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穿越时代(校对)第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630

  而一般意义上的蒂卡尔城,也就是那些巨石金字塔和神庙、宫殿,则被建在一座沼泽环绕的丘陵上,由九个建筑群和一个大广场组成,以桥梁和堤道相连,占地面积约为2.6平方公里,但却没有城墙保护。
  事实上,不仅仅是蒂卡尔城没有城墙,当时的其它玛雅城市也都是一样。唯有在十三世纪诞生的“玛雅潘”城邦,才修筑了一道圆形的防御石墙——而这时已经接近玛雅文明的尾声了。
  而且,玛雅城市的布局也有点奇怪——按照我们一般的概念,城市就是人口高度密集的聚居地,走进市区就该看到密密麻麻的房屋才对。可玛雅人的城市大多数却很空旷,除了为数不多的巨石宫殿和贸易集市之外,就是树立着纪念碑的广场和一座接一座的金字塔,并且占去了大部分的市区面积……
  很明显,金字塔这种实心的石头堆虽然很壮观,但却和现代摩天楼不一样,基本上是没有居住功能的。
  所以,在看似规模宏伟的玛雅城市之中,真正能够住人的地方并不多。只有很少一部分玛雅贵族、祭司、武士和伺候他们的仆人,可以住在城市里。而剩下的绝大多数普通玛雅人,平时都只能居住在城市郊外的小村庄。只有在某些节日和赶集的日子,以及奉命服劳役修金字塔的时候,他们才会进入城内,寻找空地搭设临时棚子暂住,或者直接露营,从而让平时十分空旷的玛雅城市,迎来一次短暂的人口高峰。
  这就有点奇怪了,玛雅人到底为啥一定要把这些笨重累赘的金字塔盖在市中心,将最好的黄金地段都给占了,甚至害得自己反倒是被挤到郊外去住?要知道,即使是同样喜欢盖金字塔的埃及人,也没有把金字塔放在繁华的闹市区,而是建造在远离城市的沙漠之中啊!
  玛雅人的回答很简单:他们的城市从一开始就没准备容纳凡人,而是专门给神明和“半神”居住的!
  ——从本质上来说,玛雅城市都是由宗教中心发展形成的。至于商业和政治功能,则只能算是附带。
  所以,我们不能把玛雅城邦看成是一般印象中的“城市”,而应该把玛雅城邦想象成一座大寺庙,比如说,拥有五万人口的蒂卡尔城,其实应该是一座“蒂卡尔庙”。自称为太阳神后裔、半人半神的玛雅国王,其实是类似于少林寺方丈这样的宗教领袖,各级贵族就是寺庙的长老,玛雅武士差不多相当于僧兵。
  剩下那些普通的玛雅人,则相当于寺庙辖下的佃户,他们要向寺庙缴纳地租来供养僧人,甚至还会被强制摊派劳役,修筑石像和大殿,但平时不会住在庙里,只有在节日里才会来上香礼拜。
  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大致上明白,玛雅人为什么要把雄伟壮观的金字塔盖在市中心了——在中国的佛寺里,那些最为壮观华丽的房屋,通常也不是方丈和尚的精舍,而是供奉着佛像的大雄宝殿啊!
  至于玛雅人为什么会把贸易集市开设在金字塔旁边,那就更容易理解了——从古到今,在咱们中国随便哪个香火旺盛的寺庙外面,不都是挤了一堆兜售零食和纪念品的小商贩吗?一旦到了什么香客云集的节日,那庙门外更是人山人海,搭设的棚子都能形成商业街……要不然的话,又哪里会有“庙会”的说法呢?
  总之,玛雅城市从一开始就不是给人住的——能够住在这里的玛雅贵族祭司,基本上都号称是“太阳之子”,自诩在身上流淌着神的血脉,把自己当成是半神了!
四、这个是SM俱乐部吗?
