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校对)第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483

  这时候83年国有五大行还没有成立,像外汇这个东西都是留在外汇管理局,等到需要的时候再出支出来就好了。
  既然这位王局长同意这样办,那就是极好的,吴老开始对笔外汇进行分配。这个是自筹资金项目,吴老没办法按照上面给出的进出口公司资金处理办法来,不过白所长和吴老也早就商量好了,进出口公司取得总共留下来的外汇中的10%。
  “那好,这162万美元分成两个户头,一个是中航政开公司的16.2万,你可以在这上面划出上次借你们的五万美元。剩下的资金留在……”
  不知道这个该留在那个户头上了,吴老只能询问一下白所长到底把所里的资金留在哪里。
  “白小子你们这个资金是留在哪个名头下?”
  哪个名头下,这是个问题了,以前所里的资金都是国家给的人民币,和外汇管理局这里没有瓜葛,自然就没有户了,现在这个嘛……
  “先留在进出口公司吧,这个问题我还要在合计一下,后面再来做个户头。”
  之所以现在放在进出口公司名下,是因为前几天杨辉给白所长说了一件事。要对外合作搞项目,没有一个正式的公司名头是不行的,现在这笔资金还是等上几天,老于他们人来了看是如何成立公司再说。
  不知道这个白小子又在干什么,吴老一脸不解,但还是说按照这个办法把所有的资金都暂时留在外贸公司,这次的事看起来还是没有办完,到时候还要来一趟。
  等到吴老和白所长离开,办公室的王局长是陷入了沉思,这个航模项目这么赚钱,这个中航政开公司到底是在想什么。机不可失啊,现在这么好的一个赚外汇的机会一定要好好利用起来,既然你们不做,那我就另外找人做。
  表面理由是要抓住机会多多出口创汇,实际的原因实际上只有这位王所长自己心里明白:现在这个中航政开公司做这个项目要取百分之三十的外汇走,当然是不能容忍的。
  你有上面的文件可以留下百分之三十,好我惹不起。我另外找人做,别的航空制造企业恐怕就是不要外汇也愿意做,这么强的盈利能力,人民币一样也是钱,现在哪里不缺钱。
  越想越靠谱,王局长拿起电话,准备联系一下自己的老朋友,这位老朋友现在好像就是东北那个老牌航空研究所的中层干部,还是问一下吧。
  “喂,是……”
  就这样,所里的航模事业刚开始见成果就有人来摘桃子了,不过东北个研究所真的靠得住?这个王局长也是远了一个猪队友。
  ……
  回到住处,白所长把自己外汇管理局的问题说给杨辉听听,这个杨辉的确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年轻人,听一下他的意见没有错。
  杨辉就这样和白所长想了各种办法,现在就是要把这个公司的事办好了,只有成立了公司才能和国际接轨,走到国外才好办事。
  等了两天终于把基地的一行人等来了,整个基地的主要人物都到了,至于基地的整个负责人倒是没来。原因简单011基地说是以一个基地,但是各个厂所行政级别都是平行关系,只是业务上有所往来,基地各个厂所零星散布在好几十公里的地方。
  除了上面的航空工业部可以命令全部的基地厂所,其他的就只有基地所在地的省级国防工业办公室,有协调各个厂所的能力,但是也仅仅是协调而已。
  几个最重要的厂所领导在一起就差不多可以解决了整个基地的大小问题了,现在局势这样的关键,白所长发出号召,有大事共同商量,大家自然就召集起来了。
  基地比较有号召力的就是两个研究所的所长,其次就是黎阳的厂长。
  现在于总师就是率先发问:“老杨,你次把大家都叫来是干什么?航模项目赚到钱了是打算要请大家打秋风?”
  于总师一番话,引来一众人的善意的哄笑。
  “好了,吃饭这事倒是简单,不过把大家叫来是有大事,关系到整个基地的兴衰。”
  一行七八人被白所长带到了杨辉他们所在的招待所安顿,安排下来后,加上杨辉一共十人集中坐在一间房中,白所长看看没有问题,于是郑重的将教练机项目说出来。当时通知基地的人来帝都,在电话中都没敢谈这事,保密哪里都不能松。
  “好了,这次火急火燎的把大家通知到帝都来是有很重要的一件事,现在我就可以告诉大家了。我们这次巴黎之行谈了一项高级教练机的合作研制项目,现在还是初始意向,但是百分之八十可能会继续下去。”
  听到谈了教练机项目,于总师最有发言权。
  “教练机?所里歼教七现在正在进行中,这算是重复研究一个同样的机型了吧?”
  接着于总师的话,白所长再深入的介绍项目开始接触的过程。
  “这个教练机项目就是歼教七升级版本,当时巴基斯坦询问我们有没有歼七的配套教练机,我们表示正在研发。后面我们就慢慢的说服巴基斯坦方面,让他们投资我们的教练机,我们设计中会为巴基斯坦的需求作考虑。”
  听到这里大家算是明白了,就是说拉到了巴基斯坦投资歼教七项目,这样倒是一大好事,项目资金肯定能更充裕,进展会更快。
  没等这几人高兴完,白所长又继续说沙特的也参与了项目。
  “不过这不是最大的好事,最大的是我们后来又说服了沙特参与这个项目,沙特表示最多可以承担项目的一半开发资金!”
