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校对)第4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8/483

  再一次深呼吸一口会议室外面的空气,在之后的会议期间恐怕是很有些压抑,杨辉是一边走还一边发表着自己的见解:“没错,感觉这次的情况确实不一般,不过这无妨,我们只要把自己分内之事做好就够了,这次的事儿再大,还能达到当年的古巴导弹危机级别?反正还是邓总设计那句话,大打是很难打起来,不过摩擦看来是难以避免的。”
  ……
  会议的规模其实也并不大,除了军队方面的大佬以外,倒是政府那边的钱袋子居然也来参加会议了,这让一众军工大佬们的心里面都是一阵默默地窃喜,虽然这次水沟那边把事情搞的大家都心惊胆战,不过对于大家这些搞军工的而言,某种意义上也算是一件好事,说不得大家还得要私下联合起来给水沟那边发一枚勋章也都能说得过去。
  至于说那位政府方面过来的钱袋子与会中哭丧着脸的样子,肯定也是被大家选择性的无视了,想当年自己那一亩三分地没有订单的时候,当初的表情可是不比现在这位的表情能好到哪里去。
  这次的会议也没有所谓的主持人,直接是最大的领导拍拍桌子之后,直接开始了重要讲话:“这次把大家都召集起来,我想你们之前在互相交流的时候也肯定也大致猜到了一些,那么我这里要说的就是:你们不用猜了,诸位作为国有大型军工单位的当家人,有权知道这次高层的一些决定。”
  顿了顿之后,则又继续宣布着:“现在我刘老头子也给你们一个准信:上面已经有了决定,这次的事情非常危机、关乎重大,是很有可能要打仗、要死人,所以你们这些搞军工的,就一定要给我做好后勤,这一点必须要给我现在就做出保证,要不然,我马上就换人!”
  具体的消息并没有通过正式的文件下达,但是这种面对面的会议中,直接由巨头正式宣布消息,里面所蕴含的信息和这个时候要表达的决心,也都是大不一样了,要是这时候当真有一个人敢唧唧歪歪,下场绝对好不了。
  于是乎,这就有了会议中的众位总公司大佬们一阵表决心、拍胸脯,也都是高呼要全力保证生产,满额支付需求的回应,至少这表现是绝对合格,至于说这些军工单位的大佬回去之后,又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够成功动员起公司的大规模生产能力,这恐怕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当众人都停下了之后,刘副主席倒是一直都还记得杨辉这家伙一直都没有说一句话,这感觉是明显不对啊:“杨辉,你们中航西南这是一直都没有说话,是有什么困难吗?有就说出来,必须要赶快解决问题。”
  有困难就说出来!笑话了,别说这时候的中航西南不存在问题,这就算有问题,它也不能在这时候说啊,还真当以为杨辉是傻了不成。
  不过既然被点名了,也立刻站起来抖擞了精神:“请XX放心,中航西南公司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全公司上下时刻都是处于战备状态,要保证军队的需求,我们绝对不成问题,公司的军用战斗机生产线已经实现柔性化生产,现在只需要一个电话到工厂,我们保证一周之内调整生产,达到最大生产效率。”
  到了这个时候,杨辉一直苦心孤诣要推进的几条脉动生产线的威力终于就体现出来了,所谓柔性化生产,可不仅仅是指在平时生产线上订单缩减的时候可以把生产降到最低,更重要的是还可以保证在有需要的时候,以极短的时间之内保证将产量迅速提升上去,这就包括临战/战时状态。
  能够听到这样的好消息,当然是再好不过,也不枉自己一直对中航西南的看好和特殊照顾,现在要说一周之内能够实现生产调整,这可能会有些稍微夸大了一点,毕竟飞机的生产不仅仅是总装、部装的生产效率提升那么简单,最重要的还要考虑到最上游的子系统生产能力,到时候对于中航西南来说,可能还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烦。
  不过这些都不是问题,至少现在中航西南是有这个潜力把生产能力迅速爆上去,并且也有这个主观意愿来加速战机的产量,这就已经很不错了。
  “嗯!对你们中航西南的几条新生产线,我倒也是多次听说过,很有一些技术含量的,没想到现在这就派上大用场了,我看这个柔性生产线很有用处,以后其它行业也可以借鉴引入,这个是你们大家以后下去之后可以讨论讨论的地方。”
  对于把脉动总装线运用到其他的行业中,杨辉表示这个很有前途,就比如地面装甲战车的生产制造方面,甚至是航天方面都可以使用脉动总装线来制造,导弹、火箭可以、卫星同样也都是可以的,而这些生产线的建造本身也都是大订单啊!
