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穿越时代(校对)第1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2/630

  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松岛美夕从菜畦间站起身来,对好奇地凑过来的凯罗尔说道,“……只要每天浇水,保持土壤的湿润,同时经常清除杂草,那么在以后的三年里,这块地每一年都能有草莓收获……”
  “……啊?还要等几个月啊?”凯罗尔的表情却显得有些失望,“……可是人家很想马上就吃到呢!”
  ——对于这等过分的要求,三位日本“农技员”只能表示自己无能为力,最多请哆啦A梦想办法从未来买一批草莓过来,给尊贵的尼罗河女儿殿下解馋……但哆啦A梦本人显然有着更好的办法。
  “……如果一定想要快点吃到草莓的话,也不是不可以办到啦!只是需要用这个!【时间包袱皮】!”
  刚刚从王宫各处逛了一圈回来的哆啦A梦,站在这片小小菜畦的田埂上,很得意地从腹袋内摸出【时间包袱皮】,对众人炫耀,“……看着这个吧!我能让这块地一眨眼就进入收获期!”
  ——片刻之后,原本裸露着大片泥土,看上去光秃秃的菜畦,便被一片绿油油的藤蔓和草叶所覆盖,一颗颗色彩鲜红的草莓点缀其间,犹如璀璨的红宝石,诱得人口水直流、食指大动……还有一株株金黄色的向日葵,迎着埃及的骄阳傲然挺立,宛如警惕的哨兵。
  “……哇哦!看上去好好吃的样子!”不顾宫女们的劝阻,凯罗尔双眼放光地扑到了草莓丛中,摘下一颗红彤彤的草莓就往嘴里塞,“……嗯!真甜!曼菲士!曼菲士!你也来一颗吧!我来喂你!啊……”
  “……凯罗尔!不许乱吃东西!你得先让医官检查一下这些果子有没有问题!”
  “……讨厌!还要检查什么呀!弄得这么麻烦……曼菲士!这种果子叫做草莓,可好吃了,我以前常吃的……啊——来一个嘛!人家又不会害你的!怎么样?味道还不错对吧!”
  “……嗯,吃上去的感觉还可以……不过那种金色的花朵又是什么?也是能吃的吗?”
  “……这种花朵叫做向日葵,据说花盘永远朝着太阳,会自己转动哦!至于用途么……这东西不是水果,应该是不能吃的吧!不过……似乎可以用来榨油?”
  ……
  暂且不提这对穿越时空的恋人之间的拉拉扯扯、喳喳呼呼,在这片菜畦的另一边,王秋和哆啦A梦正捧着《穿越之书》目瞪口呆——在事先毫无预料的情况下,居然又有奖励点进账:
  “……为古埃及引入之前不存在的草莓,获得200奖励点。”
  “……为古埃及引入之前不存在的向日葵,获得300奖励点。”
  “……现有总积分1500点,期待您的继续努力。”
  ——诶诶诶?这么说来,在这个时空想要刷分的话,岂不是只要多播下些不同作物的种子就成了?
  于是,在交换了一下意见之后,哆啦A梦和王秋便驱使着大批日本移民一起动手,对古埃及人进行了一场异域农作物的大倾销——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土豆、南瓜、花生、西红柿、仙人掌、青椒和辣椒,原产中国的桃子、橘子、空心菜、水稻,原产印度的甘蔗、棉花……还有哆啦A梦从二十二世纪弄到的一些奇异果蔬。每一种新作物的增加,都在《穿越之书》上显示出了从200分到1500分不等的奖励点!
  等他们把一切能够想到的农作物和观赏植物,都一股脑儿弄出来之后,浑身大汗、累得半死的日本移民们,已经从御花园一直栽种到了王宫附近的御用田庄,甚至是远离尼罗河的干热沙漠(种仙人掌),还引来了大批埃及本地人和外国旅人的围观……但成果也很丰富,获得的奖励点竟然达到了三万以上!
