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校对)第3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0/483

  就在唐昌红念念有词的时候,杨辉心里面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来:只要攻破了MD-11宽体客机的5.6米直径机身隔框,那同样也就意味着麦道精心为美国空军打造的C-17运输机也就不是那么神秘,毕竟这C-17的机身隔框完全就是从麦道的宽体客机中发展而来!
第673章
钱再多也有地方花
  这一次离开帝都的时候,终于是没有再出什么幺蛾子,唐昌红带着好消息直奔603所,这就等着要给所有人一个大大的惊喜。不仅这次带回去的项目是有了,同时还争取到了政府对MPC-75项目的大力支持,以后再面对德国方面的时候,咱也能够直起腰板儿啰。
  冰城飞机厂方面的卢总师虽然没有捞到项目,但阴差阳错的成为了联合客机公司的分包商,这时候正乐呵呵的回去准备各种材料、大整顿,卯足了劲儿要把MPC-75的子系统分包生产任务拿到手中。
  现在就只有杨辉一个人了,只能是独自一人回西南科工去,这次到帝都出差已经超过了原本的预计时间,算起来已经在帝都待了一个月时间有余,西南科工那边虽然可以做到长时间不需要杨辉坐镇,但作为总公司一把手,还是需要回去把该自己亲自做决定的都做好。
  ……
  1991年3月,杨辉早就回到西南科工有了一周时间,原本是计划好要去乌克兰一次的,却因为那边谢连发已经全部处理好,自然也就君子不立危墙,那地儿还是挺混乱的。
  现在的杨辉则是坐在办公室内,依旧是看着一堆的报表,全都是新一年旗下各子公司、直属单位的发展扩张计划,特别要说的是这次的黎阳厂方面,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得知了联合客机公司在准备MPC-75脉动生产线的计划。
  这家伙这次则是一口气提出了要在黎阳厂这边同样配套建立起先进中推核心机脉动生产线的计划,而且这家伙是不鸣则已,一鸣就要惊人,直接要求了两条核心机脉动生产线,这是卯足了劲儿要大干一场。
  要说在航空发动机的生产线中采用脉动生产,这应该是快要跨入新世纪的时候,在CFM-56发动机生产线上首先运用起来的,没想到现在共和国不仅仅要在飞机脉动生产线上夺得头筹,航空发动机方面显然也是不甘落后。
  看着这一份报表,虽然有些惊讶于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那边的魄力,但也还是欣然提笔表示了支持,杨辉相信资料中列举的数据是没有问题的,况且有老所长现在坐镇航空发动机方面,肯定不会出问题。
  倒是之后的数据中,杨辉看到了一些可喜的消息;“这山城机床厂同欧洲那边合作生产了专用于圆弧端面齿轮的特种机床?这倒是挺有意思的,不愧是国内专精于齿轮机床设备的大单位,居然能够敏锐地看到了这圆弧端面齿轮在高端精密机械中的重要性!”
  而这次,能够让杨辉惊讶的还不仅仅是这一点,当看到中推核心机生产线配套的各种设备采购要求之后,清单中赫然出现了“超声波喷丸强化设备”,杨辉大概还记得这是自己至少在四年前提出的金属强化方案,当时回到公司之后就联系同属西南地区的春城机厂,由双方投资进行研制,现在倒是出了成果。
  拿起电话:“喂,老所长啊!我是杨辉。这次报上来的中推核心机脉动生产线,我这里已经没问题了,倒是对这清单上面提到的采购超声波喷丸强化设备挺有兴趣,是春城机床厂那边已经把这套设备搞定了,咱们这就能够用上?”
