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主(校对)第4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4/630

  而叶七亦化成一道剑光,破空离去。
  定自在僧王道:“大辩师弟,可看出这个大魔头的根底?”
  大辩摇头道:“他虽然在宇宙之道上有极高的造诣,但绝不是他的根本,而且现在我们要追上他,并不是那么容易了,在我洞悉他的同时,他亦看穿了不少我们的东西。”
  定自在心知论佛法修为自己是四人中最高明的,但判断力,大辩师弟才是自己等人中最厉害的。他既然如此说,可见现在着实不适合继续追杀这位黄泉宗主了。
  他叹息道:“这位魔功日涨,现今我们已经没法降服他,黄泉魔宗若是冲出阴山,且不说对世间是一大浩劫,连同咱们的寺庙也要一并倾覆。”
  普广道:“可惜世尊只是翩然一现,否则世尊得到佛舍利后,定可湮灭这个大魔头的嚣张气焰。”
  虚空藏淡然道:“世尊行踪非是我等能够窥测,不如我等回去修炼那门阵法,再寻机会,引魔头入瓮。”
  定自在道:“现今之计,亦唯有如此了。”
  四大僧王相视一眼,化为佛光,掠天离去。
  ……
  ……
  季寥在太微阁又清修了三年,期间修炼心魔大法,数次凶险莫测。凭着坚韧不拔的意志,以及天书的提点,终归是化险为夷。
  这是季寥许久以来,首次在修炼上遇到如此多的艰难。
  心魔大法最可怕的地方在于,一旦失败,转变的便是心性,这比任何神魂和肉身的损伤都难以修复,而且道心微妙,实是难以测度,到现在,季寥都不能百分百肯定自己心性究竟有没有受到影响。
  但好处亦是实实在在的,季寥彻底敛去身上的神华,连眼中的温润都消失不见,彻底变得跟普通人一样。
  这是气质的改变,外人如果不是知晓他的根底,根本没法把他同飞天遁地的修士联系起来。
  碧游是这一切转变的亲眼见证着,而且季寥还向她表演过一段不可思议的事情。
  季寥曾对着一块石头讲述道经,最后那顽石居然点头了。
  碧游身具太虚神策,对天地气息尤为敏感,知晓那不是任何道法神通在作怪,因为没有任何元气波动,而是石头真的因为季寥说法,而做出回应。
  在此之前,她绝对不信如顽石一类,也有灵的。
  但季寥告诉她,天上万物,皆有灵光。
  越是深究心魔大法,季寥越是理解到元神之道是怎么一回事。元神就是精气神的凝练,最重要的便是神。
  这所谓的神,正是生灵先天而有的灵光本性。
  只是生灵来到世间,那一抹灵光本性就染上后天尘念,如明镜蒙尘。斩破虚妄,便是将蒙蔽先天灵光本性的尘垢尽数驱除,现出本性,再通自己后天修炼的精气完美结合,才能炼成元神。
  普通的尘念,在修行太上剑经时,早已被季寥斩去。
  只是尘念随灭随生,除非季寥一直斩灭尘念,否则那些尘念又会再度生出,这是因为身在红尘的缘故。
  如一滴清水,进入污水中,几乎不可能独善其身。
  而普通的尘念之外,更有埋藏在内心深处的妄念,清除普通尘念后,便是要找到自己的妄,将其斩灭,再把握那刹那的时机,炼成元神。
  因此季寥要炼成元神,就得找出自己的妄。
  这一步,却无任何经验可寻,因为每个人的妄都是不同的。
  季寥暗道,自己亦得如凌霄那样去寻找斩破虚妄的契机。
  正当他决心去寻找契机时,吴道德带来了一封请柬。
  “天洲?”季寥首先看到请柬上的一个地名。
第88章
普通青年季寥
  吴道德躬身道:“天洲全名叫天华洲,取物宝天华之意,起初太上道宗便是立在天洲,后来才搬到元洲地界的。而天洲和咱们元洲之间,不但远隔重洋,更有迷雾,道行不高的修士根本没法飞渡过去,故而两大洲少有往来。现今天洲最大的仙门唤作纯阳道宫,据说跟太上道宗渊源颇深。纯阳道宫里面的人,不乏道德高隆的修士,每隔一段时间都会邀请世间高人,去说法或者听道,这次的请柬亦是纯阳道宫发给师叔祖的。”
  末了,他又添了一句道:“徒孙都是从天地鉴得悉其中内情。”
  季寥当然清楚,作为青玄的镇派之宝,天地鉴里藏有历任掌教的见闻。
  季寥道:“青玄之中,纯阳道宫只邀请了我?”
