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校对)第2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0/483

  红旗厂现在对涡扇9的改进敢这样说,那也绝对是有的放矢,将幻灯片一换,再转过身对新幻灯片上面的内容进行着解说。
  “我们对涡扇9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完成了涡扇9的研制同时,我们通过改进高温涡轮叶片材料,增加涡轮总温,从而将涡扇九的发动机推力增加,达到5.86吨。”
  首先介绍到了红旗厂现在生产的涡扇9发动机性能数据,至少现在的涡扇9发动机的推力肯定是能够满足新中推各项推力要求。
  但这还不够,红旗厂对涡扇9的性能现在也是心知肚明,这款发动机的中高空性能有多难看,这简直是……
  好在,现在的红旗厂对此也有着对策,要改进涡扇9的高空性能,那就得要……
  “当然,鉴于涡扇9发动机中高空性能低下,我们也有对应的改进计划:首先通过我们和罗罗合作研制BR715发动机,有了对涡扇9中高空性能优化的方案,这一点红旗厂可以做到。”
  杨辉听到了这里,已经对红旗厂推出的这款涡扇9发动机改进型有了更大的警戒,这东西的若是真的能把高空性能优化了,这完全就是一大劲敌。
  就在杨辉对此感到揪心的时候,红旗厂这边的孟总师话还没有说完,光是前面的两点又怎么能让红旗厂志在必得。
  “而我们的涡扇9之所以性能落后,高空性能不行是一方面,推重比和发动机尺寸也是很大的缺点,但这并不是不能克服!”
  这时候的孟总师,终于来了精神,刚才说的都是些没有原创精神的东西,现在对涡扇9发动机的尺寸控制、重量控制就是红旗厂自己动手的时候了。
  要单说控制重量这一点,到还能有些其他的方案,但要说道控制发动机的尺寸,这就有些困难了。
  涡扇9作为第一代涡扇发动机,尺寸巨大。其长度达到五米,直径一米,这样的尺寸已经是和F110同一级别的大推力涡扇发动机一样,用来和中推发动机比……
  面对这些巨大的问题,红旗厂选择了坦然面对,发动机直径肯定是没法再改进,但长度一定要控制下来。
  “我们准备为涡扇9发动机风扇级数减少一级,由原来的五级低压风扇改为四级低压风扇设计,又将高压压气机由原来的12级改为9级高压压气机,从而有效的控制涡扇9发动机的长度。”
第482章
工程浩大
  听到红旗厂爆出了这样的猛料,杨辉也是差点吐出一口老血,这样的方案简直就是绝了,要是单说改进低风扇,将五级改四级,这还说得过去。
  想上一位面的涡扇9-2发动机,就是这样玩儿,将五级风扇改为四级,同时还从其他方面减重。
  最后成功的将涡扇九的重量降了下来,尺寸也控制了一些,使得推重比达到了美国标准的5.5,也算是不错的改进了。
  但这一位面的涡扇9改进,那简直就是绝了,能将发动机的风扇级数减少的同时,还要减少高压压气机的级数,而且这一减就要减去三级……
  这给高压压气机动手术,那绝对是一件相当令人崩溃的工程,其浩大的程度无异于重新设计一台发动机。
  先不说减少高压压气机级数所带来的增压比降低,从而带来的核心机空气流量降低,最后会导致发动机推力降低。
  当然,也还有可能通过对高压压气机的优化,从而保证压气机整体增压比不降低,但这种改进就还要动整个高压压气机的后几级,这样还不如重新设计来的好。
  杨辉倒是估计了红旗厂这边的方案肯定只是减少前3级高压压气机,并不会对后9级高压压气机动手术。
  毕竟从现在军队给出的新中推技术要求来看,并不需要涡扇9无加力版的那5.8吨不开加力推力。
