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校对)第1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8/483

  这真是糊涂了,连这事都要问,显而易见的问题啊。想到马上就要下班了,转身就准备离开去找杨为。
  “总师,那我就先去看看,你放心侧板技术我会马上着手安排开始研究。”
  看到杨辉跑得这么快,于总师也是一愣,这家伙也是急性子啊,这不还没下班嘛,早退这是早退。
  走到四号办公室,果然看到门牌都已经更换了:电控系统办公室。这写的挺清楚,好不容易等到下班了,杨辉才好意思敲门进去,在人群中找到杨为。看样子杨辉不来的话,这家伙恐怕还打算加班。
  和导师打声招呼就和杨辉走出来谈:“你终于来见我了?怎么英国那边好吗,听说你小子在这0011基地也还混的挺开好,巴黎航展、范保罗航展你都去过了,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啊。”
  老朋友见面嘛,自然就是先要来一阵吹牛,杨辉也乐于吹吹牛。
  “哪里,我这就是一个跑腿的命,满世界跑,也就是一个推销员,还是你好,这在学校就参与到了这么大的一个项目,以后出去走到哪里都是顶梁柱,怎么样,我们基地还不错吧,有没有没有兴趣,我帮你安排。”
  老朋友谈话中,这家伙都不望挖人,也算是对基地尽心尽力了,不过事实却是杨为这家伙已经被预订了。
  “晚了,我才来的时候,你们这里的那个宋总师不是带队来参与超七研制吗,他就和我谈了,说他们有一个大项目,急需电传飞控方面的技术人才,所以我就在到导师的安排下去了,我们导师和那个宋总师有些交情,于是我就去了。”
  听了这里,杨辉也只能徒留叹息,终究还是别人家的,就是杨辉安排的再好,大势还是难以改变,杨为这家伙还是被0611挖到了,这真是个宝贝啊。
  既然都已经安排好了去处,杨辉也不再多说,当务之急还是要赶快把现在的超级歼教七的电传系统搞定,这才是最重要的。
  “对了,你们这次的电传系统到底怎么样,一年半时间就做出来了,国内好多条件都不具备吧?说说你们是怎么解决的?”
  说到这里杨为也是长长的一声叹息,一脸的悲伤。表情。
  “难啊,现在我们确实是已经拿出来了电传飞控系统,虽然只是纵向三余度模拟电传增稳技术,但是这个电传系统好多都是进口的部件,要完全国产恐怕没有十年是不行的。”
  尽管杨辉早就猜到了,但是听到这里还是一阵担心,现在共和国的国际环境还算可以,用一些国外的部件还可以,但是89年之后,若是不能全国产那就麻烦了。
  “全国产要这么久,在九零年之前就真的拿不出来吗?”
  看杨辉这么关心,杨为也不打算隐瞒,这些说说也就说了,没什么好保密的。
  “这么说吧,若是我们全力搞现在这个半路子的纵向三余度模拟电传增稳技术,资金跟上,那么在九零年之前全国产也不是不行。”
  也不是不行,听了这话杨辉就知道有戏,继续听下去,却又是一个问题:“不过现在国内还有更加激进的一个项目,要直接用到三轴四余度数字式电传飞控,好多的技术人员都被调去搞这个技术去了,我们这个项目刚完成就被抽调了一半的人员。”
  说到了这个三轴四余度的数字式电传,杨辉已经猜到了是哪个项目在用这些资源,无非就是十号工程,只有这个工程才需要调动这么多的技术人员科研院所一起搞配套。
  若是不出89年那档子事的话,杨辉到也支持先不管国产化,直接往最先进的冲击,但是知道89年之后会遭到禁运,那杨辉就要想办法。
  总不可能在89年之后超七的电传部件都被国外给卡死,这是杨辉不能容忍的,至于什么秘密渠道搞一些回来,这个杨辉是一点也不抱希望,秘密渠道那点数量能干啥?
  “那你也觉得是该先放下国产化,全力研制这个新的项目?”