  总之,根据上述的实践经验来看,穿越者们在这个时空刷分真的很容易。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想要从这座底比斯城赚钱,而且是赚大钱的话,就让人感觉非常的艰难了。
  对此,眼下正坐在某处大殿里摆摊的南里香女士和马彤学姐,绝对是深有体会……
第九章
赚钱好辛苦(上)
  巍峨壮观的巨石宫殿,遮蔽了外界的炽烈阳光,让每一个走进殿内的人们,都感到一阵清凉。
  这里是整个底比斯城埃及王宫之中,规模最宏伟的殿堂。原本是埃及王上朝议政、接见使者和举办典礼的地方,但在此刻却被穿越者们临时借用,将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地摆了一片。
  嗯?觉得在一国朝堂之上摆摊做买卖,似乎有失体面,不成体统?
  喂喂,你也得考虑一下摆摊者的身份啊!如果有一群外星人降临地球,在联合国总部大厦摆摊做买卖,你觉得世界各国的外交代表是会觉得有辱斯文、不屑与闻?还是怀着一颗跳动的好奇心趋之若鹜呢?
  ——事实上,按照马彤、王秋、哆啦A梦和日本移民们原先的想法,是打算在底比斯城的集市直接弄个大帐篷,面向全城百姓直接卖货的,但却被得知此事的伊姆霍德布宰相给赶过来劝阻了。
  经过这位老人的解释,众人才愕然发现,古埃及的商业显然不如他们想象中的那么发达,即使是首都底比斯城的集市,也不是每天都开放的,而是像中国乡下赶集一样,每隔十天到二十天才有一次集市。
  更糟糕的是,前一次集市日才刚刚过去三天,赶集的民众早已散去返回乡间了,下一个集市日还得等好久。穿越者们现在过去摆摊的话,只怕是吸引不到多少顾客,而且那地方鱼龙混杂,也不够安全。
  所以,这位老宰相就趁势建议,为了避免扰民,索性就直接在宫里做买卖好了,既安全又方便。
  至于顾客的来源也不用愁,他会发布命令,召集全城显贵来宫里购物的,保证不会出现冷场的尴尬局面——好吧,虽然伊姆霍德布宰相的建议,自然是有着他的私心,想要防止这些彪悍“神人”们跟某些居心叵测之辈接触,但公平地说,这也确实是帮助穿越者们尽快完成交易、获取利润的一条捷径。
  要知道,眼下凡是有资格进入埃及王宫的家伙,无论是宫廷女官,还是贵族祭司,亦或是外国使者,都是当前这座底比斯城内购买力最强的一群潜在消费者。随便哪一个阔人的购买力,就顶得上最起码几百个平民百姓,不少贵族甚至还拥有自己家族的商队,可以在穿越者这边批发商品做零售,一路卖到外地去。
  事实上,即使穿越者们拿不出什么好货,只是冲着凯罗尔王妃、曼菲士王和伊姆霍德布宰相的面子,这些人也肯定会多少撒点钱来捧场。更别提在这个摊位上,充斥着他们前所未见的各种稀奇珍品了!
  在这个战乱频繁,崇尚武力的时代,最受那些贵族们追捧的商品,自然莫过于那些寒光闪闪的现代合金钢刀剑。根本不需要马彤学姐凭着她在陶瓷品市场卖马桶的经验,大声吆喝来招揽顾客,就有一大群男人围着这些展示出来的仿古中国剑、日本刀和军品刺刀,抚摸着那光可鉴人的刀刃,个个看得双眼放光。
  尤其是当担任试验员的女剑豪毒岛冴子,挥舞着一把拥有漂亮云纹的仿大马士革刀,轻而易举地斩断了十几名埃及士兵的青铜短剑之后,整个大殿里当即一片鸦雀无声……随即在下一刻,便是一阵人声鼎沸,人人都不甘落后地抢购着这些前所未有的神兵利器,唯恐落后一步,有些身家不丰的军官,甚至不惜倾家荡产,也要买一把好刀护身——不然万一在战场上遇到有此类“神兵”的对手,自己就要没命了!
