如来了。
第90章
既见灵山,何必回头
  对于沈炼而言,找到灵山并不难,可上山却非易事。
  灵山人人可见,但却是一种独属于佛陀的法意,一花一叶,一草一木,俱是佛陀法意所化,虽则真实动人,可都是佛陀妙谛的呈现。
  当他处在灵山脚下时,山上的佛音如流水直下,千回百转,萦绕沈炼周遭。
  若是有人在沈炼身旁,就可以看到诸天神佛,一一在他头顶盘旋。
  踩着祥云,俊彩飞扬的天人,提着花篮,满空撒花的天女,阵阵香气,似将沈炼带进一个无限美好的境界,忘却一切烦忧,心头喜乐安然,绝非任何言语可以形容。
  他露出一丝笑容,佛陀的法,比太乙还要难破一点。
  这不是说佛陀比太乙高明,而是太乙便如浩瀚宇宙,虽知不可敌,但能见其深广。而佛陀却化入微尘,一粒沙,一根草,俱是无上甚深的大法,教他眼花缭乱,稍微心动,就陷入三千婆娑世界中,沦入恒河沙数的时空里,难以走出。
  灵山之巅,大雄宝殿,佛陀不再讲法,对着坐下一老僧道:“我有两宝,一曰晨钟,一曰暮鼓,你将他带到大雷音寺门口悬挂起来。”
  老僧顿觉手上多了两件事物,正是晨钟暮鼓。
  “谨遵佛旨。”老僧带着两件宝物出去。
  余下的僧人见到此幕,不由议论纷纷,有僧问道:“世尊此举,有何深意。”
  佛陀道:“我昔年曾从红尘苦海渡得一人,如今他来寻我了。”
  僧人又问道:“世尊不是说佛法要用来渡众生?”
  他言下之意,佛法既然是渡众生,如何渡到一人头上。
  佛陀道:“渡众生是愿,渡一人是行。”
  “善。”僧人们纷纷称赞佛陀。
  佛陀继续开讲佛法,宏大的佛音,并不震耳,如涓涓细流,进入每一个僧人的心灵中,不偏不倚,只是展现佛法的高妙。
  至于僧人所得,那就看自己的领会。
  佛陀虽然有条不紊的讲解佛法,但实际上,却开着法眼注目山脚。
  沈炼已经从山脚下消失了。
  上灵山很难,很难不等于不能,既然非是不能,便有可能。世间有可能之事,沈炼自然做得。
  若说他和道主有什么区别,那就是道主在有些方面,能化不可能为可能。
  说起来很玄妙,实际上也不难理解。
  在沈炼看来,那就是宇宙就像是一个成型的网游,而道主就等于参悟了游戏的源代码,可以随意更改规则。
  世间之事,多是能相通的。
  越近道主,沈炼愈发体会到为何道主们的行事,多是少情寡欲,唯有如此,才不会做出很大破坏。
  当你一念生而日月明,一念灭而日月晦,就该当收束自己。
  从这样看来,无欲反是有情的另一种体现。
  沈炼对道主又有了新的理解,直到他上了灵山,更是理解深刻。
  足下的泥土,掩藏着佛陀的灵机,每一分灵机,都是佛陀对众生的慈悲,绝无掺假。
  佛陀是跟太乙道主斗了无数岁月,但他那份大慈大悲,亦不作假。
  沈炼每走一步,便有一份慈悲加诸己身。
  佛陀的慈悲,有苦海之量。
  等到沈炼到灵山之巅时,便等于将等诸苦海的无量慈悲承载在身上。偏偏沈炼还不能摆脱,因为他欠佛陀一份因果。
  沈炼的脚步越沉重,周遭的草木竹石就越发摇曳生姿。
  他便是闭着眼,也能感受到清香,也能在心灵中勾勒摇曳生姿的草木,那种动人生机,总是没法避免。
  因为这种生机,也在驱散沈炼的负重感,让他轻松些许。
  佛陀要让他尝尽苦头,也要给他甜头。
  若是未见太乙,先见佛陀,沈炼自当心灵有所动摇,可能在一念沉浮间,就千百世逝去,待得醒目,或是新的纪元。
  但他见过太乙的无上法,心灵经受一番磨砺,并且重新开辟一段历史,身上有了一种主宰一切的气魄。
  到了半山腰,沈炼手上结出一个印。
  那不是真如法印,而是不动明王印。
  他此印一结,便是真的不动明王都难以演化出他手中法印的不动之意。
  沈炼之不动,在于他深刻把握住了灵山之动,故而相对不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0/64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