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校对)第4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6/483

  你说歼-82性能不够优秀,腿太短,并且高度、速度都没法和米格31相提并论,又提出引进米格31是非常有利军队快速生成战斗力的方案。
  那么不好意思,人家绝对还有很多的借口来反驳,比如:歼-82确实在性能上有所不足,但这个好歹是咱的亲儿子啊,要更好的性能完全可以把钱投资到歼-82项目上进行技术升级嘛!米格31不也是在米格25的基础上改进出来的,咱谁也不可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不是!
  所以说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就会非常尴尬,你跟他讲道理的时候,他给你来煽情;你给他来煽情的时候,他又要给你讲道理。
  反正最终要就是一个结果:你杨辉提出引进米格31就是一个巨大的错误,是看不得同行在某一个领域取得突破性发展之后,就勾结了北方蛮族,里应外合之下要打击自主研制出来的战斗机项目,是十恶不赦的表现。
  甚至要是遇到更加恶毒一些的人,那绝对是什么都能够说的出来,比如你杨辉是和米格公司之间有什么见不得人的PY交易云云。
  但即便是风险很大,杨辉还是依旧要说出这话来,相比起米格31而言,歼-82实在是因为受到机体的各种限制,就算再怎么改进都很难有什么大的起色,毕竟双中推的中型机是绝对没法和双大推的重型机去比极限性能的。
  就算人家米格31确实是从米格25一步步走上来的,但米格25的性能也绝对不是歼-82能够相比的,歼-82是从歼8白发展而来,原型机是什么技术水平,你再怎么改也不可能克服机型体重差距所带来的性能差距。
  所以杨辉现在敢于这样说出来,那咱就是单纯地认为米格31这款飞机好,要想采购歼-82还不如花钱采购米格31使用,或者是国内引进技术改进生产也没有问题,反正咱就是看歼-82很不爽,这个不需要遮遮掩掩。
  “米格31啊……”
  拖着长长地尾音,张司令对于这款把高空高速发挥到极限的飞机也相当向往,毕竟这是冷战中美苏两方在航空工业中对速度和高度追求发展到极限的巅峰之作,共和国要是能够有这款飞机服役绝对是如虎添翼。
  只是可惜了:“飞机确实是一款好飞机,但我们国内耗费大量的精力之后才开发出歼-82,现在突然说放弃这款飞机恐怕各方面的阻力也会很大,这次主要也是奉天飞机厂需要有这款飞机来延续生产线,我们一旦采购了米格31,歼-82就绝对不会再有任何的订单,包括空军肯定也是一样。”
  就知道这终究还是为了保住奉天所最后的“荣光”这才做出的让步,看来这又是一个军队为政治斗争买单的结果,这种情况不管在哪里都是存在,美、苏、英、法四流氓有这种事,其实咱共和国屁股好像也不大干净。
  也罢,既然是这样,那又有什么办法:“司令这话也是挺有道理,但是现在奉天所不已经是有了苏27的国产化项目了吗?让他们放弃歼-82,转而把苏27这款飞机做好就已经不错了,这种想要脚踏两只船的想法要不得啊!”
第865章
用来过渡一下
  脚踏两只船的想法确实是非常不好的,但这时候的情况就是这样的,就比如上一位面的奉天所不仅仅是脚踏了两只船,而且还玩儿的非常的溜,在有了苏27的国产化的歼11战斗机项目之后,紧接着又推出了后续的歼-83方案,这不可谓是没有想法。
  只是现在这种情况下的歼-83肯定是不可能再继续有出现的可能,这时候的奉天所正是一门心思扑到了四代重歼项目竞争和三代重歼苏27国产上面,对于他们来说也没有要继续发展歼-83的想法和必要。
  至于杨辉说的那句让奉天所搞好苏27就够了,这句话可是大有渊源和历史的,在十年前的十号立项展开竞争的时候,当时主持竞标项目展开的张爱平将军就直言不讳地说过,能够让奉天所搞好歼八这一系列飞机就够了。
  虽然那句话里面在当时是有很多种味道和意思在里面,但是杨辉在这时候把歼八改成苏27再次说出来,那同样也是没有任何错误的,集中力量办大事从来都是咱共和国的光荣传统,他奉天所敢说个“不”?
