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校对)第4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9/483

  反正C-818的原型机开铆制造就是这段时间了,往后推一个月或者半个月都是无所谓的。反正这边说的是首次开铆制造,其实仅仅指的是一个仪式而已,毕竟真正需要在联合客机公司生产制造的部件现在看来已经少之又少,其它需要大量耗费工时的部件都已经是外包制造。
  至于说那些外包制造的部件什么时候开工制造,这就不是联合客机公司需要多严格的控制了,到时候联合客机公司需要的就只是象征性的做一次开工仪式就行,如此既有面子也还有了里子。
  当然了,联合客机公司肯定也还有其它的各种项目,比如新舟600项目同样也是在金琴科总师的主持下快完成设计工作了,但这新舟600项目终究在项目优先程度上还有些低,说起来也没有C-818更能吸引人的眼球……
  伴随着国内对麦道公司并入波音一事的影响有了解决方案之后,关于共和国的民航客机制造业也终于算是定了下发展基调,以联合客机公司的最终胜利为结局,集中整个共和国的力量,新的征程却才刚刚开始。
  也就是在这95年的春天,中航西南贵飞这边更也是喜气洋洋的,前前后后要从88年项目的开始算起,中间经也过了一些波折之后,历时整整7年的时间之后,终于是完成了歼18多用途战斗攻击机的研发与制造、试飞的全部流程。
  试训基地的好消息传到了贵飞和0111所之时,可谓是轰动了整个贵羊航空工业区,杨辉作为一手推动着歼18预研、竞标、立项、研制工作的关键性人物,这时候也有一种松了一口气的感觉。
  也就在新建好的厂房当中,这里有着全新的脉动生产线一条,按照生产线设计中的最大产能来计算,这完全是能够保证三天一架的最高峰生产效率,不过就现在共和国海军的军费而言,一年能够用来采购歼18的资金,也就是……
  “司令,现在我们中航西南的该做已经做得差不多,双座的电子战/教练机型号同样也已经交付了试训基地那边,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是海军能够给我们多少订单,毕竟我们这一条生产线要维持起来可不容易啊!”
  杨辉当然希望海军能够尽可能多的下一些订单,现在中航西南可不存吃不下这些订单的情况,现在要担心的反而是订单不足的问题,就之前海军给出的每年12架歼18战斗机的订单,这对于现在的贵飞公司而言,即便是新生产线刚开始运转会有一些不适应,效率上有些难以达到设计中的产能指标,但这其实也就是三个月左右的菜罢了。
  脉动生产线确实是属于柔性制造的范围,但要是一年的产量真太低了的话,考虑到生产线的维护工作、工人的工资也都是照发不误,这些成本都是要算到这12架歼18的造价里面,实际上来说,这样是很不要划算的。
第935章
满是辛酸泪
  若是一直持续每年仅仅只采购12架左右的订单,这可是意味着什么样的龟速?可能、大概也就是上一位面的法国佬在生产阵风战斗机时的感觉吧,反正不管从哪里来,这看都是慢如牛车。
  但要是愿意从另一方面来看的话,以法国的军用战斗机部队规模而言,能够维持一年12架次左右的年产量已经算是中高速规模了,毕竟整个法国的国防需求大概也就那个样子了,只是说以共和国海军航空兵的需求而言,一年12架的订单确实有点太太少。
  对于战斗机的生产单位而言,12架的订单确实有些太少了,那么对于军队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
  只可惜每年共和国的国防经费就只有那么一点,真正到了共和国海军的时候就更是少的可怜了,以歼18战斗机现在估算的1.05亿元人民币一架的造价来说,海航每年就必须要拿出13亿用作采购歼18使用,而这还只是采购飞机而已,配套的弹药、后勤维护设施升级等等,那个不是需要花钱的地方?
  所以这时候就要注意了,95年的时候整个共和国的国防军费也就是六百多亿的规模而已,而这六百多亿的经费要分到解放军总部、陆、海、空、二炮等等军种,因此能够分到海军头上的时候还能有多少钱?