  至于说到时候要收多少钱的问题,肯定是没有必要在这里谈的,只要知道现在的中航西南靠着脉动生产线获得了高层领导的另眼相看,并且高层同样还说了大家这几大国有军工巨头要多多交流、向中航西南学习就行了。
第966章
换装两个团
  “大概会议主要内容就是我们刚才说的这些,之后大家先不要离开帝都,我还会各自单独会见各公司,以讨论关于现在我们追加采购武器装备的问题,现在中航西南的人先留下,其它的都可以先离开。”
  在整个会议当中,肯定不可能当着所有人的面,再去向各单位下达具体的采购订单,这个是完全没有必要,同样也不可能的事,只有留下来单独进行会谈采购事务才是最好的,自然这次中航西南又是被第一个点名留下。
  杨辉对此表示我很无奈,谁让公司的产品太出色,几乎生产的全都是军队现在的一线主力装备,这也由不得军方不重视起来,也转而小声的就吩咐着旗下的子公司与会人员:“中航西南的都先留下,特别是几位厂长和总工程师都上前面这边来座,马上会有大动作。”
  短时间的调整之后,会议室一下就空旷了起来,而会谈规模小了之后,谈订单项目的时候也能够更加合适一些,还是由刘副主席首先发话,对于中航西南的最大生产能力,这一直都是让人最为好奇的地方。
  “既然把你们首先留下来谈订单的问题,肯定也是意味着这次所有的订单采购中,你们中航西南这边是相当重要的,也应该知道这次对抗水沟那边是以海空军为主要手段,而现代战争中又以制空权的争夺最为主要,所以这次你们中航西南的生产任务最重。”
  能够直接把制空权的重要性这样摆在首位,至少现在的军队方面的作战思想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改变,而这也是让人喜闻乐见的好事,也就不枉这次中航西南方面各大从事军用飞机生产的公司头头们全部都来“凑热闹”了。
  杨辉第一个回应着:“制空权的争夺极为重要,所以中航西南旗下有十号战斗机、空警100预警机,这两个型号的飞机生产现在都还没有达到生产能力的顶峰,就请党和国家下达生产命令吧!”
  既然现在是临战状态的生产任务,对于采购飞机的价格还真没有必要讨论太多,一方面是中航西南原本就把这些军用飞机的造价原原本本地汇报了上去,国内军队的采购价格已经是很难再往下压;另一方面则是现在是国家危急时刻,肯定也不会再去吝啬那几个小钱,赶快把东西造出来装备部队才是最重要的,所以直接下达生产“命令”就够了。
  另外一边的西飞、成飞、西南特种飞行器等,三家公司的总经理也都是兴奋不已,毕竟这次说到的可是他们三公司所生产的主力产品,想来订单也肯定是不少,一个个都是摩拳擦掌地准备大干一场。
  只不过情况却是有些不一样的,要想让刘副主席简简单单地下订单,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他需要知道现在这两款飞机的最高生产能力到底如何,这才是影响此次订单采购数量的真正原因。
  “先说十号战斗机,这是我们现在国内能够生产最先进的军用空优型战斗机,就说你们今年下半年还有多少原计划中订单没有完成,预计下半年还能有多少的产能可以挤出来。”
  这下就有点让人为难了,真要说起成飞方面的产能,真的是有些让人尴尬:“这个情况倒是没什么,现在已经过了年中,上半年我们交付了空24师的72团一共18架,后续该团还有6架没有交付,预计下个月就能够将剩下的6架交付过去,另外巴依表演队的12架十号还在生产当中,这也是我们今年剩下的所有原定生产任务,至于剩余的产能,我们努力协调各方,在生产线全力开动的情况下,应该还能再多交付18架。”
  关于成飞对十号的生产能力,这边成飞的总经理现在也只能给出这样的说法,主要也都是没有办法了,成飞的生产能力在下半年仓促间调整,各方面都还要协调、备料,能够再挤出18架的产能,这都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毕竟真要算起来,这才仅仅是成飞开始生产十号的第二年,这一年就要拿出54架的十号出来,差不多就已经算是把生产能力压榨到了极致,不过就算是这样,对于国内现目前的三代机换装而言,也同样是很了不起了。
