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校对)第4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5/483

  也许是想起了什么,这心里面又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杨辉又翻看着一份公司旗下航空产品交付计划表,快速地找到了目标之后一看,原来时间上刚好还来得及。
  这又再一次提笔写下:公司改名挂新牌要有新气象,一周之后我会亲自前来参加仪式,西南特种飞行器公司必须要办的红红火火,而且还要把巴西客户邀请过来,让客户好好看看我们的实力。
  当这份批文完全处理完之后,很快就有秘书前来把文件带走处理,不过杨辉这时候不一样,他还需要各种打电话做一下请示,虽然光电探测系统公司改名字并不是什么大事,但是该通知的还是要象征性的往帝都那边通知一下,这涉及到一些官老爷们的脸面问题,虽然杨辉现在的地位和成绩摆出来之后可以完全不甩他们。
  ……
  一个星期之后,杨辉还是按照计划当中的行程路线,来到了位于贵羊航空工业园的光电探测系统公司,这时候虽然各种手续都已经到位,但是公司门前的牌子还依旧没有更换,这还得等着由杨辉来亲自把新牌子送到位。
  九十年代嘛!按照共和国特有的特色,公司的牌子其实是最为朴实的,一根长木板上面刷上白色油漆之后,黑色字体的“西南特种飞行器公司”跃然牌上,这咋一看还真就有点样子。
  这时候的公司大门处已经是站满了相关的领导层、科研设计与制造人员等,众人一起翘首以盼这块已经期盼了多年的牌子,这可是以后大家伙挺直腰杆子在总公司和其它几家飞机公司平起平坐的底气所在。
  王小莫院士在公司最为德高望重,正是它当年带着整个研究所走出电子工业系统转到当时的西南科工旗下,一晃七八年都过去了,中航西南不断的成长,而当时一家小小的雷达研究所也不断发展起来,成为一家行业中有自己一席之地的特种飞机科研生产单位,王院士深有感触。
  在其它几位年轻的公司副总经历陪同下来到杨辉面前,一起接过新公司的牌子,这才算把心里的石头落下地来。
  “感谢总公司的认可,西南特种飞行器公司以后必定在特种飞行器领域再创辉煌,保证实现公司资产每年7%的增长率,一定会对得起这块金字招牌,从此我们也是光荣的主机厂!”
  说到最后,这话已经是面向所有的西南特种飞行器公司全体职工,这也算是说出了所有人的心声,这毕竟是主机厂啊!荣耀啊!光耀门楣勒!
  再往后是几位男性青年先进代表则接过牌子一起,郑重地将之前光电探测系统公司牌子摘下来,将新牌子稳稳地挂上去之后,整个门口响起了一阵热烈地的掌声,以及很快就后来者压过了掌声的鞭炮声,那场面当真喜庆。
  “走吧!我们现在是不是可以去看看空警100那边,26师的接机人员应该已经等不及了,这次是我们共和国第一款装备的军用大型预警机,应该正式一些,不是吗?”
  之所以杨辉会选择在这一天把牌子送过来,这里面的原因当然也有涉及到各种情况,其中就包括空警100的交付。
第922章
还能继续忽悠
  空警100在94年年底就已经完成了设计工作,第一架原型机甚至还在试训基地进行过各种大机群作战指挥测试工作,而一切都表明情况良好,如此情况之后,完成定型的空警100预警机当然也需要赶快制造出来,并且要交付空海军使用。
  期间其实也有经过大约半年时间的制造工作,加上早期用作原型机测试的两架空警100原型机,这次要做的就是直接交付4架飞机,所以当一行人走到机场的时候,露天停放的4架预警机早就已经进行了多次起飞前测试。
  作为即将交付军队使用的预警机,涂装当然不能还继续使用这边工厂涂装,即便军装再丑也必须要穿上去,毕竟八一军徽才是共和国每一架军用飞机的梦想。
  “这四架预警机现在都是全状态交付,随时都可以起飞指挥机群作战,26师驻扎在东南沿海地区,那边正需要这样的飞机,至于后勤方面就更不用多说,只要能够保证轰六系列飞机后勤,现在完全就可以保证空警100的后勤,至于飞机里面的电子设备之类的,这个肯定需要有由专门培训过的地勤工作人员来保证。”
  说这话的当然是王小莫院士,这时候也就是王院士有资格在这个时候说上两句,也算是为空警100在服役之前做一个祝福和总结。
  至于说这次前来接收空警100的单位,这倒是同上一位面没有太多的区别,都是由空军驻扎在金陵的26师前来接收,不同之处就在于这26师这一位面提前转型罢了,反正杨辉是知道在上位面中,那都是到了03年的时候26师才由歼击航空兵师改编为特种航空兵师。
  这一位面的空26师由于没有换装过歼七、歼八系列的任何一款战斗机,依旧同上以位面一样,全都是清一色的六爷做主力,这种情况下当然就有理由把装备改换一番,飞特种飞机还是不吃亏。
  但是很显然,这空26师的师长还依旧对空警100这种梦幻一般的特种飞机有些不太适应,即便是之前他都已经带队驾驶这些飞机进行过多次的飞行任务。
  “但说实话,我在接到军委命令之前,是完全没有想到过我们会改飞特种机的计划,不过经过这一年半时间的熟悉,我们师也还算是成功实现了转型工作,对于这四架空警100,我们完全是可以保证有效的使用起来,所以请王院士放心!”