  “据说他们还派人去请了凌霄峰主,只是凌霄峰主她行踪渺渺,纯阳道宫的人未必找得到。”吴道德回道。
  季寥点头道:“我应该会去。”
  吴道德说道:“徒孙听说师叔祖跟太上道宗的赵宗主私交甚笃,若是师叔祖不嫌麻烦,可以跟赵宗主问询一下纯阳道宫的事。徒孙打听到赵宗主受罗祖的邀请,论道即墨峰,料来即便已经开始,怕也一时半会结束不了。师叔祖若是前去,应该来得及见赵真人一面。”
  季寥微笑道:“你顾虑的对,纯阳道宫既然有些神秘,我去找赵宗主问清楚底细,自是极好的,何况我也许久未见她了。”
  吴道德放下心来,便即告退。
  季寥又对碧游道:“三年来,你虽然法力没多少增进,但心境修为却提升了很多。我离开这段时间,你就在太微阁静修,同时可以修习阁中的所有道法。”
  碧游道:“这样会不会使我分心太多?”
  季寥微笑道:“太虚神策,法用万物,你学的道法越多,对你的好处越大。”
  碧游道:“好,徒孙就照着师叔祖的吩咐去做。”
  季寥道:“论天资,你绝不在你师父之下,而且你有第一流的性情,我很喜欢。只是若为将来着想,我建议你多读太上著作的道经。”
  “徒孙谨记了。”碧游恭恭敬敬道。
  季寥心里暗自叹息,他能做的就这么多。太上著作的道经,偏于淡泊无为,碧游的劫难正是应在她性情里多情的一面,若是领略到太上无情的滋味,或许可以帮她化去此劫。
  只是季寥很久以后才会明白,碧游的劫根,在见他时就种下了。
  ……
  ……
  元洲修行界以四大道宗为首,但不是所有的高人都出身四大道宗,除却佛宗高僧大德以及道家三十六观的人杰以外,世间之大,亦别有高士。
  如叶天流,如罗祖。
  罗祖平生没和人动过手,自从闻名世间后,一直呆在即墨峰,从不下山一步。他只在即墨峰上讲道说法,天下修士,皆可以去旁听。
  如此数百年下来,即墨峰旁听罗祖说法的修士中,很是出了一些厉害角色。
  他们皆尊称罗祖为师,在修行有成后,亦很少有人愿意下山,都继续留在即墨峰侍奉罗祖左右。
  罗祖无私传法,自然会引起一些修行势家以及仙门的不悦,也上即墨峰找过麻烦,但没有例外,都无功而返。
  但凡聪明一点的修士,都猜出罗祖的手段定是十分厉害。
  随着即墨峰里出的高明修士愈发的多,罗祖的名声更是愈发大了。
  这次罗祖说法邀请太上道宗的赵宗主论道。由于事出突然,知道消息的人很少,因此等到罗祖和赵宗主论道一天一夜后,即墨峰才热闹了许多。
  可赵宗主和罗祖都是当世高人,他们论道到后面,渐渐显现出自身的道相,天地威压之下,便将其他修士排斥出去。
  如今能接近两人十里地的都得是入化修士,至于能靠近他们百丈范围的修士,至今没有出现过。
  许多人都猜测,怕是得长生真人亲临,方能接近那个范围。
  “前不久又有一名修士试图越过那界碑,直接从坡上摔下来,堂堂入化修士,落得筋断骨折的下场。”
  这里离罗祖和赵宗主论道的雨花台还有十里,修士众多。
  而前面不远处的陡坡,立着界碑,上面标着——十里坡。
  因有前车之鉴,所以没有还丹入道的修士,根本不敢去越过那块界碑。
  此时一个青年从人群中走出,不疾不徐走近界碑。
  “又来一个不信邪的,他要是没同伴,等会摔个半身不遂,看谁来帮他。”一众修士议论纷纷道。
  因为青年看起来实则平平无奇,没有还丹真人那等道气凌凌,所有人都觉得他是不自量力,想要哗众取宠。
  这样的人,不是第一个出现,也不是最后一个,结局都是沦为笑柄。
  一众修士都抱着看笑话的心态,目送青年靠近石碑。
  随着青年离石碑越来越近,都开始倒数起来。
  亦有修士,认为青年走到石碑附近,倒是修行有些火候了。只是终归太过不自量力,铁定要出丑。
  青年一脚过掉石碑。
  众皆讶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4/6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