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校对)第2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6/483

第568章
都是不大靠谱啊!
  首飞工作确实是一种相当刺激的活儿,特别是现在这种地面静力试验还不是太完整的情况下,这种活儿就显得更加的有意思。
  “放心,这次的02号机虽然没有按照计划做地面静力测试,而是被拉出来当做首飞的备份机,但这并不表明我们战机的结构设计会有问题,有了之前YZ-1的试飞数据摆在那里,其实就算我们取消闪电的地面静力测试也无所,之所以这次要坚持把测试进行下去,主要还是为了能够把所有的流程走完而已。”
  于总师好歹也是经手过JF-17项目的总师,这个时候显得也是相当的自信,对于杨辉心里所担心的那些问题是丝毫没有放在心上,在解释两句之后就在一边不多说话,看着在跑道起飞点做最后检查的01号试飞机。
  同样是继承了西南科工之前的战机涂装方案,黄底绿边框的设计已经是整个西南科工的标准试飞机涂装,甚至正在172厂总装中的MPC-75第一架原型机也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着用上这种风格的涂装。
  这次的JF-17已经是最大范围的还原了上一位面的枭龙01号试飞机(皮托管进气道)的设计,除了在机身上多出了侧板设计以外,其它的还真就看不出太大的不同之处。
  因此,这JF-17闪电式战斗机已经是颇具民煮风格,初步的翼身融合虽然不是太明显,但也确实相比起歼七四系列有了质的飞跃,带有内倾角的两侧进气道,收入机身中的起落架设计,还有那模仿F16的后机身设计。
  一切都表明原来歼七系列战斗机的那种细长机身的设计在这里完全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绝对的丰满、结实感扑面而来。
  不管怎么说,新的JF-17闪电战斗机给人第一眼的印象就是结实有力,是款能够干重活的家伙,靠它来实现国家的防空、对地、对海等一系列的军事作战任务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司令阁下,您觉得这款闪电在战斗机如何?是不是如同我之前所介绍的那样漂亮,而且哥伦比亚采购这款飞机是绝对的划算,它不仅可以最有效的完成对哥伦比亚境内的武装分子打击,同时还可以高效的完成目前哥伦比亚所欠缺的对空作战以及快速拦截能力。”
  平时在公司中高高在上的谢连发,这个时候也是一脸的“谄媚”,这可是中航政开公司拉到的第一笔军用战斗机订单,在此之前虽然西南科工的战机、洪都的L8教练机都是由他们经手出口,但这些项目都是洪都或者西南科工早就说好了的,其实只是借用渠道而已。
  两相对比之下自然是有中航政开公司拉到项目,并签定合同要赚得更多一些。因此,在这个时候更加活跃一些也就再正常不过了,毕竟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其它人都知道这些道理,自然也是要好好配合工作。
  与之不同的则是另外一边,整个JF-17联合战斗攻击项目四项目参与国中,现在的巴西是最对这个项目上心的,以后这款战机的国外订单以后都要在巴西生产,这就由不得巴西人不卖力推销。
  这不,人家巴西同样也是找到了一处有可能的买家,这次带着人一起到西南科工这里来看首飞表演。
  不过这次带来的国家却并不被杨辉看好,现在这家伙还是典型的亲美政府把持,现在这种时间点上来购买JF-17战机,恐怕确实是不怎么……
  但不管如何,人家巴西方面有那个心要给项目争取新的买家,并如此具有主人翁精神,杨辉肯定还是要代表西南科工致以衷心的感谢,同样也要配合着把该做的都做好,虽然成与不成是一回事,但你是不是努力了就是另外一回事儿。
  “看到了没?这次又增加三国来观看首飞,虽然巴基斯那边都是老客户了,但新来的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都是不太确定的老订单,好好开发一下说不定也能有所收获。”
  刘司令是一眼就看出了这些国家的身份,马来西亚、孟加拉国、巴西是确定了的,哥伦比亚也都说了是谢连发在上半年巴黎航展上钓到的一个中等偏下国家,说采购JF-17还是有那么些可能。
  不过说到这委内瑞拉嘛!在上一位面中几乎很多人都知道委内瑞拉是典型的反美斗士,委内瑞拉的人民在拉丁美洲坚决同美帝做斗争。
  这看起来好像是非常值得培养的对象,给武装起来同美帝添堵还是很不错的,也算是在后院煽风点火了。
  但现实的情况却并非是想的这般美好,委内瑞拉在这个时候还出于典型的亲美政府时期,人家现在的主力作战飞机还是83年从美国采购到的F16战斗机,再怎么也有小二十架,应付现在国各种情况已经是足够了,反正是有美国爸爸罩着还怕啥!
