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主(校对)第1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9/630

  妙色见季寥若有所思,微微一笑,便道:“看来道友很清楚这个道理了。”
  季寥点头道:“大师说的道理很深刻,贫道受益不浅。”
  妙色道:“如此说来,道友确实可以轻松采集星光修炼,这实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
  季寥微笑道:“只能说是因祸得福,还是多亏大师相救,才有今日。”
  妙色继续道:“不过照你的说法,现在你肉身却很虚弱。”
  季寥点头,他昨天喝了陈小寒两锅汤,结果半夜便拉肚子。自从他修行有成以来,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尴尬事。
  他之所以不跟女儿她们说便来那烂陀寺,亦有这方面考虑。毕竟她们都五感敏锐,说不准就能从他身上闻出什么味,到时候便尴尬了。
  妙色从袈裟里掏出一本秘籍道:“我这里有一本雷音大乘经,兴许能帮到你。”
  季寥接过秘籍,扫了一眼,暗自苦笑,这分明就是虎豹雷音的练习法。
  季寥道:“大师这雷音大乘经不会是从北落师门身上悟出的吧。”
  妙色点头道:“我当初年少游历天下,遇见一个对头,跟他斗了一场,结果身受重伤。正好北落师门出现在我身边,我便从它身上悟出雷音,也因此我练成了金刚不坏之躯。道友照着这雷音大乘经修炼,相信能对你有帮助。”
  季寥将雷音大乘经还回去道:“这雷音我已经学会了。”
  随即他身体发出轻微的“嗯”声,正是虎豹雷音。
  不过现在虎豹雷音对他身体已经没有多少作用了。
第112章
僧问
  妙色境界高明,一下子就看出季寥是把虎豹雷音练到了骨子里。但季寥发音之后,身体也无什么变化。
  他皱眉细思一会,说道:“你现在情况很特殊,要不随我去见我师兄,他或许有办法帮到你。”
  那烂陀寺能当得起妙色师兄的唯有法主了。
  自从清雨仙逝,如果说有谁当得起世间第一修士,只怕唯有法主。季寥对这位高僧大德,当然有所好奇,既然妙色愿意带他去见法主,季寥便欣然从之。
  随即妙色带季寥去了世间修士大都很向往的圣地,那烂陀寺的藏经阁。
  藏经阁里有多达九百万卷经文,甚至世间最重要的一本经文无字经也放在藏经阁里。但从没有人能打无字经的主意,因为藏经阁里不但有无数高僧留下的魂念守护,更有法主常年坐镇于此。
  便是登仙破虚的绝世修士,亦未必能在藏经阁来去自如。
  但那烂陀寺从来没有将藏经阁视作旁人不可涉足的禁地,古往今来有许多高人来过藏经阁,阅览过里面珍贵的藏书,亦留下过自己的东西。
  否则那多达九百万卷经文的诞生,仅靠那烂陀寺历代僧人呕心沥血,绝对是不够的。
  季寥进入藏经阁后,第一感觉便是生出一股神圣敬畏之心,这不是对人的敬畏,而是对智慧的敬畏。
  藏经阁共有三层,第一层摆放的是经典,第二层是神通术法,第三层只放了一本书,无字经。
  法主常年在第一层。
  季寥和妙色去见他时,他正诵读一本佛经。
  他这样的人,无论什么佛经都应该心中熟极而流了。但他仍是认认真真诵读着,一丝不苟。
  像是呆板的老学究,多过像名震天下那烂陀寺的法主。
  世间已无佛祖菩萨,如果有,唯有这位法主当得起。
  但他念经的姿态,跟个初涉佛理小比丘没有区别。
  季寥看得出他是发自内心的。
  妙色慢待佛法,因为他自有佛法。
  法主敬畏佛法,因为佛法当得起他敬畏。
  这是两种不同的人,但他们都取得了教人羡艳不已的成就。
  一卷经文并不长,法主没让季寥等太久,很快就诵完佛经。他微笑示意季寥坐下说话。于是他就在书海中,随意坐下。
  周围的书香味,比任何香料更让人宁静。
  妙色先对法主说了一遍季寥的情况。
  法主轻轻颔首,问道:“木真子道友,在此之前老僧想问你一些问题。”
  季寥道:“法主请问。”
  法主道:“你修行是为了什么?”
  季寥思忖片刻,说道:“应是为了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法主笑道:“只怕真正的神圣仙佛都没法心想事成。”
  季寥道:“但修行越高,能心想事成的事情便越多,我不求十全十美,只求尽善尽美。”
  他说完之后,笑了笑,说道:“我这想法是不是太过俗气了。”
  法主道:“道友所言,其实很有道理。你所求者便是使自己念头通达,若心想事成,自然念念无滞,所有的愿望都能达成,便是佛法的最高境界无欲无求。”
  季寥道:“法主对无欲无求的解释,我倒是第一次听闻。”
  法主微笑道:“修行之事,本来各有各的理解,王侯和农夫,只要都有一颗向道之心,便可以一起坐而论道,若无求同存异,那烂陀寺也不会是那烂陀寺。”
  他此话一说,季寥心头便有疑惑。
  若是那烂陀寺以求同存异为宗旨,当初为何要跟菩提多罗决裂。
  只是菩提多罗的事情不能宣诸于口,季寥便没有问。
  他道:“法主高见,贫道受教了。”
  法主轻轻一笑,说道:“还有最后一个问题,不知道友对佛家和道家各有什么看法?”
  这是个很大的命题,却可以反应出许多东西来。
  季寥思量了好一会,才道:“我以为道藏固然浩如烟海,但究其核心,不过四字。”
  妙色接话道:“是不是‘道法自然’。”
  季寥微笑道:“这四字却也足够高明,但太过宽泛,窃以为应是‘上善若水’。”
  妙色道:“何解?”
  他心胸豁达,也不耻下问。
  季寥道:“水,无色无味,在方则法方,在圆则法圆,所谓无滞无碍,便是如此。且水性至善至柔,绵绵密密。若细微,则无声无息;若宏大,则汹涌澎湃。与万物不争而容万物,泽陂众生,却不与众生冲突。如有修士得上善若水之道,我想无人能争过他。”
  法主道:“道友之言,发人深省,那么佛家之道呢?”
  季寥笑了笑道:“我读佛经不多,因此说出见解,怕是不够深刻,生怕贻笑大方。故而贫道不想说佛家之道,想说法主和妙色大师之道,两位俱是世间一等一的高僧大德,想必不会怪贫道妄自评判吧。”
  他自然也不能任由法主牵着鼻子回答。
  法主不以为意,说道:“那你先说老僧,再说妙色。”
  季寥笑道:“我还是先说妙色大师。”
  妙色亦微笑道:“快说吧。”
  季寥道:“棒打十方世界,张口吹破天关。我瞧便是妙色大师之道了。”
  妙色道:“这比喻倒是很霸气,不过贫僧并无这般嚣张。”
  季寥又道:“那贫道再加两句,只手搅翻东洋海,一脚踢到须弥山。”
  妙色笑道:“差之更远了。”
  法主却道:“我看道友说的倒是极准,妙色师弟,他说你胸无成见,自有道理呢。”
  妙色道:“你这么一说,倒是像这回事,那你且快说法主。”
  季寥凝思片刻,说道:“法主,我倒是拿不准,只有两首偶然见过的佛偈,似乎可以勉强描述一二,要不我都说出来,法主看哪首更贴切。”
  法主含笑道:“道友只管说,老僧洗耳恭听。”
  季寥信口吟道:“第一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妙色拍手道:“妙妙妙。”
  季寥又接着吟道:“第二首: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9/6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