  这时候最多可以保证海军到手一百亿的军费就算是顶天了,然而军队的军费至少有一多半是用作日常人员开支、现有装备保养等等工作,这样算起阿来能够用作军事装备采购的军费恐怕也就四五十亿左右,而且这四十亿的装备采购资金还是全海军用的。
  这些钱首先还要保证海军的水面舰艇采购建造所用,比如现这一位面95年正处于052B导弹驱逐舰的建造关键时刻,这个肯定是要花钱,然后再看看共和国的水下潜艇建造,这可是组成共和国海军飞潜快作战体系的重要部分,所以说真要轮到海军航空兵头上的装备、设施采购资金还能够有多少?
  因此这时候的海军航空兵有每年12架歼18的采购订单就已经算是顶天了,毕竟这歼18是一款有着重型机块头的双发第三代战斗机,这毕竟是不能去和之前海军采购侧板闪电时的那种豪气相比,毕竟之前共和国使用的侧板闪电也就是4500万的造价而已,那时候可以采购五架侧板闪电的资金,在现在也就只能采购两架歼18。
  这就是国防高精尖设备的吞金能力,第三代战斗机这样的大家伙不仅仅是研发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后续采购使用的时候也绝对不会含糊,而要是算上战机全寿命使用成本的话,那就是更加不用说,绝对是属于“天文数字”。
  可以说这时候的海军航空兵能够给出每年12架的订单,这本来就已经算是榨干了海航所有的荷包,甚至于在采购了歼18之后,整个年度的海军航空兵就不要再想着去采购什么其它的军用飞机了,至于之前海军也有过计划要采购空警100预警机,甚至海军后面连舰载直升机的采购恐怕都会有所不足。
  因此在杨辉代表中航西南提出了是不是有可能增加采购数量的时候,满脸苦笑的海军张司令摇了摇头:“不行啊!关于我们国家的军费开支你又不是不知道,每年军费的增长速度没法和GDP的增长速度同步就算了,甚至连人民币通货膨胀的速度都比不上,这甚至意味着我们的军费每年实际上是处于减少当中。”
  这话也算是道出了军队的心酸之处,军费曾长甚至低于通货膨胀速度,这就意味着连年的逆增长,并且是持续十多年不断,这样还能说不让人痛心疾首吗?
  没办法了,既然海军是咬着牙才给出的这份每年12架的订单,那这次12架就12架好了,只要有订单保证歼18生产线的龟速生产,熬过了96年之后军费就会触底反弹,随后就会连年增加,到了2000年之后在订单数量上应该会有所增加,而那时候才是军工企业的回暖。
  既然现在已经是最冷的寒冬了,那么距离春天还会远吗?
  也正好现在的歼18刚好只是堪用的状态,虽然也通过了试训基地的试飞测试,但是这距离装备部队形成战斗力,总结经验之后再根据不合适的地方向中航西南提出反馈意见,然后再针对性的做改进,这还是有一些时日要度过的。
  加上歼18的各种配套改进方案都还没有出来,比如双座的电子战/教练型恐怕都要等上一段时间才行,而最重要的涡扇12发动机现在也只是初始版,距离10吨级的完全版成熟定型还有一段时间,也就是说距离歼18大规模性能成熟,跨过澡盆曲线还要有几年时间。
  如此,每年的订单少一些,维持住12架的订单保证生产线的运转就不错了,其它的就先慢慢等待吧!
