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校对)第3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8/483

  “这个方案我看行得通,飞机的前半部分运人,后半部分运货物,这至少提供了一种可以接受的边远地区群众出行解决方案,比如东部沿海地区的海岛民航市场,那边同样也不通铁路、海运则太慢,不管是人的出行还是物品运输采用,运七客货两运确实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杨辉能够清楚的看到这一点,联航那边同样也是清楚的知道。
  市场调研处说了话之后,另外的一位又接着“没错,东部沿海地区的海岛运输工作我们现在也在使用运七执飞,但每次都很难座满,哪怕有一半的人都很不错了。所以我们只能每周执飞一次,但这样一来,航空运输的最大优点:时效性也就不存在了,甚至它还比不过海运的小渡轮。现在的运七客货两运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至少它可以有效的利用起部分的剩余运力,不管是藏区、海岛都需要采购大量的生活必需品,同样也需要把当地的特产物资运输出去销售,这就需要飞机有一定的货运能力。”
  从大城市运输到偏远地区,生活必需品确实有需要,偏远地区的特产若是能够运输出去,同样也价值不菲。
  偏远地区之所以偏远、经济不行,沿路没有其他的城市,陆运、铁路都很难收回投资,这样就让修路的成本变得太高,而点对点的航空运输就完全不存在这些问题,只要通了交通,致富的可能性就非常的大,这样才会持续地带动民航业一起良性发展。
  明白了这些问题之后,总理也敏锐地感觉到这项目可行。
  “我看不错,而且我也知道运七这种涡浆飞机对起降的机场要求不高,这样在偏远地区修建机场的成本也可以接受,同样单次飞行成本也较低,即便是只运货也能够保证不会太亏,这样的一款飞机若是在技术上可行就立项吧!政府可以给你们支持。”
第668章
绝不妥协
  “技术上完全可行,刚好我们正准备对运七进行一次更大的改进,使其在运七100的基础上有一个脱胎换骨的改变,内部代号‘新舟’工程,现在的高原起降要求我们可以直接加到新舟的技术任务书里面。至于客货两用的设计要求,只要是一款成熟的客机,它都可以改装成这种运载方案,新舟也是如此。”
  杨辉则是在一边想着什么,还记得上一位面的新舟系列飞机并没有高原起降能力,现在增加了新的需求,或许也会是个路子犹未可知。
  涡浆飞机具备高原起降能力并不是什么问题,在此之前甚至活塞动力的飞机就能具备这种能力,共和国建国后的进藏部队就有空军的运输机进行了小幅度的紧急补给,那个时候共和国还是清一色的活塞运输机勒。
  现在,用性能比活塞发动机好上了不知道多少的涡浆发动机,实现高原起降就更不是问题,上一位面共和国的运七虽然没有高原起降能力,但共和国有另外一款具备高原起降能力的涡浆小飞机:运12E。
  没错,就是运12客机,上一位面它的改进型就实现了高原起降,在共和国的云贵高原、甚至国外的一些其他的高原地区都有使用,表现也非常的不错,它虽然和现在的运七没有关系,但至少充分地证明了涡浆飞机是可以实现高原起降的,主要就在于发动机供应商是不是为此优化了参数、性能。
  总设计师说了项目在技术上是可行的,政府也愿意给一定的支持,但归根结底,还需要杨辉给个准话。
  “既然这个项目有一定的市场,那就立项开展研发工作吧,运七是一款好飞机,之前因为一些大家都知道的原因,把名声搞得不怎么好,我们现在就不说那么多,我相信改头换面后的新舟客机可以顺利地打开市场。”
  杨辉现在没有任何的理由反对新舟项目,且不说该项目本身就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成为一款优秀的涡浆客货混装机,光是考虑到这款飞机是完善藏区航线的必须,这个项目就必须要走下去,不然MPC-75的高原航线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拿下来项目,政府也愿意进行部分的资助,还有什么能比这更好的?