  而回答杨辉的却并不是那么正面:“让他们放弃歼82肯定是有些困难的,但米格31就确实是一款非常优秀的高空高速截击机,通过你这么一说之后我又想到了一个新的办法或许可以把这款飞机引进到我们共和国,具体的情况还需要再同各方面相关单位再商量商量。”
  此时对于共和国的海军来说,米格31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既然都已经选择了放弃魔改苏27的计划,那么引进米格31之后和歼18进行搭配,这也绝对是未来二十年之内最好、最容易办到的一种海军战斗机体系布局。
  使用直接可以通过采购搞到手的米格31作为高空高速的截击作战飞机,这家伙就算对上F-15等典型的三代机也能够凭借着自己的优势轻轻拂过F-15的身边而去,并且属于是不带走一片云彩那种。
  同样在遇到那些速度慢的特种飞机时,双座的歼18带着电子战吊舱冲过去给这些家伙们放一首凤凰传奇,那肯定也是非常地刺激,并且以歼18的中低空低速机动性能而言,有什么特种飞机能够在歼18面前装逼?
  再等上十多年之后的2010年之前,差不多就能够有共和国自己的四代重战横空出世,那时候也刚好可以接过米格31的作战任务,这时候对这米格31改一改之后就是一款优秀的高空高速侦察机,到时候咱共和国也能够在沿海的敌对势力头上好好浪一翻,特别是当年一直喜欢偷窥的海峡对面,一定让他们知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不清楚海军到底是想出了什么办法来,但杨辉相信以现在这一位面的发展来说,只要海军有那个意愿,就还是很有可能把米格31引进到共和国军队使用,这毕竟是一款性能够相当不错的飞机。
  “能够把米格31搞回来当然是最好的,比如现在散落在前苏联各个加盟共和国的米格31还有很多,我们把这些飞机低价买回来之后,同米高扬设计局合作一番,来一次大的性能升级、延寿,数量上应该还是可以凑出百十来架的。”
  直接从前苏联解体之后的加盟共和国的飞机堆里面划拉出停飞的米格31,这样费效比就会比较高,而且共和国使用这米格31也最多就是十多年或者是接近十五年的使用年限就顶天了,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必要采购新的飞机。
  海军对这些二手飞机其实并没有什么好抵触的:“这话倒是有道理,之前米格设计局就向我们推销过这款飞机,并且还提供了两架供我们测试,只不过去年我们最终是谈崩了,好像听说就在前两个月的时候这飞机刚好停产。现在要是我们说从前苏联加盟共和国搜罗二手米格31,米格那边还不得要跳起来骂娘才怪。”
  没有想到这里面还有如此多的恩怨纠葛,确实这时候的共和国要跑去搜罗一批米格31回来,米格那边肯定是会炸开,不过这米格设计局就算是炸毛了也没有太大的意义,到时候还是得要老老实实地听人摆布。
  这时候的米格设计局确实是相当落魄了,主力的米格29在苏联时期就被砸了招牌,而需要用到米格31的海外国家除了共和国之外就找不出第二个,其它的诸如什么米格1.42之类的差不多也更是镜花水月。
  面对这种落魄的境地,能够有共和国说需要米格方面陪配合着翻新并升级二手米格31,这米格设计局还不得马上抓住这最后的一根稻草,也算是聊以混个温饱,至少还有那么一个项目需要用到米格不是。
  虽然一开始就没有想过要采购全新的米格31,但是听到这飞机停产的消息时,杨辉依旧比较感慨和惊讶。
  “米格31都已经停产了?这可是大好事啊,到时候我们完全可以打着找米格设计局合作的幌子,让他们来配合完成升级、延寿,之后我们就可以直接堂而皇之的说需要采购一条大修线,这时候通过米格设计局的关系就可以把停产的米格31生产线大部分扒拉回来,要凑成一条大修线是肯定可以的,这应该也花不了几个钱。”
  所谓飞机停产其实那也是要分时间的,若是仅仅短暂停产一年左右的时间,实际上是完全可以用较低的成本把生产线重新启动,因为这时候的工人都还能联系上,生产设备也可以拉出来继续使用,配套的供应商大概也都能迅速动员起来。
  这时候的大家的基本能力其实还都算是有的,但是这条生产线在官方的说法就已经成了这生产线彻底没了,关注度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只要是有心的话,在这生产线的基础上淘换出一条大修线绝对没有问题,同样这花钱也是最少的。
  对于杨辉这种想法,张司令表示非常满意,反正现在就要准备开始四代重战的研制工作,这些米格31执行任务的时候也用不了多少年,差不多算是一种过渡的产物而已,二手货也可以接受。
