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铸梦(校对)第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689

  这说明,高岗村应该有很多卖房子的,可怎么打听不出来呢?
  赵泽君琢磨了半天,总算有点想明白了。
  大概有几个原因。
  第一,城中村的居民存在特殊性。这群人,一方面比较排外,封闭;另一方面,城中村的居民相互间也存在各种大大小小的矛盾;
  自己这个外人贸然打听和钱相关的事,人家当然不愿意多说;
  第二,高岗村里的居民很多是租客,并不是房主,房子都不是他们的,他们怎么会操心买卖的事呢。这些租客中龙蛇混杂,听说还有逃犯,警惕外人还来不及,当然不会深谈。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一点,自己还是太年轻了。
  在其他人眼里,自己压根就是个学生,脸庞稚嫩,嘴唇上一圈绒毛,连胡子都没长硬。
  素不相识的城中村居民,谁会把一个学生当真对待?
  赵泽君琢磨着,要买的也不是一套两套,仅仅靠着自己一个人去走家串户的打听肯定不行。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
  找中介。
第二十五章
爱家房产
  2016年的时候,宜江市大大小小的房地产公司少说有二十多家,其中有大型上市公司,也有几个人一间民房就敢开张的皮包公司,这些公司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吃了卖家吃买家,两头赚两头骗,擦边球打得滴溜溜转。
  不过赵泽君印象中,有一家叫做‘爱家地产’的公司相对要正规的多,虽然也打擦边球,但至少是合规合法,据说这家公司早期的信誉度一直非常好,直到拓展了房地产开发业务之后,这才泯然众人,开始朝歪路子上发展。
  目前宜江市为数不多的几家地产中介公司中,爱家地产就以信誉好服务好出名。
  不过赵泽君倒是没急着去中介公司。
  高岗村转悠了几天,给他一个比较深刻的启发:自己一个高中生,想要从事成年人的活动,就有必要改变一下形象。
  以貌取人是人之常情,世界上大多数人都不能免俗,包括赵泽君自己。出去办事,穿几十万一身,和穿几十块一身,受到的待遇和重视程度绝对不一样。
  长相年轻,短时间没法改变,不是说换个发型画个妆带个墨镜就能变成中年大叔的。
  衣着打扮倒是可以变变。
  不能太高大上,真买一套阿玛尼,不说他还没这么多钱,大部分人也看不懂。
  到步行街,选了一套李宁牌运动服,体操王子创立的品牌这两年红遍大江南北,大有杀阿迪屠耐克的势头,就是价格比较贵,一般的学生大多买不起。
  李宁店的售货员服务都比其他温州小品牌的要好得多,赵泽君一身地摊货进去,人家客客气气的接待从头到尾陪伴介绍,非常耐心。
  势利眼也分水准高低,李宁店的店员就算也有势利眼,至少是懂得察言观色的势利眼。
  现买现穿,舍命shopping,穿着新衣服,转身去了街对面的七匹狼,买了件皮夹克。
  对着镜子照了照,很满意,有点壮志凌云里,身穿美国空军制服的汤姆克鲁斯的味道。
  “您穿这件太帅了,像流星花园里的道明寺!”在880元的售价面前,女店员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
  赵泽君瘪瘪嘴,这马屁拍的太没水准,一下子就把我档次给拉低了好几条街。
  买了行头,赵泽君这才打了辆车,直奔爱家最大的一间门店。
  也不知道是不是新行头起作用了,刚推门进门店销售大厅,一个女中介就主动站起来迎接,客客气气的问:“先生您好,请问是买房还是卖房?哦,我们这里也提供租赁服务。”
  “买房,你们经理在不在,我直接找他谈。”赵泽君说。
  赵泽君脸庞依旧年轻,但对于2002年的普通人来说,一身加在一起两千的行头,完全可以搭配任何脸庞。稚嫩的就是年轻有为,年纪大的就是大器晚成,中年人则是事业有成。
  很顺利的见到了值班经理,一个四十多岁,看起来很敦厚的中年人,姓任,自我介绍递了名片之后,赵泽君知道这人叫‘任必达’,名字听起来不像中介,倒像是个送快递的。
  任必达不仅仅是总店的值班经理,还是爱家的合伙人之一。
  赵泽君简单的道明来意,任必达有些意外,问:“您是本地人?”
