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校对)第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483

  果然不出杨辉所料,今天是要全部出图的节奏,潘文的涡轮和导流器设计也是交到了杨辉这里审核,下午应该还有龙德荣的发动机启动系统也会交过来审核。
  算了一下时间“好了,下班时间到了,大家下班去吃饭吧。对了你们帮我带几个馒头回来就好了,我这里还有潘文图纸要审核,下于恐怕龙龙的启动系统也是要出来了,我的抓紧时间。”
  时间紧迫,能抓紧还是抓紧些好。今天能把审核做完的话,明天就可以去做试件了,这事是得要抓紧。
  在基地是肯定有馒头的,都是来自北方的人,没有面食是不可能的,所以装上两个馒头带回来是最简单的。不过要想吃白面馒头是不可能,怎么也都是要加上些粗粮在里面的,现在国家的粮食依然还是不太够的,君不见在蜀中的同行们几年后都还是吃的馒头咸菜吗?虽然有些其他的原因但是事实就是那样的。
  办公室就剩下杨辉一个人了,拿起潘文的涡轮设计图纸,第一眼给人的感觉就是好丑。一个高大上的涡轮被设计的穷矮矬,这是需要勇气和能力的。
  好了,我们不以外观来衡量这个涡轮的设计好坏,杨辉把图纸放在一边,看起其他的设计资料有设计思路,还有设计指标。不看不知道到,一看才发现就这个穷矮矬涡轮的身躯中,居然是蕴含了强大的能量。
  只看最后写着的统计数据就明白无误的写着:经计算该涡轮效率高出发动机设计要求指标6.4%,不能小看这6.4,就这6.4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惊喜了,杨辉忙拿出草稿纸来重新看看有没有问题,连着计算了好几次居然都是一样的。
  这真的有事一个大大的惊喜,看来项目组的都是些人才啊,就光是钟建设的离心叶轮,加上这里潘文的涡轮设计,这个小涡喷简直要逆天了。
  赶紧平复下激动的心情,继续审核剩下的设计,越看越是有意思。审核完潘文的设计,杨辉就只有一句话了:“此人深的共和国工业设计之精髓”,除了这句话没有那句话可以形容杨辉的意思了,这个潘文太有意思了。
  快速的把馒头啃了,继续审核设计,还没审核完成,龙德荣的设计也是出炉了,送到杨辉这里审核,一下子所有的设计都算是初步成了。忙的不可开交,但是在下午五点之前还是把最后的启动系统审核完成。
  “好了,龙龙你是最后一个,前面他们几个都已经去了,现在还有一个小时才下班,赶快交到所里的审核,看看能不能今天做好审核工作,明天就可以都去进行试制了。”
  把最后一份龙德荣的设计交给龙德荣,杨辉今天就算是大功告成了,明天就坐在办公室等好消息就可以了。
  安排了测试杨辉这次是第一次按时按点,准时下班,真的有点不适应。
第54章
我回来了
  “杨组,快跟我来,铸件回来了。保证让你大吃一惊。”
  杨辉坐在办公室今天什么也没做,就在那里默默的看书,也没有去机体项目组,就是为了在这里等着几个方面的捷报。算起来虽然是各个部件的工艺周期不一样,但是周期长的正好都提前去开工试制了,因此差不多不管好坏都是今天回来。
  第一个回来报捷报的是第二次去试制的离心叶轮,看到钟建设这么高兴,杨辉总算是把心降下来了一些,至少回来了一个了。
  放下看了半天都没有看进去的书,杨辉跟上钟建设往下面走,脚步轻快灵敏。
  “建设,看你的样子是这次试件很好对吧。”知道马上就能看见叶轮了,但是杨辉还是忍不住先问钟建设。
  “杨组,我给你说也不好说,现在我的心情没法描述,待会儿你看了就知道了。”
  激动的心情是难以言表的,钟建设现在就是属于这种情况的,这是他设计的第一个可能大规模生产的产品,所以他是很激动的。
  既然这个时候没法描述了,那就再忍忍把,到了下面看到了就知道了,现在杨辉一个心里极度成熟的老男人,居然也是像这些个年轻人一样的激动了,看来年轻是会传染的。
  来到了放叶轮的箱子前面,杨辉算是见识了,居然是装了半箱子,虽然是用稻草隔开的,但是这一箱子好歹也是有十五六个了吧。
  “这么多?你们是做了多少个?”