  杨辉不知道现在这位空26师的师长是不是03年之后的空26师师长,不过他绝对相信由歼击航空兵师改为飞特种机的时候,即便之前他们飞的战机再落后,但是战斗机飞行员的那种血性和不服输的劲头肯定可以支持他们不畏艰难,成功转型为特种航空兵师。
  要知道,飞战斗机的飞行员从来都是所有飞行员中的佼佼者,毕竟在飞行员的选拔当中,最优秀的首先是去飞战斗机,其次是强击机,最后才是飞运输机/轰炸机的飞行员,以及最最次的地勤工作人员。(一些完成了飞行员教学课程的学员,会由于一些原因不再适合当飞行员,这时候鉴于他们已经学习了很多航空专业知识,部队也不能白白浪费了人才,这时候的飞行员就会转为地勤工作)
  所以说歼击航空兵转为特种航空兵,这种精气神肯定是还在的,这些精英飞行员的学习适应能力都不是一般人可以比的。
  倒是一边的26师参谋长对这次的空警100更加清楚一些:“空警100是一款好飞机,它能够实现我们对大机群的指挥作战任务,对歼七四、歼七五、歼八二、苏27这些飞机都能够做到互通有无,而最新的侧板闪电、十号、歼18两款飞机航电水平都还够高,能够通过数据链实现机载数据信息共享,这个我们虽然还没有足够的资源进行训练,但我们肯定可以做到。”
  预警机虽然牛鼻,但是在实际作战中也要受到各种情况的影响,要是战斗机的航电水平太低的话,杨辉就实在是想不出还能够有什么办法实现对战斗机的数据共享,这最多也就是语音指挥一下而已,这一点是没有办法克服的,除非对歼七四/五、歼八、乃至苏27进行航电升级。
  不过这样其实也都够了,能够有空中实时语音指挥作战能力,这也要比通过地面指挥来的更迅速,这也是预警机在航电并不太发达的六七年代,它也能够大行其道,发挥出牛逼作用的原因所在。
  ……
  “走吧,现在四架空警100的交付试飞工作,可不能误了时间,也免得到时候你们第一次回驻地就来一次夜间降落,毕竟你们也还没有正式驾驶这款飞机在26师的驻地降落过,一切以安全为重!”
  随着杨辉这句送客之言,列队完成的四支机组成员各自有序地走上飞机,整顿检查完成之后,断开各种地面接线、电源,各自滑行到自己的起飞点,最终在师长打头带领下,四架顶着大盘子的轰六依次爬升、编队、远去。
  4架空警100交付军队服役,这算是让杨辉的心里面又放下心来很多,要知道现在要是能够交付四架空警100的话,到了96年海峡危机的时候,到时候预计是可以有至少6-8架形成战斗力的预警机,这数量虽然不多,但要想保证对台海方面的预警控制肯定是没有问题。
  转过身之后,杨辉第一个要找的不是王院士,反而是更加着关心来自巴西的预警机项目跟进人员,也就是负责沟通双方技术的技术主管。
  而让人完全没有想到的是,在那更加遥远的地方,王小莫院士已经开始同巴西派来的技术沟通人员沟通着各种技术问题,或者在杨辉看来,说是忽悠也都不错,因为这情况本就是如此,这简直就是王大忽悠啊!
  只可惜的是,现在巴西派来负责沟通技术的这位主管似乎已经被王院士忽悠住啦,并且看那表情也是你情我愿的样子,那么这具体的情况,还是得要看双方具体谈到的言语之间。
  “通过之前你们提供的爱立信之眼预警雷达系统的资料,我们西南特种飞行器公司加班加点进行了技术分析,现在我首先要问的一个问题是,你们有没有打算过要弥补爱立信之眼前后各60度的雷达盲区?”