  减少3级高压压气机、一级低压风扇,(减少风扇、压气机级数的同时,还可以减少4级静子叶环)可以有效的做到控制重量、尺寸。
  但这样的设计并不被杨辉看好,就算红旗厂在技术上做到了这一点,那也没有了任何优势。
  涡扇9基础上改进出新中推,最大的亮点就在于涡扇9那令人惊讶的推力。不开加力的推力能达到5.8吨,开了加力以后肯定能达到9.5吨到10吨之间。
  想想这样的数据,完全可以和F414发动机叫板的存在,配合上西南科工的新歼方案,那就绝对是空地双优。
  现在通过降低推力来达到控制重量、尺寸,这或许能把发动机的尺寸控制在4.3米长,推比可能会达到美标的6这一级别。
  但这有什么用呢?推力降低到了8.5到9.5之间,比起西南科工的新中推方案明显处处受到打压,比推力两者差不多。
  但一比尺寸差距就凸显了,西南科工方案的8.5级高压压气机、三级低压风扇,短环形燃烧室设计,完全可以将发动机的长度控制在4米以下,至于直径最多也就是0.9米的样子。
  推重比的问题就更不用说,在对尺寸控制的同时就实现了减重的效果,再采用西南科工现在独有的钛合金加工技术,最保守的估计也能达到美标的7.5,若是不出问题达到推比8也不是不可能。
  至于西南科工新中推的中高空性能,实事求是的说这不可能太好,毕竟按照新歼的作战高度来看,也不是走高空作战的东西。
  但西南科工方案的中高空性能肯定要比现在的涡扇9好,比起这次红旗厂提出的涡扇9改进型也不会落后。
  反正杨辉是听过了红旗厂的方案以后,原本还有些担心也就放下了,红旗厂主动放弃涡扇9占有优势的推力性能来和西南科工中推方案竞争,那绝对是以己之短攻敌之长。
  随后的介绍也就没有了什么好说的,无非就是对涡扇9进行的一些改进,比如:原斯贝202的简单收敛尾喷管改为收敛扩散型,再有……
  总之,后面都是些小的改进,各项加起来想比效果也还不错……
  一直到了最后,孟总师做了总结性发言,倒是显得很有风采。
  “总之,我们红旗厂的方案就是,通过适当降低涡扇9发动机的推力,在满足新中推推力要求的情况下。将发动机的尺寸、重量控制下来,将发动机高空性能弥补。当然,我们的方案肯定也会继承英国斯贝发动机的高可靠性、低油耗、长使用寿命,这也将是我们红旗厂方案的优势所在。”
  说了这么多,对于红旗厂的中推方案也介绍的差不多了,与会人员对也听明白了红旗厂方案的优势所在。
  在孟总师做了最后总结,并鞠躬走下讲台之后,台下也是响起了一阵阵掌声。
  说实话,以现在红旗厂的方案来看,的确是很不错的方案,若是能开发下去,以后至少能和Rd33发动机同一水平,就算有差别也不会差上太多。
  而正如最后孟总师说的那样,红旗厂方案的高可靠、低油耗、长寿命三点优势,都将狠狠地戳到RD33发动机的痛处。
  “很好,红旗厂方案的确表现的可圈可点,即有激进之处,同时又不失保守,立足现有发动机基础,深挖嚼尽英国航空发动机的优点,国家当时将涡扇9发动机交给红旗厂国产化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时候的航空工业部倒是跳出来了,对红旗厂方案是各种大家加赞同,好像红旗厂方案就一定能拿到最后的发动机项目一样。
  这样的行为倒是显得一点儿也不违和,想必这种行为大家都已经习惯了,若是这时候的航空工业部没有跳出来,那才是……
  这时候的军队方面也实在受不了这种大肆的吹捧了,站起来说上两句。
  “我看这时间也差不多了,12点半是该暂停会议了,大家也该回去吃饭了,西南科工方案就下午再汇报好了。”
  军队实在受不了了,祭出了大招“饭遁”,而科委这边也站起来,这次好歹也是在科委开会,主人家还是要有主人家的样子。
  “对对,这都到饭点了,大家就到我们科委的食堂吃一顿工作餐好了,虽然味道不怎么样,但绝对管饱!”