  “很有想法,到时候我会把这想法提出来仔细都讨论讨论,若是可行也算是节约了资金,花小钱办大事的典范也就莫过于此,至于生产线的问题,我们也没有那打算了,现在看起来也是要来无甚大用。”
第866章
多用途截击/攻击机
  说到了生产线问题,这差不多也就是直指上一位面共和国之所以最后没有采购米格31的最大原因:生产线。
  实际上对于共和国来说,上一位面的米格31在综合作战能力上更是相当不错的,不仅高空高速能调戏周边的战斗机、特种飞机,甚至还可以使用米格31装上重型反舰导弹直接超音速奔袭,对着水面舰队来两枚重型反舰导弹之后那简直是爽的飞起。
  需知就米格31的冲速度而言,带上重型超音速亚燃冲压发动机导弹之后,完全能够直接满足发动机的最低启动速度要求,所以说这就是神器一般的存在,而有了这东西之后的共和国对航母的威胁手段中又能够多上一种,毕竟这年头以共和国所面临的对外环境而言,多一种不同的打击航母方案当然是好事。
  单一的攻击方式终归不是那么保险,到时候能够有亚超结合的鹰击18反舰导弹,再加上一款真正以亚燃冲压发动机动力的重型反舰导弹,或许还能再加上反舰弹道导弹之后,美国的大洋舰队来了也必须要发蒙。
  所以米格31可不仅仅是能够高空高速搞截击作战,同样还可装上重型冲压导弹反舰,甚至更进一步用来发射小型反卫星导弹到大气层外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没道理F-15都能够干活,更加专精于高空高速的米格31不能玩儿。
  但说了这么多,实际上共和国上一位面到最后还是没有服役米格31,那就是因为当年谈米格31战斗机生产线问题的时候,最终双方没有在技术转移上彻底谈拢,因而导致米格31与共和国失之交臂。
  但这不管怎么说,在米格31的编号后缀中应该不仅仅之是截击机而已,全称就应该是米格-31多用途截击/攻击机,谁要是敢再说米格31除了高空高速之外毫无用处,那家伙配备的一堆重型反舰导弹肯定是表示不服。
  那若是这一位面能够曲线引进到米格31的话,或许还可以配套从毛子那里把远程空空导弹R-33引进回来、加上国内此时已经到手的KH-31系列的反舰/反辐射导弹,那简直就是堪称完美。
  不过要实现这些想法的前提就是共和国这次确实准备好了要装备米格31,并且是采购到了这些二手米格31之后,还要看能不能彻底得到米格设计局的支持,能够结合共和国的整体航空工业水平之后,要把这些米格31改进升级到米格31BM水平才行,这样才能够具备以上的多用途作战能力。
  想到这些好处之后,杨辉也是各种流口水啊:“海军不打算引进米格31生产线的话,到时候的大修线应该可以用来作为条件补偿给奉天方面,他们断了歼-82这条线之后,能够有米格31的大修线作为补偿并且延续超音速截击机方面的技术能力,这应该是对奉天、对军队都大有裨益,至于我们中航西南倒是不准备掺和这米格31的浑水。”
  对于米格31而言,这家伙是典型的苏系标准战斗机,而现在的中航西南在航空工业中大多都已经经过之前的各种努力之后,结合欧美标准实现了一套自己的技术配套生产能力,为了米格31的一条大修线来各种麻烦地配套上一众苏系标准,这明显是不划算的。
  相反,奉天所那边已经有了国家下达的苏27战斗机国产化工程,作为同属于苏联系的军事装备,把苏27和米格31都划拨到奉天那边,至少在成本方面是最为划算的一种做法,而且这种在米格设计局的技术支援下进行升级、延寿类任务,对于奉天那边来说是属于可以胜任的工作。
  综合考虑之后,中航西南也确实没有那个必要去掺和这一次的米格31项目当中,对于这种不管从表面还是内在看都是很不错的项目,咱也就大方一点的送出去好了,以后中航西南也免得落一个一家独大的名声。
  对于这等大好项目都能够拱手让人的做法,中航西南是绝对的豪爽到家,却是海军方面在这时候摇了摇头。
  “这就不必,最后的大修线到底是你们中航西南承接,亦或者是中航东北吃下的问题,主要看这次的四代重歼最后由谁拿到手,若是四代重歼被你们西南拿到手自然是最好,米格31的大修线肯定就要给中航东北的奉天方面,但若是相反的,这条大修线就归你们中航西南。”
  这就可不是海军在考虑什么两大总公司之间的平衡问题,而是基于一种现实的考量之后才得出的最好方案,毕竟现在的中航西南和中航东北手里都已经各自有了一项大的战斗机项目需要持续耗费至少十年左右时间:四代轻型、苏27国产改进。
  而到时候谁要是拿到了四代重战项目之后,那就属于是有两个重点战斗机项目在手,那绝对会牵扯了公司大量的精力,这样的情况下把米格31大修线交给四代重战的失败者明显就比较适合,既能够保证项目可以有力地推进,同样也能够有一个安慰奖留给失败者,免得失败方又耍狗皮赖,去整一个什么所谓的双中推四代出来强刷存在感。