  就算是那些囊中羞涩的穷人或生性吝啬之辈,实在舍不得去买那些要价高昂的刀剑,也可以挑一把相对廉价的匕首(其实是水果刀)或战斧(其实是一般的木工斧和消防斧),以免落了其他人的下风。
  当然,除了这些锋利坚固的刀剑和斧头之外,其它的商品也一样令这些公元前十四世纪的古人们深感赞叹,比如说那些好像银器一样闪闪发亮,据说绝不会生锈的不锈钢餐具,既轻便又牢固,外观也是亮铮铮的,十分气派;还有宛如泉水一样清澈透明,看不出半点杂色的玻璃制品,杯子、盘子、酒罐、花瓶等各种类型都有,比叙利亚和埃及最著名的那些玻璃作坊出产的同类产品都更加上乘。一种柔软白亮、质地轻盈的新奇纸张,比埃及最好的莎草纸都更适合书写,更不用说巴比伦人和亚述人使用的笨重泥板了。
  再接下来,那些用铝合金、玻璃和塑料制成的廉价首饰,也很受古埃及女性的喜欢——在当时,优质的玻璃并不比宝石便宜多少,而铝合金和塑料更是再有钱也买不到的玩意儿。而且,由于金属加工技术的进步,这些现代风格的首饰跟古代的粗笨首饰相比,普遍造型华丽,色彩鲜明,分量也很轻盈,非常适合日常佩戴,而不必像古代中东地区的贵妇人那样,担忧被沉重的黄金或白银头冠压得脖颈酸疼。
  而最让那些喜好奢侈的古埃及权贵们感到新奇与喜爱的商品,还要数那些底色犹如牛奶一般洁白,光泽仿佛明月一般铮亮的“瓷器”,乍一眼看去,宛如用整块的玉石雕琢而成,比埃及人最华丽的彩陶碗还要让人看得赏心悦目。更别提在晶莹的瓷面上,居然还描绘着一幅幅漂亮的东方山水花鸟工笔画图案,那种迥异于西方的艺术笔法,繁花锦簇而又意境深远,让人不由自主就沉浸在这优美的艺术氛围之中。在习惯了埃及那种标准模式壁画的诸多权贵眼中,这实在是一种闻所未闻的绝妙艺术品……
  ——事实上,不要说在世界这一端的西亚和北非,就是在世界另一端处于商朝中期的中国,瓷器也没有诞生,哪怕是商纣王的宫殿里,也只有陶器、铜器、石器和各种用人骨头做成的骨器而已(考古学家在殷墟遗址里发现一个首饰作坊,主要是用骨头给商朝的贵人们制作簪子和梳子,其中的原材料虽然也有鹿腿和羊腿,但绝大部分都是一根根人腿)。即使是最古老的青瓷,也要到东汉年间才会被发明出来……
  既然连最早发明瓷器的中国,眼下都没有瓷器可用,自然也就没法通过丝绸之路运到西方来(有人在古埃及陵墓里发现过丝绸残片,证明早在遥远的商周时期,东西方之间就有贸易往来)。因此,当这些从未出现过的新鲜货物被搜出来之后,在场的埃及人和外国使者们就一时间全都如醉如痴了。
  总之,从场面上看,埃及王宫里的这个“超时空百货摊”的生意,可以说是相当的火爆。
  然而,在向诸位贵客收钱的时候,却让售货的南里香女士和马彤学姐深感挠头——在公元前十四世纪的时候,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钱币”这种意义重大的一般等价物,都还没有被人类发明出来……
第十章
赚钱好辛苦(中)
  底比斯城上埃及皇宫的大殿之内,摩肩接踵的各路权贵豪门之间,游荡着一位裹着头巾的异国旅人。
  他名字是哈山,自称是一位游走列国的商人,原本是没有资格出现在宫里的,但由于他之前多次救了尼罗河女儿的命,所以凭着恩人的身份,被凯罗尔王妃和曼菲士王特许出入王宫。
  ——尽管这货的角色是个商人,但奇怪的是,在《尼罗河女儿》的剧情之中,基本上没看见此君怎么做生意,反倒一心一些地扮演着凯罗尔的外挂这一重要角色:不知为何,此君总能在最关键的时刻,在并未与凯罗尔心灵感应的前提下突然出现。而且,他也是《尼罗河女儿》的剧情之中,少数没有为凯罗尔犯花痴的男性角色之一……嗯,可以称呼他为凯罗尔的“蓝颜知己”么?
