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校对)第2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8/483

  单说一根主轴,其实西南科工自己也能够生产,用起来也还算是可以接受,在共和国的军用航空发动机中,由于对寿命要求不高,主轴和整台发动机可以是同时报废。
  就拿现在西南科工生产的涡扇10来说,一千多个小时之后,整台发动机就可以直接报废。
  看起来涡扇10发动机比以前的涡喷7发动机寿命长了很多,但这比起国际主流的航空发动机寿命却是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和主流的民用航空发动机相比就更没有任何的可比性。
  简单的拿国外主流的商用航空发动机CFM56做对比,这时候会发现,一台CFM56发动机寿命可以打破万小时记录。
  这种上万小时的寿命和现在西南科工生产的涡扇10发动机一千多小时寿命相比,好像涡扇10发动机落后人家十倍有余。
  究其原因固然有涡扇10发动机本身是军用发动机,为了高性能、造价等方面考虑,正常使用寿命的确要比民用发动机低。
  但这种影响并不大,真正把共和国发动机和西方航空发动机寿命拉开的是西方航空发动机在制造中一方面是不惜血本,使用很多的高端材料、复杂的处理工艺。
  另一方面在于国外人家的发动机设计思想和共和国不一样,特别是民用航空发动机中,国外的发动机采用单元体设计。
  整个航空发动被设计成十多个单元体,每一个单元体都是一个可以快速更换的整体,且整个单元体中所有的部件都设计成相同的使用寿命。
  只要时间到了,马上就要把这个单元体换掉,然后整台发动机又能继续工作,由于每一个单元体之间的使用寿命不同,为了an充分榨干发动机的油水,就需要想各种办法。
  一款发动机中各个单元体的不同寿命差距很大,比如A单元体寿命是两千个小时,但其它的单元体B、C、D寿命是三千、三千五、四千各不相同。
  要想充分用完所有单选体的寿命,这就只能把寿命到了的A单元体换成新的,然后继续投入使用,用上一断时间之后B单元体的寿命又到了,但这和时候再一看,A、C、D单元体的寿命都还没有到,没办法只能继续换掉B单元体继续投入使用。
  如此循环往复,一直可以使用下去,直到整台发动机个单元体刚巧就在一个比较合适的时间点寿命都要到了,然后整台发动机就可以说报废了。
  这个比较合适的时间点就是十多个单选体寿命的公倍数,这个公倍数就是最经济的使用寿命。
  这样不断换单选体换出来的发动机自然是寿命很长了,真正算起来发动机在整个寿命周期中,最开始的单元体早就在时间的消磨中报废了。
  一款发动机中,最长的单元体寿命也不过就是三四千个小时而已,最后发动机使用至报废,早就物是人非。
  说这是一台发动机,实际上除了发动机整机出厂编号以外,百分之九十都不再是出厂时的原装货,所以,在这里要说西方的航空发动机都是虚假的长寿。
  一切都是采用单元体设计之后在作怪,杨辉承认西方的工业技术发达,制造的工业产品要比共和国这个后来者制造的产品好、寿命长,但这并不是如同江湖上吹的那样。
  简单的用双方发动机最后报废的时间来比,然后粗暴的得出结论:“哎呀,你看看,人家西方工业就是牛逼,发动机寿命是共和国发动机寿命的十倍。”
  这是由双发航空发动机寿命控制方法不同,再加上实际工业差距一起作用后的结果。
  到这里就有人要问:那为什么共和国不使用西方航空发动机寿命控制标准来计算?