  对于这时候中航西南已经自费展开的四代轻型研制,虽然说起来这轻型有点名不副实,至少这家伙在体型上已经有了中型战斗机的实质,但是这并不妨碍洪都那边的四代轻战引起军队的注意。
  此时的军队调研组早就已经秘密地进驻洪都设计队伍,开始了一些技术评估和相应的一应技术要求提出,看样子这家伙还是有望能拿到户口本的。
  所以说,这时候的张司令知道这次四代重战是国内唯一还需要竞标的四代机项目,失去了这个项目之后大概就要和四代机失之交臂,那么给一个安慰奖就确实很有必要,同样也算是给一口饭吃,免得最真要是给饿死了谁的话,这就对大家都没有好处。
  杨辉是明白张司令的一片苦心,同时也是表示认可:“司令高见,这样做确实最为合适,反正大修线的建立现在也还不急,目前主要工作是搜罗评估那些独联体国家遗留的米格31,而这也是需要一段时间采购,差不多等到我们四代重战项目水落石出的时候,米格31项目应该也要进入到正式推进阶段,所以是正好合适。”
第867章
都成土财主了
  关于米格31在这一位面最后会不会成功小批量服役共和国军队的问题,杨辉本人在这时候算是尽了最大的努力,后期到底是什么情况谁也说不准,但是能够借这次机会让海空军给出确定的四代重战竞标时间节点,也算是大有收获。
  这年头能够得到正式的消息,要提前四代机的研制时间进度,对于中航西南来说就绝对是大有裨益,至少现在的中航西南是早好几步进行了各种关于四代机重战的研制工作。
  虽然现在要说让中航西南拿出一架工程验证机很困难,但是大致的设计、构架、甚至拿出等比例模型都是没有问题的,相比之下,这中航东北在四代重战方面虽然也有研究,但他们的研究又是要落后一些进度的。
  现在越早开始双方之间的竞争,中航西南最后获胜的几率就会更大,同样也能够更早的加速四代重战的研制进度,要知道这年头的战斗机研制周期是越来越长,早点儿开始研制工作就意味着能够早一点儿完成首飞、定型、服役,并且能形成作战能力。
  ……
  对于未来是充满了期待,但是放眼当下则还有各种问题没有解决,至少这时候奉天所的国产化苏27战斗项目还没有确实的消息说定下了所有的子系统项目,赶快去看看也好。
  你说不定最后还真的就能够拿到一两个关键的子系统,到时候多多少少就算是能够有那么一点儿收获,能够从死对头的项目中扒拉出子系统订单,这还是属于非常不容易的。
  那么就在大涟造船长的两艘052B型驱逐舰开工仪式完成之后,杨辉再次告别公司一同前来参加052B项目的技术队伍,这里面就包括420厂的动力系统技术人员,以及提供052B数据链系统的光电探测系统公司重点技术总工。
  面对前来送行的一众人,杨辉毫无压了:“大家放心好了,这次我们也就是到奉天所那边看一看而已,看看我们的对手到底有几桶水,做到知己知彼才最好,到时候若是不能拿下这次国产苏27配套子系统项目,其实也不是太重要了,大家都放宽心等我消息吧。”
  这次跑去奉天所那边,实际上杨辉还真就是仅仅见一下老同学而已,至于那些苏27战斗机的子系统竞标的问题,这早就不是杨辉需要亲自下场肉搏的事情了。
  项目中重要且关键的子系统会有军队方面主导竞标,比如雷达、发动机之类的,其它不太重要的子系统,比如航电、起落架、弹射座椅之类的,一方面是国内就仅有一家设备供应商,不需要竞标这种“繁文缛节”,另一方面就是属于典型的要由中航东北内部消化掉。
  实际上这种内部消化的情况也没有太多的必要去吐槽,同样的技术水平,甚至是稍微次那么一点的技术也能行,根据亲疏远近来最终定夺项目要采购谁的,这都是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中航西南客场作战也没有打算想要大量地拿到子系统订单。
  从大涟到奉天的距离并不是太远,很快杨辉就汇合上了之前已经早一步按照计划抵达奉天的中航西南总旗下子公司竞标队伍,这时候一看之下,才真是整个人都要傻了。
  前前后后都把整个队伍看完了,这更是难以相信:“公司这次就来了这么点儿人,难道你们不知道这次的苏27国产化在国内是挂上了牌子的大工程,以后的采购数量是绝对不会少,你们还是要多考虑考虑,就算这困难再大,但咱也不能放弃希望不是?”
  对于总公司旗下的这些子公司们的表现,杨辉个人第一反应就是非常地不满意,这些家伙们怎么可以轻言放弃,这可不是咱中航西南的作风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6/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