  这种情况一直在90年代初才有了改变的初步可能,反美三斗士之一的查韦斯大爷在91年当上了委内瑞拉空降兵部队老大、92年就迫不及待地带着一票志同道合的战友一起发动政变,不过可惜的是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
  总体算起来,查韦斯最后上台的时候已经是98年,从此委内瑞拉才从亲美国家变成反美斗士,在这之前的委内瑞拉一直都能正常的获得F-16的后勤维护,要在这个时候采购JF-17,怎么看好像都不太靠谱一样。
  “司令说的对,虽然现在我也还不大看的懂这两国家的具体情况,不过这个时候肯定会把他们当做最重要的订单来处理。”
  杨辉把这新来的哥伦比亚、委内瑞拉都挨着思考了一番之后,唯有这次看起来最靠谱的巴基斯坦没有做太多的思考,就现在巴基斯坦的情况来看,有了F-16和歼七四的高低搭配,再额外采购JF-17实在不是什么好选择。
  除非,除非这次巴基斯坦看中JF-17是因为他们想把这款飞机引进到巴基斯坦进行生产,替换现在正在生产中的歼七四生产。
  这种想法看似不错,但JF-17这款战机可不是歼七四那种有特殊情况的项目,当时之所以能够如此爽快的答应把生产线交给巴基斯坦,是因为当时的歼七四和歼教七关系确实太大。
  而歼教七是有沙特背景的项目,所以在歼七四项目中多少还是有沙特的影响,再加上大把的美元砸过来,不管是西南科工还是共和国的军用技术进出口管理方,大家都被糖衣炮弹砸晕了。
  与之不同的是,现在的JF-17项目是四国联合项目,而且这些海外生产订单早就说好了是全部由巴西负责总装生产、售后。
  这个时候你巴基斯坦站出来要引进生产JF-17项目,这时候要面对的困难恐怕就不会少,而且现在的巴基斯坦距离被美国制裁还有半年左右,所以现在的巴国内部的F-16派恐怕也不会容忍这样的一款机出来抢资源。
第569章
一句话引发的YY
  整个首飞工作在各单位的通力协作之下,终于在首飞前全部准备就绪,17001号试飞机不负众忘的没有出任何的纰漏,顺利完成发动机启动工作。
  后续的发展就是按部就班的进行,首飞你说白了其实也就是那样,只要前戏做足了后面都是顺理成章的。
  就连美帝的主力F16的首飞都不是计划中的节点,当时的F-16还在进行地面滑跑测试,突然间,整个试飞场就出现了一次强有力的侧风,这可把F-16的整个试飞团队吓坏了,强烈的侧风吹来之后直接把试飞机吹的左右失去平衡,要是继续按照原定的计划地面滑行,少不得飞机就要被吹翻。
  在这个关键时刻,F-16的试飞员直接就拉杆将飞机飞起来,离开了地面之后虽然也要受到侧风的影响,但空中至少不会被吹翻之后和地面发成碰撞,最后导致事故发生。
  就这,F-16的第一次就在那样的紧急情况之下交了出去。
  所以说,只要你飞机设计的足够好,首飞这种事真就不用太过于担心。
  这时候的试飞员其实也不能算是第一次驾驶这型号战机起飞,有了前面改造后的YZ-1验证机试飞经验,试飞员心里的紧张之感是大大的减轻,当飞机地面滑行距离、速度达到了要求之后。
  几乎是这下意识的就完成了起飞动作,毫无拖泥带水之感,飞机爬升高度时的仰角不是太大,但也绝对是属于中规中矩的表现,随着飞机飞到了起飞高度,这时候才再次改为平飞。