  看到杨为肯定的点头,杨辉是明白了现在学术界的想法,还是力争先进,不求自主。
  要想将资源搬回来全力国产话,还得要另外想办法,即不损害到十号工程的进度,同时还要照顾到国产化,只能是中间想个另外的办法。
  “行,我知道了,这个我后面会自己想办法,我们先去吃点东西,老同学到了基地,我怎么也要尽一下地主之宜,走走,顺便带你去见一下我对象。”
  正事说完了就开始回到学生时代,该是谈谈友谊的时候,两人嘴上不停,脚下也是走的飞快,就往楼下走。
  “介绍一下:杨月,虽然也姓杨,但这是我从小青梅竹马,是我现在的对象,走吧,一起去食堂吃点东西。”
  ……
  吃吃喝喝一番,杨辉回到宿舍想到今天和杨为的谈话,心里想了很多,现在超级歼教七、超七的技术要求和路线都定下来了。电传是必须要上,国产化的问题就必须放在台上好好考虑,别人不知道89年,但是杨辉知道,他现在必须未雨绸缪。
  既要保证不影响十号工程,又要国产化现在的电传系统,杨辉想了很多,最后还是只想到了一个办法:侧板技术。
  虽然侧板技术加上纵向电传飞控没法达到最好的效果,但是可以保证在96年之前定型十号工程,还不需要用上三轴四余度电传,这样就可以抽调资源进行国产化攻关。
  这就可以满足各方面的需求,有时候就是这样,本来是矛盾的两个事物,但是当引入了新的技术的时候,就有了另外的办法,矛盾的事物就会变得不矛盾,这种事不胜枚举。
第206章
发动机整机试车
  说做就做,第二天一大早杨辉就去找到了气动设计小组,在这里杨辉找到了负责气动设计的技术组,果然现在气动设计组的活就比较少,都显得比较闲。
  超七的起落架修改这个算是和气动组相关,但是这个小活,已经被基地气动组和0611气动设计人员一起搞定,现在都有人闲的开始在一边进行新的气动理论设计,不得不说这些人还是相当勤奋。
  这些年龄同样和杨辉大小的年轻人们,已经挑起了基地的气动设计的大梁,虽然有时候会因为经验不足,走上很多的弯路,但是他们依然气势如虹。
  “刘军,现在很闲啊,我给你们找点事儿做?”
  一脸笑意的杨辉这表情看起来怎么都不好看,笑起来总感觉没有好事。刘军不用看就知道这次又要有大项目,搞不好又是上次一样马不停蹄的加班加点,不过他喜欢。
  “说吧,杨秘书长你这次又有了什么好事?不管多大的项目我们也要接住啊。”
  整个气动组的技术人员,以前大多都是一个导师带出来的,来到基地之后还是被他们在学校的头儿刘军治理的服服帖帖。听到刘军在说有什么大项目,都想要问一下,但是想想后还是竖起耳朵仔细听为好,先听为快。
  杨辉也不藏拙,昨晚连夜加班将自己知道的一些侧板技术的资料整理出来,做成一份资料,现在就递给了刘军。
  “看看吧,侧板主动涡流控制技术。仔细看看,我相信你能看出些东西。”
  将资料递给了刘军,杨辉就坐在一边,等着刘军仔细看完技术解释和原理。喝着冷白开,心里却吐槽不已:这些家伙还真是懒,连开水都不愿意去打一点,搞工科的男人啊……
  其他的那些小兵们就这样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也没心思做自己的活了,就这样看着刘军一页一页的翻开资料,直到这些资料就要看完了,合起来放在桌子上。
  马上就有眼疾手快的想要来拿这资料看看,不过最后还是转过头来,要看看杨辉的意思。杨辉点点头同意他们看这资料,没必要保密,这些人迟早都要看的。
  拿起这份资料,旁边的几人都围了上去,要仔细看看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新技术对搞研究的人来说实在诱惑太大。
  刘军这个时候终于想明白了,眼里放出精光,这真是一个全新思路。
  “杨秘书,这个技术是您提出来的?不用多说,我看明白这个技术了。就一句话: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动工,我已经迫不及待了,这东西的作用确实诱人,绝对是一个低成本高机动作战飞机的首选,和我们现在国内的情况很对口,研究一下很有必要。”
  就知道这东西刘军一眼就能看明白,杨辉将于总师的意思传达。
