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校对)第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483

  一架又一架的航模飞上天空,地面‘座舱’,飞手一个个戴着太阳镜,目光不断的随着航模移动。
  说起这个太阳镜那又是大有可谈的,军用太阳镜算是伴随着飞行员的兴起而兴起的。最早还是双翼机的时候,高空飞行作业眼睛被太阳直射是常有的事,所以就出现的保护飞行员眼睛的太阳镜,发展到顶峰就是二战了。
  二战中随着美军飞行员在世界各地参展,美式军用太阳镜就尤为受人喜爱,慢慢的军用太阳镜冲出空军,进入其他军种。战后的喷气式战机、飞行员用的头盔出现后,太阳镜的实战效用就几乎可以算是没有了。
  但是作为飞行员的象征,作为装逼利器。依然是空军必须配发的装具,这俨然发展成了一种文化了。
  现在航模飞行中太阳镜又再次出现,是谓宝刀不老。
  再说另一边谢连发坐了好久终于还是等到了前来谈项目的玛拉,谢连发一脸的紧张,玛拉虽然是西方女性比较开放大胆,但是这是谈合作项目,自然是没有经验。
  两人都是一脸紧张的坐下来,看这样子百分之百会被认为是两个第一次出来约会的情侣。
  “你好,玛拉女士,我是昨天和你通过电话的航模公司负责人,我姓谢,你可以叫我谢先生,现在继续负责和你谈判。”
  都不是学商业出生的,搞技术的哪里懂什么谈判规矩、技巧,比如现在得玛拉也是这样的。
  “哦,你好你好,谢先生,我对你昨天提出胡来的合作很有兴趣,所以今天具体来谈谈合作事宜。”
  没有任何资料,没有任何证明,两个人就开始谈判,真么看,怎么觉得喜感、诡异。
  “那个,我们的航模质量非常好,军工品质。技术先进,还有……还有市场定位独特。目前来说是没有任何同类型产品能和我们竞争。”
  “是的,我来合作就是看到了贵公司的技术和产品先进,以及后续的技术支持可以有很强的持续性。所以我就想来商量一下到底是怎么合作的。”
  几句话说开了就好了,任何经验都是慢慢积累出来的,问到怎么个合作法,那就好说,这个已经是在昨天几个人一起商量好的了,谢连发说起来毫不迟疑。
  “具体的合作方案是这样的,我们双方合作。贵方可以代为销售我们的航模及其他的周边产品,具体的销售价格可以在我们给出的价格上面最多上涨5%,这5%就是贵方销售的提成,我们只收取指定的价格。”
  听了最主要的销售代理条件后,玛拉算是可以接受,这8万美元的航模5%也是4000美元,4000美元那可是一点也不少。不过要想真的卖出这么高的价几乎也是不可能,这个最多就是能多卖一两千美元罢了,不过这个也是很不错的。
  稍加计算自己大概的收益后,玛拉又开始询问这个售后服务的问题了。刚才之所以可以拿到销售代理权,恐怕这个售后服务就是一个硬性条件了。
  “那么贵方所要求得售后又是怎样的,我需要承担什么义务?”
  继续解说着玛拉的疑惑“这个售后服务就是代理销售的条件,就是说这两个是捆绑在一起的,售后服务就是帮助维护航模,我们航模提供购买后的三年免费售后。在这三年期间非人为的问题,售后都要帮助解决,期间损坏的零件我们予以更换,但是必须要把损坏的零件保留,由我们定期的人来检查后才可以销毁。”
  说这么多的意思就是说,你们要帮着做售后服务,我们报销零件,但是会有人评定是不是在作假。
  “我们免费做售后,那么人力怎么算,每个月没有工资?”
  对于这一点问题,早就有考虑了。“我们对售后服务人员没有工资,只有对每一架航模的维修买断价。就是说在你名下固定售后维护的航模我们会有每年100美元的劳务费。”
  “每年100这么低?”