  “这也对,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的,海军一年能够给我们12架的订单也无妨,我们调整一下生产线的产能就够了,偌大的一个中航西南公司现在也并不一定就是要指望着歼18实现军品的大规模盈利,海军支持我们中航西南这么多年,中航西南肯定也能体会到海军的难处。”
  说完了这话,其实也就意味着这次关于歼18的订单问题算有了一个着落,后续歼18的订单大概也就是继续这样执行下去了,但让杨辉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次海军张司令又给中航西南开了一个口子。
  继续走在干净整洁的总装厂房,也还有些并不在意的样子:“现在我们海军的军费有限,能做到现在这样就已经是极限了,但是你们不一定就只看着我们海军方面。虽然之前空军和我们海军有过约定,在海军没有列装够一个航空兵师之前不会采购歼18,但那时候的是考虑到你们中航西南的产能问题才做出的方案,但谁知道你们搞出的这个脉动生产线产能如此高,自然我们海军同空军之间的协议就作废。”
  这简直就是大救星啊!之前杨辉怎么就没有想到呢,中航西南只要能够满足了海航的需求之后,那么另外的产能肯定就不管海航的事了,空军的采购订单同样也可以接下来。
  歼18战斗机也是正儿八经的海空军联合出资开发项目,再加上空军本身也有这方面的需求,或许空军那边再拉上12架左右的订单之后,歼18的生产线好歹也算中低速生产状态了,可能歼18的单位造价多多少少也能够降低那么一点点。
第936章
还有三个月
  得到了海军张大司令的提醒之后,虽说确实给了歼18现目前低迷的订单又一曙光,但是具体情况则是现在的杨辉没有急匆匆地跑去联系空军方面谈订单的问题,相比起远在天边的空军方面,还是要先把海军这边伺候好才是正理。
  好不容易海军的大司令来贵羊一趟,说什么也要带着好好领略一下贵羊航空工业区的“大好河山”,至少这贵羊航空工业区的好东西是绝对的不少,对贵飞的总装线粗略的看了一眼之后,其实也就差不多了。
  倒是在0111所的快反中心,一架全尺寸的0111所方案的重四模型已经建造完毕,虽然这飞机的各种设备都还没有设计安装到位,甚至连设计工作都只是初步完成了各部件的分区分类布置和技术构架工作,所以总体来说这就只是大号的模型而已。
  不过只要能够直观清楚地反映出飞机的外形、和气动细节,能够看到座舱的总体设计布局,以及进气道的DSI鼓包,甚至类似娘娘的二维矩形矢量喷管都给装上了。
  张司令在此之前当然也知道国内的三家重点战斗机设计研究所都参与了这次重四的竞标工作,对于中航西南公司旗下会有两家单位拿出两种方案,同样也有确切的消息渠道清楚这些,但他万万没有想到0111所这边的方案设计都已经到了这样的进度。
  别的先不说,你就光看看那飞机直棱直角的细节,那怎么也得是四代机的标准配置啊,再伴随着沉头铆钉的使用之后,飞机在蒙皮的细节上已经是充满了皿煮的气息,这样的细节也就只有欧美的军用战斗机出厂的时候才会有的吧!
  “好啊!我是真没有想到现在咱共和国也能够有如此漂亮的装配制造工艺,看看这飞机是真心漂亮啊,都说一架丑的飞机不一定就战斗力低,但是一架漂亮的战斗机则绝对是战斗力强悍的战机,而且看这设计方案明显也是和美国的F-22不一样,我能够看出你们别具一格的设计思想,未来你们这个方案大有可为啊!”
  或许是因为张司令只看过0111所的设计方案,所以对0111所的方案表示赞不绝口,但是就杨辉所知道的消息而言,同为中航西南旗下的主力战斗机设计单位,611所的设计方案绝对不会比这次的0111所方案差到哪里去,应该说是各有千秋才是正理。
  至于说那边中航东北的设计方案是什么情况,这就不是杨辉能够知道的了,大概、可能……难不成是上一位面的FC-31方案的放大版?亦或者是其它的一些设计之类,想来也还是有些可能吧。
  “大家都听到没有,现在张司令都说了你们方案成功的可能性很大,所以这次你们就一定要好好地准备,考虑到现在已经是年中了,再有几个月就是下半年了,到时候四代机的竞标选型就要开始,你们自己都好好的准备吧!”