  “这个技术已经得到了于总师的肯定,已经批准这个项目可以开始研究,现在就开始,越快越好。我们拿出确切的风洞试验数据,基地就可以用这个来争取到军队的支持,就可以申请到验证机项目来验证这个技术。”
  验证机,这是一个高端货,整个0011基地从来就没有制造过验证机,能有验证机项目,无不是有着强大的技术能力,和前沿、尖端的技术项目。
  既然现在基地对这个项目已经没有了意见,那就开始行动,搞研究就是要这样的气魄,敢打敢冲拿到项目就要马上行动。
  “放心,杨秘书长,我们马上就组织所有技术力量开始探索这个侧板的气动技术,力争最快时间拿出结果来。”
  有这个雄心壮志自然是最好,但是杨辉还给他们请来了一个强援,现在0611所的气动设计人员也有部分在基地做超七气动,这些热可都是0611的人,哪一个没有参与到过鸭式气动的研究。
  “嗯,这样最好,另外我们对鸭式气动设计没有经验,你们去找这次0611过来的气动设计人员,找他们给些意见,毕竟我么这个侧板气动最好的归宿还是在鸭式气动上面。”
  杨辉不说这个刘军都有这种打算,现在杨辉说了自然就更好。这就不用怕这个技术泄密,要知道现在这个技术还是属于基地的,各个飞机研究厂所之间还是在有的地方是提防着的,要是真以为大家都是国有企业,亲如一家那就是大错特错。
  随后的几天杨辉是跟着气动组一起研究、探索侧板技术,可谓两耳不闻窗外事,就连新机首批飞机转去阎良试飞院这种事杨辉也没有关注,一直到白所长打电话通知杨辉回去参加所里的新发动机整机测试。
  新发动机整机测试这种大事杨辉怎么能不去凑热闹,交代一番,杨辉就启程准备回二所,一款发动机整机测试这又是一个生死大关头。特别是这次新涡扇更加如此。
  拿了那么多钱,投资方是国外和国内都有,还在研制中同步修改了新的国军标,这是一部没有具体详细的军标的指导的发动机研制,以后这款发动机定下的标准就是国内的发动机研制标准。
  这就不仅仅关系到新发动机本身,同时还关系到新军标存废,这些容不得不仔细考量。
  甚至这次的发动机整机试车还引来海军的刘司令,这位司令同志一向是关心新军事装备研究,是一个军事装备派,不像陆军那些,他对精神原子弹到没有盲目的崇拜。
  回到二所的时候,新发动机已经装配完成,三台发动机,将选出状况最好的一台进行首次测试,这毫无疑问。
  遇到白所长,杨辉迫不及待的要搞清楚这次所里的传言,不搞清楚杨辉心里不安。
  “所长,这次的发动机测试到底有没有进行过先期测试,不要告诉我这次真的是首次测试?”
  一回到所里杨辉就感觉所里气氛不对,打听了之后才知道,这次所里真的是要在领导面前进行首次试车,这真是胆大包天了,万一出个纰漏那就惨了。
  尽管杨辉一脸如临大敌的样子,但是白所长却不为所动,自信地说道。
  “如你所说,我们这次的确是没有进行过试车,我们就是要在领导前面进行第一次试车,我们有这个信心。告诉你,我们的核心机测试已经完成,各方面性能优良,远超过以前的所有发动机。”
  随后又白所长又平静下来,将这次不按照国内惯例的原因说与杨辉听。
  “温总设计师、杨总工程师都下了军令壮,他们对这个发动机有信心。既然他们有这个信心下军令状,那我为何就不能为他们冒一次风险,我们就要在所有领导面前第一次试车。”
  听了这话,杨辉也是不知道该怎么说,是该高兴这次两总和白所长的魄力,还是该高兴自己这次提出的单独研究核心机很有用,给了大家信心。
  不管怎样,既然所长都这么说了,杨辉也不好多说,所里需要一次惊讶业界的成绩,这次的试车大概就是第一次声音吧。
  杨辉只能在基地等待这新发动机的测试,看到各路领导一一抵达,场面不可谓不壮观,阵仗不可谓不大,来的官也不可谓不小。
  正当所有人都等待这第二天的试车之计,测试中心灯火通明的时候,一架212低调的开进了基地,事先没有通知任何人,就在这个所有二所人都难以入睡的夜晚他们到了。
第207章
跟我们走一趟
  车上下来两人,看着装看像是军队来人,具体是干什么的就不知道了,出示证件之后,走进所里,径直往杨辉所在的宿舍而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8/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