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校对)第4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9/483

  在经过这次事件之后,中航西南所提供的各型号飞行器,在国际市场上来说,也算是完全站稳了脚跟,公司旗下的每一款军用战斗机无一不是经受住了考验的好东西,再加上公司其它软硬件能力出众,如今要说中航西南公司排到航空航天类公司前五,那绝对不存在任何问题。
  单就规模上来说,公司在这方面就绝对是相当强悍,大大小小的飞机总体设计研究所、子系统配套单位、负责大规模量产的工厂,加起来至少也是几十上百家公司、部门,而这些都是公司在规模体量上绝对体现。
  而要是从公司所涉及的项目种类来说,那就更加可怕,甚至放眼现目前全世界搞航空航天的公司里面去找,也绝对找不出第二家公司的产品线能够有中航西南这般丰富,若硬是要找一个来比的话,大概也就只能是兼并了麦道公司的波音可以勉强比上一比。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现在的中航西南,那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产品线来装备一个没有任何航空飞行器基础的中等国家,完全可以从零开始,以此建立起一支世界一流的现代化航空兵部队、民航运输业。
  可以从最基础的飞行员选拔教学工作开始,中韩西南就能够提供相应的初教六教练机(产自洪都),之后更进一步的发展之后,就历云现目前所带领的航电与飞行模拟设计公司可以提供各种飞行模拟器,而这个时候开始,就有了军用、民用之分。
  民用的方向发展,飞行员需要继续走上早年的运七平台,也是现目前民用的新舟系列平台基础上所研发的教练机:轰运教七飞机,而这款飞机则是中航西南旗下西飞公司生产。
  再往后,飞行员则是正式投入实际的工作,这时候的选择就看到底是飞新舟系列涡浆机,还是MPC-75系列喷气式支线客机,亦或者是C系列干线客机,这些就要看飞行员自己和对应民航公司培养的需要。
  但是不管如何,以上所提到的这些民用飞机都可以由中航西南旗下的联合客机公司提供,只要不是跨洲际飞行需求,公司都可以提供相应的机型,更何况,能够跨洲际飞行的大型宽体客机,联合客机公司也正在着手开发当中。
  能够满足大部分民用客机市场的需求,这已经算是一家做的相当成功的航空制造业公司了,至少能够在公司规模上排到空客、波音之后的第三,远远甩开其他的巴航、庞巴迪、福克等公司。
  但光是民用市场发力,这还远远不够,要知道中航西南的主业可并非是民航飞机制造,虽然这些年的民航飞机制造比重在中航西南总体规模的占比中显得越发重要,但是作为中航西南的立足之本,军用航空制造业才是大头。
  还是继续之前飞行员从初教六说起,在完成初级飞行员培训之后,军用飞行器的飞行员开始走上不同的路,一部分也同样是上轰运教七,只不过和民航飞行员又大不相同,这些飞行员在完成培训之后,将会被分配到三个方向:运输机、轰炸机、特种飞机。
  飞运输机的,会有运七中轻型运输机、甚至正在研制中的C-320新一代战术运输机可供选择,而这两款机型也是由中航西南旗下西飞公司提供,甚至未来共和国的战略运输机项目,摆明了也只有可能是花落西飞,毕竟找遍整个共和国,也就只有西飞有相关设计、制造的能力。
  在运输机之外,还有轰炸机和特种飞机,而这些两种类型飞机的订单,现目前大多已被中航西南西飞公司吃下。
  采用四发涡扇9发动机为动力的轰六系列平台,这算是现目前整个共和国唯一能够拿得出手的百吨级大型喷气式飞机,而这个平台还不仅仅是轰炸机,同样也是共和国大型特种飞机平台。
  就拿现目前共和国刚服役不久的轰油六、空警100来说,这些特种飞机哪个不是以轰六平台为基础展开的研制工作,甚至以后军方即便是打算搞一款新的大型喷气式运输机,那也百分之九十的可能是被西飞拿下,反正西飞在这方面真的可以算是垄断了,所以要说起大型喷气式运载平台,现的中航西南完全可以代表整个共和国。
  倒是中航东北方面,还算是留有最后的一块自留地,超轻型运输机运12、中型运输机运8,这两款飞机算是中航东北在运输机领域最后仅存的两款机型,是唯一保留下来的两颗种子,至于说还能不能从现在已经能够成了气候的中航西南旗下西飞、联合客机公司口中分出一些吃的,这就不太好说了。
  除开民用航空制造业、军用运输机、轰炸机、特种飞机以外,最后一个重头戏,自然就属中航西南公司的军用战斗机制造,这方面来说,中航西南绝对是现目前全世界范围之内,都可以排到超一流水准的位置上。