  在说上了两句之后,这又带着张司令看了两眼关于重四的航电设计效果图、整机CG渲染图之类的东西,要知道这些可都是按照欧美的风格来,这是中航西南为了更有国际竞争力,塑造公司的软实力,也为了能够在宣传阵地上拥有一席之地,硬是耗费巨资成立了专门的传媒宣传公司,这一点对于一直高呼不做与航空航天工业无关业务的中航西南来说简直就奇迹。
  至于说为什么要由中航西南自己来操刀宣传设计工作,其中的原因也是有很多、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因为中宣战五渣啊!各方考虑之后中航西南未来的宣传工作还是公司自己操刀为好,至于相关的CG图片渲染技术自然是从欧洲学来,至于其它要求的庞大计算机资源等方面,反正中航西南自己就有现成的,只要拉出来就可以直接使用。
  反正为了这次的重四方案,中航西南上上下下是准备了一系列的工作,可谓是事无大小巨细,也算是把所有能考虑到的全都考虑到了。
  在走出了0111所之后,接着就是仅仅一街之隔的西南特种飞行器公司,这次倒不是来看什么空警100预警机的,那东西现在都已经在空军服役了,海军虽然还没有到手使用过,但是参观体验还是免不了,特别是之前空军的空警100和海航侧版闪电进行的一次指挥作战,那可真是叫一个……
  张司令现在想来都是记忆犹新,来自中航西南的闪电战斗机和空警100结合之后,也终于是让共和国这帮土鳖们体验到了什么是体系作战的威力,之前仅仅在美帝海湾战争的时候初步见识到了这种神器,但是真的当自己体验到了这等强大之后,才感觉到是充满了力量。
  一想到当时空警100指挥下的十二架侧板闪电正面硬抗苏27,居然还打出了12比7的结果,注意这全军覆没的可不是侧板闪电,而是作为对手而存在的苏27,12架闪电中最后还能活下来了5架,这等巨大的冲击直接就让空军骂娘了,特别是作为当时国内唯一装备了苏27重型战斗机的金陵军区空3师,那师长当时的脸黑的……
  按照最后对闪电脚踢苏27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出的原因就正是因为闪电的航电设计优秀,能够直接深层次的接收各种预警机的雷达数据,在有了预警机的雷达数据保障之后,虽然闪电的狗斗能力比不过苏27战斗机,但是闪电带的霹雳11中距弹也是蹭蹭地放过去,即便最后还是不可避免的进入了狗斗模式,使得闪电损失了7架,但最后终究还是赢得了作战的胜利。
  至于后续空军自己计划的使用歼七五战斗机,以语音指挥的模式再和苏27来一轮的计划,这最后的结果就不太清楚了,反正情况就是有了空警100预警机指挥作战之后,空海军多方都是实打实的对现代体系作战有了切身的体会。
  不过话说回到这次到西南特种飞行器公司,一行人也是径直前往考察着海军巡海者无人侦察机试飞进度,要知道这海军对巡海者的需求绝对是刚需,这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是和歼18同级别的需求。
第937章
齐家
  巡海者无人机作为察打一体无人机的一期工程结果,预计的作战目标是要能够实现远距离中空长航时巡航飞行,并且要具备最重要的监视、侦察能力,那么这对于以一款无人机来说已经是相当不错了,后续海航要在楠海保持长时间的巡航和武力存在就不要太简单。
  “这就是我们中航西南经过一年半时间研制出来的巡海者无人机,经过前期的试飞工作之后,我门已经初步摸清了这款无人机的飞行特性,绝对是完全能够达到之前所预定的技术指标,同样也是在下半年就可以交付部队使用。”
  对于巡海者无人机,杨辉也算是很有感情的,毕竟这是中航西南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作战无人机,这同之前的炮兵侦校射无人之间是有着天壤之别,之前的炮兵侦查无人机最多就只能算是会飞的短距离侦查载具,而并非是能够远离控制基站之后还能正常执行飞行任务,并且能够灵活改变作战载荷的无人机。
  再加上杨辉整个的职业生涯也正是从最原始的无人航模研制起家,这也算是和无人机稍微还有那么一丝丝的联系,所以中航西南的无人机业务能够发展起来,那自然就是再好不过,更何况这款无人的总设计师也同样是杨辉的……
  反正总体来说,杨辉对无人机的重视绝对是和有人机在同一个级别,而张大司令的下一句话也从侧面证实了这一点:“这确实是一款不错的好飞机,特别是项目总设计师兢兢业业,为这款无人机的研制付出了很多,我听说杨月总设计师是刚生了小孩之后,甚至才不到两个月时间就带队展开了项目的研制工作,这一点杨总经理你应该也没有少受罪吧!”