  “其实不低了,航模这个一般不会出什么问题的,在天上出了问题,一般都是不用维护的,直接就摔了报废。而且这个只有三年时间,三年后维修就是看你们自己收费了。”
  三年时间,每架每年100美元?心里默默衡量一番后终于还是决定做了,100美元是挺少,但是航模加上来数量上单是有100架航模那就是一万美元了,这个可以做。
第90章
起飞
  虽然谈判很不正规,但是最重要的签订合同这事,双方还是没有搞忘了,刷刷的签上双方的大名,这就算是正式生效。
  “好,那现在我们就是合作伙伴了,希望我们能把各自的工作做好,共同做大航模事业,为广大的航模爱好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听了谢连发的话玛拉站起来笑着点点头,伸出手和谢连发握手,握手时搞的谢连发还是怪不好意思。以前在国内从来没有过这种经历的啊,第一次和年轻女性握手的感觉原来是这样的。
  “好的,谢先生,你放心现在我回去就开始着手航模的前期宣传事宜,尽快打开航模在意大利的局面,做好我这边的工作。”
  “好,只要订单一到,我们就会马上安排发货,当然你们也可以选择提前订够一两架,那就不用下单后等待了。”
  考虑了一下,玛拉试探的询问谢连发。
  “你们到时候离开巴黎,可不可以先把你们用的两架航模借给我,我回到意大利做宣传?”
  借调这两架航模?这是个问题,具体的还得要几人一起研究下再说。
  “这样你跟我来吧,我要去征求一下其他人的意见,随便带你也认识一下我们公司其他的人。”
  由于是在郊区航模爱好者庄园谈判,要找到杨辉、吴老两人很容易,他们两个的意见要是需要的。谢连发很容易就找到了杨辉、吴老,将玛拉的想法说出来打算合计一下,看是怎么来安排的好。
  “吴老、杨组我那边都谈判好了,现在玛拉想要将我们现在的这两架航模带到意大利去做宣传。”
  跟着谢连发出来的玛拉看到了杨辉他们几人,便知道了这个可能就是这个航模公司的其他几位负责人了,再次将自己的想法说给杨辉他们听。
  “嗯,我打算把这两架航模带回意大利去做表演,宣传这个航模,不然没有实物我宣传起来还是很困难的。”
  听了这个问题杨辉也在考虑是不是要把这个航模留下来,仔细想了后,觉得留下来也不是不可以。但是留下来这位玛拉小姐很明显也不会玩这个航模,她带到意大利也是没什么用。
  “留下来不是不可以,但是你会会喷气式动力航模?除非你继续在这边把航模飞行学习了,你把这个航模待会意大利才能发挥作用。”
  这个问题难不住玛拉,不会,那我学还不行吗,学飞喷气式航模是必须的。
  “这个没有问题,我可以花时间学习这个航模的飞行,学会了再回意大利。”
  还有什么好说的,既然人家都表示学不会不回意大利了,这么有诚意了,那就留下航模吧,反正带回去也没什么意思。
  和吴老商量了一下,表示可以,反正巴黎都已经留下了一架了,也不在乎留下另一架航模。
  杨辉宣布决定:“那好,我们就留下一架航模,两架就不要想了,还有一架会留在巴黎,这事一早就决定好了的。”
  留在巴黎的这一架航模是留给了巴黎这边的售后,这位小伙子提出了分期付款的想法,所长就欣然同意了,毕竟还是合作的对象,照顾一下还是可以的。
  一架两架都可以,玛拉当然是马上同意,有一架暂时用用就可以了,以后有钱了还可以花些钱直接把这架航模买下来。
  “那就好我这就开始学习,一定尽早学会赶回意大利开始工作。”
  拿着最后的一本飞行手册,玛拉默默的离开,走到一边去慢慢啃手册。
  ……
  回到小旅馆,所长早就把他的订机票任务做好了,现在就可以准备回国倒计时了。
  “好了,回去的机票已经订好了,后天下午的航班,还是那伊尔62,我特意选了靠前面的位置,这样噪音就会好的多了。”