  整个中航西南公司,首先是在三代机设计制造上,迎头赶上了世界最主流水准,超轻型的JF-17闪电战斗机绝对算是一款大获成功的机型,从第一架飞机完成交付算起,一直到现在96年,已经累计突破了四位数的订单总量,这对于一款第三代军用战斗机而言,那绝对是了不起的成就。
  再后来,十号战斗机就可以算是整个共和国第一款完全从头开始,自主研制出第一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军用战斗机,并且是一出场就和世界最先进的三代重型空优机对上,在这种情况下还能不落下风,这也无不是证明了中航西南公司强大的科研、制造能力。
  一家公司旗下拥有三款不同型号的第三代军用战斗机,放眼全世界,能够有这种规模和能力的,也就只有美国的波音、洛马两公司了,而这两大公司本来就是航空航天制造业的大哥和二哥,现在中航西南能够同这两者相提并论,这本来就是一种实力的象征。
  当然,中航西南有足够的规模,再加上这次又有好多的型号都经过了实战的洗礼,且都还表现不错,这种情况下,原本就已经商谈差不多的阿联酋大订单,这次终于迎来了收获。
第1099章
载金归来
  战争是检验一款武器性能好坏的唯一标准,自然,也只有那些在战争中变现优秀、出彩的作战武器,才能够获得各方青睐,甚至有的时候还包括这款武器所要对付的敌人,同样也是爱恨交加。
  现在,中航西南公司所研制的几款武器,又一次经历了“战火”的考验,虽然还并不是大规模的考验,但就算仅仅只是一次局部的小“演习”,这次也相当到位地把这次中航西南主打的几款新装备各项性能展现出来,至少就现在看来,这一波“广告”是相当到位。
  至于为什么要说这一波广告到位了?那肯定是有原因的,就比如现在还是说阿联酋的超级大订单。首先,整个阿联酋的项目加起来,那可是预计能够达到100亿美元之巨的,这中间要涉及到各种装备的采购,但最主要的一个订单,实际上还是要属歼18战斗机项目最为紧要。
  整个项目早在几个月之前,实际上就已大致谈出了一个意向,后来肯定则是由中航西南方面派出相关的谈判队,前往阿联酋商谈整个项目的各种具体细节,庞大的合作项目,甚至需要中航西南每周派出两架次的MPC-75,前往阿联酋接送谈判队伍,并运送各种需要的资料、物品。
  然而,世事总是让人难以预料,伴随着水沟危机突然间急剧升温,甚至美国也在这次的事件中扮演了反面的角色,那这个时候的阿联酋就算再怎么有钱,也肯定是不可能继续同中航西南把项目谈下去,至少这个时候的阿联酋在很多地方,还是要仰仗美国人的鼻息,美国的态度,也是必须要考虑。
  就正是基于这种情况下,阿联酋能够做到只是暂时把项目谈判放缓,而并非是直接停止项目,这其实就已经证明了很多事,至少能大致看出来阿联酋的内心想法:他们实际上对歼18还是比较满意,并不愿意轻易放弃。
  只不过这次正好遇到水沟危机,有点好事多磨而已,这种情况下的阿联酋方面,做出放缓谈判的决定,那肯定是存了要想看看歼18实战表现的想法。
  毕竟中航西南这边把飞机说的再好,但始终不能改变一个铁打的事实,歼18还仅仅只是一款全新研制的战机,可能战机表面的数据看起来也确实很不错,但实际上阿联酋心里还是有点犹豫,也只有这次亲眼看到飞机在实际作战中有哪些表现之后,这才能够有一个更加客观的评估。
  好在中间的谈判暂缓并不长,最多算起来也就是延迟了大约半个月,而这点时间对于百亿美元的大订单来说,实际上也是再正常不过,只要最后订单能够成功拿下来,这点时间,大家还是能够等得起。
  事实表明,伴随着共和国这边南沙群岛“演习”的顺利结束,并且在水沟危机中还没有落了下风,这事件所带来的影响,那就相当之大,原本暂缓的谈判项目,也在阿联酋方面的主动要求下,再一次启动。
  而且这次启动谈判之后,中航西南的谈判人员也明显是能够感觉到情况有些不一样了,至少阿联酋方面的态度要好了很多,甚至之前一直僵持不下的谈判细节,也在这次谈判开始之后,以阿联酋方面的退让而解决。
  整个项目也是在1996年的6月,双方正式把各种细节敲定,各种合同细节文件几乎能够以吨计算,算起来绝对够分量。
  不过,这次项目的双方却是颇为低调地签下这一整个项目大单,按照双方的说法,那就是现在不宜大肆宣扬,美国那边没有对这次项目进度干扰太多,这本就已经是万幸了,现在自然也没有必要去刺激美国人。
  既然是低调处理,双方派出签订合同的人就要简单多了,以中航西南大领导杨辉为代表,整个签约代表团不过寥寥十来人,颇为低调地选择在一个下午乘坐飞机抵达阿联酋,双方在当天晚上简单地会晤之后,便签下了这份项目金额总计高达100亿美元的大订单,谈判队伍更是在当天晚上连夜飞回国内。