  总的来说,玛雅城市其实是一座大寺庙,从一开始就是神明的住所,而不是给人住的。这个真相听上去挺纠结,恐怕会让我们感到有点囧。但事实上,玛雅城市的变态之处,还远不止如此……
  ——如果说古埃及的城市就像是一座巨大的天体营,大家都毫无羞耻地裸体招摇过市;那么玛雅人的城市就像是一座巨大的SM俱乐部,几乎每个人都在变着法子想出新花样来折磨自己和别人的肉体……
  首先,既然玛雅城市是一座大寺庙,那么整个城市的一切活动,显然都要围绕着宗教仪式来进行,正如同现代的清真寺、修道院和佛寺一样。但问题是,作为石器时代的土著人,玛雅人的宗教可没有伊斯兰教、基督教和佛教那么文明,只要念经、烧香和祈祷就行了——根据玛雅人的宗教信仰,太阳随时都会熄灭,无边无际的黑暗就要笼罩世界。若想要推迟太阳熄灭的时间,就必须用活人的血肉来供养神明!
  结果,为了迎合神明的残虐喜好,玛雅祭司们的主要工作,就变成了丧心病狂的虐人与自虐。
  在数百年之后的未来,能征善战的阿兹特克人,为了供养他们那些嗜血的神明,经常一次杀戮几千甚至上万人来举行祭祀,把自己的城市变成了一座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屠宰场。
  而这个时代的玛雅城市规模较小,玛雅人也不如阿兹特克人那么擅长战争,所以他们能够搞到的活人祭品比较少,没法一次屠宰几万人来取悦神明……这样一来,玛雅祭司就只能在技巧方面下功夫,把活人祭祀变成了花样繁多的SM表演,虽然在血腥程度上稍有逊色,但在变态程度上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蒂卡尔城的广场上,你或许会看到一名玛雅女子正在拉动一根带刺的绳索,像小锯儿一样穿透自己的舌头,把鲜血滴在她身旁的树皮纸上。接下来,这张带血的树皮纸,将要作为礼物敬献给神灵。
  然后,在金字塔的脚下,还有一排裸体男人蹲在地上,手持燧石小刀或鱼刺,正在一边狂热地喊着赞美神明的口号,一边扎着自己或别人的阴茎放血呢!
  除此之外,凡是进入城市的人,都会用石斧、骨刀和鱼刺,割破自己的胳膊、大腿、额头等部位,让血液洒落在石阶和雕像上。几乎每个人都是自觉自愿,而非受到强迫。因为在古代玛雅人的眼中,祭祀活动对于他们来说,有着远比呼吸还重要的意义,而为神明伤害自己的肉体,更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义务。
  事实上,在玛雅城市的几乎每一座神像上,全都覆盖着厚厚的血渍——当然,不一定完全是人血,可能还有其它的动物祭品。但不管是用人血、狗血还是鸡血涂上去的,在现代人看来都挺恶心。
  更糟糕的是,作为外地来的访客,进入蒂卡尔城的穿越者也不能免俗——刚刚走到金字塔的脚下,就有人递来一把骨刀,请你放血祭神,表示对太阳神的尊重。正如同现代佛寺一进门就要上香似的……
  当然,上述这些自虐和虐待行为,对玛雅人来说只是开胃小菜,真正的重头戏还是活人献祭。
  于是,你刚刚勉为其难地把手指割破了一个小口子,挤出几滴血来,就突然听到一阵激烈的鼓声与欢呼,然后又看到许多玛雅武士押送着一群狼狈不堪的俘虏,趾高气扬地开进城内。
  向旁人一打听,才知道是蒂卡尔城的国王率军攻打邻邦得胜,正在凯旋而归。而获得的数百名战俘,则将作为献给神明的贵重礼物,按照一套神圣的仪式规程,在金字塔上被杀戮祭神。
  ——首先,一队捧着靛蓝颜料罐的玛雅妇女蜂拥上前,把这些蓬头垢面的战俘们全身抹成蓝色;然后,一大群祭司、妇女和市民围着战俘载歌载舞,高声怪叫,以此来吓唬战俘,同时营造热烈的气氛……如此这般折腾到最后,这些已经吓慌了的活人祭品才会被推上金字塔,由早已等得不耐烦的祭司们主刀宰杀。
  按照阿兹特克人和玛雅文明末期的习俗,这些活人祭品应该被开膛破肚,挖出心脏示众。但早期的玛雅祭司,似乎还没有掌握这么复杂的解剖技巧,所以他们只是用石斧把活人祭品砍成四块,将人血涂在神像上,然后把死者的尸体一脚踢下去,沿着高高的石阶一路滚到金字塔脚下的广场中央。
  接下来,这些尸体有时会被剥皮,然后制成人皮袍子,供奉在庙宇里。有时则只是把尸体丢着不管,任其腐烂。还有些时候,玛雅人会把活祭品的尸体割成小块,分而食之,就如同我们中国人在清明上坟之后分享祭品一样。如果这个活人祭品是战俘,那么他的骨头还会被打磨成“军功章”,赏给立功的士兵。
  唉,石器时代的祭祀场面,就是如此的野蛮、血腥和变态,完全感受不到什么神圣庄严的氛围啊!