  原本还以为杨辉要问什么,没想到居然是这事,虽然白所长也不太清楚这套设备的具体情况,但老所长之前审核采购订单的时候,还是特意去打听了这套设备是个什么东西。
  现在杨辉问到了,他老人家则是知无不言:“这个我知道,我听了公司负责设备采购的部门说了,说这东西也是前不久才定型的新设备,对精密机械设备的零部件表面物理强化非常有效果,远远超过了传统的喷丸强化,特别是对航空航天这一类精密制造业有很大的帮助。好像听说这套设备是我们公司和春城那边合作研发,据说现在都已经接到了大量的国外订单。”
  果真是一个好消息,而且设备都接到了好多的国外订单,对于这种精密金属强化设备,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国际上的机械制造业大国采购,说不定就是欧洲那边的订单也有很大的可能。
  当时候的杨辉也记起来了,当时是知道共和国在85年就加入了《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他还特意嘱咐让人去抢先在法国公司前面注册了专利产权,想必这次之所以一整套设备能够大量出口,和现在这种设备还处于专利保护期有关吧!法国那边的公司肯定都哭死了,现在应该是放眼全球都只有春城机床厂有这东西销售。
  曾几何时,咱共和国也有这样的一天,不仅高端的特种机床设备出口大量赚钱,并且还是全球独此一家。
  现在不用想,也都知道之前投入到这套设备的研发资金是回本了,说不定还能很快就有赢利,毕竟这种高端机床设备的价格从来都不会便宜,只需要卖上一两套,它也不比西南科工销售同样数量的歼七系列战斗机赚得钱少。
  可惜,高兴不会太久,高端机床制造中,西南科工急需的五轴联动机床西方依旧禁运,现在要建立脉动生产线,也都只能从之前西南科工囤积的机床中划拨,那东西可谓是供不应求。
  国内的机床工业确实令人头疼,看来以后在需要大批制造的精密零部件中,国内保证能够满足自己军用就够了,至于需要大批量制造的民用精密零件,还是通过设立在德国的工厂进行制造好了,民用部件能够通过国际渠道缓解国内的生产压力,就尽量走这条路好了。
  ……
  再往后,能够让杨辉眼前一亮的也就只有另外的一家民用活塞小发动机公司,这家伙现在终于是放缓了扩张步伐,开始消化之前几年高速发展的成果,这也就意味着现在的活塞发动机公司开始有足够的资金提供给母公司使用,这算是这几天为数不多的好消息。
  以这家活塞发动机公司的规模、产品盈利能力,这次从公司里面抽出约5000万人民币应该不成问题,这些资金就够这次的八万吨模锻大压机前期研制工作,毕竟这项目还有国家投资了一部分,而且又是从苏联去搞成品设计。
  八万吨水压模锻机研发资金大部分有了着落,万吨油压自由锻的研制同样也需要花钱,而这笔钱就得要从之前西南科工投资的铝锂合金项目的赢利中拿出来。
  西南科工和西南铝业联合投资,用以研发的铝锂合金也终于要开始盈利了,首先是JF-17闪电战斗机有百分之二十多的铝镁合金被替换成了铝锂合金,再往后就是MPC-75客机项目,那家伙制造一架飞机要消耗的铝锂合金就确实可观了,毕竟是五十吨级别的飞机,而且你还架不住这MPC-75的订单是源源不断。
  相比之下,同样采用二代铝锂合金的十号工程,虽然用的铝锂合金比例肯定不比JF-17少,但那东西的用量是肯定没法和MPC-75相比。
  当然,铝锂合金的热销,让西南铝业公司赚钱的同时,西南科工肯定也能够吃的满嘴流油,谁让西南科工当年就眼光犀利的看中了这项目并持续投资,现在该人家赚这笔钱。
  而有了这笔钱之后,西南科工又继续投入到万吨油压机中,相信以后的雪球会越滚越大,赚得钱越来越多。
  当然,就算这钱赚的再多,杨辉也能够很快的给他安排用掉,现在值得花钱研究、投资的项目还少能了不成?