  这又得要面对现实,西方国家人家之所以用这种方法,那是因为他们要设计民用航空发动机,竞争大,需要把自己的航空发动机的寿命做的更长。
  加之人家各个单元体的寿命的确要比共和国做的部件寿命长一些,同样是单元体设计,你的部件寿面都要小一些,数字小的算公倍数自然就比较小,更加靠近本来的零部件寿命,有可能就只是最长命单元体的本身寿命小时。
  但西方国家的单元体因为寿命长一些,数字大,计算公倍数就要更加大一些,甚至是最长命的单元体寿命两倍往上。
  这不是什么技术代沟,仅仅只是一个数学问题,采用这种方法之后可以把本来寿命相差不大的发动机,人为虚假的拉高到一个很大的差距上。
  这就是西方国家使用的障眼法,一切都是因为人家要数据好看,所以就发明这种东西。而共和国、苏联都是典型的实用主义者,发动机产品也不大面向民用市场,就算用上单元体设计这种虚假放大寿命的方法也没有太大的意义。
  加上本来对发动机的设计思想就不同,比如苏联就要求造价低廉,人家认为战争中一款飞机就只能存活最一千飞行小时,自然就要控制造价,反正寿命要求不高。
  共和国又是师从苏联,在还没有走出自己的风格的时候,各方面自然就有苏联影子,发动机自然是寿命短。
  现在不同了,杨辉要从新走出一个路子,特别是以后要向民用航空发动机发展的西南科工,自然就要走上西方的单选体设计道路。
  现在问题来了,要走西方那种单选体设计思路,若是各个单选体的寿命依然是共和国的老样子,各个单选体的实际寿命本来就不长,你就是想要用单选体设计来装饰一下发动机的寿命数据都不行。
  一句话,要想用上高大上的单元体设计思想,你就必须要有一两个单选体是寿命很长的那种,只有这样才能人为的把发动机的寿命拉长。
  这也就是杨辉为什么要发动机主轴制造技术,同时又为什么要加上一个长寿命的要求。
  这些都是西方航空发动机制造设计中的猫腻所在,西方国家天天说共产主义洗脑强,对宣传看的非常紧。
  但实际上,真正对宣传无比重视的恰恰是西方国家,他们总是会用各种障眼法来欺骗民众。
  还别说,人家骗术确实高明,总是能整出各种花样,而且让人看了还挑不出刺儿!
  既然挑不出刺,那么就只能按照西方国家的规矩来办事,毕竟你是要进入人家的传统优势领域,一切规矩都是人家早就定好的。
  现在的布朗不知道杨辉心中的各种小算盘打的啪啪响,也不知道一根长寿命主轴生产技术可以让西南科工实现如此大的突破。
  布朗乃至所有人都没有想到杨辉这厮居然如此狡猾,在他的眼里单元体设计思想,恐怕华夏共和国听都没听说过,很不要说是实际运用起来。
  没有想到太多,自然对杨辉所提出的长寿命主轴制造技术不以为然,大不了也就是能提高一点共和国航空发动机的寿命罢了,在共和国现在的发动机寿命计算方法中,长寿命主轴影响并不是太大。
  于是,布朗几乎是没有要几分钟时间就有了决定:“主轴制造技术可以给你们,但只能是单转子主轴制造技术,若是双转子主轴制造技术,这就是另外的算法!”
  听到这里杨辉算是服了,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现在国际主流都是双转子发动机,通用给单转子发动机主轴制造技术,这还有什么意义。
  也许能对西南科工有所启发,能对西南科工的航空发动机主轴制造技术有所提升,但这远远不够,长寿命双转子发动机主轴制造技术必须到手。
  “这绝对不行,必须要双转子设计的主轴,单转子要之也没有任何意义!”
第398章
来来,我们互利共赢!
  “给你们双转子发动机主轴制造技术也不是不可以,但这就要计算成两个技术方案,这就意味着你说的两个要求就使用完了。”
  听到还有这种解释,这才算是明白了布朗的想法,什么长寿命单转子主轴制造技术,这一切都是虚的。
  单转子技术本来就是老古董,都是四五十年代的东西,那时候的航空发动机寿命普遍都不长,就算通用再牛逼,当时的单转子发动机主轴寿命恐怕也就是不到两千。
  想想这寿命,怎么能算是长寿命,真正提高了寿命的还是在双转子发动机大发展之后的七八十年代,刚才那话完全就是布朗这家伙胡说,只是在找借口表明通用方面不愿意再多转让其他的技术。
  对于这个拙劣的借口,杨辉表示只能给零分,对这种未经大脑思考过的借口,杨辉也懒得多说直接开门见山就够了,杨辉最开始也没有真的打算要两个技术,这压根也不可能,做人也是不能太贪心,得要适可而止。
  “这也不是不能接受,我们就要双转子涡扇发动机用的主轴制技术,最好是直接从通用公司的现有发动机型号资料中抽取,由通用公司直接将技术交给我们,并教会我们制造出合格的成品。”
  既然通用要提要求,不愿意再多给其他的技术,那杨辉也就不客气了,这一项技术中就要把能得到的好处拿完。刚开始只是说要技术资料没有要手把手教学,现在情况不同了,西南科工的要求自然也要随时变化。
  见西南科工已经有所退让,只要主轴制造技术,布朗也是松了一口气,能少流点血就少流点血。
  至于说什么现役发动机技术资料中拿出成品主轴制造技术,这就更没有什么好说的,难道通用公司还要单独去开发一套没有使用过的主轴制造技术,这不是吃饱了撑着吗?