  那么,是不是只有愚昧的平民和倒霉的战俘,会在这座恐怖的巨型SM俱乐部里惨遭虐待和虐杀。而那些地位较高的玛雅贵族和君王,就可以优哉游哉地待在一边看好戏呢?
  事实并非如此,甚至是恰恰相反——越是地位崇高的玛雅权贵,就越是要变着花样地虐待自己的肉体!
  举个例子来说,在活人献祭完成之后,凯旋而归的国王就要在万众瞩目之中,沿着陡峻得令人晕眩的石阶,一步步地登上金字塔顶端的神庙,仿佛缓缓升入天际。按照玛雅人的一般思维,他们的君王将会在金字塔顶端与众神沟通,获得超越世俗的力量,最终成为千千万万玛雅人心目中的世间之神。
  可问题是,在金字塔顶上的神庙里,这位玛雅君王究竟需要对自己做些什么呢?
  首先,他会在神庙的小房间里,点燃某种带有迷幻药效果的熏香;然后用鱼刺戳破自己的阴茎和舌头,大量地放血,有时候一直要放到失血过多开始眩晕的程度;接下来,他还要服用一种吐根树的花粉——这玩意儿是一种烈性催吐剂,马上就能让国王呕吐得翻江倒海,直至神志恍惚,进入幻觉状态……按照玛雅人的观念,在这种状态下,国王就能够跟死去的祖先和天上的神明“通灵”,从而预知未来。
  说穿了,这其实就跟瘾君子们嗑药的情形没啥两样,只不过搞得更加变态一些罢了。
  更恶心的是,有时候为了增强祭祀效果,国王还要喝下新鲜的人脑浆……
  而且,除了国王之外,其余的玛雅贵族也都要时常经受类似的自虐考验,男女老幼皆不能幸免。
  总之,以现代无神论者的观点来看,玛雅人的城市就是一个巨大的SM俱乐部,人人都在忙着折磨别人和自己的肉体。即使是地位崇高的君王和贵族,也逃避不了在虐人和自虐之中反复循环的可悲命运——正所谓“人不分贵贱,年不分长幼,皆有自虐自残以献祭神明之责”!
五、“健康”过头的玛雅饮食
  前面说了那么多变态的事情,估计已经把大家给恶心坏了,现在就讲一讲那些不怎么变态的事情。
  无论玛雅城市看上去有多恐怖。但不管怎么样,人总是要吃饭的。所以,就让我们调整一下心情,在玛雅集市兜售食物的“大排档”里落座,准备享用一顿玛雅风味的大餐吧!
  接下来,伴随着你的招呼声,摊主很殷勤地把各种饭食端了出来,摆在一张芦苇席子上,然后示意你席地而坐,享用美食——跟古代的中国人和日本人一样,玛雅人也很少使用桌椅之类的家具。
  那么,玛雅人的食谱里都有些什么呢?
  之前已经说过,玛雅人自称“玉米人”,他们赖以为生的庄稼只有一种,那就是玉米。所以,我们中国人还有“五谷”可供选择,而玛雅人却只能一年到头都靠啃玉米棒子来填肚皮……
  当然,玉米虽然是粗粮,但也可以粗粮细作。为了给单调的饮食增添花样,玛雅人很早就开始把玉米粒浸在石灰水中泡软,然后碾磨成玉米面,最终用烧红的石头烙成面饼来食用,此外还可以用辣椒酱和可可粉来调味。直至今天,用玉米面烤出来的小圆饼,依然是中美洲玛雅人后裔的特色主食之一。
  但问题是,在古代的玛雅城邦,玉米面饼可不是随随便便就吃得起的大众食品。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世界各地的古代社会,那些做工精细的面食,往往比等重的肉类还要昂贵!