第674章
不惜一切代价
  就在西南科工这边紧锣密鼓地继续推进各种项目时,这次被改变了发展之路的海湾战争也迎来了最后的大结局。和上一位面的伊拉克被秒为结局,联军从此名声大噪不同。
  这一次,虽然联军中的北约国家在空袭中依旧强悍无比,甚至出于报复伊拉克之前的偷袭之仇,后续的空袭中投入的作战力量更强大,伊拉克本土受到的损失更加严重。
  并且,由于美、英两国坚定的执行了中东国家内耗政策,这一次的沙特、埃及为首的阿拉伯国家在执行收复科威特的作战中损失惨重,至少在收复科威特城的战斗中,不管是沙特的M-60,还是埃及的M60、T-62都是损失不小。
  幸好,巴基斯坦和科威特方面驾驶的MBT-2000坦克表现要稍微好上一些,在城市战中,巴基斯坦装甲部队的伴随作战步兵战术过硬,虽然部队的突进、清理比较慢,但确实就这样一口一口地咬下去,最后以较小的代价打下了科威特城,并一战成名。
  至于说这次战后,海湾各国在装甲部队更新换代的时候,是不是会更多的考虑到MBT-2000坦克,这就暂时不得而知,同样也不是杨辉需要关心的方面,反正就算MBT-2000的国外销售再好,西南科工在这里也捞不到好处。
  相反的,杨辉现在更加关心的则是埃及那边提出的对JF-17战斗机有很意思,并发出标书,这才是现在该重点关心的地方。
  “好的,好的,埃及那边既然对JF-17战斗机有兴趣,我们肯定就得要高度重视这一项目,上一次我国同埃及在军用战斗机领域产生交集的时候已经是大概在十年前了,期间因为我们的装备性能上比不了西方国家,所以埃及开始采购法国、美国的新一代战斗机。这次好不容易靠海湾战争打出了一些名气,我们一定不能错过机会。”
  不说杨辉,在电话对面的谢连发同样对这次的项目高度重视,对于埃及的庞大二代机换代需求,这位可是早就垂涎了好久。
  “对对……我也大致计算了一下,埃及最近五到十年之内,至少就有一百架的老飞机要退役,未来可以预计到他们的二代机完全退役,至少需要300以上的新战机缺口,我们不说全部拿下订单,只计算一半也能有150架,这已经相当庞大的一笔订单了,我们国内的采说不定都还达不到这个数量。”
  听到国内的订单采购,杨辉是懒得计较了,现在的JF-17只需要国内象征性的采购一百架左右就行了,即是保证海空军部队在十号服役之前的过渡需求,同样也能够算是给国际买家做一个榜样,表明这款飞机是得到了共和国这样的大国海空军所认可的。
  至于再往后的事,只要前面的市场打开了,光是项目另外三方参与国的采购,再加上之前的委内瑞拉、哥伦比亚订单,这些加起来都是算是不小的数量,口碑、市场保有量都齐活了之时,也就不大需要共和国继续采购JF-17做表率。
  但是,现在的埃及订单是必须要想尽办法拿到手,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没错,不过这次埃及感兴趣的是JF-17战斗机,这款飞机在我们研制之初就有协议的,海外订单需要有巴西那边全程参与,你在上次委内瑞拉订单的时候,应该也是知道这事的,所以还是再打电话通知到巴西那边。”
  又再次想了想,发现还是自己亲自处理这事好一些。
  “算了,还是待会儿我自己去和巴西那边联系吧,正好我这边也有事要同巴西方面沟通。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利用所有渠道,收集埃及这次采购案的消息,我们一定要知己知彼!”
  毕竟这次埃及的采购案并非是之前西南科工所常见的那种直接和采购方私下沟通,条件谈好了之后就随即签合同采购,这次可是由埃及采购组面向全球进行招标。美国拿出了F-16C/D战斗机、法国的幻影2000战斗机肯定不会缺席,这都是国际军售市场中的主力第三代战斗机,哪一款都不比JF-17差。
  因此,杨辉在这个时候已经有了想法,JF-17想要脱颖而出,比拼性能肯定是不可能的,比飞机的性价比,采购单价才是正确的选择,甚至这次向埃及输出JF-17生产线,那也所不惜,反正就是一定要把埃及市场拿下。
  “放心吧!我们虽然有十年时间没有向埃及出售军用战斗机,但我们的L-8教练机前不久才在埃及生产线下线,现在埃及方面对L-8教练机非常满意。甚至都已经联系到洪都那边,想要在L-8的基础上改进出一款轻型攻击/巡逻机,一旦成功,那就意味着L-8系列还能够在埃及继续扩大保有量,所以,我们的飞机在埃及已经有了很好的印象改观,JF-17这款飞机到了埃及,那还是有娘家亲戚的。”
  能够用这个比喻,杨辉也是感觉挺新鲜。用娘家的亲戚来比喻L-8教练机,别说,还真特么的够贴切,不管是L-8还是JF-17都是共和国血统,到时候的埃及的学员从L-8教练机上面走下来,马上就可以无缝连接JF-17双座战斗教练型,可以最快速度形成战斗力。
  所以咱这还真是有娘家亲戚在埃及帮衬着加油助威,不错、不错!