  “没有问题,我们可以答应这个要求,双转子主轴制造技术直接从现役发动机资料中抽取,鉴于军用发动机的敏感性,我们只能提供民用发动机的双转子主轴制造技术,到时候保证交会你们制造出合格的成品。”
  这说的已经够有诚意了,直言不给军用技术,这可以免除很多的麻烦,这一点杨辉还是很认同的,本来杨辉也是打算把拿到的技术用在民用发动机上面,民用发动机突破了,能够使用单元体设计,军用发动机技术不过是简单加容易。
  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最开始看似是军用带动民用技术发展,但随着时间的不断发展,真正到了九十年代之后,军用航空发动机的技术含量已经比不上民用航空发动机。
  强如美国的F119发动机,一看这台发动很逆天,技术非常先进,代表了航空发动机制造业的最高水准,但这却是大错特错,F119发动机的技术看似有很大的突破,但这款发动机的技术百分之九十都是老技术。
  这个技术老不是指它使用的是F100发动机的老技术,而是指F119发动机使用的技术大多都是普惠在八十、九十年研制的技术,这些技术都是在V2500、pw4000等民用航空发动机使用、验证过。
  可以一点儿也不带假地说,在军用航空发动机研制疲软的今后,世界公认的军用技术要远远高于民用技术,军用技术的扩散带动民用技术发展这条定律在航空发动制造业中就不灵了,双方谁先谁后这个问题要反过来才能算合适。
  知晓这些后世的发展脉络的杨辉自然现在更加对民用航空发动机的技术上心,给民用航空发动机技术杨辉一点也不嫌弃,甚至还有些欢喜。
  但这表面上是不能这样做滴,通用不给高大上军用技术,拿民用技术来忽悠人,这肯定不行啊,你通用还要给一些补偿才行。
  摆者一副苦瓜脸,极不情愿地嘀咕着:“民用技术啊!这民用技术始终是比不上军用技术的,你们仅仅给民用技术,是不是要再给我们一补偿才行。”
  听到杨辉又要来要好处,布朗快要崩溃了,这西南科工到底是要做哪样,还各种得寸进尺了不是,必须要压下这个苗头。
  “停,不用再说了,我已经有了决定,就是民用技术了,再多绝对不行,条件也不要再谈,我们给CFM56发动机的主轴制造技术,这是我们最大的诚意,不同意就没得谈!”
  眼看现在这情况似乎就要谈到底了,通常情况下有了这样优厚的条件怎么都得要答应,但杨辉知道这事还能有进一步的空间,这将是西南科工进入民用发动机工业的试水。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儿小的,能不能实现飞跃,就得要看这个关键时刻能不能坚持下去,这是对一家大型公司领导人素质的考量。
  “对于通用公司的诚我们能感受到,这的确是非常足,但我要说的是一个对我们双方都非常有利的事,这是真正的互利互赢。”
  说着,杨辉不等布朗反应过来,马上就说出心中的想法。
  “既然我们西南科工能够得到通用公司的技术支持制造CFM56发动机的主轴,就意味着我们西南科工可以提供CFM56发动机的主轴,我认为以西南科工现在的工时价格、材料价格,制造出来的主轴,造价完全要比通用公司自己制造一根主轴的价格要便宜太多。”
  没错,杨辉在这时候要准备进一步想办法做通公司零部件供应商,若是能够拿到通用的零部件供应合同,那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借此可以学到通用公司的一些管理经验,同时也能初步地涉及到民用航空发动机工业中。
  当然,代工通用的零部件也不仅仅只是西南科工得到好处,正如杨辉刚才所说,通用公司也可以以更低的价格采购到合格的零部件,从而实现一台发动机有更多的盈利。
  这一点毋庸置疑,布朗现在都已经陷入了沉思之中,这种方案确实有很大的好处,对通用公司是百利而无一害。
  “零部件生产外包?就类似于你们国家红旗厂代工罗罗公司的发动机零部件一样?这倒的确是一个有意思的想法,我需要和公司通电话说一下,个人认为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得到西南科工的确切要求之后,布朗转身就要准备离开,他需要借用诺斯罗普的渠道联系一下地球对面的通用公司高层。
  在最后的离开之计,杨辉这厮又给加上了一句:“不仅仅是零部件转包生产、采购,甚至是CFM56发动机后勤维护保养也可以同我们西南科工合作,我们西南科工可以提供最好的保障服务!”
  听到这里,布朗一个酿跄,从未见过如此得寸进尺之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8/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