  因为按照特殊时期的做法,那就是战斗力的表现啊,对此刘主席已经有了自己的计划:“那行,原本计划交付72团的剩余6架十号,你们现在就扣留下来,再加上后续计划交付给巴依表演队的12架,一共就是18架飞机,这就可以组建一支不满编的飞行团,到时候把飞机换装给东南沿海的一线空军作战部队,另外再加上你们现在挤出来的18架生产能力,就可以再换装一个飞行团,现在情况紧急,我们也只能先这样做了。”
  用18架十号组建一支不满编的飞行团,实际上说起来也还算是勉勉强强,这样到了年底的时候,空军就能够有四支装备十号的飞行团,这已经算是一支不可小觑的作战力量,至于说到时候会不会让之前首批接装备十号的滇南空军某飞行团调防东南沿海,这应该是不用猜的。
  听到了对十号生产交付工作的最新安排,杨辉算是松了一口气,按照现在这种情况,虽然也会对成飞那边有些压力,但想来也应该不会太过,正好是可以接受的情况,主要是还得考虑到空军在半年时间之内,它恐怕也就只能消化这么多的十号,毕竟三代机不仅是生产困难,部队要想快速形成作战能力也是很不容易。
  “保证完成任务,中航西南成飞公司现在立下军令状,年底之前一定能保质保量,以交付军队所要求的所有订单数量!”
  厂长能够这样说,但是作为公司组织生产的总工程师,肯定对十号在生产中的一些问题更清楚,在对着厂长耳语几句之后,那边的厂长也像是想起了什么,再次站了起来。
  “报告,我们成飞方面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之前我们从俄罗斯进口的AL-31FN发动机交付数量不够用,我们希望国家能够尽快解决这些发动机的采购问题,要不然我们今年最后交付的12架十号将有可能面临没有发动机使用的困境。”
第967章
买买买
  对于十号所使用的发动机,实际上要说AL-31FN发动机,这也确实很不错,至少在十年之内是最好用的一款发动机,不过像现在共和国军队突然增加的18架订单,肯定也需要配套采购至少20台发动机,而这就是很让人尴尬的问题,没事儿突然间要求增加发动机的采购,明显是发生了特殊情况。
  而俄罗斯又不是傻子,国际上的两个拥有核武的大流氓之间发生了摩擦,而现在其中一方要跑来追加采购自己的航空发动机,而这款发动机还是俄罗斯只此一家能够提供,这时候穷疯了的毛子还不得要狠狠地宰上一笔。
  不过好在这十号使用的31FN发动机一直都是国家出面进行采购,只要不是中航西南去采购,到时候也就管他俄罗斯怎么要高价,只要去谈判的不是中航西南的人,未来也出问题也怪不到中航西南头上,所以现在唯一需要的就是由中航西南这边提前把问题提出来,然后就等着发动机采购到成飞方面就行。
  而关于这次的发动机采购会有些什么问题,其实也不仅仅是十号的生产方清楚,刘副主席主抓军事现代化改革,大概也还能够猜到一些,不过现在这发动机的问题也确实亟待解决,这时候就不是心疼钱的时候,该花的钱是一样不能少。
  “好,这个问题你们提出的很及时,会后国家会马上同俄罗斯方面进行接触,将会以最快的速度保证发动机采购到位,但是你们那边的飞机生产一定不能放缓,不管有没有发动机,都给我把飞机制造出来摆在那里,到时候发动机一到位,你们就给我马上装机测试。”
  对于成飞那边的十号战斗机,那绝对算是现在共和国对空作战的主力,即便是苏27这样的重型战斗机在这个时候都不怎么好使,至少在整个水沟附近的空中摩擦中,对飞机的航程要求也并不是太高,十号这种航电性能优秀的单大推中型空优机是最合适。
  所以在国内要备战的时候,肯定第一个就想到了十号的生产问题,而既然这次是把对空作战作为重点保证,那么光有一款空优战斗机就是远远不够的,在体系化作战的时代,空军现在才装备的区区几架空警100自然也是不够。
  不过现在就好在空警100预警机可以全部国产化,虽然说要直接突然间爆出太多的产能也许还有些困难,但是要说被卡脖子肯定不会存在,所以在确定了十号的采购问题之后,紧随其后的空警100预警机的采购建造工作,自然就是另外一个要讨论的问题。