  ……
  埃及的采购订单还没有搞清楚,一队从伊朗秘密出发的代表团就到了共和国,这支代表团还并没联系到西南科工,倒是想当然的跑到共和国军队那边去了,美其名曰则是双边军事交流之类,就这,现在都还让刘副主席相当头疼到底该如何处理。
  你说同意这伊朗方面的引进要求吧,共和国现在还真不好冒着风险去得罪美国,但要说不同意吧,这伊朗方面给出的订单确实诱人,人家硬是咬着牙从本就不多的外汇中拿出了钱来,这笔钱可是相当不少勒!
  “我看这事先放一放再说,现在的情况还有些不太清楚,多国联军部队还没有开始撤离波斯湾,情况不好说,不好说啊……”
  就这样,甚至在西南科工还不知道的情况下,伊朗方面的采购需求就被搁置了,至于之后什么时候可能恢复,那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至少在上一位面共和国出售了很多关于反舰导弹的生产资料。
第675章
要给我一锅端
  凌晨三点,本来是该所有人都安安稳稳的睡觉之时,在杨辉的带领下,车站处却是灯火通明。
  “王总师啊,现在天气确实是挺冷的,要不你就先回去吧,看这时间至少还有半个小时才能到,我们这么多的人都在这里看着,肯定不会出纰漏。明天一大早你来上班的时候,肯定就能看到完整的雷达。”
  在杨辉开口了之后,其它的在场年轻人也开始劝着王总师回去,也免得受凉。但王总师本人要留在现场的想法却并没有丝毫的动摇,在摇头的同时干脆连动都不动。
  “不用了,我就在这里等着,这次从能够从乌克兰搞来预警机雷达,是一个来之不易的好机会,我们必须要抓住它。量子-M雷达作为苏联最新研发的预警机雷达,技术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参考这款雷达的设计思路,我们可以更快的研发出自己的预警机雷达,我就在这里看着。”
  都说出了这样话,所有人也就不再多劝,就这样默默地一起等待这款从乌克兰搞来的雷达,好像也还算不错。
  ……
  看到远方越来越亮的灯光,再一看表,就知道这应该是到了,不用说了,所有人都是不约而同的往货场走过去,想要看看这款雷达到底是什么样。
  当车稳稳地开到了众人面前的时候,平板车后面装的大箱子已经在所有人面前出现,而能够装进木质箱子里面并采用汽车运输,至少表明这雷达在天线尺寸上肯定不会太大,这一点毋庸置疑。
  “师傅,一路辛苦了,您这就先下来吧,我们有专门的司机来开下面的一段路程,明天早晨还是在这里,我们会把车开过来的。来,小李,你带着师傅到招待所住下,这都搞得一大晚上了。”
  说罢,等到这边的师傅从车上一下来,马上就又有人上车,启动汽车继续往指定的光电探测系统公司的保密仓库而去,公司内部开车速度并不快,一行人走在后面也能跟的上。
  走在最后的杨辉这时候有机会开始和王总师说上两句了,看着车上的大箱子,满满的全都是自信。
  “王总师,这够得上我给你说的惊喜吧!这可是费了牛牛二虎之力才从乌克兰搞来,虽然这套雷达并非是成品,但我觉得肯定还是有用的,甚至可能的话,或许可以将这款没能完成研制工作的雷达继续下去。”
  没错,这次从乌克兰搞来的预警机雷达,其实并非是一款成熟的雷达,之所以说这款雷达的技术是冻结了,那同样也只是苏联当局出于对科研人员的安慰,给的一个心理安慰罢了,说起来应该是和共和国下马的运十飞机能定型差不多,不同之处在于这款雷达停止研发工作是因为资金的原因,而并非是出于技术原因。
  对而这种在苏联末期,因为资金原因停止了研发工作的军工项目,那可就是一点儿也不少。
  远了不说,在上一位面共和国用在O52系列军舰上面的UTG-2500发动机,其实也只是个半成品,虽然可以投入使用,但可靠性方面则是相当感人,这都是技术全套引进到共合国之后,通过好几年时间的继续研发,最终才有了完全体的QC-280燃气轮机。
  很多人都知道共和国从乌克兰搞到了大量的好东西,但很少有人清楚这些东西大部分都是半成品,都是到了共和国之后又进行了很多的投资,这才满足了使用要求,而要是没有共和国的需求牵引,这些项目完全就不可能再继续走下去,大名鼎鼎的AN-70运输机就是典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0/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