  看看这个貌似地位微贱的“商人”,到底在这个世界里蹦跶出了多少丰功伟绩吧:
  他的首次登场,就是在亚述王宫,挽救了刚刚吞下毒花的凯罗尔。接下来,当凯罗尔在巴比伦第二次被绑票的时候,又是他偷偷将石油运往囚禁凯罗尔的巴比伦通天塔,成就了尼罗河女儿“火烧通天塔”的赫赫武功。接下来,在一行人逃到魔鬼沙漠的时候,赫梯间谍路卡故意指错方向,想要让凯罗尔前往赫梯自投罗网,又是哈山凭着经验进行了纠正,让凯罗尔总算是成功回到埃及,与曼菲士王相聚。
  然后,就在前不久的盐海(死海)神殿,当怀孕的凯罗尔被爱西丝女王逼迫得跌下盐海,因此重伤流产、奄奄一息之际,又是这位“商人”哈山不知怎么搞的悄然现身,救了凯罗尔一命——虽然哈山对妇科医疗的问题不太擅长,但他提供的麻醉药至少减轻了凯罗尔流产的疼痛,让她能够坚持到救援队的抵达。
  截止到目前为止,这位神通广大的哈山先生,已经救了凯罗尔四次,每逢危机多半都会出现,堪称是这位金发小姑娘的最强专业外挂——上知天文下通地理,人脉广博,什么东西都搞得到,又能治病,还精通格斗术,偶尔还会念一些抒情小诗,比如:“尼罗河女儿碧蓝的眼睛里,什么也看不见……”故而让凯罗尔小姐忍不住由衷地感叹:“……哈山,你真是太万能了,除了生孩子,还有什么是你不会做的呀!”
  原本在王室船队抵达上埃及的底比斯王宫之后,应该还有这位哈山先生的一幕重头戏——当夜,曼菲士王不幸遭到情敌暗算,在款待各国来宾的盛宴上饮了毒酒,险些丧命。结果又是哈山先生拿出看家本领,献出某种名贵草药给曼菲士救命,从而避免了埃及王的驾崩和凯罗尔的殉情……
  不过,由于诸位穿越者们的乱入,这场预定的外交夜宴到现在也没有举办,故而搅黄了这位哈山先生的又一次立功机会。但仅仅凭着他之前的功劳,就足以在埃及王宫里混得如鱼得水了。
  此时此刻,他就揽着这两天刚刚勾搭上的一位埃及宫女,兴致勃勃地逛着这个人头攒动的百货卖场,享受着“在王宫里购物”这一前所未有的奇妙乐趣,跟着诸多达官显贵一起挤来挤去——由于某位紫发暴力御姐展示的精妙剑术,陈列着刀剑兵器的摊位眼下被围得水泄不通,来迟了的哈山一时间挤不进去。
  而且,哈山也很担忧自己就算买到了大批钢铁刀剑,接下来恐怕未必能被允许贩运出埃及国境。
  所以,哈山很务实地注意力放在了那些不容易引起警惕的民用品上,并且同样深感大有收获。
  他首先注意到了一些做工精美的小碗、杯子、盘子和碟子,每一只在他眼里都是那么的色彩绚丽、巧夺天工。虽然据说也是用陶土烧制的,但却比玉石还要光滑。装饰在这些餐具上的图案,有一些是他可以分辨出来的鲜花、鱼儿、云朵和麦穗,另一些却是他完全看不懂的东西,例如会飞的金属鸟儿之类。但无论上面被装饰了什么样的图案,那光洁的外表,漂亮的花纹,依旧全都让哈山和他的女伴看得爱不释手。与之相比,哪怕是亚述、埃及和巴比伦王宫里最精美的陶器,跟它们放在一起,也宛如沙砾一般粗陋。