  “好,短距离起飞机性能如此优秀,首先就给了我们惊讶啊,就算是改改之后用在航母上恐怕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巴西这里作为JF-17项目除了共和国以外最大的受益者,为了把这款战机的优秀短距离起降性能形容出来,也是毫不犹豫地把航母舰载机的名头戴了上去。
  最难得的还是这巴西方面表情做得那叫一个到位,就连杨辉和刘司令也被框了进去,特别是刘司令更是在这一瞬间就进行了各种思考,并且还难得的YY了一番,这款飞机真的可以改成舰载机?……
  能不能改成舰载机还不知道,反正杨辉知道现在用这款飞机改成在舰载机确实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本来这就是一款靠性价比取胜的飞机,在很多的地方都有不小的限制,最典型的就是没有一台推力足够富余的发动机。
  从根本上来说,现在的涡扇10A在推力上还是有些不如上一位面枭龙使用RD-33,也就是达到了F404早期型的水平,不过有舍也有得,至少在发动机尺寸上是小了很多,甚至比F-404都要短上一点儿,空出来的机体空间可全部都用来装了油料,所以这一位面的枭龙在航程上却又要强上不少。
  “司令,别想了。我就给您说一句实话,现在完全没有改这款飞机做舰载战斗机的必要,涡扇10发动机虽然可以勉强让这款飞机在航母上实现起降,但肯定不可能还带上多少的作战载荷,在航母作战飞机这种靠质量取胜的机种上,它没有任何的意义。”
  杨辉倒是看的很开,真的要把这款飞机改成作战飞机,你少不得就还要进行大改,首先就动的就是发动机。
  将涡扇10A改为正在研制中的涡扇12发动机是必须要有的,紧随其后的是涡扇10和涡扇12发动机的进气道不匹配问题,为此你又需要修改进气道设计,扩大进气道就需要动中机身设计,然后……
  刚才还有些头脑发热的刘司令这时候也算是明白了,正如杨辉说的那,把涡扇12改成作战飞机确实不太现实,自己应该是对航母太着魔了,算起来都是该死的美国佬邀请自己去看什么航母嘛,自从那次去参观了之后,航母就成了自己的心魔一般的存在。
  想想现在国内的经济状况,每年的军费投入,甚至国家都允许军队有偿提供对外服务了,你指望国家投入资金,用来发展航母简直是天方夜谭。
  “这倒是如同你说的那样,我们现在肯定搞不了航母这种东西,不过你倒是可以和巴西接触一下,人家巴西不是局有一条航母吗,若是真的可以得到巴西那边的研发合同,也算是借鸡生蛋给你们培养了航母舰载机的研发能力,这一点我们还是要支持的。”
  听到这话,本来是打算一笑了之的杨辉倒是有了些思考,巴西确实有一条航母,而且现在巴西的这条航母还挺有意思,作为在二战的战火中出生的轻型航母,56年巴西从英国购买的时候又额外加装了蒸汽弹射器、斜角甲板,人家妥妥的是可以弹射固定翼作战飞机的。
  而且这航母在上一位面的91年又做了一次大改,加装了新的飞机进扬管制雷达、电子设备、作战数据系统、通信系统,就连发电机和锅炉也进行了更新和更换,绝对是属于动了大手术的级别。
  术后的新航母装上了A-4天鹰攻击机这种飞机,在重量上肯定是JF-17同一级别的存在,能够对天鹰攻击机这种最大起飞重量22吨的攻击机进行弹射,那还用担心JF-17吗?