  “报告,我们长安飞机厂整个下半年可以提供最多8架轰六平台交付空警100使用,只要军队有需要,我们的轰六是不需要任何的进口部件,所有的子系统生产全部可以快速动员生产。”
  作为空警100的机体平台,现在的轰6使用四台单台推力6吨的无加力版涡扇9发动机,而这推力可真的就不会比后世的轰六K弱到哪里去了,所以整个飞机的性能也是有了很大的提高,军队虽然没采购四发的轰六作为海军的导弹载机,但是每年的空中加油机和现在的预警机订单加起来也还算不少,还是能够保持生产线的基本维持。
  而在有了机载平台方面的正面表示之后,真正制约空警100生产能力的,就只是西南特种飞行器公司这边的一整套机载预警/指挥系统生产能力,那么对于这些问题而言,西南特种飞行器公司还真就有些吃不消。
  满头大汗的西南特种飞行器公司总经理赶紧擦擦头上的汗水,有些尴尬地解释着:“西南特种飞行器公司最初计划的年生产改装能力是6架空警100预警机,而现在只剩下了半年时间不到,即便长安飞机厂那边能够提供给我们8架轰六平台机做改装,我们也实在是做不到半年时间全部交付的8架预警机,最多能够争取把之前的两个月一架的生产能力提高到一个月一架,就这样,我们最多也只能在年底咬牙交付出5架飞机。”
  预警机不同于其他要大规模生产的飞机,它不可能使用脉动生产线什么的,这种特种改装的飞机在制造上大多是靠手工,加上之前共和国军队的订单也并不多,西南特种飞行器公司能够计划到一年6架的产量也算是绰绰有余,因此面对现在这种突然要求爆产能的时候,那也就只能是抓瞎。
  对于空警100预警机的生产能力,杨辉虽然也有些不满意,但是这也没有办法,特种飞机的生产改装本来就不是着急就能够大规模爆出来的,心里面也大致算了算之后,就明白西南特种飞行器方面是尽力了。
  “这个问题我也解释一下吧,关于空警100的生产能力,这个确实没有假,对于特种飞机的改装,我们一般来说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把速度提升起来,所以5架确实是现目前最大的产能,还请军队方面谅解一下。”
  也看不出军队方面到底是不是听进去了,不过军队的装备采购方面负责人,在这时候倒是站出来陈述了一下之前空警100的交付和装备情况,也算是如实作答。
  “我先说说现在空军服役的空警100预警机服役情况,目前空军的6架空警100预警机全部驻扎在金陵,其中4架是第一批交付,后续的2架是今年上半年交付,作战能力预计在今年之内可以全部形成,若是再有5架空警100服役的话,空军在东南沿海方面的空中预警指挥能力能够有很大的强化。”
  空军能够再服役5架空警100预警机,确实能够在整个共和国东南方向保证不错的空中预警和指挥能力,但若是仅仅把预警机服役导空军方面的话,至少在现在看来是不太合适的,就未来对水沟另一边的作战环境而言,光有空军也是不可能挑起大梁的。
  再加上这时候的主持会议的大佬也是海军出身,一想到之前海军多次打报告要求装备空警100预警机,那么现在就正是时候到了,或许可以给海军方面趁机会装备上预警机,反正这次的预警机也是国家特殊拨款。
  “既然你们只能保证5架次预警机的交付,那这次就订购5架次预警机,其中3架交付海军,2架交付空军,就现在这种情况下,海军也不能没有预警机的支持,所以这次交付给海军3架也是应该的,到时候飞机就直接到海八师那边,正好那边之前有服役轰油六,在地勤上可以做到较大程度的通用。”
第968章
进入巅峰状态
  海军服役预警机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事,而且现在主持军队常务的大佬,其本身也是海军派系方面的大佬出生,因此关于空警100的采购和分配问题居然是破天荒的没有任何的分歧,而后更是直接进入到了关于军队的对地、对海打击作战所需。
  “那好,这个时候我们就再讨论一下关于歼18的问题,这款飞机现在只定型服役了单座型号的J-18A,那么关于双座的歼18战斗机,你们现在有什么说法没有,这是我们第一款具有电子战能力的军用飞机,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就显得极为重要。”