  飞机这次没有降落在中航西南总部,反而是直接降落到了共和国的帝都,毕竟这也是100亿美元级别的军事装备出口大单,在96年的时候,绝对也是相当惊人的,在项目签约完成之后,赶快到帝都去报喜,这也是应该的。
  更何况,之前中航西南公司和大领导之间定下的约定,现在也终于是到了该最后确认结果的时候,上百亿的超级大订单,刨除各种科研、生产成本,订单的赢利也是相当不菲,即便是担负了中航西南旗下0111所、611所两单位的重四原型机设计、生产所需,整个项目也依旧可以留下不错的结余。
  那么再说这笔结余,现在就应该是到了该确定去向的时候了,毕竟在之前约定中,能够给中航西南留下的仅仅只是歼18战斗机的订单,而这次另外签下的霍尔木兹海峡监视系统,这个项目的盈利还真就不一定能够全部留给中航西南,而现在,杨辉需要想办法把这笔资金留下来。
  ……
  “我看你们还很有两把刷子啊!这次事情我早就已经知道了,100亿美元的大订单,如此大的一个项目,我说这也绝对是咱共和国史无前例地一次军事装备出口,甚至别说军事装备出口这块领域了,即便是把这个合同放在我们国家建国以来整个装备机械工业订单出口项目中进行比较,那也是绝对排的上号,你们中航西南确实了不起,这次订单足够你们消化好几年。”
  还真别说,就现在中航西南的体量而言,这种百亿美元的大订单看似很大,但也就仅仅是几年的时间便可以搞定,订单到了对应的各单位手上之后,其实也并不算太多。这次能够把合同金额最终突破100亿美元的大关,很大原因也是和这次的合同是多个订单加在一起有关。
  若是把单个订单拉出来的话,其实也还就是那样了,作为世界级超级军工巨头,谁没有吃到过一两次这种大订单,以后慢慢就习惯了,其实也没有什么好惊讶的,不过是过了一次丰收年而已。
  摆在杨辉面前,现在最重要的是钱的问题,现在必须要想办法从大领导这里下手,最好能够把这次合同的盈利更多、更好地留下来,真要是能够把这笔资金全部留下来,那之前一些没有补上的基础性科研项目,大概也就可以全部展开了,可以真正地做到把基础夯实,这对于以后中航西南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第1100章
给你们也可以
  基础性科研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对于一些学科综合性的工业制造方面的重要性是尤为突出,而航空制造业又因为涉及的工业门类异常之多,也就更容易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基础科研能力。
  要说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实际上很大一部分指的就说是基础工业实力,现在差不多也是到了该共和国把这些方面补起来的时候,之前欠下的,终究也是要还的。
  共和国有自己的特殊的历史原因,导致了工业发展是典型的以大型项目为主导,然后反向来拉动基础工业的发展,这在早期计划经济的工业发展中,确实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再加上早期的共和国是追赶阶段,各大项目不管在国内看来有多难,其实都有国外的实际目标为参考,多少还是可以省略掉很多地麻烦,特别是基础性科研上面,这方面能够节约大量的资源。
  然而,到了需要真正完全自主开发大型成套项目的时候,早期所需要做的基础性科研投入,那是绝对海量地,甚至这比整个项目开发所需要的资源还更多,一项成熟的基础性技术,需要成千上万次的研究,而这些都是需要花钱的,到最后,这才能够从各种数据、结果中选择性地得到自己所需技术。
  这一系列的各种要求,都需要大量的基础性科学研究为先导,而这种基础性的科学研究在共和国现在已经差不多追赶上世界主流工业强国的时候,就显得更加重要起来。
  没有了成熟的目标可以供参照,现在就需要自己动手,自己抹黑进行各种基础科学技术研究,然后从这些海量的基础科研成果当中,才能够找出极少部分能够投入到实际使用中的技术,现在的中航西南,也就正需要面临这个问题。
  诚然,之前的中航西南也在杨辉的重视下,开展过一些基础性的科研,但那些基础性的科学研究过程,实际上是不能复制的,几乎在此之前中航西南所开展的基础研究中,都是杨辉亲自筛选之后才留下的,也就是说:之前的基础研究也是很有针对性地进行,只不过这个情况只有杨辉明白而已。
  再往后,杨辉自己也明白,他真正能够依靠的技术型金手指已经不复存在,四代机时代已经开始,那么更往后的航空制造业发展中,会需要哪些技术,这一点他也不太清楚了,这未来就只能靠砸钱、砸钱!