  “这和买房子有关系吗?”赵泽君问,现在好像还没异地限购的说法吧。
  “是这样的,我听您的口音是本地人,本地人很少会买高岗村的房子,我做房屋中介,当然希望顾客能买到称心如意的房子,不能昧着良心骗钱。实话实说,高岗村的房子,环境太恶劣,您要是准备自己住的话,我劝你还是考虑考虑。”任必达语气很诚恳的说。
  “我不住。”赵泽君笑笑,“买来投资。”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等拆迁。”
  任必达没有任何意外,反而点点头说:“我估计也是这样。您可要想清楚了,那地方年年说要拆迁,年年拆不掉,投资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把钱收回来。”
  任必达看出眼前的这个年轻人是真心想买,这样有钱、任性的年轻人他见得太多了,自以为有眼光看到了黄金机遇,一旦决定要干,十头牛都拉不回来,不碰个头破血流不肯罢休。
  他劝了半天,并不是真的想打消对方买房的念头,开玩笑都不买房,他吃什么喝什么。
  在事先把话说清楚,责任撇干净,免得赵泽君买了房子砸在手里反过来怪他。
  话说到了,任必达话锋紧跟着就是一转:“当然了,高岗村在一环内,位置好,周边交通方便,将来肯定会拆迁。如果您不等着钱用,买几套房子作为长期投资,效益还是不错的,说不定几年后一拆迁,收益翻一倍都不止。”
  “对,我就是这么打算的。”赵泽君模仿着后世电影里富二代创业的自信表情,说:“房子具体怎么卖?”
  任必达在电脑上调出公司内部的全部数据资料查了一会,才说:“高岗村的房子比较特殊,以前我们也出手过几套,不按平方算钱,直接论套卖。”
  “按套算?怎么说?一套多少钱?”赵泽君问。
  任必达解释了一番。
  高岗村的房主主要分为两类。
  有一部分原住民有了新的工作,早就不在高岗村住了,这些人不急等着用钱,不会把房子低价卖掉。
  还有一部分人,比如孤寡老人,游手好闲的年轻人,丈夫外出打工的留守妇女,就一套房子,是生活的必需品,卖了房连个住处都没。
  也不是一定不能卖,但价格上肯定不能按照正常市价。
  高岗村的房子大多都是八十年代盖的平房,最早的一批房子甚至可以追溯到解放时期,面积普遍偏小,房型主要有三种:一间堂屋一间卧房,一间堂屋两间卧房;最小的只有一间房。
  最小的一居室不到十个平方,只能放一张床一张桌。最大的‘两室一厅’撑死也就三十平方。
  如果按照正常价格,以高岗村的地位和房屋现状,一平方能卖上五六百就不错了,也就是说,高岗村一套房子最便宜的甚至只要几千块,最大的也就一万多。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按照整套来卖,一居室,两万,一室一厅三万,最大户型两室一厅四万块。
  算均价,这个破城中村的房子远超宜江市平均水准,最便宜的大户型超过了市区商品楼的房价,最贵的‘小户型’甚至接近3000每平方。
  “房屋价格大概就是这样,波动不大。中介费买卖双方各收成交价的百分之一点五,也就是总价3%,不过通常都是买家给。您要是买的多,中介费可以商量。”任必达说。
  “有现房吗?”赵泽君问。
  “还真有。”任必达笑了,表情怪怪的。
第二十六章
讨价还价
  巧得很,任必达本人在高岗村就有房子。
  说起房子,勾起了任必达的满腹回忆,这个精明的中介经理大概想让这套房子多一些传奇色彩,和赵泽君聊了不少往事。
  他祖父解放前就住在宜江市附近,那时候宜江市就几万人口,前后两条大街,说是城市,也就是个规模稍大点的镇子,高岗村那一片当时属于郊区农村。解放后城市扩大征地,任必达祖父就成了高岗村的第一批住户,在村里有四套连在一块的房。
  任必达的祖父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去世后,三套给大儿子,也就是任必达的大伯,一套给任必达的父亲。剩下那个女儿早就嫁人了,一毛钱没分到。
  任家人也算是命苦加倒霉,上两辈子人都没活太久,任必达十岁出头,他父亲和大伯又去世了,任必达老妈改嫁,对方男人就一个条件:不许带任必达这个拖油瓶。
  于是房子又传到了任必达手上,十岁出头的任必达一个人住在高岗村那间‘一室一厅’里,每个月从后爸手里领点粮票,逢年过节偶尔亲妈会偷偷给他塞半斤糖票二尺布票,混着混着就长大了。
  任必达十几岁就出来讨生活,在火车站卖过鸡蛋,在街上投机倒把买冰棍,就这么一分钱两分钱的攒,改革开放后深圳宜江市两头跑倒卖录音机,终于在三十多岁赚了一笔钱,和几个二道贩子朋友一块,开了这家爱家地产。
  这段经历差不多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富起来的人的真实写照,赵泽君听完,点点头,说:“任总,你不容易啊。”
  “嗨,是我多嘴了,白白耽误你时间,这不是听你要买高岗村的房子,我琢磨着跟你交代仔细一些,哪知道说着说着我自己就刹不住车了。”任必达不好意思笑道。
  “那你这个房子,就是刚才说的那种一个堂屋,一间卧室的?”赵泽君问。
  “对。”任必达说,“高岗村大部分都是这类的。”
  “价钱上呢?”赵泽君问。
  任必达砸吧砸吧嘴,似乎犹豫了几秒,才下决心,说:“哎,老房子,留着它没人住,真要卖,还是有点舍不得,毕竟我在那住了十几年。这样吧,就按照我们刚才说好的,三万。”
  赵泽君没说行或者不行,反而摇摇头笑了起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68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