  这次对于水沟那边岛上的军事力量,共和国军方也是做了非常多的功课,单就那电子战能力来说,需要面临包括EA-6B/EC-130在内的强大电子干扰作战环境,要是还没有一款稍微靠谱一点的电子战飞机来以电制电,恐怕最后的结果比起当年美军电子战飞机吊打伊拉克,应该也是一样一样的。
  歼-18的双座型号有很不错的多用途能力,不仅能够完成单座歼18的作战任务,能满足对歼18飞行员的培养所需,同时还有双座歼18战斗机所特有的作战能力:电子战。
  而一说到电子战能力,这同样也是杨辉高度重视的一方面:“双座的歼18现在军队编号J-18B,其实飞机本身的各方面能力来说已经是很不错了,在飞几的国家试飞方面已经全部通过630那边的国家试飞定型要求,相应的电子战能力也已经快要完成,只不过现在的相关反辐射导弹还没有大的突破,目前还是只能进口俄罗斯的导弹,而俄罗斯进口的导弹在测试中还有些火控系统的整合没有搞定,不过应该是很快了。”
  歼-18的火控一开始还真的就没考虑过要说整合俄罗斯的武器,这都是后来国内的反辐射导弹研制出了一些重大问题之后,军队才临时要求的兼容俄制反辐射导弹,所以在导弹挂架、火控数据接口上面都是要解决的新问题,那边0111所还在技术攻关当中,而这种问题杨辉没法隐瞒。
  不过很显然的是会议中的大佬并不把这一款武器暂时还没有整合完毕的问题放在心上,现在需要的是保证飞机服役问题,只要飞机能够服役,可以在空战中提供己方作战机群强大的电子战支援能力,那就是现在最大的作用。
  摆摆手,也并不在意这些:“只是一款反辐射导弹暂时没法兼容而已,现在一方面你们要赶快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你们也不要被这一个问题制约了整个型号的定型生产工作,要是现在除了这款导弹的适配以外所有问题全部都已经解决,那我看要不就先暂时生产一批使用,后续问题解决了之后再进行升级改进也行,时间要紧。”
  对于歼18B的定型生产问题,现在是属于特殊时期,当然也可以特殊对待,更何况现在这仅仅是一款武器的兼容问题需要解决而已,真的要抓紧时间解决问题的话,大概也就是两三个月的时间而已,在时间上好好安排一下工作,其实也没有太大的问题。
  那么既然现在上头都已经这样说,中航西南肯定不能再拉稀摆蛋,必须要尽快把18B飞机交付生产,要不然还真有很大的可能会吃不了兜着走,要是在这种时候掉链子,板子拍下来可就真的是会伤筋动骨。
  “没问题,既然军队急需18B的电子战能力,我们可以马上组织安排生产,之前海空军两边各自下了12歼18A战斗订单,现在已经完成了一半,而由于歼18是完全国产化,所以我们不存在重要的子系统被国外卡脖子的可能,到时候只要军队有需要,我们可以保证在下半年增加交付24架18战斗机。”
  歼18是基于国产化自力更生背景下的产物,虽然在比如动力系统上面还有些不足,但是要说被国外卡脖子还是很难的,之前十号所遭遇的发动机问题对于歼18来说完全不成问题。
  要知道歼18所使用的涡扇12发动机从核心机开始,那就是脉动线来大规模生产,现在核心机的产量是完全不成问题,而航空发动机的冷端部件制造这边,一般来说只要不是那种特殊的零部件,大多都不会制约到发动机的产能,现在要多生产24架歼18战斗机,意味着需要50台以上的涡扇12发动机追加生产,但是在半年之内挤出这些产能,其实也完全不成问题。
  至于说其他的子系统,也都还是有专门的公司提供生产,因此在产能上也可以做到一定的弹性生产,至于说这边中航西南贵飞公司总装线刚开动起来,工人还不太熟悉生产工作,下半年就要让生产线达到设计中的产能指标会不会是吹牛逼之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8/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