  然后,是一些塑料(哈山之前费了好大的劲儿,才从凯罗尔王妃嘴里记住这个词)做的器皿,看上去跟之前的那些“瓷器”一样绚丽而精美,而且质地更加轻巧,只是不够耐热,不能直接用火来烧煮食物。其中最令人赞叹的,莫过于用这种“塑料”做成的鞋子,明明仿佛草鞋一样轻盈,却比木头更加坚固,哪怕沾上了雨水和泥浆,也不会被泡软浸坏。其中有一些特别精美的塑料鞋,尽管质地十分柔软,但却令人难以置信地是几乎全透明的,让埃及的宫廷女官们都惊呼这是水晶鞋!
  因此,哈山最近勾搭上的这位埃及宫女纳菲尔,就咬牙拿出自己珍藏的一只银指环,从摊位上换了一双最贵的紫色“水晶鞋”——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一件巧夺天工的艺术品,除了鞋底之外,脚面和鞋帮全都被精心雕琢成了层层叠叠的鲜花形状,还染上了各种艳丽的色彩,然后再覆盖上了一层完全透明的物质,使其表面保持光滑。这样的鞋子穿在脚上,远远看去就如同一脚踩进了花丛。若是在阳光的照耀下,更是仿佛暴雨过后的彩虹一样璀璨……让纳菲尔小姐真是越穿越喜欢,连睡觉的时候都舍不得脱下来。
  既然有了这么漂亮的新鞋子,自然就要用同样华丽的好衣服来搭配……可惜这位纳菲尔小姐只是寻常宫女,地位不高,俸禄甚少。囊中羞涩之余,只能看着摊位上那些五彩缤纷、色泽鲜艳的织锦绸缎、印花棉布和化纤布,羡慕得直流口水——于是,这位节操匮乏的古埃及宫女纳菲尔小姐,立即果断地卖身傍起了大款,主动担当导购兼导游,跟看上去腰包颇丰的哈山先生打得火热,缠着他娇声献媚、软语相求,很快就让出门在外多日未尝肉味的哈山先生浑身飘飘然,许下了从衣服到首饰再到香水的诸多承诺……
  ——————————————————————————————————————
  熙熙攘攘的殿堂内,当男人们眼神放光地围观着各种刀斧兵器,女人们叽叽喳喳地挑选着布匹和首饰的同时,那些跟着大人一起来的贵族官吏家里的小孩子,也找到了属于他们的乐趣:
  许多五颜六色的透明小方块,被装在大号的玻璃瓶里,看上去犹如宝石一样晶莹迷人。里边包含着各种水果的甜美滋味,尝一口就能让人回味无穷——如今这会儿,历史上最早发明蔗糖的印度人也才刚刚学会了种甘蔗,至于制糖术更是不晓得有没有被鼓捣出来。所以在欧亚大陆的另一端,无论是亚述人、巴比伦人还是埃及人,都没见过“糖”这东西,只能用果汁和蜂蜜作为甜味剂……很可惜,由于埃及的天气实在太热,所以穿越者们实在不敢把巧克力摆出来,以免融化成一坨坨浆糊。
  除此之外,同样让孩子们感到兴奋的东西,还有一些圆筒形的金属罐子,表面上花花绿绿地画着一些图案,里面则是好喝的甜味饮料。可惜打开这种金属罐需要很麻烦的技巧,尽管那位卖东西的异邦人大姐姐已经当场演示好多遍,但绝大部分孩子还是搞不明白该怎么弄。
  而且,在开启这种罐子的时候,绝对不能随便摇晃,否则里面的饮料就会“噗”地一下喷出来,浇得人满头满脸都是……身上被弄脏了只是小事,但这么多稀罕的饮料被浪费掉,就真是太可惜了。
  ——对于孩子们来说,这不过是消遣的奢侈品,但在商人的眼中,却是一转手就能卖出暴利的上等货!