  ……
  走出会议室返回下榻招待所的时候,一路同行的冰城飞机厂运12总师的兴致明显不太高,这引起了杨辉的一阵思考,随后便同运七、MPC-75两款飞机的总师商量一番。
  在得到了两位总师的认同之后,这才走到运12飞机总师处:“卢总师,运12是一款好飞机,虽然它没能够拿下这次的项目,但我们联合民航飞机公司商量了之后,觉得以冰城飞机厂的能力,是能够满足我们公司分包商的资质要求,所以我们希望冰城飞机厂能够……”
  再傻的人也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了,况且现在冰城飞机厂近况确实并不怎么样,飞机厂为了生存已经想了各种办法,大名鼎鼎的哈飞路宝就是这个时候搞出来的。
  现在的冰城飞机厂除了可怜的一些运12订单以外,其它的就只剩下直九项目,不过那款直升机的定位就比较尴尬,加上共和国军队对直升机还没有太迫切的需求,导致现在的冰城飞机厂成了共和国最苦逼的一家主机厂。
  现在听到冰城这边有机会成为联合客机公司的部件供应商,光想想那MPC-75的订单就知道这是怎样的未来,就算现在只喝口汤,也足以极大地缓解工厂困境。
  激动地甚至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卢开仁总设计师是一位不比于总师年轻几岁的老前辈,快要接近六十岁的老人又有什么没见识过,他自然是知道为什么冰城飞机厂能这么容易就得到供应商资质,无非就是希望自己能够在后面几天MPC-75客机和MD-82之间,能够占到MPC这边。
  虽然这种盘外招让人有些那啥的感觉,但那又如何,本来自己也是看好MPC-75客机,那个所谓的MD-90项目简直是毫无意义。
  “多余的话我卢老头子也就不说,冰城这边一定会把子系统供应任务做好,我们的运12能够拿到英国的适航证,这本身也说明我们的工厂管理体系是合格的,完全可以满足MPC-75的严苛质量要求。而其它方面的问题,我们肯定也是坚定地站在MPC-75一边。”
  一款飞机能够拿到适航证,这不仅仅要求飞机的设计合格、合理,还得要工厂的质量管理体系也满足要求,而正好运12就在90年拿到了英国的适航证,这本身就证明了很多东西。
  ……
  一行人快要走出那一片办公区的时候,后面却追来了一位中年人,看他的样子应该是还有些什么事。
  来人气喘吁吁地拦住了杨辉之后,喘着粗气:“杨总经理,你走的这么急干啥啊,这一转眼就不见了。总理还找你有些事要说,现在就跟我回去把后面的一些事处理了吧!其它人都没事了,大家该回招待所的就回吧!”
  还有事要单独召见自己?想了一下之后虽然不太确定是要说些什么,但大致的还是能够猜到和MPC-75有关。
  转而交代大家不用担心,都回去等待自己的消息,这就转身一起前往总理办公室,有什么问题马上都可以揭开。路上,虽然有心打听一下关于这次总理找自己有什么事,但好像这位大秘也不清楚到底是什么事。
  这一切都要等杨辉自己亲自去同总理沟通之后,才能最后揭开谜底。
  “总理,您找我?”
  鉴于杨辉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事,打招呼之后便等着总理的回应。而这次总理明显也没有打算弯弯绕,示意杨辉在自己对面坐下之后,直接开口了。
  “这次把你单独留下来,主要还是要和你说一些不便在之前会议上说的问题。你这么聪明,应该能够猜到民航总局那边为什么在会议中敢直接质疑我的决议。我要说的是,你猜的应该是八九不离十,我的确是因为要考虑到魔都帮的影响才推迟了决定,给他们一个争取的机会。”
  总理把自己单独叫过来谈话,并且直言之前决议被暂时压下,都是因为要考虑到现在已经在帝都形成势力的魔都帮,这是明摆着这次可能要牺牲一些利益了吗?
  “这个……总理有什么要说的就说吧!我都听着。”
  听到杨辉这样的话,总理也是把头扭到一边,这才明示:“现在魔都厂势力强大,要是这次他们没有了MD-90项目,整个工厂分分钟就要破产,所以不到最后你们还是不要搞得鱼死网破。做人还得要留一线,不然我这个当总理的也不好办,我建议你们还是给魔都厂那边一条生路,他们之前的五十架MD-82客机生产了5年时间,平均每年产量10架而已,MPC-75若是可以获得国内的订单,以后每年绝对不止20架的订单。”
  这就来做工作了吗?想之前西南科工在涡扇10发动机项目中,因为很多原因最后做了妥协,把技术复制了一份到黎明厂,得到的好处是中推核心机项目到手,这一次又要在MPC-75项目上做妥协,换来魔都把持的民航总局支持,得到国内日渐庞大的窄体干线客机市场?