  所以说,杨辉这个时候才会如此关心这笔资金的问题,单就以现在中航西南的影响力而言,若是要打算申请一些国家资金来支持科研项目,其实也能够申请到,只不过这种支持是不会太多,国家目前的大环境就是这样,科研资金总体不足,而且也不可能全部都让中航西南拿去用。
  这钱嘛,终归还是自己手里有才踏实,到时候各方面的研究也可以更加容易的展开,至少是不至于完全受制于人。
  倒是这个时候的杨辉心里已经隐隐有些底了,特别是之前听到大领导说“100亿美元的大订单足够中航西南消化上好几年”,这是不是就已经确定了这笔订单全部留给中航西南这边?
  心里有点小激动:“领导啊,这100亿美元的订单我承认也确实不小,但中航西南也是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拿到手。不过我们钱来得快,花的也快啊!特别是公司又启动了一系列的大型项目之后,资金方面是真的挺紧张,所以大领导你之前说这次订单的所有盈利,都由中航西南自己留下一事,肯定是不变的,是吧?”
  早就知道这次中航西南来汇报好消息的同时肯定有其它的事,却没想到最后会是这么一回事,区区小事居然还要来找到自己再确认一次,这简直是太那啥了。
  不过仔细想想,这种上百亿美元的大订单,要是各方势力没有人流口水,那也绝对是不可能,中航西南需要打着自己的名号、拿着“圣旨”来赶走一些闻风而动各方势力,算是可以理解。
  心里面再一合计,现在的大领导对中航西南虽然说不上有多么推心置腹,但是对中航西南这种有能力、有成绩的公司,也是相当看重,再加上之前自己和军队方面的实际掌权人已经正式交接完成,现在双方也没有什么利益冲突。
  “这次的订单既然是你们自己弄到手的,我这人也说话算数,除开你们正常的企业税务之外,所有的赢利你们自己留下就好,这个只要我不松口,没有人敢乱来。”
  说到这里,大领导很是自信地挥挥手,表示这一切都是他说了能算。
  完全没有想到问题这么容易就解决,这让人有些不太敢相信,难道大领导就这么好说话,好像不太科学啊!
  事实也确实不出杨辉所料,大领导之所以能答应地如此爽快,那绝对是有原因的,就比如马上要说到的新问题,也让杨辉也有些压力。
  所以答应地爽快,绝对不是没有原因,紧接着又是:“这笔资金我原则上可以同意全部留给你们公司自己使用,但是我也有一些对你们公司的要求,比如之前你们所提到的新项目,现在情况如何?”
  提到之前中航西南计划中的大项目,这就让杨辉一时间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毕竟现在中航西南手里开发中的大项目实在是太多,就连杨辉自己都不知道大领导具体指的是哪个项目,这才是现在的重点。
  但看到现在大领导期待的表情,杨辉也只能硬着头皮选一个来说说,这年头真是奇怪,别的单位苦于没有项目,大概也只有中航西南是属于项目太多,不知道该汇报哪一个,这也算是一种甜蜜的忧伤。
  “关于领导您所重视的项目,我们中航西南是一刻也不敢放松,再加上最近一段时间的资金也跟上了,所以我们在中四的研制进度上面还是挺不错。第一架原型机的建造工作即将接近尾声,破坏性静力试验台也搭建完毕,预计下半年就可以开始进行各种地面测试。”
  早前的中四项目是预计在96年的年底首飞,但是基于各种原因,中途又修改计划,先展开原型机的静力测试,第二架原型机再首飞,最终要是一却顺利的话,在98.99年左右小批量生产第二批原型机来进行各种飞行测试工作。
  中项目也是第一次有了节点延后,这是没有办法的事,阿联酋加入了整个计划之后,原型机的设计修改虽然不会大,但多多少少还是会有一点影响的,但这还算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第1101章
似乎也不错
  像飞机研制这种耗资、耗时极长,涉及到学科范围又极为广范的综合型工业科研项目,期间有一些在预计时间节点之外的延迟,这海真的算不上什么大问题。
  不说此时已经开始的美国JSF联合攻击战斗机项目要经历多少拖延,单就是大名鼎鼎的苏27战斗机,那也是经历长时间的项目进度延迟之后,这才终成一代神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9/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