  正在纳闷这个沙特是怎么回事,没想到沙特居然这么有诚意,可以承担一半的研发资金。这可真的是意外,太意外了。
  看着这几位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白所长最为高兴,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只有充分调动了大家对这个项目的兴趣,那后面的成立公司事才会更有把握。
  继续给大家加码,这一半的资金那可是一点都不简单的。
  “还有一点,沙特表示他们最多可以出的资金为3亿美元,巴基斯坦方面也初步表示他们可以承担最多项目百的分之二十五的资金,大概为1.5亿美元。”
第93章
那就成立一个公司
  还能说什么,现在从基地赶来的这些厂所的负责人,什么也没法说了,现在唯一的一个想法就是:这个项目一定要继续下去。
  良久于总师拍床而起,慷慨而曰:“这个项目我们必须要定下来,这的确是关系到我们整个基地的兴衰,大家都要将这个项目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
  不用于总师多说,再坐的十人哪个不是对这个项目无比重视。就是现在你让他们连续去熬上一个月的晚班,恐怕都是不会有一个人说不。
  说完了好的方面自然还有坏的方面,这么大的项目当然不可能那么容易就吞下去了。
  白所长将自己和杨辉的担心说出来:“现在这个项目这么大,肥的流油。我们必须要想办法把这个整个项目览下来,最多我们可以抛出一些子项目出来。”
  狼群载桃子这个是个大问题,若是不能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整个项目前期工作都是为人做嫁。
  基地来的人中已经明白了这次来帝都最大的任务,稍加脑补便脱口而出。
  “所以你就把我们都一起叫来,大家一起去保卫这个项目?”
  听到这话说的还挺不错,保卫项目成果……对,就是要保卫这个好不容易的项目成果,这就是一场艰难的保卫战。
  把项目的都说给了大家听了,下面就是一个不好太说的话题了。
  所长是一所之长,在整个基地都是算几个巨头之一了,现在他是不好亲自来说成立公司的事,他说容易造成不太好的影响。
  毕竟这个公司成立肯定所里要占有很大的发言权,所长来说不太好,自然就把这事推给杨辉了,下属在关键的时候就是用来吸引火力的。
  白所长一个眼神给杨辉,杨辉就知道该自己上场了,所长让自己来说成立公司的事。杨辉自然知道所长打的算盘。
  但那又如何,自己现在的办法说出来,无疑自己是要捡最大的漏,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杨辉说话了。
  “各位基地厂所的领导,有一句话,我想说一下。”
  所长,于总师,还有那位做航模控制系统的认识杨辉,但是其他人可不认识,自然是一脸疑惑的看这小子是谁。
  于总师笑着为其他几人介绍杨辉。“这位年轻人叫杨辉,帝都人。他主动要求拖家带口来到我们基地。而且技术确实很不错,这个我老于还是看得明白的!”
  于总师说的将杨辉在航展之前的功绩都概括了,但是航展的表现才是杨辉现在的最大功绩,所长接着又给杨辉贴金。
  “是的,这小伙子是我们所的,很不错,这次和我一起去参加航展,这个教练机项目就是他忽悠到的。”
  忽悠,用忽悠这个词来说杨辉其实也不算太错,还是有一定的依据。
  比如说现在杨辉又开始忽悠:“这些都是过去的了,我们说现在和未来。”
  对这才对嘛,小伙子不错,不居功自傲,做好现在,放眼未来。此真乃古贤人之风,确实很不错。几人现在刚认识杨辉的厂所的领导对杨辉的第一印象还不错。
  第一印象不错,后面自然不知不觉就要被自己的第一印像所左右一点思想了。
  杨辉接着刚才说的继续:“我们在巴黎参加航展,的确收获了航模项目,还初步有了一个教练机的投资大单。但是我们在对外的时候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只是一个基地,对外的时候说出来别人都理解不了,人家就直接问你是哪个公司。”
  公司这个词貌似最近比较时髦啊,不过说的好像又挺对,那些对外有项目的都是挂着公司的名字,看来基地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于总师很配合杨辉地问道:“你得意思就是说,我们现在做这个教练机项目需要成立一个公司来和巴基斯坦、沙特两方面交流对吧?”
  于总师这话问太到位了,杨辉给出了一个肯定的回答。
  “是的,就是这个意思,为了教练机项目,我们必须要跟国际接轨。”
  行啊,为了教练机项目要和国际接轨,这个行,没问题,大家都同意,不过这个公司又是一个怎样的具体情况总得要说说吧。
  要准备说话的应该是云马厂的厂长,这位厂长开始发问,对于公司这个概念,基地几个厂所的人都不太懂。
  “那这个公司具体是个什么情况,我们各个厂所又该做些什么?”
  涉及到了具体的各个厂所的情况这就是一个大难题了。不过现在机会难得,必须要把握住这个机会。
  “具体情况来说,就是整个基地成立一个联合体,相比现在的基地的形式,联合体中各厂所联系将会更紧密,一些事物将受到公司上层的协调。”
  看众人还是不太懂,杨辉想了想又换个说法。
  “实际上就是大家为了这个教练机项目,合并成立一个比基地更紧密的公司形式,上交一部分权力,然后由公司出面览下教练机项目。”
  刚才还听不太懂,现在懂了:就是要大家上交部分权力到公司。这个问题就必须要好好思量一下了。
  看到下面的厂所个领导开始打自己的算盘了,杨辉也没办法,大家都是人,还是要为自己、为自己所代表的厂所考虑。
  于总师又问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直接打破僵局。
  “我们需要上交什么权力,这些只限于对外项目合作还是以后永久上交权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4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