  不,这一次绝地不能再妥协,MPC-75这样的项目必须要牢牢抓在自己的手中,魔都帮还能在高层持续影响到新世纪,这次若是妥协了,恐怕那边得寸进尺的时候也就到了。
第669章
高贵的身份要配宽体
  既然不在妥协,那就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一些好了,这闷热的天气已经快要把人逼疯了,况且现在时间上也耗不起了。杨辉要准备筹措第二次的苏联淘宝之行,这次的目标已经准备好了,谢连发在乌克兰那边按照自己的指示,接头到了相关单位。
  “总理,这已经不是我们愿不愿意给魔都厂一条生路的问题了,而是说魔都厂它本来就没有找到自己的定位,双发窄体客机这一领域对于魔都厂来说完全是杀鸡用牛刀啊!”
  伴随着这样的一句话,总理则是彻底的不明白杨辉的意思了,魔都厂没有找到定位,他们不该去搞窄体客机?那又该做什么项目,难道是去……
  “我不太明白你的意思,能够说的再明白一些吗,你以为魔都厂的定位应该是什么!”
  既然话题说到这里,杨辉也不觉得还有什么不能说的:“总理应该还记得当年争论很久的‘东上干、西上支’的问题吧?但在我看来,这就是一个伪命题。当时魔都厂的十号是一款起飞中重量高达150吨的大飞机,他们放弃150吨的飞机,转而进入到100吨以内的飞机领域,并且还去当麦道的组装厂,这完全就是……”
  说着,杨辉两手一摆,做出非常无奈的表情。现在敢在总理面前这样说,自然是因为现在的这位朱总理并不是之前支持魔都麦道82项目的那位,说一两句不好的话,也不见得会有太大的坏影响。
  最主要是,现在的朱总理应该是比较倾向MPC这边,那就更不用担心太多,这干啥事还没有点儿风险不是。
  后续的情况也正如杨辉所预料的那样,总理在想了想之后,就皱着眉头开始对魔都厂的做法更加不满,之前都还不觉得这些时问题,现在一像想之后才发现,魔都厂干的那些项目确实有些不太好看。
  但转眼一想:“你这说的好像是有些道理,但我之前看了资料,他们那边之所以放弃150吨的运十,转而退后一步去做一百吨以下的麦道82飞机,这是因为国内的基础工业没法满足运十的需要,材料、工艺、发动机、甚至是大型的成套重工设备,这些都没有,所以才选择了更加现实的麦道82。”
  果然是这套说辞,看来魔都厂给运十的下马找了很多的客观借口啊,还别说,这些问题杨辉也必须要承认,但这些借口只适合麦道82,并不适合麦道90项目,放在这个时候就是另外一回事。
  摇头的同时,又伴随着杨辉的一阵点头:“这些问题我承认,当时的国内确实有很多的方面都不能支持运十项目,所以同麦道合作MD-82项目,这一点在当时看来是没有错的,所以我们在MPC-75刚开始的时候,尽管很艰难,却也没有找到国家要任何的支持,因为我们知道魔都的麦道82项目在那个时候才是解决国家急需。”
  一开始表达理解魔都厂的麦道82项目,下一刻的杨辉却又画风一转,开始介绍着MPC-75项目的艰苦奋斗,以此来形成强烈的对比。
  “但是,魔都厂组装麦道82项目到现在有什么收获,他们又学到了什么?关于造不如买这句话我相信您是知道它的来源。而我们的MPC-75项目克服了大量的困难,发动机自己研发,材料方面我们突破了铝锂合金,工艺上我们和德国合作学习精密加工技术。到这个时候我们克服了困难,魔都方面却又要和麦道合作MD-90飞机和我们的MPC-75竞争,难道他们就不能合作一款有意义的大飞机吗?麦道11这样的双通道宽体客机才是我们未来所急需。”
  终于说出心中所想,杨辉心中顿时一松,知道现在确实不可能让魔都厂破产,但同样也不可能让魔都厂继续合作窄体干线客机麦道90飞机,来继续同MPC-75抢市场、抢政策。
  既然合作不可避免,那就只能在合作内容上想办法,让魔都厂放弃麦道90,从新回到他们的150吨的大飞机,甚至两百吨以上的宽体干线客机就是唯一的选择,反正现在一时半会儿联合客机公司也不会涉及到这一领域中,那就先让魔都厂去趟浑水好了,相信以魔都厂的小身板,去掺和三巨头之间的宽体客机市场,一定会发生一些很有意思化学反应。
  杨辉敢这样异想天开,但并不代表总理能够接受这样的方案,让魔都去和麦道公司合作麦道11客机,这一时半会儿确实有些令人难以相信,这可是宽体客机啊,是起飞重量都超过了200吨,快要接近300吨的大家伙,麦道会愿意同共和国合作这一级别的飞机?