  在这个严肃的时候能够说出这句话来,可见海军对中航西南这边的情况还是挺关心的,这不仅仅是指项目研制的进度,甚至连项目总设计师的私事都打听的清清楚楚,还真的是够了。
  但话又说回来了,在共和国这样的具体国情中,作为掌管着十多二十万人饭碗和未来的超级跨国大公司的总经理,另一位是国内数一数二的飞行器总设计师所组成的家庭而言,他们的私事从来都是被当做公事来看待。
  在古代都有帝王的家室等于国事一说,虽然杨辉不是什么帝王,但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肯定能就算是共和国国民对人一生发展的最朴素要求。
  杨辉现在做到了修身、治公司、而且也正在帮着国家完成平天下、过海峡的大计划,但真要是算起来的话,这些其实明显是应该排到齐家的后面,毕竟杨辉的家中虽然已经有了老婆,但是没有后代的问题,终究算是有些令人担心。
  也就是前两年的时候,两人才算有了后代,而当时要不是杨辉刻意选择了低调,也还不知道最后会给操办成什么样子来,至于杨月生下了两双胞胎之后又很快便投身工作当中一事,当时也在邻里之间挺轰动的,两人毕竟都是公司的重要人物,肯定是被放在放大镜下面看。
  如此也就难怪不得张司令会知道这事,在当时选巡海者的总师之时,杨月就差点因为这原因而被刷下去,也还好最后是被杨辉主动揽下各种照顾双胞胎的活之后,那才算是得以让杨月最终拿下总师职位。
  不过还好,这时候的两双胞胎都已经快两岁,倒也是平平安安的过来了,最后只需要往托儿所一放,倒已经算是能够解决绝大多数的麻烦了,不过回想起那段时光还真是……
  有那么些痛并快乐的味道:“那不也是以为了能够推选出我们中航西南最优秀的无人机总师来做项目嘛,而我本来也不是什么做技术的料,大概也就只能去洗洗尿布、带带孩子啰!”
  这话明显就是在开玩笑了,就杨辉在中航西南的地位而言,那可是一句他不会做技术就能够定性的?那杨辉可是中航西南的灵魂人物,说句不好听的就叫做中航西南现在少一位两位总设计师,这虽然会对一些项目有一些影响,但是以现在各大科研院所的人才储备而言,直接把项目的副总师顶上去其实也就够了。
  但若是杨辉突然出一些什么事,那对于中航西南来说,恐怕就真的有些不好说最后会变成什么情况了,毕竟整个中航西南公司从成立到现在都还不到五年的时间,各个子公司之所以能够各自按照总公司统筹好的路子深入发展,很大的原因都是因为有杨辉的决心推动着。
  虽然都说这资本是一头巨兽,它自己会不知不觉地往前发展,很难受到人力的螳臂当车而左右,但是现在的中航西南不一样,虽然这中航西南也是一头巨兽,但是这头巨兽还太年轻了,还没有发展到最后的阶段,对杨辉这位总经理的依赖还是存在的,杨辉前瞻性的眼光实在是太重要。
  那么抛开中航西南本身对杨辉的需要不说,要是哪天中航西南的总经理突然不在了,那么首先以这个中航西南的强大吸引力而言,每年的盈利绝对也是能够和共和国的几大国有资源垄断型企业相比的。
  这样的肥肉,可是很早很早之前就被各方盯上了很久,也辛亏早年杨辉有聂帅的大树作为依靠,在后来的聂帅去见了马克思之后,则是整个聂帅背后的政治派系也算是把杨辉拉进了核心之中,毕竟杨辉也是国内超一流的大型国有军工企业掌门人,话语权着实不小。
  再后来,杨辉才又和现在还依旧风光的海军派刘副主席关系也不错,也就是正这些盘根错杂的关系摆在那里,才能够一直到现在都没有人能够动杨辉,以及杨辉旗下的中航西南派系。
  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只要杨辉愿意,以现在它的能力和中航西南的实力而言,就算要自立门户也不是不可能,毕竟中航西南这样的巨头本身就是一支派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9/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