  听到在问数量问题了,钟建设咧着嘴笑道:“杨组长啊,这个一共是有十七个成品叶轮,一共是二十个,这次各种原因,热处理、整形、防锈处理和粗加工之后就剩下了十七个。”
  显然这次的成功率是相当高的,各方面看来这次的叶轮是真的比较适合大规模生产的,拿起一个叶轮上下观摩,粗糙度这个就不用说了,铸造件不要想什么粗糙度了,其它的方面看着还不错,经过了后续处理的叶轮,看起来是很不错的,砂眼,气孔这些是绝对没有的,初加工后的轴孔内部看起来相当不错,光洁度这些是看不出来的,但是给人的第一眼就不错,铸件内部问题这个就看不出来了,不过有出厂检验单,上面是写的合格品,这就是说没什么问题的。
  “怎么样,这些个零件,还是上一次的那位高工帮我们做的,他对这次的成果也是赞不绝口的,说是这是他做各种试件中成品率最高的。”
  能不高吗,这个叶轮现在简化成这样,要是不高就有问题了。
  仔细放下叶轮,还用稻草隔开来避免和其他的叶轮有磕碰。点点头随后又笑着缓缓拍手“不错,不错,这次的叶轮是挺不错,还是你设计的好啊。”
  活动了手脚,看着这附近也是没有什么交通工具的。从研究所大门到测试中心说元不远,说近不近。最后心一横。
  “走吧,这附近也没有推车一类的东西,我们是要体力劳动了。”说着试了试箱子结不结实,结果当然是很不错的,这年头做东西用料都是很足的。
  看到组长都要准备甩开膀子劳动了,钟建设怎么敢不动于衷,忙着也是和杨辉两人一左一右抬起箱子就往测试中心走,一路上博得众人眼球不少,螃蟹一样的姿势,看起有一种莫名的霸气在里面。
  往测试中心的一路上,不时的有人来帮着搭把手,就这样靠着人力,愣是把一箱子沉重的铸件抬到了测试中心。
  满头大汗的杨辉和钟建设相视一笑,总还算是抬过来了。这一路上就是靠的是坚持,而在之后的军工企业的寒冬中,只有靠着这坚持来渡过了。
  拍拍结实的箱子,笑着往测试中心里面去找人,上次是武科长带自己来认识的李科长。这次自己和钟建设来,现在就是该自己去找人了。
  “你是谁,来找谁啊。”
  李科长显然对只见过一面的杨辉是不太熟悉的,再次看到杨辉已经是不记得了。
  现在是自己来别人的地盘了,该要小心仔细些,虽然武科长说过这位李科长比较好说话。
  “我是上次来过的杨辉,就是那次做燃烧室测试的。”要办事先得要亮出身份,这才是最可靠的。
  “知道了,和武科长一起来的吧!这次有新的部件出来了?”一提起那个小燃烧室,李科长就算是记起来了。
  “嗯,对我们的叶轮是做出来了,送这边来检测。”
  既然是来送检的,李科长拿起桌上的记录板,就和杨辉一起往外面去看新来的部件。
  看到杨辉叫来了一个明显看起来像是一个负责人的,钟建设忙从箱子上坐起来,拍拍屁股就要打开箱子。
  不用,先往里面抬吧!边说还边放下记录板,抬了一下箱子,很明显没有抬起来,感觉箱子还有点沉。
  “挺沉的啊,装了多少东西?”试了试东西挺沉的,按常理推断,航空发动机不可能太重,而箱子这么重,就一种可能了,里面东西很多。
  “这个东西啊,不多就只有一批叶轮的铸造试件。”
  既然李科长问起来了,杨辉就如实回答道,这个反正是没什么需要保密的。
  不过这话就让这位李科长纳闷半天了,什么时候叶轮有这么沉了?还要用箱子装?