  譬如在中世纪的欧洲,一条黑面包有时能换三四倍重量的烤鱼。而在明清时代的中国,精细白面的价格也与猪肉相当。一直到清末引入了蒸汽磨面机,开始使用机械动力磨面,白面的价格才逐渐降了下来。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古人将麦子弄成面粉的石磨,跟现代的电动磨面机相比效率极低。在欧亚大陆,人们好歹还有风车磨坊和水力磨坊,实在不行,弄条小毛驴蒙上眼睛绕着石磨一圈圈打转,一天也能磨出几十斤面粉……但在没有牲口和磨坊的中美洲,玛雅人就只能用自己的胳膊去磨面了。
  更要命的是,玛雅人用来磨面的粮食还不是麦子,而是更加难对付的玉米,使用的工具却是磨盘和磨棒,比欧亚大陆的手磨还要更原始……这样一来,他们磨面的效率就更低了。
  总的来说,磨面这活儿不仅非常辛苦,还很耗费时间。如果顿顿都要吃面食的话,一家人每个月都得花上七八天时间,从早到晚什么都不做,只是一起呼哧呼哧地磨着玉米面了。
  而且,像这样用手工磨制出来的玉米面粉,一般来说也都是很粗糙的,混合了不知多少麸皮和杂质。后世的现代人吃惯了精细面粉,偶尔吃一顿这样的粗面,可能还觉得挺新鲜,但要是天天吃这玩意儿,那感觉就是既磨损牙齿又伤喉咙还伤胃,简直无法下咽!若是想要得到更加精细,与现代产品相近的面粉,就必须把粗面继续磨上很多遍,或者用人工筛面粉,将里面的砂子、麸皮、木屑弄出来……但是,如果纯粹用手工生产这样的精细面粉,耗费的人工最起码是粗面的三四倍,珍贵得连小贵族都吃不起了。
  所以,你买到的玉米面小圆饼尝起来恐怕会有点磕牙,口感很粗糙,恐怕还是啃玉米棒子比较舒服。
  除了玉米之外,玛雅人的餐盘里还有辣椒、南瓜、葫芦、豆子、木薯和西红柿等蔬菜,以及从野外采集到的蘑菇。需要注意的是,这时候玛雅人吃的西红柿个头还很袖珍,跟我们现在烧菜吃的大个头西红柿完全不一样,倒是更像现代那种指头大小的水果番茄,不过口味却格外香甜——浓缩的才是精华啊!
  此外,因为身处于万物疯长的热带地区,玛雅人能够品尝到的热带水果也很丰富。其中最受玛雅人欢迎的水果,是拥有奶油般香浓口感的鳄梨。而菠萝、椰子和火龙果的滋味,也同样非常甜美。
  与种类丰富、甘美可口的果蔬相比,玛雅人餐盘里的肉食就有些贫乏了——除了狗之外,玛雅人并没有牛、羊、马、驴、猪这些能够提供大量肉类的牲畜。当时美洲的火鸡也才刚刚被驯化,养殖得并不普遍。于是,为了补充蛋白质,玛雅人只得拿起标枪,去森林里猎杀野兔、鹿、猴子和蛇,并且用钓竿和渔网来捕鱼。其中有一种滋味鲜美的烤蜥蜴肉,一向很受玛雅贵族的推崇和追捧,被视为上等人应该享用的东西。
  通过狩猎和捕鱼的办法,玛雅人总算是勉强弥补了一部分的肉食缺口,但在玛雅文明的繁荣时期,尤卡坦半岛上的玛雅人口已经高达1400万,光靠原始的渔猎技术,显然无法给这么多人提供肉食。
  更何况,此时尤卡坦半岛的大部分土地都被开垦,能够打到猎物的野地已经不多了。因此,吃不上野味的玛雅穷人只要降低要求,去采集各种千奇百怪的昆虫和蜗牛来打牙祭。
  尽管食材的种类有限,烹饪的条件也比较简陋(没有金属锅),玛雅人还是发明出了一些很有特色的菜肴。其中最有名的玛雅名菜,要数玉米粉蒸肉——具体来说,就是将玉米面粉混合上大量的鸡肉、蔬菜或水果干,卷在玉米硬壳里蒸熟而成。直至今天,玉米粉蒸肉还是危地马拉和墨西哥的名菜之一。
  综上所述,玛雅人的主食是玉米棒子和玉米面饼,配菜是西红柿、南瓜、辣椒等蔬菜,少量的鱼和肉类,外加种类繁多的热带水果,以及用蜂蜜调味的甜玉米酒。按照现代的营养标准,这应该是一份很科学的健康食谱——高纤维、低热量、低脂肪、丰富的维生素,以素食为主,非常有利于排泄和减肥。