  在哈山这个专业商人的眼中,除了这些能够让每个小孩都感到兴奋的美味糖块和甜味饮料之外,在这里摆出来的盐也是前所未有的高级货,乍一眼看去,当真是洁白如雪,细如海沙,几乎没有一点杂质。饶是以哈山的见多识广,也忍不住发出了惊呼:“……这是怎么做出来的?世上怎么会有这样纯净的盐?”
  ——虽然现代人对着细白的精盐早已是司空见惯,但是这古代的盐可就没有这么细白的!
  在技术条件落后的古代,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绝大多数国家制取海盐的办法,都是很简单地把海水放在大锅里熬煮,煮到最后把剩下那些结晶从锅底刮出来,就是可以上市出售的海盐了。
  然而,在海水中溶解显然不可能只有氯化钠,因此这种粗糙的海盐里面难免会掺杂一些别的杂质,比如氯化镁、硫酸镁、碳酸镁等等,味道也是苦涩得很,再加上一些在熬煮或者运输过程进去的尘土木屑之类,混杂在盐粒里的杂质就更多了——更别提还有不少奸商喜欢往盐里掺沙子骗钱。
  即使是那些天然盐池或盐矿里面出产的,号称纯净的矿物盐,内含的杂质数量虽然比海盐要少得多。但也不可能跟现代的精盐似的,看起来就好像白雪一般,连一丝黑斑都找不出来……而是多少有些泛黄和发黑,让现代人一看就倒胃口。至于穷人吃的粗盐,更是直接被称为“黑盐”,据说苦味比咸味更重……
  根据哈山的经验推测,如果能够把这些雪花一般的精盐,转运贩卖到远离海岸的内陆地区,那么就绝对能够卖出与黄金等重的高价。即使是在沿海港口,这样的盐至少也能与白银等价。
  另外,还有一种叫做火柴的玩意儿,同样让哈山先生感到啧啧惊叹——就那么一根短短的小木棍,只要往盒子上一擦,居然就能燃起一团橘黄色的火苗,当真是方便无比,堪称是旅行者的最佳伙伴。
  在古代,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生火都是一件麻烦之极的事情,那些武侠小说之中,武林高手们随身带着火折子,随便一甩就能燃起一堆篝火的场景,显然都是小说家们过于艺术化的杜撰,至少也是年代很靠后的事情。事实上,公元前的古人在真正需要点火的时候,一般只能用特制的小刀反复敲击火石——就是质地比较坚硬,并在剧烈撞击时能产生火花的石头——让它迸出火星,燃着干燥的火绒,进而引燃枯叶和干草,最终点燃木柴,才能燃起一堆篝火来……不用动手去试,光是听一听,就知道这事情有多么麻烦了。若是碰到一个手脚笨拙的家伙,或是遇到阴雨潮湿的天气,折腾上半个小时依然点不着火也是常事。
  在古代那些人口稠密的村庄或城镇里,经常会有偷懒的家庭主妇到邻居家去“借个火”。但问题是,在人烟稀少的古代世界,并不是什么地方都能找到可以“借个火”的人家——与之相比,使用方便、性能可靠、携带容易的现代火柴,对于经常需要游走四方的旅人来说,在野外就显得极为实用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2/6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