  纳闷的看着杨辉和今一个年轻人吧箱子往里面抬,这时候李科长突然有些期待了,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叶轮,这么违反常理。一个发动机部件这么沉。
  放下箱子后,又像上次一样引来一大堆科研人员,纷纷是打量着这个沉重的大箱子。
  “来,开箱吧。”
  箱子已经被杨辉他们打开过一次了,现在很容易就把箱子打开来。
  里面整整齐齐摆着的铸件实在是让人大失所望,本以为这么大,这么沉的箱子能有个大家伙过来,没想到是一堆小叶轮在充数。
  “你确定这是来测试的,不是你们拿的成品?”
  李科长看到箱子里这么多码放整齐的小叶轮,感觉有些太多了,明显不像是测试用的试件,测试哪里用的了这么多。
  拿出一个叶轮,指着这个叶轮“就是这个,这次的试件,设计的很简洁容易制造,所以这一次二十个一共就成了十七个。”
  听到这个叶轮这么简单,第一次就有这么高的成功率,这下算是提起李科长的兴趣了,这么简单的设计能够达到设计的要求,涡喷发动机为了一个好的压气效率,哪个不是做的复杂无比?可不要真的看到叶轮很简洁就以为叶轮简单了,简洁和简单的区别实在是太大了。
  拿起一个叶轮,拍点叶片中间的草灰,仔细观察这个叶轮,感觉也没什么特别之处,唯一要说这叶轮哪里特别的话,就只能说是特别简单。
  “真奇怪了,你计算出来这样真的能行。”这话就问道节点上了。
  “李科长啊,这个计算也是根据经验来的,最后能不能行还是要看你们的测试结果了。”光计算怎么可能就能算出准确的数值来,像叶轮效率这东西都是根据经验来算,但是经验公式往往是不太靠谱的,最终还是要靠测试数据。
  “那好,我们就测试吧,我也想看看这个叶轮到底是个什么效率,这个特别普通的家伙。”
  边说边清点叶轮个数,开始计算到底需要多少个叶轮投入测试。不可能全部都投入测试,这样太浪费。
  “建设,测试项目清单,给李科长做记录。”听到李科长要准备开始干活了,杨辉连忙让钟建设吧清单拿出来。
  “行了给我吧!跟我来签名就好了。”看了清单上的检测项目,李科长带着杨辉和钟建设两人往办公室里面走。
第55章
一起送过去吧
  钟建设留在了测试中心,但是杨辉签了字就走了,整个动力系统项目组今天回来的试件可不止是离心叶轮而已,其他的部件也都是要回来了。
  又回到办公室坐上,再次拿起一中午都没翻过一页的书,杨辉看得还是那么的“津津有味,沉醉其中无法自拔”直到有脚步声不断的靠近办公室。
  杨辉放下手中的书,往外一看,果不其然,谢连发也回来了。
  “回来了,试件怎么样了。”
  谢连发负责的那根主轴是个关键的子项目,重要性相当高,必需要马上知道情况。
  不过看谢连发一脸黑线的样子,杨辉心又悬的更高了,这是出问题了不成。
  “别说了,黎阳的人还真的是挺忙的,到处找人,最后才给做了三根,有一根还报废了。不知道两根能不能够用。”
  谢连发把这事说的很轻松,但他自己心里是一点也不松,两根轴不好做测试啊。
  这黎阳厂的人还真的是,上次的事还没把他们打醒,现在居然还不配合这边的设计所做零件测试,这真的是叫什么队友来的。
  “轴在哪里?我看看。”
  这时谢连发才把他手上拿着报纸裹着的轴拿给杨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