  这年头,能管饱这已经是多年经验总结出来的一句口头禅,毕竟过去的日子确实有些太……
  科委、军队方面都说要结束了,自然也就不能再啰嗦,中午的会议结束,但仅仅是一个开头而已。
  工作餐就是工作餐,帝都的工作餐就更是工作餐了,味道不错的同时还深入的贯彻了要求:四菜一汤,还的确是管饱的吃。
  用餐间,这边二所也为这次的中推涡扇发动机费劲心思,温总师自然是因为要研制CG2000发动机,已经不怎么管军用发动机这一块。
  但二所在航空发动机人才储备上那可是一点也不弱,涡扇10A的总师这次就再次挂帅新中推的总师。
  至于一起来参加会议的其他人就更不少,江合甫、向巧那都是一起来参加了这次会议。
  “杨总,你觉得红旗厂的方案怎么样?我感觉红旗厂这样搞并没有什么太大的胜算,不知道……”
  第一次听到向巧问到自己问题,杨辉倒是没什么太多的惊讶,只是笑着点点头。
  “说的不错,各方面都比我们要差一些,若是他们能把英国发动机的那三大优点保存下来,那倒还有点意思,要不然我们的方案就要全面压制它!”
第483章
西南科工方案
  中午的红旗厂方案虽然很不错,但知道一些内情的却都明白西南科工的方案才是重头戏,大部分人虽然不知道西南科工方案到底是什么样,但西南科工手上的先进中推核心机技术数据没有太过于保密,这至少让一些人都能猜出大致情况。
  在624所完成中推核心机的定型之后,审查组就带着关于先进中推核心机的技术数据回到帝都报道,一些消息灵通的内部人士又怎么会不知道。
  “老刘,待会儿把耳朵放灵光一些,西南科工方案绝对会让人耳目一新,这上午红旗厂的方案与之相比,也不过是萤火之与皓月争辉罢了!”
  明显,说话的这位就是帝都的一位消息灵通之人,中午听了红旗厂的方案之后,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对比,这时候是在给同伴炫耀自己的先知先觉。
  而这位在一旁的同伴也很好的充当了配角的角色,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是个人都能看出来。
  但他依然对红旗厂方案抱有很大的期待,毕竟这红旗厂的方案那绝对是正宗英国血统,这可是现代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论起航空发动机领域的造诣,那从来都是在第一梯队的存在。
  “这就有些吹得太过了吧?据我所知,红旗厂的技术能力也是相当的不错,当年西南科工赖以成名的涡扇10发动机最重要的高温涡轮技术,那都是有了红旗厂的协助之后才完成的,现在的西南科工可还没能超越红旗厂太多,这次交锋鹿死谁手还尤未可知。”
  这位明显也是对涡扇10发动机有过深入的研究,就连西南科工早年研制涡扇10发动机的时候的事都记得清清楚楚,不可谓不是老司机。
  但这也没有任何意义,那都是最早期的情况,要说技术援助,这种事双方谁没有干过。
  “这都是过去式了,西南科工为涡扇10研制的高温涡轮那绝对是超过红旗厂引进的斯贝202发动机,现在的涡扇9之所以推力要比英国原厂推力更大,那就是因为红旗厂在国产化的时候得到了西南科工的帮助,用的就是西南科工用在涡扇10上面的高温涡轮技术。”
  你能知道关于涡扇10发动机的密史,人家同样也可以知道关于涡扇9的研制,这种相互间技术支援的事实在是太正常,说起来这两单位之间技术合作也是很不错。
  “这说的好像……”
  就在下面众人各种耳语,猜测西南科工这次又会带来些什么好东西的时候,这边的西南科工新一代军用军用涡扇发动机总师也是走了出来,手里有干货自然心中就不会慌张。
  作为西南科工新一代中推涡扇的负责人,李总师通过一个月的详细技术构架设计,可谓是将这次研制的新一代中推核心机研究的相当透彻,一上来就是一针见血。
  “西南科工方案并不是对我们已有的涡扇10发动机进行改进,老一代的涡扇10由于核心机设计的落后,已经远远不能满新一代高性能涡轮风扇发动机的需要。为此,我们在新一代中推涡扇项目开始之前就提前研制了新一代中推核心机。”
  关于新一代中推核心机的问题,那西南科工肯定下了大工夫,对这台中推核心机的宣传包装方案在CG-2000发动机的宣传中就很多的介绍,可谓是经验丰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0/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