  “杨辉,你知道这款飞机是什么级别吗?MD-11客机这样的飞机我们确实有需要,但放眼全世界范围之内,都没有宽体客机在研发公司的工厂之外另外建立生产线的先例,这样真的可行?”
  总理一时间对这种方案有些在不相信,但杨辉是什么人,他自然知道现在麦道的处境,这家公司现在是三巨头之间活的最苦逼的一家,再加上之前有麦道82项目的成功经验,不信公司财务状况越来越难看的麦道公司会放弃这样的肥肉。
  回答是非常肯定:“没有不可能的,现在麦道公司被老对手波音、后起之秀空客死死地压着抬不起头,民航飞机业务大量萎缩,而我们只要拿出足够的订单,麦道是完全有可能将MD-11的组装线设立一条在魔都厂。我们突破了窄体干线客机技术后,和麦道合作宽体洲际客机才是当下急需,也是未来的刚需。”
  作为国家领导人,总理自然是知道国内陆陆续续壮大的洲际宽体客机需求,要说起来若是可以有一款国产,甚至退一步的国内组装宽体客机,也至少是一次了不起的突破。
  想了想杨辉的话之后:“说的好像挺有道理的样子,之前民航局好像是准备要向国外采购一批大型宽体客机,若是现在把订单先握在手中,然后再多增加一些,或许是可以和麦道谈一谈,我们这样的国家需要发展大型宽体客机,到时候我会和民航局、魔都厂那边商量一下,看看有没有可能。”
  看到总理有些动心了,杨辉的心里也是各种偷笑,想一想到时候由总理出面咨询民航总局、魔都厂的情景。
  国内用大量的订单为筹码和麦道谈合作,组装MD-11客机,以民航总局、魔都厂这两货的好高骛远,就不信总理问到这里,并表示出支持的时候,他们会说半个不字,这两货还不得马上就屁颠儿屁颠儿的去找麦道合作。
  那可是大型宽体客机啊,全世界就没有几个国家能够制造的东西,若是魔都厂能够制造这样的飞机,国内的什么联合客机公司、什么西南科工不都是渣渣了嘛!
  只有这样的飞机才能配得上魔都厂高贵的身份,窄体客机那种东西就算让出去也无所谓,然后……然后就看到魔都厂一头扎进宽体客机的无边大坑中,从此……
  虽然这样有些不厚道,但那又有什么办法,反正这家伙迟早都是被耍的货色,合作麦道90也好、麦道11也罢,没有区别!
第670章
纵身一跳
  一言不发地回到了招待所,现在没有必要说太多,反正坑已经挖好,一切就看魔都厂以及那些大力支持魔都厂的大人物是不是能够忍住这个诱惑,毕竟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正视宽体客机领域的危险,尽管前面已经有洛克希德民机这样的巨人倒在了路上,但人类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进,靠的不就是不断地进取、前赴后继吗?
  安静地躺在床上,甚至连吃饭都懒得再去,就这样沉沉地睡去,或许明天醒来的时候就到了大家所期待的最后时刻。
  在魔都,得到了消息的魔都飞机厂第一时间派出了以厂长为代表的攻关队伍,伴随着麦道82项目的圆满完成,这标志着魔都走出一条可行的发展道路,虽然这一模式并不怎么好听,但这确实让魔都厂存活下来,并且还活的很好。
  而得知上报政府的新一代合作项目麦道90有可能不被批准的时候,就算换做是谁也忍受不了,伴随着飞机从魔都飞机场拔地而起,连夜赶往帝都的又一拨人也最后到位,决定大家道路的时候也就到了。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8/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