  但问题是,对于连吃饱肚子都很困难的古代人来说,这份健康食谱就显得有点太超前了。要让他们去讲究什么健康食谱,简直就相当于让骨瘦如柴的饿死鬼们去担心自己得肥胖病——确实,得益于这份低热量、高纤维和低脂肪的健康食谱,玛雅人之中几乎没有高血压和冠心病,但牙齿磨损和营养不良的问题却是惊人的严重。而且,每100克玉米能够提供的热量仅有100克大米的一半左右,为了摄取同样的卡路里,玛雅人不得不食用两倍重量的食物,无形之中加重了肠胃的负担,也提高了消化系统患病的几率。
  好了,现在说完了玛雅人饮食之中比较健康的部分,接下来就要讲一下不怎么健康的部分了。但在此之前,应该要先为这顿饭付账……于是,你召来摊主,称赞了一番他的厨艺,然后交给他若干粒可可豆。
  ——处于石器时代的玛雅人没有金银,而玉石又太稀少,所以普遍用可可豆作为货币来进行买卖。
  这种“可可豆币”虽然看着挺原始,但还是有些奸商会伪造“假币”——他们巧妙地剥下可可豆的外皮,再塞进搅拌好的泥土,然后把假豆掺到好豆里……由于这种“假可可豆币”的存在,精明的玛雅商人在交易之时,总是把对方支付的可可豆用手指捏来捏去,就像中国人用牙齿咬银元来辨别真伪一样。
  总之,那位摊主把你支付的可可豆全都捏了一遍,确认没有“假币”之后,便很高兴地把它们倒进袋子里,然后向你推荐一些饭后的消遣项目——比如说,来一点儿巧克力如何?
  事实上,玛雅人广泛使用的可可豆货币,其最大的实际用途就是生产巧克力。
  不过,古玛雅人的巧克力和我们现在吃的巧克力存在很大差异,一般不会被做成固体,而是一坨坨的巧克力酱,或者被溶解在水里,制成被玛雅人称为“苦水”的巧克力饮料。此外,玛雅人的巧克力里面也没有糖和牛奶,所以口味相当苦涩。与其说它是休闲食品,倒不如说是一种提神的兴奋剂。
  你可能对这种比药还苦的巧克力不太感兴趣,那么来抽些烟如何?
  ——众所周知,烟草最早起源于美洲,所以,玛雅人很早就学会了吸烟这种有害健康的消遣。
  最早的时候,玛雅人把烟草混合着其他的香草,像口香糖一样直接丢进嘴里咀嚼,类似于现代的嚼烟。但是没过多久,他们就摸索着将烟草卷进干燥的芭蕉叶里,制成原始的雪茄。之后,他们又开始把晒干的烟叶碾成碎末,混合上木薯粉,制成最古老的鼻烟粉。此外,玛雅人还制造了各式各样的烟斗,有陶土、石头和玉米芯等多种材质。其中,玉米芯烟斗的价格最为便宜,至今依然被美洲人广泛使用。譬如在二战末期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时候,麦克阿瑟大帅就是叼着一根玉米芯烟斗飞到东京去受降的。
  呃?您是个喜欢重口味的,觉得烟叶还不够刺激?那么就来点儿最刺激的……索性吸毒怎么样?
  ——千真万确!早在上千年之前,中美洲的玛雅人就很堕落地开始吸毒了!他们从蟾蜍身上提取能够引起幻觉的有毒脓液,或者把鼻烟粉末溶解在水中,再混入可可粉、蜂蜜、毒蘑菇、天然香料,最后装进细长的陶瓶里,制成一管管的天然毒品,放在集市上高价兜售。如果有谁喜欢猎奇的话,不妨买来一试。
  但需要注意的是,你在买了纯天然无污染的玛雅毒品之后,千万不要傻乎乎地往嘴里倒,以免遭人嘲笑——因为玛雅人一般不会往嘴里嗑药,而是用肛门来吸毒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6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