  至于发动机的问题,涡扇10发动机的确不足以保证飞机重载起飞,但那是杨辉基于共和国上一位面走的划跃起飞路线导致的惯性思维而言,当有了弹射器这种作弊的东西后,还担心啥发动机功率不够猛的问题。
  越想越觉得靠谱,巴西方面在这个时候提出航母舰载机的这个字眼本身就能够算是一个信号,再联想到上一位面巴西在91进行的航母大改计划,看来这事儿大有可为。
  首选,这A-4能做的JF-17几乎都能做,而JF-17能做的A-4就不一定能够胜任,比如中距弹发射和制导能力、主流的亚音速掠海反舰导弹发射,这些都是A-4只能眼馋的能力,更不用说JF-17的本职工作:空对空作战能力。
  可以说只要JF-17的开发出舰载机型号,用在巴西的米纳斯吉拉斯号航空母舰这一类轻型航母上是肯定可以的,这样就可以让二战中生产的巨人级航母具备在现代化海战条件下的强大作战能力。
  从此让巴西海军的水面作战能力坐稳世界前十三十年绝对不成问题,也就是不知道巴西方面有没有这个想法。
  不能光看到好处却不看看坏处,首先要考虑到就是巴西只有这么一条航母,额定的舰载机只有区区24架而已,而且这还是算上了舰载直升机的情况下才有的数量,实际算下来这条满排不到2万吨的轻型航母能搭载的固定翼作战飞机不过就是12架顶天,上一位面巴西航母搭载的A-4攻击机也只是这个数字。
  这个时候再想想巴西真的有必要为了这十二架,最多不超过二十架(算上岸基备份)的舰载机订单,给拨出资金用于舰载机研发工作?
  这一点确实还有待商榷,至于西南科工是不是具备研发舰载机的技术能力,这肯定也是巴西方面需要考虑的。
  杨辉倒是有办法在三到四年之内就拿出成品的舰载机改型,这种方案杨辉知道,但人家巴西凭啥信你,就因为你长得要帅一些吗?
第570章
首飞就该这样
  就在各种思考如何拓展西南科工在舰载机领域实现零的突破之时,天空中的JF-17首飞机已经来回飞了好几圈,预定的首飞飞行科目已经全部完成,首飞试飞员正准备结束这次飞行任务。
  “塔台,这里是17001,我已成功完成首飞飞行试验科目,请求引导降落。”
  这话其实也就是走个过场而已,首飞这种大事在整个西南科工都是知道的,全部的机场一大早就清理完毕,全天都不会有其它的飞行器在这里起降,加上飞行员这个时候把飞机已经飞的相当之低,直接无需通报就降落也完全没有问题,试飞员的权力在他把飞机飞上了天空之后,一切都是他说了算。
  地面塔台的工作人员也深知这一点,又是在一番毫无新意的降落数据引导之后,飞机进入了降落回收阶段。
  调整高度、角度,对准跑道降落路线,还是在YZ-1上面的那种熟悉地操作感。
  微微扬起的机头是前三点式起落架飞机的标准入场动作,机载任务处理器已经将飞机降落所需要的数据全部通过两块CRT显示器展现出来,显而易见的数据非常有效的帮助试飞员来了解到所有数据,通过这些甚至都可以做到完全的仪表降落(仪表降落:即盲降,不看座舱外的参照物,根据座舱人机界面提供的机载数据完成降落)。
  现在有了这些数据之后,起降就变得更加轻松,新的圆弧风挡在抗光学畸变效果上又要比之前的第一代圆弧风挡好上了太多,其效果已经足以和平板拼接的三片式风挡相抗衡,这就意味着现在共和国生产的圆形风挡已经在性能上全面超过了老式三片式风挡。
  老式的三片式风挡在加工技术上要求不是太高,在正面的光学效果显示上也很优秀,不过缺点就在于三片式风挡会有将加强框这种东西存在前视方向,阻挡飞行员的有效视野范围。
  于是就有了后来在技术上的各种改进,整体的圆弧式风挡就是最好的解决方案,它的出现解决了风挡前方的加强框,甚至发展到最后都做成了风挡、座舱盖一体化设计。
  这种高大上的技术在美帝的F-16上面率先投入使用,之后的美帝很多战机都换用上这一技术,在F-22上面可谓是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至于F35就算了吧!
  不过,现在西南科工也好、共和国国内的其它单位也罢,乃至铁幕另一边的苏联其实也没有能力走这一条技术路线,现在除了美帝以外的国家能用上圆弧风挡就已经是国家先进水平。
  当然,圆弧式风挡在七八十年代也不是在所有地方都全面超过三片式风挡,至少三片式风挡在光学透光性上就比较好,可以比较真实的反映出光学效果,与之相比下的圆弧风挡,是在先天上就有些不如。
  但好在经过不断改进之后,圆弧风挡以其强有力优势顺利淘汰了老式的三片式风挡,在JF-17上面就是这种情况,新一代技术制造的圆弧风挡已经可以做到全方面优于三片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6/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