  坐过了一次伊尔62这种尾吊发动机的航班,所长明显就是坐出了经验了,直接就订上了前坐。
  杨辉稍加合计,后天的航班时间上是没有问题了,明天就可以把最初的几个学员训练完毕了,留下星星火种,伟大的航模事业就可以敬请期待了。
  “那没问题,我们明天就可以把所有的项目教授完毕,肯定就有能够合格的飞手了。我们回国就可以赶快将我们的教练机项目落实。”
  果然第二天的考核中,就有四位航模飞手成功过关,这就算是可以正式毕业了。伴随他们的毕业,他们将会一跃由学员华丽逆袭成为教员。
  作为这批学生的教练,杨辉毫无疑问的是要去勉励两句,这个毕业典礼上不说两句是不行的,这个东西方都是一样的。
  “好了,你们四个是训练最为刻苦的,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你们就算是正式合格,希望你们能够在后面当上航模教练的时候,也能做的像现在一样。”
  简短的说上两句,交代一下后续工作的注意事项,天色以晚打道回小旅馆。
  巴黎的最后一天了,看着航展现场已经有些参展的公司陆陆续续的离开。不用说肯定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航空航天制造业就是这样,一旦断了订单,生产线就没法继续维持。生产线一关若是没有其它的活命项目,没有政府扶持,那就准备关门大吉吧。
  仔细想想杨辉倒是越想越开心:管你外国的公司关门不关门,现在早点关门早点去另谋生路,若等到共和国的航空制造业崛起的时候,恐怕关门的会更多。这就是命,是杨辉重生之后这些西方公司注定的命。
  整个航展期间杨辉他们一共是售出首批50套航模,共计400万美元,还有些真正的DIY爱好者购买了一些发动机。
  涡喷发动机是喷气式航模的核心技术,自然也是被杨辉卖出了高价:2万美元一台。
  在原来的历史中93年法国推出第一款航模级涡喷也是好几万美元一台,现在两万美元一台算是良心价了。
  累计起来发动机单独出售了有近80台,这又是160万美元,加上航模400万美元,一共就是560万美元。
  不过航空产品高附加值,当然进口关税就高,加上这时候共和国还不关贸总协定成员国。一共是收取了近20万美元关税,最后剩下540万美元,不过航模项目现在还是大赚了。
  唯一可以自由安排时间就是最后一天的中午,大家却都是不约而同的奔向巴黎的图书馆。兜里揣着出国补贴的一点外汇,现在就是该花出去的时候了。杨辉、白所长、杨月、吴老自然是往航空工业类书籍的书架而去。
  唯二的两个异类谢连发听了杨辉的建议、带着吴老带来的那个小伙子一起往经济外贸管理类书架跑、看来这家伙是真的要打算去外贸公司了。
  按照约定的时间出来,每个人都是抱着几本自己宝贝不已的书籍,这个才是每个人巴黎之行的最大收获,也是80年代那些真正搞技术的狂人出国省吃俭用的真正原因。
  杨辉对这些专业书籍倒是需求不大了,不过还是找到中意的书籍,都是些关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现在的计数机辅助设计和杨辉所知道的差距实在有点大。
  坐上飞机,随着巨大的伊尔62拔地而起,杨辉再次看着后面不断远去的巴黎,甚至还能模糊看到的航展现场。
  “等着吧,85年我们还会再见,到时候就不会像是这一次一样小打小闹的,一定会在展馆中有我们的一席之地。”
  飞入高空改为平飞,飞机不是遇到太大的气流都不会感觉颠簸,于是的都抱着自己的书继续研究,一趟跨洲际航班还是要飞上很长一段时间。
第91章
放卫星了吧?
  经过一路长途飞行,一直坐飞机上十个小时,就那么小的空间,实际上一趟洲际旅行下来,是非常累人的一件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