第923章
要留下点什么
  反正这时候西南特种飞行器公司的主要项目空警100预警机项目已经完成了设计制造工作,王院士这时候当然是比较的清闲了,甚至在计划好的人事离退休路线来看,已经快要到了退休年龄王院士完全就不需要再具体参与到工程项目当中。
  至少从各方面老说,作为一位搞工程总体设计的大牛,能够在事业生涯的后期拿到国家工程院院士头衔,这可以说是完美的人生了,在这种情况下但凡是有责任心、真心为本行业未来发展着想的,老一代都会选择把大旗交给年轻人来扛。
  这个是共和国国情下的一种比较好的现象,和苏联时期那种一位总师在任中做出了成绩之后,就一直做到死的制度完全不一样,比如于总师完成歼七四之后的主动退位,宋总师完成十号之后的让贤,还有洪都的陆总师也都是在完成了四代机的早期探索之后,最终都还是选择了把未来交给年轻人、交给下一代。
  现在的王院士其实也同样如此,西南特种飞行器公司总经理职位从新公司挂牌的时候开始,总经理职位挂的就不是王院士了,而是另外一位年轻的空警100预警机项目副总师。
  最后话又说回来,宋总师、于总师、陆总师在退下之后,那也不是说轻易就能退了下来,至少这三位退下来之后把都是人退心不退,几位大拿都是在自己最后的几年职业生涯当中,完成了最后的一个新项目的探索,并且将项目交到自己的后继者手中。
  所以说,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既然其他的几个主机所退下来的老一代都留下来了宝贵的新科研项目,那么自认为自己不会输于公司其他几位老头子的王院士还是要把最后的一件事做好,把自己最后的一班岗站好,要不然这退休之后也退不安稳啊!
  也是正出于这些原因,王院士才会在杨辉提到说巴西那边可能有一个预警机项目的时候,整个人都亢奋了起来,他知道这是自己功成名就的绝佳契机到了,于是才连夜赶到了巴西,尽最大的努力把项目终于算是拿到了手中,这也算是有了良好的开头。
  但是开头良好,后续的发展肯定就不能够虎头蛇尾了,特别是巴西这边限定了预警机必须要在爱立信之眼预警雷达系统上展开研制,这简直就是坑爹中的坑爹啊!
  就爱立信之眼雷达的预警盲区而言,那家伙怎么有脸说自己是预警机用的预警雷达?更不要说装上MPC-75这样优秀的飞行平台,那简直就是用好马配劣鞍的典型,这个绝对不能忍受。
  也就是出于这样的原因,才有了之前王院士把巴西军队方面派来的技术主管叫到一边单独谈话,并且问出了“巴西有没有打算过要弥补爱立信之眼前后各60度的雷达盲区?”这句话,这言下之意其实就是说,王院士已经有了新的想法,他可以把巴西的预警机项目打造成一款真正的预警机。
  ……
  就这样,在杨辉还不知道的情况下,一场新的忽悠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而王院士的忽悠技术显然就要比杨辉高明太多了,人家是正大光明地靠着技术摆出来之后忽悠,那行的是愿者上钩之举,而要说这上钩的鱼嘛,那肯定就是巴西啰!
  毕竟是巴西军队派来的技术主管,对于任何有可能强化预警机能力的技术都是非常地敏感,一听王院士这话当即就炸开了:“弥补爱立信之眼的雷达盲区?这个我们当然想了,但……但是这款雷达的设计已经固定,我们不可能在这雷达的基础上做太大的改动,况且这款雷达也完全挖掘不出这方面的潜力,难不成你们还能够……”
  光听这话,王院士就感觉到了巴西这边浓浓地怨念,以及对一款360度无死角空域监控的预警机之渴望,至于说什么爱立信之眼有没有潜力改进成360度的无死角之类的问题,这个无妨,反正王院士本来也没有打算去改什么爱立信之眼,那纯粹是吃饱了没事儿做。
  立刻伸手做了一个暂停的意思,又是我已经对贵方的想法了然于胸的样子,其中也还有着我早已胸有成竹的味道。
  “不用多说了,只要说你们有这意愿就够了,我看大概就多增加5600万美元左右,或者保持之前同样的总价,由采购七架预警机变成改成采购六架也行,这最多也就只需要多花费这一点资金的代价而已,我们就可以保证这次交付贵国的预警机可以实现360度无死角的探测能力。”
  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多花0.56亿美元以获得更加优秀的360度无死角监控探测,这对于巴西军队来说是属于刚好挠到了痒处,你要说这钱不多吧,好像这0.56亿也不少了;但是你说它多吧,它也就是现在巴西采购三架闪电战斗机的价格,咬咬牙其实也还可以挤出来。
  多方考量之后,这位技术主管才发现,其实这种事完全就不是他该考虑的,他自己就一个小小的技术主管而已,怎么可能有权力决定好几千万美元的项目,这纯粹就是咸吃萝卜淡操心。
  想明白了自己的定位之后,倒是挺光棍地选择了开诚布公:“若是真的能够做到360度无死角探测的话,我相信我们巴西军队肯定是有很大可能通过这个项目,但是这种大事肯定不是我能够决定的,现在我能够做的就只是尽最大的可能,把这事原原本本的带回巴西,请示我们国内军队的意见,所以现在我们很有必要先看看如何实现360度的无死角雷达覆盖,这才是现在最重要的事。”
  这话也是挺真诚的,王院士一看这情况也知道此话不假,自是没有意见的表示同意,反正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甚至只要愿意的话,完全都可以带着就这位直接去看西南特种飞行器公司的内部保密藏品。
  “随我来吧!关于如何实现360度无死角雷达覆盖的技术,我们已经有过一整套详细的技术方案,主要的思路大概就是在预警机的机头和机尾再各自安装一台大功率的大口径机载多功能火控雷达,从而实现对机头和机尾的方向的雷达监控,这个技术方案来自我们五年前一个已经发展到了原型机阶段的一款预警/巡逻机项目。”
第924章
这是异端,要烧死!
  说白了,这次王院士要拿出来的大杀器不是别的,就正是之前共和国和美帝蜜月期的八十年代最后几年,由中航西南同格鲁曼共同开发的运七预警/巡逻机,当时的计划就是使用从伊朗买回来的十多台二手AWG-9雷达进行翻修,然后作为预警巡逻用的雷达使用。
  只不过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即便是在这一位面,项目最后也还是无疾而终,不过好在杨辉放出消息让共和国军方产生了误会,要求飞回来了一架原型机进行测试之用,却没想到这架原型机成了现在西南特种飞行器公司的内部博物馆藏品,这真的是各种让人意想不到。
  而现在转过来再看看当时计划给运七预警/巡逻机使用的AWG-9雷达,作为F-14上面使用的多用能武器控制雷达,数据上还是非常不错滴,对战斗机可以有277KM的探测距离,对巡航导弹有112KM的,而雷达的扫描方位角就更加合适了。
  作为方位角刚好达到正负65度的一款雷达,俯仰角为8行,所以整个数据来看都是相当的不错,也正好是能够补上爱立信之眼的雷达盲区,最大的问题就是需要前后各安装一台而已,但这都不是什么问题,完全处于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AWG-9的数据还只是美帝以60年代电子技术搞出来的产品,不过说起来还是完全够用的,但若是要换成现在正研制当中的共和国版本,也就是西南特种飞行器公司专门为国产化歼11配套的AWG-9改进型雷达,那性能上恐怕就还要更优秀一些。
  这时候再反过来看看“爱立信之眼”雷达的最大作战距离虽然为450公里,但是它对战斗机大小目标的探测距离也只是330公里而已,和AWG-9的277Km的数据相差也并不是太大,能够探测到150公里内的巡航导弹,这和AWG-9的探测巡航导弹距离为112KM相比,也都还属于可以忍受的范围之内。
  也就是说,要真的是使用两台大口径的战斗机机载火控雷达,这家伙就是吊炸天的存在,保证360度无死角探测完全是可行的,况且这次要是真的使用战斗的机载火控雷达装上去,到时候肯定还有让人更加惊喜地表现,毕竟这用的是战斗机上面使用的火控雷达啊!
  ……
  “进来吧,现在你是第一位进入到这间藏馆的外国人,不过这无所谓,现在你所关心的应该是这个,安装了一款大口径机载火控雷达的运七预警/巡逻机,我们主要看的则是这款飞机上面的安装的雷达,它可以保证前向正负65度的探测方位角,保证对战斗机277KM的雷达探测距离,以及……”
  随着讲解不断深入,巴西派来联络技术问题的这位技术主管算是明白这家伙都走的是什么路子了,仔细一想之后,就知道这样的一款雷江要是一前一后装在巴西的预警机上面,性能上肯定没有问题。
  而且看这款原型机的样子,应该也是项目发展到了很深入的阶段,就是不知道最后又是因为什么原因,才导致了这型号飞机的下马,要是这款飞机最终成功研制出来的话,这就应该是最适合亚马逊监视系统的巡逻机。
  毕竟真要说实话的话,使用爱立信之眼预警雷达作为民用的监视系统,确实有些高不成低不就的感觉。
  这心里面还是颇为惋惜的,不过这时候的惋惜其实也没有什么卵用了,现在的亚马逊监视系统已经走上了另外的一条发展之路,整个系统已经变成了一个更加偏重军用需求,而民用方面只是兼职,一个幌子而已的项目,此时需要使用的是一款标准的预警机才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5/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